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由臺灣導演陳玉勳執導的《健忘村》可能是這個春節賀歲檔最易被忽略的一部作品,同樣也是雲集了最多實力派演員的電影。
表面是實實在在的喜劇,內裡又一本正經地隱喻。哄鬧之中顯露荒誕,荒誕之下還有諷刺,諷刺背後又見黑暗。從欲望村到健忘村再到桃花源,三位村長引領三種色彩,前後段落的過渡銜接完成得不錯,題材和構思都很好,要說不足之處就是在於敘事稍亂。但是結構層次清晰,氛圍也營造得極具風格。
看了《健忘村》,可以忘憂
文丨許多熊(公眾號:棉花和糖我和你)
編丨北島淳子
《驢得水》被譽為全年最佳,但比不上它。
《健忘村》的排片真的是太慘烈了,這大大提高了吃瓜群眾們春節檔進影院的踩雷機率,而我,作為爛片絕緣體,要把它推薦給 看電影不單是為了滿足社交需求的你們。
春節檔電影的集體撲街似乎是意料之中。國產電影蜂擁而上,各大電影勢力紛紛亮出殺手鐧,截至目前——豆瓣評分被《熊出沒之什麼什麼》兩隻動物領跑。
丟人。
它是一部怪誕的諷刺喜劇,不是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全家福類型,也不適合欠缺思考能力的未成年少女。
選擇看它——《健忘村》首先因為低調華麗的卡司。
去年《解救吾先生》裡了解了演技炸裂的王千源,相信看過的人都記得一個吃餃子的鏡頭帶來的震懾。後來找來這位兇悍大叔的東京封帝之作《鋼的琴》,才確信,和長相絕對無關,他演起文藝片裡的小鎮青年,一樣有直達人心的力量。這部《健忘村》的角色 更是驚喜。(為了不劇透,驚喜這麼單薄的形容詞都拿出來了。)
舒淇——真是風情萬種。有時候會覺得這張臉為大熒幕而生,每個角度都是故事的女孩,在這部電影中,也貢獻了頂尖的演技。
楊佑寧——《寒戰》裡出彩的男配角,短短幾分鐘的出場就俘獲了一眾「女票」,顏值與演技全程在線。
配角裡有許多我們熟悉的臺劇專業戶,但是,除了極少的部分,你很難想起這是一部臺灣的片子。
好,進入正題。輕微劇透,介意的我建議不要介意。
這是一個有自己小世界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的一個閉塞村子,欲望村。處於新舊交替的時代缺隙,每個人都單純愚鈍,又每個人都心懷不軌。
神一樣的諷刺之處在於,你會發現它可能是我們身邊任何一個小地方小團體,或者就是我們的整個世界。這裡面的人,操著形形色色的方言口音,四川話,臺灣腔,東北味……我開始還以為這是個bug,導演讓演員們放飛自我隨便說了,直到全篇看完我才覺得,可能這是導演在刻意弱化這個小村子的代入感和局限性。你去翻預告片集合,導演竟然給了不同方言的版本!很有意思是不是~
變革像浪一樣拍過來以前,它們也許過著一種雖然各自打算卻又風平浪靜的生活。老年村長把兒子送走求學,盼著他有朝一日成為達官顯貴,少女巴巴的盼著情郎兌現曾經的諾言,這一切都沒有什麼不同,直到他們聽說「火車」要來。
雖然火車最後都沒有來,但對於他們來說,這從未見過的一邊尖叫一邊移動著的龐然大物大概是一種弘大的象徵。這個片真的是有趣極了,幾乎每個片段都能找到對應的原型。
後來這片地方被外人測定成風水寶地,做著皇帝美夢的縣城官宦,和「心中有夢」的「真人」都來了,上演了一場瘋狂的鬧劇。
「真人」擁有一件寶器——「忘~憂~」。說真的,我曾想像過這種東西,我叫它記憶錄放機。套在腦袋上,就可以播放一段記憶,通過操作可以刪除它,清理清理內存,要不然容易卡。可能有人覺得這個太扯了,又是失憶。但我覺得 不能因為這種事情不存在,你就說這種假設無意義。事實上我們有好多先給定自己一個假設 然後在這個假設之上構建邏輯世界的出色電影。何況忘憂 ,大概是每個人心中都曾湧動的小心思啊。接受了這個設定以後,全篇的邏輯就是順暢的了,起承轉合有所依據 。除此之外,村裡的人都沒什麼主角光環和超能力,只有不同的身份個性和不同的小秘(yu)密(wang)。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情呢?
