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隱秘的角落》時,從未覺得看一部戲如此讓人開心又難受。難受的是這是一部講述「壞小孩」故事的劇,那些隱藏在鏡頭背後的殘酷人性,通過一幀幀的畫面呈現出來。開心的是,劇裡的許多背景都太熟悉了,導致了很強的代入感,好像自己就是劇中人,跟著他們活過了一個殘忍又刺激的暑假。
看到結局,終於沒有跳過結尾,一秒一秒地看到了最後,在【鳴謝單位】裡,劇組有心地列了很多,而最多的便是【湛江】。
這座我生活了近三十年的海濱城市,慢悠悠地保持著自己的步調,不在「珠三角」圈中爭寵,不在「海口-桂林」圈中凸顯,幾十年來,她就像一個更加堅強的母親,包容著一切發生在她身上的變化。
看劇的小夥伴,可能會對第一集中的這座橋仍有印象。從福利院逃出來的嚴良和普普,躲在一輛貨車箱裡,經過這座橋,來到了這座海濱城市。
似乎很多城市都有這樣一座「跨海大橋」或「跨江」大橋。而這座橋,架設在這個海灣之上,溝通了湛江市區與另一邊的坡頭區。這座橋全路線長達3981米,主橋長840米。它於1992年便啟動工程立項,卻直到2003年才動工,至2006年底正式通車。
對於粵西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環境,建成這樣一座橋,有多麼不容易,不難想像。在正式通車的十幾年來,它為這裡的交通帶來了無數的便利。今年元旦,我去大橋的對面的坡頭區參加閨蜜的婚禮,去時走另一條高速花了四個多小時,回程走了海灣大橋,僅花了三個小時便以到達。
海灣大橋早已成了湛江市的一個地標建築,於我們而言,它卻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鏡頭中的車,緩緩駛過大橋,也僅僅是那麼幾秒的時間。這個似乎是天剛蒙蒙亮的早晨,霞光散了一些微在水面上,遠處漁船上的燈光還未熄滅。劇中的這個時間,再過不久,這座橋就會披上炫彩的晨曦。
我的高中母校離這裡不遠,那三年的時光裡,有很多次,我們相約走到宿舍走廊的盡頭,眺望這座大橋。日出、大橋和大海,還有遠方高高低低的房屋建築,海灣上的漁船來來往往,構成了一幅極其和諧的畫面。
每當遇到煩惱時,小夥伴們都喜歡坐在走廊的盡頭,看日出或日落,在十幾歲的年紀裡,這座大橋的陪伴,就像堅定的信念,推著我們往前走。
高考完的那天傍晚,我特意走上了宿舍的最高層八樓,因為恐高,平常只敢在四五樓,最後一次走到走廊的盡頭,抱膝坐在地板上,看了一場陣雨過後最美的晚霞。
當看到這個鏡頭一晃而過時,似乎好像回到了那個對未來充滿好奇、憧憬和恐懼的傍晚。人生也就像一幀幀精心構思的畫面,目之所及,便是永恆。
鏡頭一轉,舊碼頭和漁船,漁民載勝歸來,沒有乘風破浪的氣勢,只有一駛而過,甚至不給你看清人們臉上的表情。鏡頭從遠到近再拉遠,汽笛鳴起,大的汽船與小的漁船,相應和著,一切都是新生而和諧的樣子。然而,卻無人知道這底下,會藏著什麼樣的骯髒事,會隱秘著怎麼醜陋的人性。
這裡的碼頭似乎和全中國任何一個碼頭都差不多,如果能聞到味道,那一定是腥臭萬分的,夾著海水的鹹澀味,空氣裡的熱浪,會讓人覺得並不那麼美好。那些辛勤奔勞的人,靠著海,靠著天,辛苦掙取一家人的營生。
很多時候,人生本是這樣風平浪靜的,偶爾遇到點風浪,也是欣喜的。就像多年前在島上,偶遇好友,狂喜奔向彼此的那一刻。
那時的我們,跟著不同的隊伍出行,選擇的卻是同一個海島,她乘普通的大船,而我和其他小夥伴乘了一艘快艇。快艇劈風斬浪的時候,心底還是害怕的,水花飛濺,生怕一不小心就會掉到海裡去。
你看,我們從同一個碼頭出發,用了不同的方式,最終卻到達了同樣一個目的地。所謂的殊途同歸,亦可以是無論我們生下來是什麼的人,最終都可以選擇成為同樣的人,只不過過程所使用的方式不同。
