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接地氣的生活情感故事和感想,你關注我,餘生我們一起走。
文 | 左手執筆
在網上看到一段拷問靈魂深處的話,那段話是這樣寫的:
你不努力掙錢買車買房,不努力獲得更好的生活,那你背井離鄉幹什麼?是掙錢交房租?還是掙錢吃外賣?
作為一個資深打工人,雖然這段話別人不是寫給我的,但當我聽別人念出來的時候,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臉開始發燙,是的,我被問住了。
離開家人,在千裡之外的城市打拼,這些年下來,除了年齡在增長,別的收穫甚微。我真的懷疑自己這些年在外漂泊的目的就還掙錢吃外賣,交房租。
而事實上,我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外漂泊的目的就是掙錢吃外賣,交房租,我總是認為自己運氣不太好,也沒有抓住好的機遇,甚至從未有過機遇,才導致今天的碌碌無為。
一直以來,我都以這個理由為自己開脫,直到最近一個30出頭,一無所成同事要辭職回老家,我才在他身上看見了我也自己也存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無關運氣和機遇,更與能否吃苦耐勞無關。
01
在討論到底是什麼更多的導致我們過不好這個問題之前,我先來盤點一下我那個」一事無成「同事。
我們暫且稱呼那個同事小強吧。
今年31歲的小強是湖南人,中專院校畢業,踏出校門後就一直在這家製造業工廠上班,我特意查了下他的入職日期:2010年8月,10年的時間,看看他收穫了什麼。
10年前入職的時候是備料員(從倉庫領材料到生產線生產,把生產線的成品入庫到成品倉),如今離開的時候依舊是備料員。當然,這些年來,工資肯定有漲的,起碼最低工資標準漲了,加班費也就多了。
要不是30歲了沒有存款,沒有房子也沒有車子更沒有女朋友,小強不好意思和那些95後做同樣基礎的工作了,估計他有可能在這家公司養老。
要說小強10年下來除了油膩了,別的一無所有,這個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肥胖的身軀,頭上已經光了很大一片,留著短髮的他,像這幾天寒冬臘月裡的天氣,他走出工作區域他都得戴帽子。
而這一切,也要歸功於小強這些年的生活習慣。
02
這些年來,小強的日子過得很舒坦。
在廠區外面租了個房子,前幾年流行電腦遊戲,我清楚記得他玩壞了2臺電腦(我幫他選購的),這幾年不玩電腦網遊了,改玩手機網遊。
於是乎,要是在工廠外的路邊攤看不見小強,那麼他肯定是在租房遊戲玩得很嗨,特別是近兩年,玩罷遊戲,到凌晨的他還不忘煽情一番,發一些類似青春已不在,該努力改變自己之類的雞湯。
可第二天,依舊如此。
其實,在我們身邊不乏小強這樣的人,一邊喊著勵志的話,另一邊還是過著和昨天一樣的生活。
這種與昨天完全沒有改變般掩耳盜鈴的生活方式,怎麼可能今天就會和昨天不一樣了呢?
這其實也就是我們為什麼總是抱怨運氣差,遇不到可以改變自己的機遇的根源所在。
究其原因,我們的生活沒有目標,換句話說,改變這種生活方式,我們得帶著目的性去生活。
是的,我們不是運氣不好,也不是沒有機遇,更重要的是我們缺少了目的。
03
為什麼說帶著目的去生活很重要,因為它是改變我們運氣和機遇的助推劑。
作為一個打工人,除了上班,看看我們的時間都用到了哪裡?
玩不完的網路遊戲,刷不完的網絡視頻,而且,工作之餘,我們幹的都是這些事。更重要的是,我們幹這些事的時候,純粹是抱著娛樂打發時間的目的在做。
換句話說,如果玩網遊我們的目的是成為電競高手,刷視頻我們是為了學習,提升自己的工作生活技能,亦或者是成為網紅,那麼,今天的自己肯定又是另外一個樣子。
或許,你認為這樣表達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帶有目的性有些牽強,那我再舉一個我們不注重目的性更貼切的例子。
無論是情侶還是夫妻,在爭論的時候,我們本著解決當前看法不一樣的問題,爭論的過程卻變成了不能包容對方,不懂得體諒對方,甚至扯到誰付出得更多等等問題上。結果,問題沒有解決,感情倒是越來越疏遠了。
要是我們很清楚爭論的目的是為了說清楚某件事,然後就事論事地談事,是不是就不會出現談崩的情景了?
寫在最後:
運氣也好,機遇也罷,它們總是更青睞有準備的人。只有平時有目的地在某些方面多去積累,多提升自己,在機遇在眼前晃過的時候,我們才能看見它,才會伸手去抓住它。
我們覺得生活過得不如意,更多的是我們自己都說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不如意,只是和周圍人比較後的結果。
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所以,生活不如意,與其抱怨運氣差或者碰不到好的機遇,不如問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有目標嗎?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有想過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嗎?
改變自己的境況,還得從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開始,並且帶著目的性去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
換而言之,我們應該帶著合理的目標去生活,而不是每天走一步看一步,這樣才能有更好的運氣,才能把握住改變自己的機遇!
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資源,帶著目的性地去做人做事,並不是什麼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