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你自己 | 第七章 人際衝突的真相

2021-02-19 新靈性讀書會

點擊上方藍字「新靈性讀書會」關注發現更多靈性經典。

總想和某人或與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衝突的主因之一。一個困惑的心,不論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種層次上,都是一團混亂的。

 

第七章 人際衝突的真相

 

7.1

 

上文所討論的停止暴力的問題,並不一定會使你達到平安的心境,也未必能使你與外在人事建立起和平的關係。

 

人際關係時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與防衛機制上。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他人塑造形象,然後在這個形象上,而不是在真人身上建立所有的人際關係,妻子對自己的丈夫有某種特定的印象,也許她自己並沒有意識到,不過這個印象卻相當實在;同樣的,丈夫也會對妻子形成某種印象。一個人對自己的國家或對自己都有某些印象,我們還不斷東塗西抹地維護心中的印象,同時把關係建立於其上。其實人們一開始塑造形象,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係就結束了。

 

建立在這類形象上的人際關係是絕對不會帶來和平的,因為形象是虛構的,而人根本無法生活在抽象的理念之中。可是我們偏偏樂此不疲,不斷為自己或他人製造出一堆概念、理論、象徵及形象,然後生活在這種根本不存在的假象中。我們與財產、理念以及人類的各種關係,都是建立在這塑造的形象上,衝突也因此迭起。

 

那麼,怎樣才可能在我們的內心以及和他人的關係上享有真正的平靜?畢竟,生活就是各種關係的互動,否則生活就不成立了。如果把生活建立在一堆抽象的理念或是推理的假設之上,這種抽離的生活必然使得人際關係如同戰場一般。因此,人類究竟可不可能活得心安理得,且沒有任何形式的勉強、模仿、壓抑或升華?他能不能在內心展現真正的平靜,而不只是一套抽象的理想?也就是說,在家庭或辦公室的日常生活裡,而不是在神秘的想像世界中,你都能夠隨時隨地享有內心的平靜。

 

我認為我們在探討這個問題時,應該格外謹慎,因為在我們的意識裡,可以說沒有一處不是矛盾的,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不論是與密友、鄰居或社會上的人,都是衝突迭起。這種衝突就是一種矛盾、分裂和對立的狀態。只要稍微觀察一下我們自己以及與社會的關係,我們就會發現,生命的每一個層面都充滿著衝突,它們使我們變得極為膚淺,同時也毀了生活的秩序和情調。

 



7.2

 

人們既然已經接受競爭、嫉妒、貪婪、需求以及侵略性為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必然也會視衝突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旦接受這種生活方式,自然也會接受社會的結構,而活在「面子及地位」的模式中。這就是我們大部分人所陷入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們都極度需要別人的尊重。如果我們好好檢視自己日常的念頭、思想、感受及行為,我們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順從社會的模式,生活必然變成戰場。如果我們不接受它(真正具有宗教情懷的人,沒有一個能接受這樣的社會),我們才能徹底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解脫出來。

 

我們大多數人都必須靠社會致富,它在我們的心中以及我們在自己的心中大量製造的,不外是貪婪、嫉妒、憤怒、憎恨、焦慮,我們在這方面是極其富裕的。當今世界各種宗教都在宣揚簡樸的美德,出家人披上僧袍、改名換姓、剃掉頭髮、深居鬥室,發誓奉行清貧及簡樸的生活,在東方更是嚴格,一塊腰布、一件袍子以及一日一餐。我們都很佩服這種簡樸的生活。但是披上清貧外衣的人,在心理上仍然充滿了世俗的產物,因為他們仍然渴望地位及名望。他們隸屬這個修會或那個修會,這個宗派或那個宗派,他們仍然活在某種文化或傳統的區分中,根本夠不上神貧。真正的神貧乃是要徹底從社會的知見中解脫出來,縱使你多穿幾件衣服、多吃幾餐飯,老天啊!誰會在乎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幸的很,大多數的人都熱中這種自我展示的生活。

 

當人心真的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解脫出來時,清貧才能變成一件美好的事。一個人應該先致力於內在的簡樸,不再追尋,不再要求,也不再渴望,也就是一無所求了。擁有這種內心的簡樸才能看見生命的真相,因為所有的衝突都已經煙消雲散。這種生活能受到祝福,它是在教堂或寺廟中找不到的。

 



