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
粉哥導讀:寶寶的發育狀況是家長們非常關心的問題,近日,在奶粉智庫交流群中,筆者發現有家長在問「瘦了是因為脫脂的嗎」,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脫脂奶粉,以及寶寶不長肉的因素。
(圖片來源於奶粉智庫交流群)
脫脂奶粉工藝
首先,要了解脫脂奶粉,就要了解它的工藝。
可以發現其實脫脂乳粉與全脂乳粉最大的區別就是多了一個「分離」的步驟,通過離心機將乳中的脂肪分離出來,得到了脫脂乳和稀奶油(稀奶油還可進一步加工成無水奶油,兩者都是天然OPO的來源),後續加工步驟都主要是將液態的乳濃縮乾燥成乳粉。
脫脂目的
既然全脂乳可以用做原料,那麼將其脫脂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如下:
1、調配脂肪比例
以牛乳為例,受季節、飼料、牧草、泌乳階段等因素的影響,一年中不同階段的乳成分是有差異的,其中乳脂肪的變化幅度就要大於乳糖、蛋白質等營養素。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國標對脂肪含量具有範圍要求,生產過程中就可通過添加植物油或者脫脂奶粉等方式來平衡這個標準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因此,我們會發現許多情況下一罐奶粉會由多種奶基原料調配而成,甚至也有奶基原料同時都含有生牛乳、全脂乳粉、脫脂乳粉的:
2、儲存和運輸
脂肪(尤其是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受氧氣、光照、溫度等因素加快變質,而脫脂乳粉經過分離後,脂肪含量不超過1.25%,因此更有利於儲存及運輸。
3、其他用途
脫脂乳粉不僅可以作為嬰幼兒奶粉的奶基原料,在食品中的應用更是廣泛,如還原乳、乾酪生產、糖果、冰淇淋、再制甜煉乳、焙烤食品、再制乳、巧克力等。
如何判斷寶寶不長肉?
了解了脫脂奶粉後,我們發現寶寶瘦了、不長肉與原料是脫脂奶粉還是全脂奶粉並沒有直接關係,因為嬰幼兒配方奶粉中還會添加植物油來調整其中脂肪的比例。另外,寶寶的長肉情況由許多因素決定,從營養上來看,不只是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情況也影響很大,礦物質、維生素等也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而且寶寶到底是胖還是瘦,需要結合身高和體重情況來判斷的。生長曲線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比較客觀的反應。並定期接受健康體檢,進行生發育檢測和評估。
(圖片來源於健康中國)
如上圖所示,以男孩體重曲線來看,其中標記「50」的曲線代表兒童平均生長曲線,「97」代表超重,「3」代表體重偏低。
如果寶寶身高正常,且生長趨勢按一定百分比增長,僅體重偏低,家長也無需焦急。但如果定期測量體重一直處於偏低水平,建議去醫院就診。此外,如果發現寶寶身高發育遲緩、體重不增反減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及時去檢查和幹預。
不長肉的可能因素
經過評估,發現寶寶不長肉,那麼應考慮是否有以下情況出現,並做好相應調整。
1、奶粉不適合
如果一款奶粉寶寶不適合,在正確餵養和護理的情況下,寶寶吃這款奶粉期間長期消化不良甚至嚴重腹瀉,體重身高也不達標,你需要要考慮寶寶是否對奶粉過敏或有乳糖不耐受的可能。先檢查,確診後根據醫生的建議,更換相應的特殊配方奶粉。
排除過敏及乳糖不耐受,若寶寶仍然對該奶粉長期適應不佳,可能是蛋白質和脂肪消化不佳。在選擇奶粉時,可考慮選擇易消化、蛋白質、脂肪結構較好的奶粉,如乳清蛋白含量高、含水解小分子蛋白、OPO、益生元、益生菌等都是可以關注的點。
最後,寶寶一出現不適應就換奶粉,這也是不可取的。比如初次吃奶粉時,寶寶可能出現不愛吃,以為換款奶粉就接受了;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現象,就覺得奶粉不好,認為換一款就適應了。應給寶寶時間來適應,並採取科學轉奶的方法,就算適應不佳也先弄明白原因再換不遲,若頻繁地更換奶粉,對寶寶腸道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2、奶量與輔食
奶量不夠會影響基礎營養的攝入,有些寶寶在添加輔食後可能對輔食更感興趣,但原則上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後,不應影響寶寶每日正常的奶量攝入,更不能因為輔食的原因造成挑食、偏食,最終影響寶寶發育。
3、睡眠
嬰幼兒睡眠對於生長發育也非常關鍵,當寶寶月齡較大,形成規律的睡眠後,保證足夠睡眠的同時,還要注意合理安排睡眠時間。一天中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為夜間10點至凌晨1點,生長激素在深睡狀態一小時後進入分泌高峰,如果經常錯過這段時間,寶寶的發育將受到影響。
4、寄生蟲
吮吸手指、奶嘴等物品是寶寶來安撫自身情緒的有效手段,並且在口欲期,寶寶拿到的東西喜歡往嘴裡放。在日常玩耍過程中,如果不注意衛生,則可能感染寄生蟲,影響營養吸收,甚至出現腹瀉等。因此平常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
5、遺傳因素
遺傳是影響寶寶發育的關鍵因素之一,很多媽媽喜歡和同齡寶寶作比較,這種方法不夠準確。因為遺傳因素的影響,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增長在不同的階段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屬於「厚積薄髮型」,可能在1歲以前生長相對其他寶寶慢一點,2歲以後可能就會趕超其他寶寶,當然從生長曲線來看,寶寶在1歲以內的生長速度相對自身來說應該是較迅速的階段。
總結
所以,脫脂奶粉只是奶粉的一種原料,與全脂奶粉相比只是脫去了大部分的脂肪,但在奶粉中還會添加植物油來調配脂肪的比例,使其更適合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需求,因此跟寶寶不長肉跟它沒有太大聯繫。對於寶寶的身高體重,家長也要定期監測和評估,如果發現長期處於偏低水平,應及時去就診。當然,影響寶寶長肉的因素很多,發現後及時幹預調整,而家長也要正確看待,寶寶也不是越重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