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雷鋒二小校長把雷鋒精神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田

2021-01-11 澎湃新聞

原創 高新麓谷 長沙高新區 收錄於話題#長沙高新區43#雷鋒新城新雷鋒4

編者按: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之年,是雷鋒同志誕辰80周年,是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考之年,也是長沙高新區「雷鋒新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

回顧長沙高新區三十二年改革發展的歷程,「雷鋒精神」與高新區「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創新創業精神緊密相聯。

《高新麓谷》報記者走近長沙高新區各條戰線,各大產業,尋訪「雷鋒新城」的新老雷鋒,傳頌雷鋒人物,講述感人至深的雷鋒故事。

劉豐華

雷鋒第二小學校長,今年被評為「長沙市優秀校長」。他堅持「以雷鋒精神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並希望培育出更多新時代具有家國精神、奮鬥精神、合作精神、創新精神的「小雷鋒」。

記者:您認為應該如何讓孩子們真正理解雷鋒精神,主動踐行雷鋒精神?

劉豐華:我們主要有四個方式,一個是培育引導,比如唱雷鋒歌曲、寫雷鋒日記、講雷鋒故事;二是藝術薰陶,綜合課上秀雷鋒、藝術節裡演雷鋒、校園布置展雷鋒;三是實踐體驗,包括尋訪雷鋒親友、開展實踐活動、爭當雷鋒傳人;第四是分析對比,日常生活尋雷鋒、聯繫實際學雷鋒、社會現象辯雷鋒。

走進雷鋒第二小學,首先就會被學校寬敞的前坪上屹立著的雷鋒雕像吸引。這座雷鋒雕像高3.5米,寓意著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雕像寬2.2米,寓意著雷鋒同志年輕的22歲的生命,雷鋒的生日是12月18日,而雕像的基座是1.218米。「學校文化要基於孩子的視角,又貼近校園,所以我們沒有選擇特別高大的雷鋒雕像,而是從孩子的角度選擇大小,並增加了紅領巾和孩子的元素。」雷鋒第二小學校長劉豐華介紹。

▲ 雷鋒第二小學校長劉豐華給學生上剪紙課。

除了雷鋒雕像,校園裡面有很多雷鋒元素,包括雷鋒名言、雷鋒故事等,通過校園文化布置,讓師生們耳濡目染。

「辦學沒有寶典,唯有用心。」劉豐華堅定地說,一座雕像需要用心,對孩子更要用心。心中有教育,立足崗位,一絲不苟、以身作則;心中有孩子,要蹲下來和孩子做朋友,支持孩子們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們的喜歡、家長的滿意、社會的認可。

十年傳承

發展陽光教育

2010年,劉豐華從家鄉瀏陽考到長沙高新區,分配至雷鋒小學任副校長,後升任校長。雷鋒精神浸潤著他的同時,他也認真思考著作為雷鋒家鄉的學校,如何讓孩子們打上雷鋒精神的烙印,讓他們在紅色基因的滋潤下一步步成長?於是,劉豐華萌生了心願——把「雷鋒」精神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田,用精神塑一所有根的學校,鑄一方有魂的教育。他帶領雷鋒小學取得喜人成果,學校獲評「全國學雷鋒先進單位」「長沙市文明標兵校園」「長沙市首批特色學校」等榮譽。

2017年秋,選址在雷鋒就讀過的龍迴塘小學舊址上的雷鋒第二小學正式迎來第一批學生,劉豐華又將雷鋒的精神播撒到了雷鋒二小的熱土上,千萬個小雷鋒正在長成。三年時間,雷鋒第二小學被評為「全國足球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剪紙藝術教育示範學校」「長沙市首批友好校園」。

如何將學習雷鋒精神和教育教學相結合?是劉豐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十年時間,劉豐華一直在學習、挖掘雷鋒精神,並採訪了近200位與雷鋒一起生活、工作過的人之後,他們幾乎用了同一個詞來形容雷鋒的品質,就是——陽光。

陽光代表著熱情活力、追尋夢想、愛與溫暖,而教育正好與陽光特質相吻合。劉豐華認為,雷鋒是陽光的,而我們的教育正需要陽光。他希望老師和孩子都有陽光般的情懷,做一個陽光向上的人。雷鋒第二小學打造了「陽光服務、陽光教師、陽光少年、陽光課堂、陽光社區」五張名片,培養陽光向上的學子。

