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臺軍戰車翻覆現場。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陸軍564旅今天(8月16日)在操演時,戰車翻覆入網紗溪,車上共5人,駕駛成功逃生,其餘4人送醫搶救,目前有1人狀況穩定。
4個軍士官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送恆春南門醫院和旅遊醫院搶救。4人分別為中尉車長吳得瑋(志願役)、上士安全士官陳世坤(志願役)、下士射手陳秉逸(志願役)、一兵裝填手張志偉(義務役)。逃出來的司機是上兵楊炎霖。
旅長在記者會表示,下午1時55分,醫院宣告3名士官兵死亡,車長中尉吳得瑋1時27分恢復脈搏,轉高雄的醫院治療。
旅長表示,駕駛手第一時間逃出,車內其他4人是動用車輛拉高墜溪戰車,11時30分才救出送醫急救。當時戰車要通過橋面時,駕駛手發現故障,無法轉向,戰車翻入溪裡,底盤朝上,炮塔在下方。消息稱,傾覆戰車系因「履帶卡住」。
初步了解, 死者均是頭部重創、溺水死亡,研判應戰車翻落過程,在戰車內官兵頭部不斷撞擊戰車鋼板,導致重創昏迷,落水後無法逃生死亡,進一步原因還待進一步勘驗。
據臺媒消息稱,16日上午在屏東翻覆的CM11勇虎式戰車,是由臺美合作發展的裝備,採用M-48A戰車炮塔搭配M-60A3戰車底盤,再輔以美軍新型M-1戰車的射控系統所結合的混種戰車。M-60A3與CM-11戰車是目前臺灣陸軍兩大中型主力戰車。
臺灣於1980年成立陸軍戰車發展中心,以取得第二代主戰坦克,1984年開始與美國通用動力合作開發CM11戰車,於1990年正式公開。CM11戰車主要武器為一門M68A1型51倍徑105公釐戰車炮、M240 7.62公釐機槍與布朗寧M2 12.7公釐機槍各一挺。車上操作乘員為4人,分別為車長、射手、駕駛與裝填手。
墜溪坦克同款型號曾涉貪汙案 不合格報告被改合格
據了解,CM11(勇虎號)這款戰車型號去年涉入貪汙弊案,新北地檢署在去年7月依貪汙、偽造文書等罪起訴臺陸軍後勤指揮部中校黃耀賢、少校吳忠諺、少校曾佳偉及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中校退役軍官劉博文、上尉李璟翔等9名軍官及業者。
起訴指出,臺防務軍品供貨商敏昌公司有意生產臺軍主力戰車M60A3及CM11(勇虎號)的履帶蹄塊總成,但要取得臺軍「認試製合格證明」,因此在2011年交付認試製軍品;當試跑800公裡後,明明磨失面積超標不合格,但兵整中心鑑測處檢校室主任中校劉博文等人,竟把測試報告竄改為合格。
敏昌公司因此取得M60A3戰車及CM11戰車(勇虎號)履帶蹄塊的合格證,2012年,敏昌公司再次標得主力炮車M108號炮車履帶,交貨後2次驗收不合格,僅剩1次驗收機會。
敏昌公司利用第3次驗收採委外檢驗之機會,先由少校吳忠諺、上尉李璟翔讓敏昌公司事先將應隨機抽驗的軍品攜出兵整中心,再於送驗過程中予以掉包,交由中校黃耀賢、少校曾佳偉送至委外檢驗機構檢驗。
當取得合格檢驗報告後,再由中校劉博文、楊鈺璽更改合約驗收標準出具驗收合格報告,得以通過驗收,敏昌因而領取該標案第2批貨款1670萬元(新臺幣)得逞,目前全案正由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