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長蘇用一枚玉蟬請出周玄清,而徐州的這枚比那個更神奇!

2021-03-02 徐州廣播FM916

讓文物活起來,

讓國寶會說話!

              ——《徐州寶藏》

不知各位可還記得,2015年的熱播劇《琅琊榜》中有這麼一個橋段:梅長蘇用玉蟬請周玄清去替譽王朝堂論禮,此玉蟬乃是前太傅黎崇佩戴的信物,周玄清見到此物,前來相助,譽王最終在與太子的朝堂論禮中獲勝。

細心的小夥伴不難發現

這枚玉蟬雕刻技法屬「漢八刀」

據說「漢八刀」雕刻工藝,是專門為殮葬「減筆」趕製含蟬而出現的。如果此說法屬實的話,可想而知,在漢代,「含蟬」入殮是多麼的盛行。

在之前的《徐州寶藏》推文中給大家講過古人對玉的崇拜,認為玉能「通靈」。

而蟬,在古人眼中,也絕非等閒之物。它象徵復活和永生,這個象徵意義來自於它的生命歷程:蟬最初是幼蟲,後來成為地上的蟬蛹,最後變成飛蟲。

所以自周代後期至漢代,人們總把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它寄託著人們死後復生的夢想。

其實玉蟬最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初見端倪,商代以後大量出現。

新石器

石家河文化

長2.9釐米、

寬1.8釐米、

厚0.6釐米‍‍‍‍

蟬形玉含

1975年河南省陝縣後川出土

長4.3釐米

寬2.1釐米

所以自周代後期至漢代,人們總把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含蟬,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它寄託著人們死後復生的夢想。

眾所周知,漢代仙化不死的思想盛行,各路方士紛紛宣揚成仙之道,帝王貴族求之若渴,漢武帝曾經親往蓬萊尋仙,但窮其一生都未實現羽化升天的夢想。

人們現實生活中的不可能就寄希望於死後實現,而蟬的蛻變被看成為「人間與仙界兩個世界之間聯結與溝通的橋梁」,具有通靈作用,也就是說,死人含蟬,表示其肉身雖死,但只是外殼脫離塵世,靈魂並未死去,只是實現一種蛻變而已。

在徐州博物館天工漢玉展廳,滿眼觸及皆是珍寶。有一枚小巧的玉蟬安靜地躺在角落裡,似乎毫不起眼,稱奇的是但凡從它身邊經過,人們都紛紛駐足觀賞,究竟這拇指大小的玉蟬有何攝人心魄的魅力呢?

蟬形玉佩   公元前2世紀

 1994年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

 長4.5釐米 寬2.1釐米                                                               

這枚玉蟬出土於被評為二十世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徐州獅子山楚王墓中。選用上等的新疆和田白玉雕刻而成,不足五釐米長的身軀被工匠琢磨地圓潤有致,凸出的雙眼炯炯有神,羽翼紋理清晰可辨,令人稱絕的是玉蟬腹部也活靈活現,工匠把蟬足和腹部的節理雕琢地乾淨利落,一隻活生生的蟬躍然眼前!這件玉蟬從頭至尾有一繫繩穿孔,表明它不是含蟬,而是佩蟬。

古人眼中,蟬棲息高枝,飲露為生,不食人間煙火,性情高潔,這種特質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愛與仰慕,所以千百年來,蟬入詩入畫,至今「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抱高高柳,蓮開淺淺波」·····這些詠蟬的詩句總能朗朗上口。

同樣,古代的玉匠更是將蟬作為創作素材,因為蟬和玉一樣也有「五德」,即「文、清、廉、儉、信」。蟬的五德碰撞玉的「仁、義、智、勇、潔」就有了獨具一格、經久不衰的玉蟬文化!

