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鳳凰發問:大數據是私有財產?用戶能否要求付費?

2020-12-21 鳳凰網財經

來源:北青網

12月5日—7日,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行,據悉本次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梁振英、尚福林、殷勇、李揚、宋志平等多位政商學界嘉賓出席。

中航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表示,大平臺、大數據公司,數位化效果取決於對用戶數據的獲取跟分析挖掘能力。因此產生了在法律界、社會界都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

第一,大數據到底是數據公司的私有財產,還是社會的公共資源。

第二,大數據公司及其軟體是否有權獲取用戶數據,並且用於商業用途。

第三,用戶是否有權要求大數據公司為自己的行為數據盈利而付費。

第四,用戶數據洩露該如何處罰和賠償。

最後,如果用戶遭到了廣告、電話或者其他的營銷騷擾,如何有效的維權。這些都是大數據時代可能遇到的大麻煩。

在昨天的鳳凰網財經峰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也就「大數據到底屬於誰?所有權應該歸誰」的問題發表演講。他表示,此問題前些年並不被關注,最近幾年逐漸引起重視,但是這種重視似乎還是從信息保護和個人隱私的角度考慮,並沒有從數位化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可能帶來生產關係的變化這個角度去觀察和思考。他認為,目前諸多問題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

以下為鄧海清演講全文:

鳳凰網財經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下數字時代的消費發展趨勢。

都說上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改變了世界,到二十一世紀之後,尤其是這幾年以來,可以看到數位化又改變了世界,數字時代重新到來。數字經濟跟網際網路經濟既有繼承的關係,同時更多的就是超越。那麼,數字時代的消費發展趨勢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我們認為,中國已經走在了數字時代的前沿。首先,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設備大範圍的普及,C端、移動端社交媒體的營銷大行其道。我們也可以看到,基於各種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人工智慧手段的大量應用出現,從而賦予了數位化時代更多的內涵,以及更多的工具。那麼,在數字時代,人們消費行為發生了大的變化,既表現在每一個個體消費模式發生了改變,也表現在企業的營銷理念和銷售模式被重塑。同時,在中國政府監管領域,關於大數據下的反壟斷也成為一個新的命題,逐漸被社會所關注。

數字時代的消費模式發生了一些變化。第一個,可以看到線上消費電子商務的迅猛增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加速融合,同時,傳統業態遭受了重大的衝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布的數據,今年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是9.2萬億左右的規模,同比增速是10.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達到了7.6萬億左右,增長速度達到16%,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是24.2%。

這樣一個數字代表什麼意義呢?今年1-10月份,社會銷售品零售總額的整體比例增長其實是在9.6%、9.4%左右,甚至一度達到9%以下。可以看出來線上消費相對於傳統社會零售品的零售確實是風景獨特、一枝獨秀。特別在疫情期間表現得更加明顯,線上購物、線上娛樂、線上辦公都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第二個,在消費時代我們可以看到,在企業端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變化。過去,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是供給的消費,到目前已經變成了消費的供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以前在商店裡能買到什麼,很大程度上是企業說了算,是首先有產品設計,然後再批量化生產,提供給消費者。現在,線上消費在大數據+網際網路的時代,其實是消費者對產品設計、對產品偏好的影響力更加深刻地影響廠商。所以,消費對產品的設計以及各種功效都起到更加主導的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在企業領域裡面,很多企業生產也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進行了相應的變化。過去的批量化、工業化大生產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需要,那麼,通過大數據深入的分析挖掘,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要,進而實現定製化的生產技術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企業的廣告營銷方面,過去大量的企業通過投給電視臺或是戶外廣告的方式來進行產品宣傳。在數位化的時代,更多的產品要獲得客戶的認可,其實是對消費者行為數據進行分析畫像,實現了廣告的精準投遞。現在的企業已經走向了O2O的模式。

數字時代除了影響消費者、影響企業,也深刻影響了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數字金融。數字金融的產生跟數字消費有很重要的關係,數字消費的場景為數字金融的硬體創造了條件。中國的以螞蟻金服、微信等為代表的一批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它基於的前提都是客戶行為的大數據,從而為消費金融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撐基礎跟條件。

