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吧主播》是由楊天真老闆發起的女明星賣貨直播選拔綜藝節目。
來參加的選手網羅了各個年齡層,以及圈內各種領域的代表。
當然,來參加的女明星差不多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還沒有大火,或曾經大火過。
比如多位流量屬性的女團成員,她們大部分都有上千萬的微博粉絲。
比如過氣明星黃奕,蔡少芬,葉璇等人,他們需要抓住每個機會重新證明自己。
節目涵蓋了演員,女團,歌手,主持人,脫口秀演員,甚至還有女排世界冠軍現已退役的薛明。
正如楊天真所說,每個人在這裡的身份都是見習主播,從零開始系統學習這項新的技能。
可是,就像《演員請就位》一樣,有人是來認真學習的,有人就是來趕趕通告混個臉熟。
這是本次綜藝當中最有趣的現象:大部分被稱為前浪的過氣藝人在賣力賣貨,有些年輕女明星卻毫無準備。
節目開場的時候,每個人都需要做自我介紹並填上自己的花名: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主播。
像黃奕,蔡少芬以及葉璇等人是躊躇滿志,希望通過這個節目能讓自己更加有價值。
他們填寫的內容也非常霸氣,黃奕想成為第一名主播,蔡少芬同樣要成為冠軍。
相對的女團藝人們則比較低調,畢竟年輕謙虛點沒什麼問題。
參賽成員介紹環節大家灑灑水,互相禮貌。
但到了第一次直播帶貨實戰就可以看出端倪來了。
其中還是以黃奕為代表,她準備得相當充足,對產品的信息短時間內熟悉在內心。
黃奕把自己的直播間營造成非常有趣的畫面,跟觀眾的互動不僅好玩真實,還很專業,及時地引導粉絲買東西。
蔡少芬雖然只有一次賣貨經驗,可是她霸氣十足,在直播間可以直接命令粉絲下單。
娘娘的氣勢不時地展露出來,那一口港普普通話也非常具有看點。
把鏡頭轉向年輕人的時候,卻出現了各種狀況。
微博粉絲號稱一千四百萬的李藝彤在直播間觀看人數卻只有幾百人,這還是在微博已經發送連結的情況下。
那這一千四百萬粉絲同時都在睡覺嗎?
偶像這麼重要的時刻竟然全部隱身了,這是什麼情況?
在介紹某個產品的時候,竟然數據記不住,現場詢問了工作人員也是一臉懵圈。
雖然字幕組友好地打上了短暫性失憶,但李藝彤直播間的尷尬和不專業還是讓人看出來了。
如果多花點時間,會不會更好呢?
再看看另一個翻車比較厲害的年輕女藝人。
粉絲81萬,但是實時在線人數卻只有七個人。
七個人啊,這比路人的數據還路人!
問題是在於她的粉絲嗎?
我看未必。
宋芳園上來就打了一劑預防針,說自己是第一次做主播,暗示可能會做得不好。
可是她不僅做得不好,還做得很差。
跟觀眾介紹產品直接對著念,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雪梨在旁邊幾乎都無語了,「你都不了解,你怎麼賣呢?」
難道要掏錢的粉絲跟你一樣糊裡糊塗,掏的可是別人的錢啊。
你賣萌的時候,大家覺得好看給你點讚,但是花錢的時候誰看你賣萌呢?
亦或者這些年輕女藝人有些只是來綜藝跑一跑通告,壓根沒有把這當成很認真的一件事在學習?
那麼問題來了。
現在都在說,年輕人有曝光度,有粉絲,後浪非常強勁;那些曾經紅過的老演員老藝人,將會被當成前浪拍在沙灘上。
從這個綜藝的簡單情況來看,到底誰把誰拍在沙灘還真的不好說。
01流量藝人的兩種結局
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本在娛樂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甚至把控著絕大部分的資源。
為了效益最快速地產出,出現了流量明星的這個群體,這是資本造星的方式。
先用各種資源和資金把顏值高的年輕人捧出名;即便不出名,在數據上一定也非常漂亮。
如此一來就能吸引更多的廣告主,資金回收也變得容易了。
與此同時,這些流量明星也在試探市場,如果一旦出現不被接受的情況,那麼公司的資源和力度立馬就會降低。
作為被資本和流量裹挾的藝人,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
能做的事就是等著被淘汰,以及在極其短暫紅過的時間裡修煉出自己的看家本領。
客觀來說,肖戰,王一博,鹿晗,李現等人,要不是足夠的努力,在作品上有一定的呈現,他們也是萬千被淘汰掉的造星產品之一。
能成為頂流,除了粉絲的造勢,離不開他們專業的輸出。
如今這些頂流明星能夠沉穩下來做一些高品質的作品,更是他們走得更遠的唯一法寶。
因為只有本身具有價值了,你才有被投資的動力。
這是流量明星的兩條出路,要麼兩三年(甚至更短)後被遺忘;要麼憑藉天賦和努力在資本的基礎上殺出一條屬於自己血路。
02老藝人的新春天
近幾年,一些實力派的快速隕落,跟前文所說的資本選擇有很大的關係。
2019年,眾多女明星的代言被小小鮮肉大面積地搶走,她們生存的前景愈發迷茫。
秦嵐曾在採訪中描述了女明星身材被嚴苛對待的事情。
為了能更好地展示少女感,大部分人私底下瘦的跟鬼似的。
這是客觀存在事實,她們這群人會認命嗎?
答案是否定的。
觀眾審美的飛速提高,大家發現,如果某個作品你太爛,即便你有上千萬上億粉絲,該噴你也是一點都不客氣。
唐嫣夠有人氣了吧?
《燕雲臺》劇組養胎,情節狗血,傻白甜再現江湖,演技拉胯,豆瓣評分依舊讓她低到臉紅。
張一山國民基礎夠好了吧?
《新鹿鼎記》一出,簡直成為了自媒體寫作吐槽的無敵源泉,你把韋小寶這個經典的武俠人物演繹成一隻低智商的猴子,搞笑談不上,倒是讓期待已久的觀眾足夠胸悶。
這些現象都說明,市場正逐步往健康的方向發展,大眾需要好的作品,也只會為好的作品鼓掌。
曾經的風靡一時的一群老戲骨圍著流量藝人演戲的局面也正在扭轉。
以《破冰行動》為代表,黃景瑜被一眾老演員演技上實施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吊打,場面一度非常難看。
雖然趙麗穎《知否》帶來了巨大影響力,可是面對一眾超過二十年以上的老演員,也是勉強招架。
就連演技穩定得可怕的孫儷也在與丁嘉麗的巔峰對決中敗下陣來。
老演員們的生命力此刻再次迸發。
為什麼這些前浪們還能一直活躍在銀幕上呢?
03誰會把誰排在沙灘上?
這是個很殘酷的畫面。
但社會生存發展必然有它的叢林法則,優勝劣汰,最終不被認可的一定會被遺忘。
我們看到不斷地有實力派老演員為自己這個群體發聲,市場也表現出了友善的信息。
加上年長的藝人們經歷更多的人生,困難和磨礪讓他們懂得隨時會被趕下舞臺。
當然,這裡不是全盤否認年輕藝人,也有很努力的存在,比如易烊千璽等頂流選手。
當兩個群體互相對比較量的時候,不得不讓人期待未來的總體走勢。
到底是資本一控到底,還是有實力的藝人們站到最後?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那些只想混臉熟,不好好鑽研業務的所謂明星,很快就會退出鎂光燈的照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