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潘粵明、童瑤、陳數主演的《誰說我結不了婚》到江疏影、童瑤、毛曉彤主演的《三十而已》,都有這樣一個情節,那就是30歲+的女主跟比自己小5歲+的男朋友談對象,可是結果都以失敗收場。
通過童瑤和毛曉彤在劇中的經歷,編劇想告訴我們,女孩子30歲以後,不要再和小男朋友談戀愛了。
1、生活習慣不同
30歲+和20歲+有什麼不同?
也許我們內心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同,但是當我們真的跟20歲+的人在一起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已經非常不同了。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童瑤飾演的程璐跟小男朋友談戀愛,小男朋友最愛喝冰可樂、愛吃夜宵、愛打遊戲。
可是程璐顯然已經不太適應這樣的生活了。晚上不敢吃太油膩的東西,吃完了還要喝酵素去改變新陳代謝。
30+跟20+相比,不管內心再怎麼年輕,身體已經無法年輕了。
《三十而已》中毛曉彤飾演的曉芹也是這樣,頭一天晚上熬了夜,第二天必須要多睡一會才能修整過來。
而曉芹的小男朋友曉陽就不同了,通宵之後,第二天依然可以精神抖擻地去玩。
《愛情公寓》也有這樣一個場景,呂子喬為了證明自己還年輕,也是一晚上通宵第二天早上起來喝冰可樂,宣稱自己不老,但還是把腰扭傷了。
有些東西,真的是不可逆的。不管你是否承認,30+的你,已經無法適應20+的生活習慣了。
跟小男朋友談戀愛,生活習慣就是需要過的第一關。
2、人生目標不同
30歲+的我們大多已經是職場上的中堅力量了,已經不再是新人的我們,面對著更多的挑戰,也承擔著相當重的工作任務。
可是20歲+才剛剛步入職場,工作上他們還是新人,所以工作量相對小,壓力也小,玩心比較重。
不同的職場地位,決定了他們的工作目標不同。
《誰說我結不了婚》中的程璐,她是編劇團隊的核心,所以她必須要保證時刻在狀態。而她的男朋友只是一個助理,做各種瑣碎的工作,責任心自然就不那麼強。
所以兩人對工作的態度相當不同。
《三十而已》中也是這樣,曉芹每天工作完,還要無縫連結配曉陽談戀愛,而曉陽,沒有工作也覺得無所謂,因為可以花壓歲錢。
年輕人,更不會考慮什麼結婚、買房、要孩子的問題。
倆人在工作上的付出不同,生活上的目標也不同,自然看問題角度不同,處理事情角度也不同,長此以往,矛盾叢生。
20歲的人不會明白30歲的人為什麼要工作那麼拼命,而30歲的人也會後悔自己在20歲的時候為什麼浪費時間,不願意儘快成長。
30歲之後,經歷多了,看問題自然要比20歲的人成熟更多。
但是20歲正是追求自由的年齡,又怎麼捨得把大把時間花在工作上呢?
跟小朋友談對象,不要試圖說服他。因為你20歲的時候,也聽不進去30歲的忠告。
有些鴻溝,不是那麼容易跨過去的。
3、試錯成本不同
20歲+的我們,談戀愛就是為了談戀愛,因為我們相信愛情的美好。可是30歲+,你還真的只為談戀愛而談嗎?
即便你說服自己,談戀愛不以結婚為目的,但是每談一場失敗的戀愛,你的危機感就會增加一分。
這是因為我們的試錯成本已然不同了。
30歲以後,我們更希望談一場能夠隨時可以結婚的戀愛。
而20歲的人,卻還覺得婚姻太過遙遠。
《三十而已》中的曉陽雖然對曉芹說,我隨時願意跟你去領結婚證。
可是婚姻就是領證這麼簡單嗎?
婚姻裡有太多的瑣碎,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看看曉芹和陳嶼之前的生活就能發現,家總得有人收拾,飯總得有人做,將來還有養孩子等一系列問題。
20歲的時候,我們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
30歲當我們經歷以後才會發現,生活,根本不是生下來、活下去那麼容易。
當然,任何事情也不是那麼絕對的。
要和小男朋友談戀愛,希望你還是做好這三方面的準備。
任何感情要修成正果,都要用心經營,只不過跟小男朋友談戀愛,可能需要一點更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