蟬的口器細長捲曲,

因而有儀容之美;

餐風飲露,

因而氣質清高;

不食五穀,

因而廉潔;

不築巢穴,

因而儉樸;

應季而鳴,

故而守信。

把玉蟬佩戴身上除表示品性高潔外,還有更多的深層含義:

如將玉蟬佩在腰間,寓為「腰纏(蟬)萬貫」;

佩掛在胸前意為「一鳴驚人」等。

另外,權貴們還將玉蟬裝飾在頭冠之上,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名曰「冠蟬」,並常常把貂尾和玉蟬一同組合搭配,這兩樣東西分別寓意「辦事精幹」和「品行高潔」,因此古代權貴盛行佩戴這種裝飾的帽子,於是便有了『貂蟬冠』和『冠貂蟬』的說法,據說四大美女貂蟬的名字就是來自於此,因為她入宮後的職責就是掌管朝臣所戴的貂蟬冠。

佩蟬:在頭部有象鼻眼用以穿系便於佩戴;

冠蟬:在腹部穿眼可以穿線固定在帽上;

含蟬:用於壓死者口舌就不用穿孔了,

三者是不難區分的

時至今日,玉蟬仍被廣大文玩愛好者喜愛。玉蟬的形象還被徐州博物館打造成了文創明星產品,「一鳴驚人」系列文具用品尤其受到學生黨的青睞,多次蟬聯徐州博物館文創商品熱銷榜,玉蟬又衍生出一種嶄新的文化元素,融入尋常百姓家!

徐州廣播和徐州博物館聯袂打造文博探索類節目《徐州寶藏》

播出時間:

【周六】

FM103.3—8:50 17:50 20:50

FM91.6— 12:00 20:00

【周日】

FM89.6— 7:00

FM93— 10:55 18:55

FM105— 22:45

您還可以下載以下APP關注本欄目

本期撰稿:張譯丹|播制:張強|編輯:智慧

『  合作媒體  』

轉發之後你會發現,你比以前更有文化了!

