郭臺銘中「毒」了,中了政治的「毒」。
玩相機的人群有一個說法,「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描述的是沉湎攝影者的痴迷程度。比「單反毀一生」更狠的,如果你手中把玩的是徠卡相機,就是中「毒」了。張三向李四炫耀新入的徠卡相機,就是在向李四放「毒」。
郭臺銘最新的表現,驗證了一個新的職業吸引力等級,360行,從政就如同攝影界的徠卡相機,吸引力是最大的。郭臺銘入行不足三個月,碰了個鼻青臉腫,竟然不知悔改,竟然樂此不疲,竟然還念念不忘他的政策。
這個人,中「毒」了。
昨天(7月18日)晚上,在日本神隱了好幾天的郭臺銘突然在網上露面,通過Facebook發表了一通感言,主要有三方面內容:
第一,重申自封的「中華民國」最強外掛稱號,並稱自己工作40年了,一下子放空自己不容易,還是要繼續工作。
第二,再一次提到自己在黨內競選時提出的政策,0到6歲的孩子由公家撫養,並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這一次,郭臺銘坦言是受到日本相關政策、做法的啟發,更加堅定了對這個提議的信心。他說,日本政府將從明年10月起實施一項政策,低收入戶家庭0歲至2歲幼兒免費入公託,3歲至5歲幼兒的家庭則不論所得,一律免費就讀幼兒園。為了全面掌握情況,郭臺銘還通過相關人士安排,了解到了此項政策的出臺始末,以及未來要面對的挑戰。
受日本這項措施的啟發,郭臺銘建議臺灣先從幼兒園開始著手,提升公立幼兒園的品質和服務範圍,達到零抽籤及收託正常化。他說,如果能做到的話,「很多父母就謝天謝地了。」
第三,郭臺銘還將自己的觸角伸到了日臺、日韓關係等領域。
他表示,在日本會和孫正義見面,一方面謝謝他到臺灣來,另一方面也就一些可以協助臺灣發展的部分再持續討論。也安排與日本交流協會會長碰面,就未來實質臺灣與日本關係交換想法,更重要的是在日韓競爭中臺灣的挑戰與機會,還會和一些半導體產業的重要人士會面。
郭臺銘突然拋出的這一份述職報告,筆者是小小的吃了一驚,估計社會各界也有點驚詫。
大家都以為他去日本散心去了,大家都以為,有一向反對他參加大選的太太陪著,溫柔的枕邊風吹一吹,郭臺銘就死了從政這份心了。
沒想到,他不但心心念念0到6歲公家養的「內政」問題,還惦記捉日臺關係、日韓競爭中的臺灣機會這樣的「外交」事務。
他是要將最強外掛這份新職業進行到底嗎?
他還說,「現在不為名利,只為理想。」
真是崇高!難道又是媽祖託夢囑咐他做的?
如果郭臺銘真的中「毒」了,要不計名利得失,將個人的外掛事業進行到底,筆者給出兩點建議:
第一,郭臺銘的外掛事業,必須和島內的某一方政治勢力結合。比如他的幼兒養育計劃,不可能藍、綠、白三方都認可,要有一方認可。另外,一方的認可,並不代表全盤接受,雙方還要有磨合、共同推出的過程,不能全由郭臺銘一個人說了算。政治是調和的藝術、是妥協的產物,郭臺銘必須儘快適應之。
第二,目前這個階段,郭臺銘的外掛事業,必須服務於島內選舉這個大局,助力大選。如果他和國民黨結盟,他的所有言行,就必須受到韓國瑜競選陣營的約束;如果他和柯文哲結盟,也要服務於柯文哲的競選策略。而且,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哪一方勢力和郭臺銘結盟,合作方都會要求郭臺銘將外掛的主要精力放在美國和大陸,而不是日本。因為,勝選是第一位的,與美國和大陸相比,日本對臺灣大選的影響力小多了。
如果郭臺銘做不到以上兩點,由著自己的性子隨便到處跑,天馬行空提出各種建議,很有可能的結局就是,他的努力和付出,島內各派勢力都視而不見。他的身份,也就會慢慢墜落成政治個體戶。他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學者、一個政治理論家,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這個水平和能力。
郭臺銘做得到以上兩點嗎?
恐怕很難。
依筆者的觀察,目前的郭臺銘,雖說中「毒」了,但是中「毒」不深,再碰一次或幾次壁,也許就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