7.3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解脫出來?這才是根除衝突的治本之道。如果想稍微減輕一些衝突,也許並非難事,但是我們所問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得到內在和外在的安寧?這並不意味我們必須活得單調停滯,相反,我們應該變得更有動力、更活潑才對。

 

要想認清和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需要極大的熱情及毅力,不只是身體或智識的能量,而是一種不依賴任何動機、心理的刺激或藥物的能量。如果我們依賴任何刺激品,心智都會因此麻木和鈍化。也許有些迷幻藥能幫助我們暫時看清楚一些事情,但是很快我們就會回復原狀,於是就更加依賴藥物而不可自拔。因此,任何外在的刺激,不論是來自教會、酒精、迷幻藥或是書籍言論,都會使人產生依賴心,阻礙我們看清真相,也剝奪了我們的生命力。

 

不幸的是,我們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有所依賴。我們為什麼會依賴?

 

我們為什麼想要依賴外物?我們既然共同踏上了這個心靈之旅,就不要期望我來告訴你依賴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共同探索,我們雙方都能弄清楚真相,那成果就是你自己的,正因為它是你的,所以必然會給你無限的活力。

 

我發現我自己正在依賴某些東西,譬如說聽眾,是他們鼓舞了我。我常從聽眾或一大群人身上獲得能量,因此,我變得依賴那群聽眾,不論他們贊同或是反對我的意見。他們愈反對就愈給我生命力;如果他們一味附和,反而空虛膚淺。於是我發現我需要聽眾,公開演說是非常刺激的事。那麼,回到老問題上,為什麼我會依賴?只因為我內在膚淺而空虛,還沒有在內心裡找到那圓滿、豐富、變化無窮而又活生生的源頭,因此,我向外尋求,形成依賴,這是我為自己找出的原因。

 

原因找到以後,就能使我從依賴中解脫嗎?找到原因只是知性上的了解,顯然它無法使我解脫。知性上接受某種觀念,或情緒上默認某種意識形態,是無法使我們從那富於刺激力的東西中掙脫出來的,只有識破刺激與依賴二者之間的關係,而且真實體驗到這種依賴只會使心智變得愚蠢而遲鈍,心智才可能由依賴中解脫。也只有看到整個真相,才有自由可言。

 

因此,我必須探究「整個真相」是什麼意識。如果我從某一種觀念,或某種使我們念念不忘

的經驗,或是某種我所積累的知識,也就是我的背景或所謂的「我」這些角度來看生命,我是無法看到它的全貌的。縱使我已經從智性、言語和分析中發掘了依賴的原因,思想所調查出來的結果仍然是局部性的破碎資料而已,因此,只有當思想不插手幹預時,我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

 

於是,我終於看見了我依賴的真相,我不加好惡地正視它,既不想去除它,也無意從中解脫,只是觀察而已。惟有這種觀察才能看到真相,當心智看到全貌時,自由就來到了。我同時也發現,這種支離破碎的思想過程,耗費了我的大量生命力。我已經找到消耗的來源了。

 



7.4

 

你也許認為假如你能模仿他人,接受權威的指導,信賴神職人員、儀式、信條或某種意識形態,就不至於耗費精力了。事實不然,追隨或接受一種意識形態,不論它是好是壞,是凡是俗,本身都是一種片段的活動,因此必定導致衝突。只要在「應該是怎樣的」和「實際是怎

樣的」之間做分割,衝突便在所難免。不論是哪種衝突,都會使人的生命力耗損。

 

如果你自問「如何才能從衝突中解脫出來」,你實際上又製造了另一個問題,同時加深了已有的矛盾。但如果你只是把它當作具體的東西一般清楚而直接地看著它,你就會了悟生命的真相裡原來根本沒有矛盾與衝突。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永遠喜歡拿「真正的我」和「應該的我」互相比較,這個「應

該」是我自己投射出來的標準。一有比較之心,就有了矛盾,不只是與某人某事相比,還要與昨日的自己比較高下,形成過去與當下之間的矛盾。只有停止比較,才能使自性呈現,能夠活在自性中,才能有真正的平安。不論你內心深藏的是悲傷、醜陋、殘忍、恐懼、焦慮、孤獨.只要你能徹底觀照它,毫不分心,與它安然共處,矛盾與衝突就會停止。

 

