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人開始注重養生,飲食食材以蔬菜居多,即使是肉類食材,也不常吃脂肪含量高的豬肉,反而更青睞低脂高蛋白的魚肉。相比較而言,魚肉的做法非常多,常見的吃法有紅燒、油炸、燉煮等等,這些步驟的做法一般都需要提前煎魚,對於一些人來講,煎魚成了一個煩惱,平時在家煎魚,動不動就破皮粘鍋,甚至出現焦糊等問題,導致最後做出來的魚破碎難吃。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4個小方法,保證煎魚時不會出現粘鍋破皮!
第一步就是醃魚,魚肉宰殺清洗乾淨之後,醃製是必不可少的階段,醃製既可以讓魚肉更加入味,也能催出更多的水分,防止煎魚粘鍋濺油!醃製魚加入食鹽和生粉,也可利用蛋清代替生粉,生粉可以讓魚肉煎的口感更香酥,而且不容易出現焦糊,保證魚肉的表面金黃有色澤!
第二煎魚食用油的種類,一般來講煎魚最好用植物油,葷油會遮蓋魚肉的鮮味,而且魚肉的口感也會很油膩,不過燉魚的話可在出鍋時加入少量葷油。其中最好使用花生油或者菜籽油,這兩種油的香味濃,可以極大催發魚肉的鮮味,而且油的顏色偏重,煎魚出來的色澤金黃有食慾!以上是日常食用魚合適的食用油,如果類似於鱈魚或者銀魚這種高檔的食材,也可以加入茶油或者橄欖油煎魚!
第三就是火候的把控,煎魚很考驗廚師的水平經驗,平時煎魚要記住一個特點,如果魚肉偏厚的話,就用小火煎,保證將魚肉煎透。而小一些的魚,類似於鯽魚可以用中火煎,保證煎出香味。大火不宜煎任何魚類,魚肉本身較為細嫩,一碰到大火很快就會焦糊粘鍋,一般人根本把握不了火候的發展!
第四就是下鍋時間,魚肉何時下鍋最為合適?首先就是將鍋中清洗乾淨,保證沒有任何雜質碎末,此時倒入食用油,先用大火將油燒到八成熱,也就是微微冒煙的時候,這時候將熱油倒出來,改成小火再加入冷油,也就是廚師所說的「熱鍋涼油」,此時放入魚塊最為合適,注意下入魚肉時水分儘可能瀝乾,水分太多會導致熱油飛濺,而且魚肉容易粘鍋,將魚肉煎成兩面金黃即可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