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後,杜華的名氣似乎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上回情商低了,這回又嘴瓢了。上熱搜的頻率讓不知道的人看了以為她也是姐姐中的一員。
可以說姐姐們在乘風破浪,那杜華就是在節目裡興風作浪。
可惜她的「戲足」卻總引來一片罵聲。
01 挨罵的杜華
早在第一期KIKI杜女士就上演迷惑一幕,她對著剛表演完的容祖兒評價道:你長得特別像我們公司旗下的藝人吳宣儀,都是實力派。
華: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攤上這樣給自家藝人招黑的老闆,吳宣儀粉絲也只能立馬把杜華掛上反黑站,事由還是「惡意引戰」。
杜華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來,真是貢獻了不少「騷操作」。
「普通話燙嘴」可能會遲到,但絕對不會缺席。上期節目裡,明明人家公演曲目叫《所有人都在玩手機》,杜華稱其為「打手機」……
看得出後期字幕很想極力挽救一下,奈何「打」字真的太清晰。杜華可能是資深娛樂圈瓜民,「打手機」的梗都習慣性脫口而出。
回顧第一季初評級時,杜華對「蛋絲」的偏愛真的太過於明目張胆,沒有舞蹈功底?建議你去舞蹈。
哪怕是「窩扣」好的姐姐也給我通通去「蛋絲」。
而面對丁當這種實力大主唱,杜華卻給出了很低的分數,理由如下——
唱得太好原來也是一種錯,逼得求生欲很強的節目組在右上角醒目地打出「僅代表杜華女士個人女團標準」。
更好笑的是,在看姐姐們初評級表演之後,杜華先是和黃曉明說姐姐們「還是真的是有一些才藝,挺讓我驚訝的」,然後又衝著導演組說:「你們可以選出團來的。」
彈幕都看不下去了,說:「哪個不比你強?」
第一季浪姐有阿朵、黃齡、鬱可唯這樣唱將,也有王霏霏、孟佳這樣的成熟女團,不得不說杜華說出這樣的話的確有些欠考慮,網友直罵她「淺薄自大」。
在首秀之後進行第一次公演的分組時,張雨綺和王麗坤想去《艾瑞巴迪》,但已經滿員了,也沒人願意換出來,杜華突然cue許飛:「許飛你要不要換一下?」
許飛直接懵了,問她:「我換去哪裡?」
杜華:「我不知道你要換去哪裡」。
許飛後來在採訪中說自己肯定不會換,也不難想到杜華當時輕飄飄一句話讓她多少有些為難和尷尬。
在杜華節目中出現多次低情商發言後,她拿著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走起了機場。
也許她自以為這是種幽默的回應,但網友們並不買帳。
02 戲精杜華
杜華女士的「戲精」體質在她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就有跡可循。
人家年輕的時候也追星,偶像還是林青霞。她因為看林青霞的專訪得知偶像是在路邊被星探發掘踏上了演藝之路,從而激發了正值妙齡的杜華一顆追夢的心。
於是——
杜華從初一到初三,在南昌市最繁華的街道走了三年,希望自己也能被發掘,走上明星之路。
她把自己的親生兒子趙楚萇(別名趙小果)送去參加《變形計》,節目裡杜華的理由是她長期在外忙工作,趙小果沉迷電子產品,脾氣嬌縱。
趙小果在這檔節目裡表現得很「爭氣」,既貢獻了金句「我媽她太欺負人了」,又貢獻了小妹看一次笑一次的背豬名場面。
因為這檔節目,趙小果有了名氣,於是杜華順勢在自家公司經營的商店推出了「趙小果周邊T恤」。
吃瓜群眾紛紛被「商業鬼才」KIKI杜的操作震驚到。
節目剛結束沒多久,杜華又讓趙小果作為她公司旗下YHBOYS的編外成員一起送到了少林寺去做暑期集訓。
怕不是當「虎媽」當上癮了,ball ball杜華還給這些才十歲左右的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暑假吧!
對自己的兒子都這麼「不遺餘力」,那對自家藝人自然也是各種「盡心」。
在某次採訪時,主持人問杜華「你一直都這麼理智嗎?」
杜華回答:「我一直都是個感性的人,你就包括『美宣』得第一的時候……」
孟美岐聽了都要一頭霧水,自己什麼時候改名「美宣」了?還是杜華女士為了省事把孟美岐、吳宣儀合稱「美宣」?
王一博主演的《有翡》開播的時候,杜華和這部劇的眾主創上綜藝宣傳,卻對著趙麗穎把該劇男主的名字「謝允」喊成「林允」。
(趙麗穎丈夫馮紹峰的緋聞女友)林允:勿cue…
之後她還發朋友圈賣力宣傳,卻再一次記錯角色名,把它寫成了「周允」。
自家藝人的角色名,就兩個字,有過前車之鑑,但凡上點兒心也可以在發朋友圈之前確認一下吧?