就像劇中的朱朝陽和嚴良,他們生於不同的家庭,遭遇不同的變故,但卻仍可以是個善良的少年。然而,當外在環境又發生改變時,他們的選擇,會導引他們走向不同的結局。中年的張東升,和少年的朱朝陽,境遇不同,卻仍是成為了劇中最大的「反派」,惡的因子不是生來就種在他們身上的,而是在後來的生命歷程中,慢慢地滋生的。
在拍到張東升殺人的畫面之後,三個小孩決定找到這個人,並且想要警告他。這時的他們還是三個正義感爆棚的小孩,深知不能報警之後,還是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對壞人進行「懲戒」。
他們尋找的路線之一,便是這座人行天橋。這座天橋在老城霞山區,在前一幕的畫面裡,還有湛江公交22線「搶鏡」。背後的房屋建築,外牆灰白,牆體褪色,帶著長年累月被日曬雨淋留下的痕跡。天橋的不鏽鋼欄杆,也已經鏽跡斑斑。
這座小城市,實在太小,就連一座人行立交橋,都能成為大夥開心樂道的去處,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軌跡。如果沒記錯,很多年前,傍晚之後的天橋上,總會有一些小商販,在賣一些小物什,熱鬧非凡。當然影響市容市貌的「擺攤」行為,會受到城管的驅逐,不知這些年還是否有人在那擺攤。
公交車是每個城市都獨有的標誌,從站名的標識,到廣播的語言,都帶有本地的特色。22號線的車廂和其他公交差不多,有些老舊也有些髒兮兮的。它從麻章車站開出前,自然會加好燃氣,每天會被清理乾淨。
在後面的劇集中,也看到老陳,帶著領養嚴良的材料袋,拎著一份在老井油條買的牛腩粉,從公交車上下來。帶著吃食上公交,並無不可,對於味道香,但是氣味大的牛腩粉,老陳會被車上的人「問候」吧。
十幾年前的湛江公交,也已經升級,某一天從外地回來,乘坐公交車,發現沒帶現金零錢時,竟然可以手機支付。不由得感慨,這座小城,雖有點落後,在某些方面卻還是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外面的世界在跟著科技奔跑,這裡的依然不甘落後。
在老陳尋找嚴良的海灘上,在老陳和張東升第一次碰面的海邊,都可以看到一艘大船。這首船名為「巴西瑪魯」,是一艘日本遠航輪船,已有50年的歷史。如今,它被命名為「海上城市」,意為是一座建在海上的城市,內設有海洋館、娛樂城、酒吧等,是市民們休閒娛樂的場所之一。
這艘船在劇中多次出現,海灘邊的景,幾乎都有它的身影。作為一個劇中一個重要的空間,它既是人物活動之所,是三個小孩「密謀」對抗張東升的地方,是結尾處朱朝陽和張東升角力之所,更是作為一個標誌性地理位置,承載著湛江一代人的記憶。
從劇中到劇外,它的存在,都詮釋了作為一個背景工具的完美作用。在這裡,它完成著作為大海一部分存在的使命,渡輪與大海本應共生,可它卻是擱淺的渡輪,被航海人「遺棄」在海灘邊上。
如果它也藏著隱喻的意味,那麼,局中人不就像這首擱淺的大船一樣,不能航行,只能被束縛在這裡。張東升被仇恨和罪惡所束縛,朱朝陽被拋棄和背叛所束縛,他們都似這艘船一樣,表面風光無比,龐大而壯觀,實際卻是被拋棄的那一方。無法解脫的過去和仇恨,無法擺脫的背叛和恐懼,一步步地將他們推向惡的深淵,一點點地沾上別人生命的鮮血。
普普在新華書店認出兇手張東升,三個小孩和張東升在新華書店進行交易……一個象徵著知識和未來的場所,其實暗藏著許多的波濤洶湧。
這個開設在十字路口邊的書店,曾是許多孩子最害怕又最喜歡的打發時間之處。這裡有一排排的書架,書架上各類圖書,包括一摞摞的教輔書,曾是很多學生老師常光顧之地。多年前第一次踏進這個書店時,店內並不像劇中所看到的那樣明亮整潔,因為書多,學生多,地上堆放書,空地上坐著看書的孩子,他們在竊竊私語地交談。
作為「交易」的場所,朱朝陽選擇這裡,人多眼雜,的確是理想的場所之一。