對客戶行為的大數據分享和信用分析實現了大數據風控,這跟傳統金融非常不一樣。此前的消費者金融,是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金融機構所不願意覆蓋的,最主要、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成本不經濟。現在有了數字金融,對於覆蓋長尾客戶,滿足小額大批量快速交易這樣一些金融需求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數字時代的數字金融,實際上是在為數字消費以及數位化生產賦能。未來區塊鏈技術以及類似在數字金融方面的應用,包括中國央行所提供的數字貨幣,最快的應用場景可能在數字消費時代。所以數位技術是承受了供給、消費與金融三者之間決定性力量的關係,從而改變了過去意義上的是傳統的消費供給金融之間的關係,

數位技術為消費者提供了線上消費的渠道,為生產者提供了用戶需求和廣告觸達的新選擇,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大數據的風控和長尾客戶的融達手段。數字時代、數字消費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福利和好處,同時,數字時代也出現了新問題——大數據時代消費領域中的反壟斷。

在工業時代,壟斷形式主要有特許經營權壟斷、自然壟斷和技術壟斷,到了數位化時代,壟斷模式跟過去發生了很大變化:大數據公司的壟斷、社交平臺和網絡平臺的壟斷,都產生了一些新問題。

第一點,大數據公司可能會通過數據優勢獲取競爭優勢,而沒有數據的小企業則難以生存,從而加劇了大魚吃小魚的局面,也使得小企業的生存更加依賴於大數據公司或者一些平臺公司,使中小企業跟大數據公司之間的談判、議價能力受到巨大削弱,導致很多中小企業利益在合同不平等地位之下嚴重受損。

第二點,社交平臺和網絡平臺憑藉銷售渠道優勢進行不正當競爭,侵害商戶權益。比如一些大平臺,會要求商家二選一,導致商家銷售被綁架。

第三個問題是大數據公司和廠商通過掌握消費者的數據實行差異化的定價,實行價格歧視,就是所謂的大數據殺熟。怎麼樣反壟斷,壟斷的新形式是什麼,也在數位化時代提出新的命題,就是消費者的隱私該如何保護。

大平臺、大數據公司,數位化效果取決於對用戶數據的獲取跟分析挖掘能力。這就產生了在法律界、社會界都比較關注的幾個問題。第一,大數據到底是數據公司的私有財產,還是社會的公共資源。第二,大數據公司及其軟體是否有權獲取用戶數據,並且用於商業用途。第三,用戶是否有權要求大數據公司為自己的行為數據盈利而付費。第四,用戶數據洩露該如何處罰和賠償。最後,如果用戶遭到了廣告、電話或者其他的營銷騷擾,如何有效的維權。這些都是大數據時代可能遇到的大麻煩。

總體來說,在大數據時代,數位化的網際網路時代,無論是消費生產,還是金融,以及政府的監管,都迎來新命題。數字時代改變了生活,也改變了工作。未來的數字時代將會承受消費的模式,承受生產的模式,也承受整個經濟運行的模式,這對於我國要實現國內國外雙循環戰略來說,數字時代具有它特殊的意義。