然而,我們卻永遠喜歡拿自己與那些比較富有、比較聰明、比較博學、比較熱情、比較有名的此君彼君相比。「更多」、「更好」這些字眼在我們的生活中佔了很重要的地位。這種不斷與某人或某事較量的習慣,實在是衝突的主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會比較?為什麼老是拿自己和別人相比?這其實是我們從小學來的本領。每個學校裡都是張三李四比來比去,張三為了媲美李四,不惜毀滅自己的本質。如果你根本不和別人比較,如果你完全沒有理想、沒有反對物、沒有二元對立的因素,也不再拼命改變自己的本來面目,你的心會怎麼樣?你的心會停止製造矛盾分裂,你會變成高智慧、高敏感度的人,你會有無限的熱情,因為「過於努力」常常冷卻了人的熱情。熱情就是生命力,缺少了它,任何事都做不成。

 

如果你不再和別人比較,你就會接納自己。一經過比較,你就開始希望自己更加進步、成長,變得更聰明、更漂亮。但是你能做到嗎?你本來的自我才是事實,一經比較,你就把這個整體肢解了,於是造成了能量的耗損。能夠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不與人相比,就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去觀察一切。如果你能夠觀察自己而不帶比較,你就已經超越了比較,這並不意味你的心因為自滿而停滯不進。因此,認出自心是如何在耗費能量,就是了解整體真相不可或缺的要素。

 

我並不想去發現我和誰有衝突,我也不想知道我和周遭的環境之間有什麼衝突,而只想知道為什麼會有衝突的產生。我已提出這個問題,關鍵之處就立刻出現了。也許你已經看出來,那就是我們的欲望,它和周遭的衝突以及解決的方法,可以說一點用也沒有。如果我們不能確切地了解欲望的本質,衝突是很難避免的。

 

欲望本身就是一種矛盾,我們時常想要的,總是與事實相反的東西。這並不意味我們必須毀掉欲望,或者壓抑、控制、升華它,我們只需要單純地正視欲望的本質,而不是它的對象。我們必須先認識欲望的本質,才能認清衝突與矛盾。我們的內心就是因為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斷陷入矛盾之中。

 



7.5

 

我們已經認清欲望就是一切矛盾的根源,那種想要它又不想要它的二元對立的心態。當我們在做一件開心的事時,絲毫不會覺得費力,不是嗎?可是跟著快感而來的卻是痛苦,於是我們只好逃避痛苦,能量就不可避免地耗損了。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二元對立的心態?雖然自然界永遠處在二元對立的狀態,男人、女人;光明、黑暗;白天、夜晚;然而我們的心為何也會二元對立呢?請你們和我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別等著我的答案,你必須練習用心追究下去。

 

我的話只是一面鏡子,供你觀察自己所用。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二元對立的心態?是不是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被訓練如何去分別「本來面目」和「應該面目」?我們早已在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道德,什麼是不道德的框框中受到了制約。我們一向認為,只要思考暴力的反面,思考嫉妒、兇惡的反面,就會有助於去除那個東西本身,卻不知這種心態正助長了內心的對立。我們是用與真相對立的東西作為標準,來驅除本有的東西?還是把它當作一種逃避事實的途徑?

 

如果你對一件事不知所措,你是否會借用與它相對的東西來逃避或克制它?還是你已經接受了數千年的洗腦,認為自己必須有一個與事實正好相反的理想標準,才能夠應付當前的現實?你認為只要有了理想,就能去除當前的困境,但事實上卻從來沒有成功過。你也許一輩子宣揚「非暴力」的理念,卻隨時在為暴力播種而不自覺。

 

儘管你早有應該成為怎樣的人以及應該如何待人處事的概念,事實上,你卻活得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那些原則、信仰、理想必然將你帶入一種虛而不實的生活。就是這個理想製造了與事實相反的情境,如果你知道如何與真實的自我相處,相對的理想就不需要了。

 

總想和某人或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衝突的主因之一。一個困惑的心,不論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種層次上,都是一團混亂的。產生於困惑的行為時常導致更大的困惑。如果我深深了解了這個事實,看到它就好像看到切身的危機那麼清楚,那麼,我會怎麼樣?我就不會在困惑的心境下做任何反應了。於是這種不反應,便成了最完美的反應。 