「  特別鳴謝  」

徐州博物館

掃描二維碼關注

關注《徐州寶藏》更多精彩內容,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百變之君「五十煉」


相關焦點

  • 《琅琊榜》:梅長蘇為何讓穆青去請周玄清?背後邏輯讓人折服
    朝堂論禮時為何是穆青去請周玄清?我們可以用一句最簡單的話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朝堂論禮這件事的源頭是在於霓凰和穆王府,那結束這件事情交由穆王府的穆青,便算的上是一種輪迴的圓滿。當然真相一定遠沒有這麼簡單,我們從頭說起。
  • 黎崇送給梅長蘇的玉蟬,其實暗藏玄機,只怕周玄清到死也想不到
    他一開始在靖王奪位的鬥爭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而他手中的一個玉蟬也在那個時候出現了。黎崇一生中收了很多的徒弟,門第是很廣的。不過,黎崇在赤焰那次大案就受到了貶謫,他很氣憤,就決定再也不回去了。不過,他的名聲還是傳了出去,他手中的那個玉蟬也成為了他身份的象徵。所以,他是不會那麼容易就把這塊玉蟬給別人的。
  • 《琅琊榜》中霓凰對梅長蘇的兩次試探,女人的直覺有多可怕?
    但林殊轉身離去時,咳出的鮮血,卻為這段紅顏舊緣劃上了無法更改的結局,這是梅長蘇打一開始要瞞著霓凰的主因,因為短暫的兩年餘生,他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而與霓凰的相認或許帶來的全是傷害。既如此,又何必!於是霓凰讓穆青帶著梅長蘇去看自己選擇的一處院落,也正是在這裡霓凰展開了自己的第一次論證,她帶著梅長蘇走到了被「查封」了12年的林帥舊府。她想要藉助梅長蘇來到此地的言語、反應來證實自己的猜測,但這一切梅長蘇又怎會不知,梅長蘇的一言不語,轉身離去讓霓凰陷入困頓,似乎這座宅院並未掀起梅長蘇內心的任何漣漪。
  • 致敬琅琊(96):長亭會見周玄清
    老先生和穆青坐在車裡,心裡惦記著玉蟬的主人。能讓黎崇將如此貴重的隨身物相贈的,必然是最得意弟子或最親密的故人,那麼這個人,自己也應該認得。老先生撫摸著玉蟬,仿佛舊友的音容笑貌呈現在眼前,對玉蟬現在的主人更多了幾分期待。
  • 琅琊榜:劇中比肩梅長蘇的五大牛人,第3位氣場震動梁帝……
    關注該劇的人,自然有自己的理由,就像小編追劇,就是一直想目睹梅長蘇的智慧與風採一樣。梅長蘇不愧是琅琊榜首,一身化腐舊為神奇的智慧,讓多少人甘拜下風。不過話說回來,除了梅長蘇,琅琊榜中的還有很多牛人是可以比肩梅長蘇的,雖然劇情中這些人露面很少甚至沒有露面,但是提起他們的名字,那可都是名動四方的存在。今天小編就跟大家提一下五位牛人,看看說的有沒有道理。
  • 《琅琊榜》中對梅長蘇幫助最大的人排行榜,霓凰只能排名第三
    ,而這一過程中給過梅長蘇幫助的人有很多,比如貼身照顧的甄平、黎剛,又或關鍵時刻屢次送來神助攻的高湛、言侯,當然還有護了梅宗主半世平安的小飛流。TOP3:霓凰郡主霓凰在劇中出現的時間不長,頭尾相對密集,中間基本淡出,而在有限的時間裡霓凰明面上給過的幫助也只有協助請出周玄清,九安山事變時的率兵救駕,以及第54集時大殿之上率先請求重申舊案等有限的幾次幫助。
  • 盤點《琅琊榜》中,誰對梅長蘇的幫助最大?霓凰只排第三
    ,而這一過程中給過梅長蘇幫助的人有很多,比如貼身照顧的甄平、黎剛,又或關鍵時刻屢次送來神助攻的高湛、言侯,當然還有護了梅宗主半世平安的小飛流。TOP3:霓凰郡主霓凰在劇中出現的時間不長,頭尾相對密集,中間基本淡出,而在有限的時間裡霓凰明面上給過的幫助也只有協助請出周玄清,九安山事變時的率兵救駕,以及第54集時大殿之上率先請求重申舊案等有限的幾次幫助。
  • 《琅琊榜》中誰才是高手榜榜首,明線是梅長蘇,暗線則另有其人
    這是一部接地氣、態度誠摯的電視劇,仿佛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歷史故事,很多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依然不忍放棄追劇。為什麼它擁有如此吸引人的魅力?光一個琅琊閣這個傳遞情報的機構,小編覺得就足夠神奇,再加上琅琊高手榜的各大人物列傳,讓人不「流連忘返」都難。「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
  • 中華玉蟬文化:西周、春秋戰國玉蟬
    玉蟬究其用途,大體可分為三種:一種為佩蟬,是專門佩帶在人身上以作裝飾和避邪而用,把蟬佩於身上則表示高潔;另一種為冠蟬,是作為飾物綴於帽子上的;還有一種用途較為獨特,將玉蟬放於死者口中稱作琀蟬,這是以蟬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復活。
  • 「美玉成蟬聲自遠」:說玉蟬
    周代玉蟬  漢代之前,中國已開始流行「厚葬」,人們認為在棺槨裡放上玉器,就能防止靈魂出竅,並以此借蟬的羽化來比喻人能重生。當時,達官貴人死後,入葬時大多手握玉豬,身穿金縷玉衣,口中含著玉蟬。這便是唅蟬的來歷和用途。
  • 盤點《琅琊榜》裡梅長蘇那些經典的臺詞
    「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一首簡單的七絕詩,就展現出了梅長蘇不可小覷的江湖力量。看到這句話,很多人都能理解梅長蘇那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心裡變化,那種無奈和壓抑,深深的影響著他。我是從地獄爬出來的人,骨子裡都滲著毒。我刷了好幾遍琅琊榜,但這句話,真的深深的刻在了腦海裡,這句話,就是對梅長蘇的真實寫照,無論是身患天下奇毒,還是對那些冤案製造者的狠毒,都讓他成為了一個「滿身是毒」之人。
  • 比梅長蘇預料中還要早
    有人猜是梅長蘇用玉蟬請周老解圍的時候,其實不是,霓凰發現端倪比梅長蘇預料中還要早! 還有梅長蘇對庭生的諸多關照,因為發現庭生被內侍欺負,梅長蘇就有了帶他出宮的心思,這顯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