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愉快!這裡是重新回歸的「CD Weekly每周碟推薦」欄目。如果你們有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比較新的碟,也歡迎投稿至郵箱girlsamplezoo@vox.cool
要求
1.篇幅300字左右
2.選取推薦的專輯或EP最好是近半年內發行的,或者是你最近突然發現的一張很棒的專輯。
3.投稿格式:word文檔+你的頭像圖片
符合以上要求即可登上欄目。
我們會統計每月碟推薦,閱讀量最高一期中的投稿人將會獲得時段限定獎品。所以趕緊發動你的朋友轉發起來吧: )
推薦人
馮浛
Manual
藝人: Boogarins
語種: 葡萄牙語
唱片公司: Other Music
發行時間: 2015年10月30日
專輯類別: 錄音室專輯
風格:迷幻流行Psychedelic Pop
Boogarins是一支巴西迷幻樂隊,成立於2013年。樂隊名字來源於一種生長在巴西的茉莉花。主要成員是兩個吉他手Dinho Almeida和Benke Ferraz,兒時好友的二人在家裡錄製了第一張EP As Plantas Que Curam,之後陸續加入了鼓手和貝斯手,形成四人完整陣容。發行EP後,Boogarins樂隊籤約了Other Music廠牌,並於2015年發行了專輯Manual。
Manual在葡萄牙語和英語中有著相同的意思,「手工的」和「手冊」。這張專輯也正是一張私密個人日記或者說是夢境記錄的作品。專輯封面插畫來自藝術家Nei Caetano da Silva,從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畫畫的速寫本上摘下來的一幅。封面插圖完美傳達出了專輯音樂想要表達的那種深層、流動、稍縱即逝的個人情緒。從打開這張專輯的那一刻起,就像踏入了Boogarins營造的朦朧夢境中。這種流動的夢境感讓我想起盧梭的畫。
相比於很多致力於復刻六七十年代老迷幻的新生代歐美和日本迷幻樂隊,Boogarins卻別具一格:沒有刻意強調混響帶來的疏離感,也沒有常見的。作為一支由吉他手主導的樂隊,充滿了令人嘖嘖稱奇的吉他和人聲旋律線。然而不管吉他走向如何出人意料,總是有奇特美感的抓耳旋律,就像層次感豐富的熱帶雨林,每當你以為看到了極致美景,又會出現下一個驚喜。再加上葡萄牙語極為優美的發音,未知語言帶來的隔閡讓他們的作品在我聽來更具神秘感。
迷幻音樂如果只是追求「飛」,單純複製那些「大混響加上異域小調音階」或「自賞音牆」之類的套路,恐怕也會很沒意思吧。清奇的Boogarins會打破對迷幻音樂的刻板印象。這裡有一個他們在KEXP的現場視頻:
推薦曲目:Avalanche/San Lorenzo/Benzin/600 dias(ou mantra dos 20 anos)
Shonen SPA
藝人: The White Tulips
語種: 國語
唱片公司: 琪琪音像
發行時間: 2016年06月25日
專輯類別: EP、單曲
專輯風格: 獨立搖滾 Indie Rock, 自賞 Shoegaze, 另類搖滾 Alternative Rock
上面說到了Boogarins打破了迷幻音樂的刻板印象,現在來聊聊並不自封於shoegaze音樂的樂隊The White Tulips。在MVB式音牆、飄渺人聲成為國內大部分自賞樂隊標配,The White Tulips的音樂卻融入了更多有趣的元素。正像這張專蝦米評論中的一條「能甩開某鞋標籤的樂隊才是好樂隊」,大概正是因為TwT從不認為自己只自賞樂隊,所以才根本沒有拘泥於這個標籤吧(雖然總是被各種盯鞋音樂節邀請)。你知道後搖樂迷和自賞樂迷最像的一點是什麼嗎?是他們都會將風格融合、難以分辨流派的音樂打上後搖或者自賞標籤。甚至讓人覺得自賞好像是個玩起來門檻很低的風格,連琴都不需要好好練,刷幾個和弦、買一門板效果器就行了。
相比之前總是平鋪直敘、只要沒有抓耳旋律就很區分開的作品,這張EP中每首歌都有能讓人記住的點。除了讓人印象深刻的全中文歌詞,「離別城」結尾的薩克斯華彩,「湖裡來的人」搖擺的鼓點和貝斯帶來輕鬆歡愉的感覺,「無線」動靜結合猶如海浪般溫柔,「Shonen SPA」副歌吉他咆哮疾走帶來的情緒墜落,最後由「猜想人生」完美收尾。
很有幸地在TwT這張新EP發行之前就聽到了現場版本,雖然不是加入薩克斯的終極豪華版,但三人經典陣容的版本也足夠令人感動。聽說TwT 10月將再次應邀去臺灣演出,祝他們好運!
如果你想購買The White Tulips的這張專輯,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進入琪琪音像官方店購買。
推薦曲目:只有五首歌你讓我怎麼割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