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播出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得到了很多女性的強烈反響。所謂文學作品,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在作者的筆下,這幾位女性不乏成為了不同婚戀觀的經典。
女人如墨如水一般,濃者可以畫出絕世美卷,淡者可以安之若素,恬靜悠然。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從她兒時的成長,再到為人妻為人母,那絕不僅僅只是歲月的經歷,而是一個從青春懵懂的少女進階為被生活打不敗的「鋼鐵俠」蛻變的歷程。
歲月究竟奪走了女人什麼,是皺紋開始慢慢爬上了眼角,還是皮膚漸漸黯淡無光?其實不然,而是慢慢地吞噬著你的內心。
隨著社會帶給女人的各種壓力,很多女人漸漸沒了自己的詩意和遠方,剩下了卻是滿滿的茶米油鹽。從女人有了母親的稱謂後,她的思想態和生活就開始了悄然地轉變。不僅要承擔起生活的負累,還要面臨自我的救贖。女人撐起了半變天,可是在有的家庭角色中,女人成為了這個家的整片天空。她們何曾不想「花枝招展」,又曾想不想躺下睡到自然醒,可是現實給了她們一棒槌。一面是來自家庭的壓力:照顧孩子,打理家務。另一面是要自我提升,職場拼殺。她們努力地守護著這一份現有的美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百鍊成鋼,修煉著絕世武功。
在一個寶媽群中,不免聽到了很多媽媽的心聲和吐槽,家長裡短,誰家的孩子又生病了,誰家的又吵架了等等。這個小群體要麼是全職在家帶孩子,要麼是休完產假還要奔波忙碌的女人們。無論是哪種選擇,對一個女人來說都是件不簡單的事。全職媽媽,沒了工作沒了社交圈,也沒了自我,每天忙到大氣不敢喘一口。而進入職場的媽媽,她們除了要照顧好孩子外,還要同那些充滿活力和精力的年輕人一起競爭,稍不留神可能隨時就面臨背著包袱走人的下場。「今天上班全憑一口起吊著,昨晚孩子發燒鬧了一夜」,這就是一位媽媽的聊天,是宣洩還是抱怨?或許都不是,她們用著最堅強的一面,把身體可以掏空。
現在社會越來越關注女性產後抑鬱症的話題,可能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女人生孩子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哪有那麼矯情;也可能來自有些丈夫的聲音,女人就該相夫教子。可是,有沒有想過女人到底需要了什麼,除了進行自我調節以外,更需要的是來自家人的一份關心和理解。
女人的歲月不止於面容的年輕,更來自於內心的平靜。如果有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溫暖的擁抱,這無疑不是一劑最好的良藥。因為春日暖陽裡你的出現,所以冬雪皚皚中才有了我的陪伴。
總而言之,女人想要在這漫漫歲月裡取勝,那就請放下那份所謂的「壓力」,讓生活變得有意義。生活其實本身沒有意義,只是你把它活成了具有意義的生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