好,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女孩「趙某」被「網曝」背後的經濟學:大數據是不是私有財產?
    女孩「趙某」被「網曝」背後的經濟學:大數據是不是私有財產? 時間:2020年12月09日 09:47:27&nbsp中財網   成都新確診女孩趙某的信息和活動軌跡在網上遭到徹徹底底的洩露。人們呼籲:「即使是大數據防疫,不能讓公民隱私裸奔。」  「大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生產資料和資產,所有權歸誰?「  12月5日,在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發問。
  • 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何處是數據真正的歸屬?
    目前國內私有雲需求主要集中在金融、電信、政府、能源、教育、交通等行業。與公有雲不同的是,私有雲的客戶主要是大中型企業。這些企業具有幾大特點:有錢、有資源、有需求。全軟體定義的數據保護架構 ◆面向公有雲、私有雲、託管雲等雲形態,為業務雲、桌面雲、文檔雲等雲類型,提供全面的數據保護。
  • 雲計算必備知識:公有雲與私有雲
    來自多個公司或個人客戶端的數據可能共享同一臺伺服器。私有雲在原理上類似,但是建立在防火牆之後,並且僅向有限數量的已批准用戶提供託管服務。輔助功能公有雲可以將數據複製到許多位置,因此遍布世界各地的用戶可以將公有雲用作內容分發網絡的替代方案。
  • 創下最大季度付費用戶增長 奈飛股價為何歷經「大縮水」?
    因疫情影響,全球不少國家都在積極號召用戶宅家並且保持社交距離,這也讓奈飛一季度流媒體付費用戶淨增超預期,但不能忽視的是疫情帶來的失業潮也會影響到部分用戶對於流媒體服務的支出。在財報發布後,為何奈飛的股價在經歷高漲之後又盤後回落?在疫情黑天鵝的考驗下,奈飛的增長故事能否獲得更多投資者認可?
  • 家用私有雲搭建
    很意外,放出家庭音影娛樂中心搭建那期後,號裡朋友居然無人來細問家庭私有雲關聯的問題。2.手機、pad、電腦、電視機等各終端高清高質音視頻調用播放,相當於htpc(home theater personal computer,家庭影院機)
  • 知識星球攜手神策數據:付費轉化率提升150%,用戶分享比例增長50%
    在這個夾縫中,知識星球找到了付費社群這個細分市場,並盡全力幫助KOL們更好地服務用戶。  例如在付費轉化率相關的流程裡,知識星球在與神策數據合作後,做了三個方向的嘗試。  1.落地頁轉化率提升  對於知識付費來說,落地頁無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需要不斷去優化的頁面。
  • 個人為什麼可以擁有財產?哲學家洛克對私有財產權的論證
    洛克對財產問題頗為關注,奠定了為私有財產進行辯護的根本立場。無論是出於批判還是學習的目的,都值得對洛克的這一思想加以了解。 01 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根據 在西方宗教思想背景下,人們以往認為財產只能歸君主。用中國人的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乘客一旦訂購機票,座位便成為了私有財產,民航公司不能隨意取消
    在幾十年內,大部分美國人不再擁有或者甚至出租他們賴以生存的財產。他們變成了僱員。有關財產的關鍵問題變為企業主的「契約自由」和工人的自由之爭,即工人組織工會,從自身勞動與工廠和機器相結合所產生的收入中爭取到更大份額的報酬。現代企業和企業所有權也屬於產權制度的一部分,是立法機構、行政部門和法院特定決定所產生的結果。
  • 英語流利說被曝廣告植入多 Q4付費用戶銳減
    線上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流量機會,與此同時線上教學投訴問題頻發,缺少線上基因的企業轉型線上能否改變行業格局?線上教育正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線上教育空前火熱,新浪財經統計19家公司,1月24日-3月14日期間,有5家教育公司在疫情期間股價漲幅超過20%,其中,51Talk區間漲幅最大,有9家教育公司股價增幅為負。
  • 徐崢自稱是陶虹的私有財產,甜蜜指數爆表,從未貌合神離!
    徐崢自稱是陶虹的私有財產,甜蜜指數爆表,從未貌合神離!文/陸地上的海蠣子娛樂圈這幾年上演了不少恩愛夫妻突然分手的畫面,有些甚至讓人覺得很惋惜,可能也是因為大家認為他們是很般配的一對明星。而這樣的場景不會到此為止,相反,以後也會有很多類似的事發生。
  • 網絡視頻迎來爆發式增長 去年美國付費電視用戶流失600萬用戶
    網絡視頻迎來爆發式增長 去年美國付費電視用戶流失600萬用戶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02-24 09:34:25
  • QQ號、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能否繼承?