雖然是現實主義諷刺類型的喜劇,片子裡還暗藏著一些浪漫痕跡。有心動的情詩,和不曾付諸對白的情愫。還是得感謝舒淇,她飾演的女主身世坎坷姿態萬千,竟少不了一份少女的天真和嬌憨,讀起情詩來如夢似幻,男孩聽了會沉默,女孩聽了要會流淚。可惜只有一瞬間,但也只能有一瞬間。
噢對了,洋氣而現代的音樂(還有Bbox),配上破舊貧乏的小村子,奇妙的碰撞也是別有韻味。
這部電影也讓我想起去年的《心迷宮》,同樣是黑色幽默,同樣是難得的國產佳作,好的作品都是充滿人性的光芒。這世界上可能沒有幾個偉光正的大好人,我們都是充滿個性和矛盾的自己。這樣的電影看起來舒舒服服又暗藏玄機,真是別樣的感受。
喜劇和動作的部分也在水準之上。看過的喜劇片兒太少了,大家喜歡的搞笑類型也都不太相同,這一部《健忘村》的笑點,客觀地描述一下,就是不走下三路,不老舊不俗套,密度也不是很高。至於好不好笑留給大家評判。
動作的部分,只在最後的決戰中。這是我喜歡的表達方式,因為打戲一般比較快,像我反射弧這麼長基本分不清誰打誰。它是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那種,蠻好看的。
觀影體驗,棒。真是受夠了春晚大紅大綠的視覺摧殘,《健忘村》的配色統一,空鏡也很美。不像之前提到《心迷宮》那麼寫實和……寫實。主要可能是因為想給大家營造一種抽離感,往「桃花源」的概念上靠近了一些。
最後。結局把全篇諷刺度又升高八度,你大概不能想到。因為我都沒想到。
堅決不劇透。
那來點兒自己的思考。
我曾經問我爸,到底怎麼才能一生都過有趣的生活啊。我爸說別想了,大多數日子都是無聊和浪費的,這樣有趣才是珍貴。這部電影的設定可能很表面的一層大概是差不多的意思。
大家都想忘憂,什麼煩惱什麼不妥統統躲過,再重新生活。可正是你經歷的那些事情才使你成為自己呀。少爺曾經說有個儀器可以使你永遠沉睡在充滿快樂的夢中(大概這意思)你會願意麼?你大概會say no。但不幸的是,影片給了我們不同的答案。大多數人會麻痺自己,沉溺於那不存在痛苦,也不存在其他任何的疑似世界吧。這真是可怕的事情。
還有更可怕的,當你真正從新來過,你怎麼知道不會掉進相同的漩渦。
說真的,這大概是這部電影最淺層的隱喻。你還可能看到政治隱喻,哲學命題,人生際遇……如果這還不叫好電影,那那那那我也不知道說啥了。
原諒我反射弧太長,還有些不甚理解的部分,有機會也許會二刷,希望能有新的東西和大家分享。
最後,可當我醒來以後,我怎麼知道這不是另外一個。
· THE END ·
降臨丨乘風破浪丨西遊伏妖篇丨
血戰鋼鋸嶺丨少年巴比倫丨羅曼蒂克消亡史丨
將來的事丨男與女丨總有一天丨完美陌生人丨
愛樂之城丨生化危機丨亞瑟王丨刺客信條
第36屆香港金像獎提名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