怪不得周筆暢在《乘風破浪的姐姐2》中被問到想對杜華說點什麼,她說:「少道幾次歉,把嘴皮子練好。」
嘴瓢可能不是病,但瓢起來也是真要命。
第一季《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杜華就對著張雨綺的名字各種舌頭打結,還帶著「杜華燙嘴普通話」上了熱搜。
這水平可真讓人著急,杜華恐怕不止要學怎麼說話,還要學怎麼把話說清楚。
03 商人杜華
杜華名聲大噪大概是因為選秀元年的兩檔節目《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
《偶像練習生》第一期樂華娛樂練習生出場之前,一眾練習生的反應是這樣子的——
樂華是「令人絕望的大公司」。
等正式表演評級舞臺之前,練習生們又是這樣想的——
《創造101》裡樂華女練習生登場前,眾人都激動萬分——
看得小妹都有點迷迷糊糊:樂華娛樂這麼厲害嗎?
不得不說杜華在運營團體方面確實是早於國內很多娛樂公司。她很早就打上了「韓團運營模式」的主意,在韓國也成立了樂華娛樂,並在2014年推出了男子組合「UNIQ」,
2016年又和韓國Starship Entertainment合作推出「宇宙少女」組合。
這兩個組合在韓國的發展真就不溫不火。
不過不得不感嘆杜華的運氣,隨著「101選秀模式」走紅,UNIQ這個組合儘管沒落了,成員卻神奇地回春了。
除了現在的內娛流量王一博,參加《青春有你》並C位出道的李汶翰、參加韓國《PRODUCE101》第四季成功出道的曹承衍、參加《以團之名》C位出道的周藝軒都相繼通過選秀節目有了不錯的發展。
宇宙少女成員此前僅有程瀟一人有姓名,成員孟美岐和吳宣儀回國參加《創造101》之後,分別以C位和第二名出道。
這算聚是一團糊,散是滿天星?
此外,通過101模式出道的樂華娛樂旗下藝人還有朱正廷、黃明昊、範丞丞、胡春楊、胡文煊等。杜華通過源源不斷的選秀節目成功幫助自己的諸多藝人「速成」流量。
靠選秀讓公司「風生水起」,杜華貌似真的很精明。然而實際上呢?
關注《創造101》出道團體「火箭少女」後續發展的人都知道,在成團中期樂華娛樂要求其藝人孟美岐和吳宣儀解約,原因是「經紀團隊不顧藝人身心健康安排超負荷工作和獨斷專行的處事方式」。
隨後得到了節目組態度強硬的回應——
「契約精神、守法意識是一切商業合作的基本準繩。」
騰訊視頻官博還在這段時間發了一條疑似內涵樂華是「白眼狼」的微博——
這齣鬧劇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孟美岐和吳宣儀重新歸隊。不過騰訊可不是任人拿捏的,之後兩個成員在火箭少女團體工作中受到的壓力可想而知。
更別說騰訊之後推出的《創造營2019》和《創造營2020》都沒有樂華娛樂的練習生參賽,兩方鬧掰得也挺明顯了。
然而這並不是杜華第一次這樣做。
範丞丞、黃明昊和朱正廷在通過《偶像練習生》成團出道後第二天就不得不離開"NINE PERCENT」前往泰國和未出道的其他樂華成員以「樂華七子」的身份給攜程拍攝廣告。
"NINE PERCENT」剛成團兩個月,他們三人又以樂華推出的「樂華七子NEXT」(原樂華七子)組合成員的身份出道,兩頭跑活動。
回過頭看之前杜華想讓火箭少女成員解約的原因裡那條「經紀團隊不顧藝人身心健康安排超負荷工作」,還真是有點打臉。
早年程瀟因為在韓國《偶像運動會》上表演藝術體操走紅,卻在勢頭最好時把重心放到了國內,之後在國內的發展漸漸落後於同隊的孟美岐和吳宣儀,在韓國也趨於flop。
杜華很明確地把平臺視為「跳板」,一旦自家旗下藝人吃到紅利立刻將其甩開,獨立發展。
再看看樂華娛樂旗下藝人曾經的商務合作資源。
沒有貶低這些品牌的意思,只是這些藝人明明有能力接到更好的商務資源。
在《創造101》中以第三名出道的楊超越,2019年的商務資源有——
AHC全球品牌代言人、七度空間品牌代言人、UnderAmour品牌大使等等。
這些資源從等級到國民度,再到對藝人的商業價值增益都遠大於同檔節目C位和第二名出道的孟美岐、吳宣儀所接到的商務合作。
如果樂華娛樂真的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公司,杜華真的是一名精明強幹的老闆,為什麼要執著地去接連損耗旗下藝人的商業價值?
有時候小妹感到奇怪,杜華的種種表現並不像一個有能力有眼光的娛樂公司老闆,更像是被「快消主義」洗腦的商人。
她深諳「炒作」之道,會儘可能地為藝人,為自己的孩子,甚至為自己製造熱點,哪怕這些熱點不是正向的積極的。
她懂得利用平臺為自己造星搭建捷徑,卻不願「互惠互利」,而是儘可能地將所有紅利攥到自己一個人手中。
她不知道什麼叫「可持續發展」,最大限度地消耗旗下藝人的熱度和商業價值,就為了眼前的三分薄利。
她的成功或許有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是「流量為王」的資本娛樂圈給予她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