入腦入心

構建課程體系

引導學生學習雷鋒精神和培育新時代的雷鋒傳人不是靠一天兩天和幾節課就能夠解決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構建學校的教育課程體系和不斷傳承與創新來達成的。

在不斷實踐總結再實踐的過程中,雷鋒第二小學圍繞雷鋒的6種精神、6個基地、6個紀念日展開、6首經典的歌曲,分年級、分層次策劃學習雷鋒主題活動,並編印成《學雷鋒活動校本課程》。從一年級開始,開展「美麗的雷鋒二小」活動,教孩子們認識雷鋒、了解校園;直到六年級畢業,開展最後一個活動「難忘的畢業會」,讓孩子們模仿雷鋒在荷葉壩小學畢業時的經典講話,說出自己的願景。

除了策劃豐富多樣的學雷鋒活動,雷鋒第二小學各學科均開設了學雷鋒綜合課,在綜合課中融入雷鋒教育。語文課裡續寫雷鋒日記、音樂課中唱響雷鋒歌曲、美術課上製作雷鋒剪紙,體育課編排雷鋒俠舞蹈、體操。每年雷鋒文化藝術節上演雷鋒,全體師生用藝術的形式演繹雷鋒精神,用文藝薰陶的方式加深師生對雷鋒的感情。

「我們通過分層次、創新策劃學雷鋒活動,引導、培育、薰陶,讓雷鋒文化貫穿到孩子們每天的學習生活中,推進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課程化,營造一種全新的學雷鋒氛圍。」劉豐華表示,一系列活動讓全校師生將雷鋒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雷鋒精神,傳承雷鋒精神,讓雷鋒精神的根深深地扎入雷鋒第二小學這片沃土中。

點滴變化

雷鋒精神在踐行

「學雷鋒要有行動,有行動才叫學雷鋒。」劉豐華重視培養學生知雷鋒,愛雷鋒,做雷鋒。

有學生早上到校比較早,就主動到操場等公共場所維持學校秩序;在食堂的自願服務站,學生主動服務,將餐盤整理好,把地板拖乾淨;有學生每天趁著下課時間檢查學校垃圾桶,並將未正確分類的垃圾進行正確垃圾分類;年近50歲的老師陳夢君每天午餐都要陪著最後一個孩子把飯吃完,等孩子光碟後,自己再吃飯;在湘西州龍山縣支教回來的老師賴方平,每年都要再去幾次支教學校,為困難家庭的學生捐款捐物、勉他們健康成長……劉豐華經常在學校看到許多感動的故事,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都是雷鋒精神在學校傳承和發揚的表現,「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己」每一位師生都在行動。

全校師生還用行動踐行雷鋒精神,成立了二十多個志願者小分隊,小雷鋒們走上街頭、走進社區、走向山區……活動開展以來,共有20000多人次投入到活動中。近三年來,學校資助「三區」學校、留守兒童、家庭困難的同學、殘疾兒童達300多人,捐款捐物達80萬多元。

十年前,「把『雷鋒』精神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田」的心願已經逐漸實現。而今,劉豐華有了更大的心願,他希望把雷鋒旗幟高高舉起,把雷鋒小學走向集團化發展,在雷鋒家鄉建設更多的雷鋒小學,形成高新教育的辦學名片;希望教育教學符合時代的要求,將網際網路與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推進課程改革,建設智慧校園;希望將雷鋒文化興校育人繼續傳承和發揚,為社會培養千千萬萬個「小雷鋒」。