但這就是故事的諷刺之處,明明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卻有著一個邪惡的心靈,明明是傳遞知識的新華書店,偏偏被選擇進行罪惡交易的地方。
這個地方雖然很久沒再去過,可入戲太深時,便深怕劇中的故事,將曾經記憶裡的美好粉碎。如若再進入一間書店,便會浮現出他們互相角力的場景,那種奇妙的感覺,再也不會讓人覺得這只是一間單純的書店。那裡的某個角落,可能曾發生過一些連撒旦都害怕的事。
老井油條是最早出現在劇中的吃食店,嚴良剛到這座城市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找父親的朋友張叔,以尋求幫助。當時的張叔,就在這裡吃早餐,金黃酥脆的油條讓人看著就很有食慾。
鏡頭跟著嚴良走過來,一口老井就出現在畫面中。這家小店據說已經不在這裡了,當時為了拍攝劇組重新搭了景,街坊還以為老店又重新開張了。
這個店,是一代人的記憶,多次出現在劇中,包括後來的老陳在這裡吃早餐,在這裡答應帶嚴良去看他父親。這樣的小店,在這座城市裡,應當是不少的,在老城區擁擠的街道兩旁。而劇組為何獨獨選擇了這家店?
嚴良背後的那口井,可能早已乾涸,卻像張著血盆大口的怪物,看著這個少年斡旋在大人之間,看著他對大人小心翼翼的渴望、試探和不信任。
少年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從一開始就在這裡發生了分歧。老陳作為本劇一直亮光的人,一個明明是「陰謀」故事鏈條中的「局外人」,守住了善良的最後底線。嚴良在一開始從這裡失去的,老陳都試圖在這裡允諾他找回來。
這種小吃食店,代表著人間的煙火氣。這裡售賣著地道的湛江吃食,牛腩粉、豬雜粉、雲吞麵、拉腸、小碗粥……人們在這不算乾淨的小店,花幾塊錢,就能吃飽肚子。這樣一個城市小角落,見證著一場又一場謊言與背叛。
這是否也喻示著,人心、人性之惡,都是人間的事,是實實在在發生在這個世界的每個角落的?
導演辛爽說:「這裡的海很深,海灘上有黑色的石頭,景色有區別於一般沿海城市獨特的味道。」
這座海濱城市帶有她獨特的魅力,正好符合了他所想要的味道。這是一座矛盾的城市,靠海卻相對保守,跟進發展潮流,卻又維持著原本的節奏。一半是水,一半有嶺,夏日陽光暴曬,酷熱之時,還有颱風肆虐帶來的清爽。
總製片人何俊逸也表示:「《隱秘的角落》劇情發生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需要一個非常溫暖的視覺呈現。」
陽光、沙灘、海浪,一切都很美好的樣子,而在影片中,呈現出來的畫面,有暖黃的質感,極大地衝淡了原本恐怖和血腥的故事場景。
他們每個人都用力地想要活得更好,在和現實對抗的同時,把自己拉進了地獄的深淵。每一個人物,都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個人,他們一定也想一生順遂,夫妻和睦、親子情濃、與人友愛。只是發生在這個暑假的所有事,將所有人的人生都調轉了方向。
網上有人說,嚴良是「工具人」,在我看來,他是個有血有肉,有渴望守護的人,有渴望追尋的真相,有想要維護的正義。他的存在,從出現在早餐店,到住到船上,到水產和張東升拼命……他身上,有著人性向善的一面。包括因他而存在意義更大的老陳,保持著人最為真誠的一面。
一部好電影,除了劇本要精良,拍攝的取景和畫面的處理,也極其重要。這部劇選擇湛江這座海濱小城,擺脫了大城市冰冷的氣息,在苦悶、熱烈的夏天,呈現了一個討論人性的善與惡的故事。
願祖國大陸南端的陽光,能照進你被冷卻的靈魂。
文/當歸
圖/《隱秘的角落》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