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弈是一個經歷者,別人看來都是澎湃,但只有他自己,他在獨自經歷著。」
作者:蝦餅
來源:文娛頭版(ID:wenyutouban),已獲授權
在眾人中反躬自問,從「不能」「不敢」升級為「不想」,最終「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一個側面的寧弈、不隨波逐流的寧弈,也是陳坤性格特質中的一部分。
近日,記者採訪時見到的陳坤,依舊浪蕩不羈,那雙眼睛生動而深邃,一點沒變。關於《天盛長歌》,關於「寧弈」這個角色的流變,他進行了戲後剖陳。
寧弈是誰?
電視劇《天盛長歌》的男主角天盛王朝的六皇子,因與禁軍「私相授受」被圈禁8年,織蜀錦為生,練得一手好繡活。
寧弈的迷弟在哪裡?
目測現在的劇情裡,支持他的只有他的貼身侍衛和辛子硯(趙立新 飾)。
寧弈有多腹黑?
以「承明殿上不敢妄語」一番嘴炮打臉剛愎自用的太子和滿朝為太子捧臭腳的大臣。
……
劇中,寧弈身負母親、兄長被陷害致死的大仇,又對朝中種種惡習頗為不滿,在了結個人恩怨的同時,他還有他的天下大業。陳坤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這樣描述道:「八年精心謀劃布局,他帶著隱藏的面目回歸,面上偽裝成無能閒散病弱王爺楚楚可憐,暗地裡徐徐展開。」
「他有家國觀,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從客觀的模式中套來的;同時,他身上有煙火氣,三觀很正。我覺得他也有自己的憂傷,還有無數想去刺破的詭計;最後他又帶著天生的使命去思考,很吸引我,演這個人物就需要更深的理解力。」陳坤很喜歡「寧弈」這個角色。
寧弈的特質從《天盛長歌》第一集就有所體現,到達了古人推崇的「慎眾」境界,與之對應的則是「從眾」,以五皇子為代表。「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他人的不良行為,就好像是打破了一扇窗,流風所及,如果定力不強、修養不夠,很容易讓自己的防線也失守。《烏合之眾》是這麼概括的:「群體中的個人,不過是眾多沙粒的一顆,可以被風吹到任何地方。」
寧弈8歲時就已經學會了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和諧相處。面對負隅頑抗的前朝忠將,他以身犯險,用信用和尊嚴做賭注,試圖與亡命之徒顧衡做一場公平交易,讓他束手就擒,便保大成遺孤不死。大皇子寧川以殺戮了結此事,寧弈卻守住了他的道。
被圈禁8年後,寧弈也沒有學「乖」,沒有選擇忍氣吞聲、隨波逐流,反倒堅定著「替兄報仇」的宏願,「活,要活得清楚,死,要死得明白」。
對於預告片出現的「只要你活著,我會找到你」這句臺詞,陳坤解釋道,對相愛又不能在一起的人來講,寧弈有一種牽絆心,兩人間是用心來牽絆的關係。
熱愛是比較大的能量,尊重是比熱愛更大的能量。
年輕女演員裡面,陳坤最近合作了兩位,一位是萬茜,一位是倪妮,他表示和她們搭戲有一種興奮感,「她們都比我年紀小、晚入行,但是她們跟我一樣認認真真敬畏著表演本身,熱愛創作角色,沒有虛頭巴腦的事情,只是演好一個角色,做很多的案頭工作,做很多的練習和準備。這是我們做演員的的職業道德,她們對角色的熱愛和投入度,也讓我非常尊重。」
談到和倪妮合作的趣事,陳坤有點傲嬌地提到,「她說我年紀大,『坤叔啊,你要好好珍惜跟我在一起拍戲的機會啊』,我就說,『下一次我不一定願意跟你這個年紀的女孩子拍戲了,有可能找更年輕的女演員合作了』」。
