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戲時候把演員的照片當「遺像」不忌諱嗎?導演自有妙招
看電影或者是看其他類型的影視劇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或者是在學習和工作之餘都會選擇的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之一。在很多的影視劇當中,大家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演員,他們為觀眾們奉獻了非常精彩的演出。在影視劇的世界當中,有很多的角色都是要反映現實的。比如說有的角色在戲裡面死掉了,那麼在葬禮上就需要用到演員的照片,把他們的照片做成遺照。
婁藝瀟在《愛情公寓》中使用的遺像
對於普通人來說,把自己的照片做成遺像是一件非常犯忌諱的事情,很多人對此都是非常牴觸的。但是作為一個演員,就應該有這樣的奉獻精神。但是雖然說這是演員應該做的事情,但是畢竟在心裏面也會讓人感覺到有一絲詭異,有一點點不舒服。那麼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導演都是怎麼做的呢?
對於那些比較敬業的演員,特別是有著非常多的從業經驗的演員來說,把自己的照片做成遺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而對於大部分年輕演員來說,他們還是會或多或少地牴觸這件事情的。遇到這樣的情況,導演首先要做的是要給這些演員做心理輔導,讓他們能夠放寬心,讓他們能夠輕鬆地接受這件事情。當然了,這件事情也會提前告知演員。
導演通常的做法就是發紅包了。當需要用到演員的照片作為遺照的時候,導演就會發一些紅包給這些演員。紅包的額度根據演員的咖位來定。比如說一個比較出名的演員給多一些,而一些龍套演員的話,可能就只有幾十塊了。其實紅包不在多少,只是為了衝淡那種心理壓力罷了。
趙本山的照片被某劇組製作成了遺像
不過有的劇組就為了省事,隨便找來一些明星的照片當作了遺像了。趙本山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好在趙本山本人不是一個迷信的人,所以在劇組道歉之後就沒有再追究。
而高明的導演會用圖像技術憑空拼接出來一個照片充當遺像,也就是說遺像中的面孔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其實劇組在拍戲的時候有很多的講究,比如說一部戲要開機或者是殺青的時候,都要選擇所謂的良辰吉日,遇到一些所謂的不吉利的日子的時候,劇組就會選擇暫停拍攝,避開那個日子。這些講究與其說是迷信,倒不如說是為了給劇組的每個人以心理安慰。
在很多人看來,做演員是一件非常令人嚮往的事情,因為在他們看來,演員只需要在鏡頭前露露臉就能夠獲得不菲的收入,獲得萬眾矚目,是名利的集合體。但是大家只看到了演員光鮮的一面,沒有看到演員在背後付出的一些努力。有時候他們還要承受很多普通人那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