*本電子書僅作學習交流使用,如果喜歡此書,請購買正版。譯者:若水,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周董巨資拍攝的《夜的第七章》帶你品味堪比神探夏洛克的黑暗系
    然而,在音樂屆也有一首至今無法超越的偵探破案類歌曲——《夜的第七章》,不論是旋律亦或是編曲,完全可以稱得上任何一個世界級電影的原聲配樂。急促的打字機聲音伴隨著帶有懸疑色彩的旋律緩緩揭開序幕,周董自言自語式的RAP仿佛化身神秘的福爾摩斯,帶領聽眾找到兇殺案的真相。
  • 因為抗擊抑鬱症,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成長與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客GAKER抑鬱症讓我重新認識自己我從未如此清晰地認識過我自己,直到我陷入了抑鬱的深淵,在那裡苦苦掙扎著尋找爬出深淵的梯子。當我爬出了抑鬱的深淵,重新審視這段過往的時候,我既感覺到悲傷又感覺到興奮。
  • 周杰倫回憶出道心酸,華語樂壇天花板《夜的第七章》為何被膜拜
    在節目中,周杰倫回憶剛出道時性格孤僻,並且對鏡頭恐懼,喜歡用戴鴨舌帽壓低帽簷將自己躲避起來,以至於很多人都不認識周杰倫本人。說到周杰倫的歌,可能沒有幾個人不會唱,但是小編今天說的這首,可以說是華語樂壇天花板一樣的存在,其中很多歌詞小編至今都沒看懂。周杰倫的慢歌,其他人慢慢做個幾年也能做出來。
  • 《陰陽師百聞牌》第七章怎麼解鎖 第七章解鎖方法分享
    導 讀 百聞牌第七章怎麼解鎖?陰陽師百聞牌第七章解鎖方法。
  • 惡靈附身2第七章貞子迷宮怎麼走 第七章貞子攻略
    惡靈附身2第七章貞子迷宮怎麼走 第七章貞子攻略時間:2017-10-17 23: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惡靈附身2第七章貞子迷宮怎麼走 第七章貞子攻略 惡靈附身2第七章貞子迷宮怎麼走呢?鏡子這個地方很多玩家不知道怎麼走出去,怎麼才能走出去呢?
  • 本期主題是「如何解決交往中的人際衝突...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精彩內容第二十七期直播課程《如何解決交往中的人際衝突?》擅長親子關係,人際溝通,情緒管理,團體心理輔導,生涯規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內容簡介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接納,喜歡,被別人肯定,尊重。良好的溝通可以滿足人這方面的需要,讓人心情愉悅。
  • 認識神 | 第十一章 你的話是真理
    但這樣的關係,只有雙方彼此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時才會存在。創造我們的神,在我們未開口之前已完全認識我們(詩一三九 1—4);但除非神向我們說話,否則我們不可能認識他。因此,這就是神向我們說話的另一個原因,他不但要促使我們按他的旨意而行,也要讓我們認識他,才可以愛他。因此,神傳給我們的話語,具有傳授知識和邀請兩種特性。他的話像情話,叫我們神魂顛倒,也對我們諄諄勸導。
  • 舞蹈風暴:戲中戲舞蹈遇上《夜的第七章》,是不容錯過的精彩!
    朱鳳偉表演舞蹈《真相》大朱的戲中戲舞蹈與周杰倫的《夜的第七章》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戲中戲:真相未必是你看到的那樣朱鳳偉的這個舞蹈作品的名字叫《真相》,但真相有時候未必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在這個舞蹈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受害者、偵探、兇手三個人物的塑造,但劇情的真相併非如此。實際上,朱鳳偉演的是一個作家,而前面的三個人物的塑造都是作家在腦子裡虛構的。
  • 人際互動
    現在,在自助會的環境裡,一切,都由活生生的人觸發我,讓我在關係層面體驗到自己的恐懼和不安。這種衝擊,是讀書不能比擬的。在和人相處的時候,我們除了意識層面、還有潛意識層面、行為層面、甚至身體感覺層面的感覺和交流。這種人際互動裡的衝擊力量是巨大的,因而可以更深刻的改變一個人。怪不得人們說自助會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 填詞鬼才傾情獻上《梅的第七章》