    QQ號、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能否繼承?比如像QQ號、遊戲帳號等虛擬財產,到底能否繼承?這些都曾引起過巨大的爭議。新的民法典草案到底增加了哪些新的內容?①擴大遺產範圍,刪除列舉內容;②擴大法定繼承人範圍,侄甥可代位繼承;③新增繼承人寬恕制度,填補立法空白;④刪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⑤增加列印,錄像等新遺囑形式 ;⑥增加遺產管理人制度。
  • 幣圈數據丨終於有人能說清楚比特幣的歷史了
    而現如今的分析總是集中在比特幣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貨幣。而這其中爭論的焦點又往往集中在比特幣的通縮特性上。不少比特幣玩家是被比特幣的不能隨意增發所吸引的。和比特幣玩家的態度截然相反,經濟學家們對比特幣2100萬固定總量的態度兩極分化。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應該積極調控貨幣總量,用貨幣政策的鬆緊來為經濟適時的加油或者剎車。
  • 經濟學家、經濟學與中國改革
    例如,中國左翼經濟學界的宿將、解放後又長期擔任中央政府經濟領導工作的薛暮橋在1979年出版的、對當時的改革思想發生了重大影響的著作《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一書中指出,中國經濟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二:「一是企業(包括集體經濟單位)管理制度的改革,使企業成為有活力的基層經營管理單位;另一個是國民經濟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它更適合於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
  • 如果地球是你的私有財產
    如果地球是你的私有財產,你會做什麼?這個疑問的提出要從一部電影說起。《木星上行》導演、編劇都是沃卓斯基姐妹,莉莉·沃卓斯基和拉娜·沃卓斯基。洗刷刷、洗刷刷為了賺些外快,女主聽從了大表哥的攛掇,去賣卵子,結果沒想到做手術的這幫不是人而是外星人,外星人要害死女主,千鈞一髮之際,冒出來一個英雄救美的男主,一個混忠犬、怪獸、天使
  • Disney+付費訂閱用戶已達8680萬
    《尋龍傳說》(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在影院上映時,觀眾也可以通過Disney+付費點播。 據了解,目前視頻網站行業是BAT三足鼎立的局面,除了愛奇藝、優酷和騰訊,剩下像樂視,芒果,PPTV,搜狐視頻等背後沒有大資本支持的視頻網站艱難前行。
  • 電商巨頭紛紛掘金付費會員,會員經濟能否成為下一個風口?
    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營銷大戰中,各大電商巨頭除了營銷玩法、服務體驗的比拼外,也發布了關於付費會員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福利待遇,以謀求收聚攏更多的用戶留存。阿里也由此實現了淘寶向零售體系的業務導流,在挖掘用戶價值的同時,在不同業務體系之間的交互和會員數據上實現了共享。 傳統電商賣商品,會員電商賣門票,得會員者得天下,當回歸零售本質,一切應當以會員為中心,從幾家電商平臺對會員的重視程度來看,付費會員模式已成為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 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能否激起知識付費的浪花
    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關於開通付費功能的帳號條件,微信團隊表示,註冊超過3個月、近3個月內無嚴重違規記錄、已發表至少3篇原創文章的訂閱號可以開通付費功能。目前付費功能正在灰度測試,符合以上開通條件的訂閱號即有機會被灰度。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需要購買後才能閱讀全部內容。
  • 聚焦315|英語流利說被曝廣告植入多 Q4付費用戶銳減
    線上教育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流量機會,與此同時線上教學投訴問題頻發,缺少線上基因的企業轉型線上能否改變行業格局?線上教育正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線上教育空前火熱,新浪財經統計19家公司,1月24日-3月14日期間,有5家教育公司在疫情期間股價漲幅超過20%,其中,51Talk區間漲幅最大,有9家教育公司股價增幅為負。
  • FB軟體出現漏洞 用戶設置私有的信息被公開
    據外媒報導,全球最大的社交媒體Facebook周四表示,因為公司一款軟體出現漏洞,導致5月18日至5月27日期間,大約1400萬用戶發布的私有信息被公開。這也是Facebook今年以來遭遇的最新隱私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