「演員是你在演角色的時候得到的,由此而來的有名和利,但要對得起你想做的事情,要和你的需要和欲望保持一定距離。」就陳坤個人而言,「尊重表演」不是口號,而是在每一個細節上都能看得到的用心,這種心思還得是自覺行動,非如此稱不上「敬畏」。
在《天盛長歌》裡,寧弈在獨處時面無表情,面對試探自己的同袍兄弟,耽於酒色,顯得不堪一擊;和皇帝父親對弈,卻表現得十分孩子氣;初遇鳳知微,當起了呆萌的小裁縫,眼內含笑,第二次見面時,亮明身份,嘴角上挑又帶點邪魅,觀眾看到到了「戲精」上身的陳坤。他自稱依然想成為一位「大演員」,尊敬和推崇的前輩則是李雪健,「熱愛著表演,對行業、社會有一種滿足感,不貪婪,專注於本業」。
做演員的,太務實了不對,我不想流失掉「叛逆」這個勁兒。嗅覺全開,在每一段時間都可以吸收到不同的養分,讓我成為一個多面性的,包括喜劇,各種類型都可以嘗試的一個演員。關閉太多了,成為不了我想成為的藝人。我想把演員當做我生命當中過河的那條船,但首先不能流失掉我的個性。(此處系陳坤接受《易時間》採訪所說)
除了保證角色質量以外,陳坤還為作品持續打call。「每一部劇完成的時候,不僅僅是我們演員,還有導演、編劇,還有很多的工作人員共同的辛苦。那如果我有這樣一個比如說微博這樣的一個平臺,我應該肩負這樣的責任,把完成的這個戲推薦給大家。」
即便是虛構王朝的時空背景,《天盛長歌》的美術設計還是鮮明地偏向於漢唐風格,且有大量的還原。雅致的布景,精緻的道具與衣裝,繁複而綺幻,浩大的人力和資金投入,也讓這部劇有了與生俱來的「貴」氣。
陳坤自認為「被眷顧太多了」,還有很多好演員沒有得到像他一樣的好機會和平臺,對待表演,他也懷著更加認真的態度。「找回對表演、鏡頭的尊重。尊重表演是什麼,當下真實的感受。真聽真看真感覺,有哪個是我做到的?」
演員是面向觀眾的職業,在聚光燈下站得太久會想要停下來。2012年6月,《畫皮2》上映後,陳坤的關注度再次上升,就在此時,他反而想「慢」下來,甚至「停下來」。
9年沒拍電視劇的陳坤,從去年開始更新了職業生涯版圖,有意調整演藝事業密度。陳坤從工作量的角度為電視劇和電影作了區分,「拍電影的話,我們可能一天拍3個鏡頭、4個鏡頭。但是拍電視劇,一天要拍120個、甚至是140個鏡頭,臺詞量也比較大,需要我更專注地去做準備。」
2017年12月《天盛長歌》殺青,陳坤隨後投入到《脫身》的拍攝之中,聯想到陳坤說「拍電影有『吃不飽』的感覺」,這樣的事業安排倒也合情合理。在電視劇方面多年的「停頓」被憋成了能量,陳坤一邊用存儲的能量去演角色,角色又帶給他新的能量,去創造下一個角色。
2018年無疑是陳坤非常「高產」的一年,兩部電視劇已播出,一部電影《詩眼倦天涯》殺青,人生的速度掌控在他自己手裡,如同歌裡唱的「我不需要問誰,自己走路」,從暫緩到再出發,陳坤準備好了面對不同的挑戰。
「進可對酒當歌笑看紅塵,退可禪心自首山林品茗。」時下流行的中年慌張和身份焦慮在陳坤這裡似乎還沒有冒頭,或者說並非「顯性」標識,也因為不慌張,他在快步向前。記者看到的陳坤,一如往日,從容淡定,眼裡有狡黠的神氣,動作上是周到禮貌的紳士,你問他,「如何保持少年感?」他偏不給面子,讓自己掉坑裡,用寧弈擅長的「天真」眼神反問道,「什麼叫保持?我才18歲啊,我就是年輕人。」
或許好演員早已學會在生活中不露聲色,但作品和演員會相互成就,讓我們更多維度了解他們。聰明的你告訴我,要不要嘗試把70集的《天盛長歌》看到大結局?
作者:蝦餅
編輯:張榆澤 江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