    《梅的第七章》原曲 :周杰倫《夜的第七章》;填詞者:華東區首席後衛2020年盛夏, 疫情囂張。梅的第七章,進度條繼續推向,接近結局的那最終章。街頭賣報老叔,靠著蒼勁的樹,無語的低頭自述。第九大道的安聯球場,巨大Tifo閃亮,觀眾們的嘶吼 ,迴響。黑色汽車聲響, 夜晚的教堂。幽會在浪漫之都的月光下,沉默的開場。
  •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重新認識章北海
    我的三之體章北海傳是幫我重新理解了章北海這個人物。回顧了一下,看原著的時候沒有對章北海留下過於深刻的印象,通過我的三體的側面剖析才理解為什麼說章北海是隱形的面壁者,以及他作為艦長的「自然選擇號」這個名稱的內涵。章北海和程心是完全對立的兩種人類,程心是很多淑芬眼裡的聖母婊,但我覺得那是因為我們站在上帝視角,程心其實就是大多數人類的代表,她的選擇只是趨同大部分人的價值趨向。
  • 《一夢江湖》第七章餓狼怎麼打 第七章餓狼速通技巧教學
    導 讀 一夢江湖手遊中第七章餓狼十分難纏,第七章餓狼怎麼通關呢?速通方法是什麼呢?
  • 認識神 | 第十四章 神是審判者
    他的審判是根據真相——事實的真相,以及道德的真理。他審判的是人的隱秘事情,而不單看人公開的假面具。保羅並不憑空說:「我們眾人都必須在基督的審判臺前顯露出來。」(林後五 10,新譯本)4、審判者是有權執行判刑的現代法官只宣判刑罰而已;另一個司法部門就執行判刑。古代也是這樣。但神卻是他自己的執法者。
  • 危險人渣第七章怎麼過?第七章過關攻略
    在危險人 渣中第7章中玩家要收集兩張門卡來離開這個地方,步驟比較多。下面就給大家帶來了危險人 渣第七章過關攻略,一起來看看門卡怎麼獲得。現在椅子上拿到【雙邊扳手】和牆邊的【雨傘】劇情之後有個按鍵逃脫小遊戲第七章結束
  • 陰陽師百聞牌秘聞之間第七章攻略 秘聞之間第七章打法陣容推薦
    下面給大家帶來陰陽師百聞牌秘聞之間第七章打法介紹,作為最新的關卡,這個關卡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一起來看看吧。【秘聞之間第七章攻略】  被妖狐虐了好幾次後終於過了,先說線索需要的材料  殘局圖譜二:孟婆湯藥愈*1,大吉達摩銅幣*2,地獄壽司拼盤*1。
  • 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第七章:開啟你的透視眼
    第七章 開啟你的透視眼 世上有很多奇事是我們看不見也無法看見的,沒有人能把它們都想像出來。在第一章裡,我跟大家分享了源自這三大規則,並與金錢遊戲有關的普遍信念:就你目前所知,上述有任何一個信念是真的嗎?有任何一個信念真正接近事實的真相嗎?這方面的實例多得不勝枚舉,現在讓我先問你這個問題:這三大規則及其衍生的普遍信念,是如何巧妙地限制、約束和貶低你,你看到了嗎?它們和「真正的你」相去甚遠,你看到了嗎?
  • 在人際交往中你都悟出了什麼道理?
    在人際交往中,對朋友要真誠地付出,特別是當對方處於困境時,一定要及時給予鼓勵、支持和幫助。人心都是肉長的,付出才有回報,一來一往才能見真情,不懂得感恩和回報是不可取的。第四,保持適當的距離。所謂「細水長流」,在人際交往中,學會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讓友誼之花永開。朋友悲傷失意時,要靠近一些;當朋友得意時,不妨離朋友遠一些。
  • 周杰倫快歌國王篇《夜的第七章》
    周杰倫快歌國王篇《夜的第七章》,號稱周董暗黑三部曲之一的《夜的第七章》,最終獲得榜首的位置實在在實至名歸。《夜的第七章》不同於另外兩首暗黑歌曲,他沒有《以父之名》那樣霸道,同時也沒有《止戰之殤》那樣沉重。他是杰倫用音樂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偵探故事。
  • 老文重推 |《夜的第七章》by煙波蕭蕭
    Issac Costa,這是主角,魂穿的幸運兒,是聯邦高等法院法官的兒子,童年有著一段黑歷史,可以說從小就和罪犯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幾十章之後才大勢所趨加入了BAU的大家庭,榮幸的成為了一名側寫師。他認識了性格各異的同伴們,也接觸到了性格各異的犯罪者們,他殘缺的記憶讓他一直無法認識到自己是魂穿者,他超感的的異能讓他總也不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