更多精彩視頻請關注

END

原創作品,若需轉載開白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申請

群名稱:長沙高新區微信開白群

群號:792504399

點擊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來源:高新麓谷記者 吳夢珊 文/攝

視頻拍攝及剪輯:範龍貴

原標題:《十年,雷鋒二小校長把雷鋒精神的種子撒進孩子們的心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雷鋒精神?來聽聽雷鋒生前好友怎麼說
    導 語三月是學雷鋒月,3月1日,嶽麓區博才鹹嘉小學邀請了雷鋒同志工作時的好夥伴張建文走進校園,為孩子們講述雷鋒的故事,傳遞雷鋒精神。張建文講述雷鋒故事。圖片由通訊員提供張建文和雷鋒在望城、團山湖農場、鞍鋼等地一起工作,雷鋒的故事在全中國傳開後,張建文也成為了義務宣講員,專門講述雷鋒故事。由於和雷鋒一起生活工作過,張建文在講述雷鋒故事的時候,總是表現得格外親切,他所分享的一些雷鋒的生平事跡,也更加有細節,得到孩子們的喜歡。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張建文的分享,接受雷鋒精神的影響。張建文。
  • 紀念雷鋒誕辰80周年|大學生志願者向雷鋒同志獻花
    12月18日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日。為了紀念雷鋒同志,不斷激勵學生繼承和發揚雷鋒精神,12月17日下午,青島黃海學院師生代表們手持鮮花,來到雷鋒像前,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獻花儀式。
  • 雷鋒精神需要傳承下去
    3月3日,在瀋陽雷鋒文化館舉辦了一場雷鋒紀念日活動,在現場有這樣一個群體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雷鋒當年輔導過的學生、當年為雷鋒系紅領巾的少先隊員、給雷鋒獻過鮮花的學生、聽過雷鋒講座的學生……  相別數十年的再次聚首,他們要將雷鋒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 雷鋒照片裡的小男孩說,是雷鋒精神伴隨著我成長,激勵我鞭策我
    在承德文化界,季增德高望重,平易近人,他是雷鋒的拍攝者,是雷鋒精神的傳播者,也是雷鋒精神的踐行者,他影響和帶動了很多人向雷鋒一樣,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工作,無私奉獻。微信公眾號老羊鏟史昨天發表文章第一個在部隊為雷鋒拍照的承德著名攝影家季增去世(點擊可看)後,很多人在留言區表示哀悼。
  • 傳承雷鋒精神 爭當「五好」先鋒
    逸飛社工組織20名小朋友以「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為主題,採取既能鍛鍊動手能力,又能培養專注力和創作力的手工貼畫方式,讓小朋友在手工創作中體會雷鋒精神,向雷鋒學習愛國、愛勞動、助人為樂的精神。活動中,小朋友各個喜笑顏開,邊做手工貼畫邊讚美雷鋒叔叔。
  • 雷鋒精神正青春
    光明日報記者 郭 超 有一個人,誕生80載依舊青春;有一種精神,穿過歲月曆久彌新;有一首歌,一經問世就傳遍大江南北。今天,無數的人在全國各地不約而同地唱起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學習永恆的雷鋒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 雷鋒精神依然不可或缺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王峰實習生熊珂    「今天種下一個雷鋒種,明天長成一棵雷鋒樹,後天形成一片雷鋒林。」12月24日,由《雷鋒》雜誌社河南工作部主辦的「新時代弘揚雷鋒精神座談會」在鄭州召開。
  • 雷鋒月丨傳承雷鋒精神,青職在行動
    為了解當前老年人生活現狀與需求,並加強志願者開展敬老愛老活動的針對性,志願者們自製調查問卷,並就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進行了調研分析。為弘揚雷鋒精神,普及服務理念,圖書館以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暨「學雷鋒」紀念日為契機,舉辦以「傳承雷鋒精神 助力青年發展」為主題的雷鋒精神主題系列活動。
  • 雷鋒,不是別人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中,一張張「口罩臉」、一個個被汗水溼透衣背的身影,都演繹著「一滴水也能折射出耀眼光芒」的雷鋒精神,傳遞著感動,表達出人性與民族性的光輝。小區封閉,幫人買菜、配送的「團長」是「雷鋒」;提供「點對點、門對門」服務,幫助「心急火燎」的人上工地的客運員是「雷鋒」;堅持要捐出9000元的七十多歲拾荒老人是「雷鋒」;頂著壓力自費為內地同胞買口罩的香港警察是「雷鋒」……雷鋒精神,已經轉化為一種樸素且常見的情感,時時映照我們心中。
  • 雷鋒的字跡不達書法卻有精神 值得回味
    閒暇時,雷鋒經常幫戰友洗衣服雷鋒離開我們很久了,但是雷鋒精神卻始終是生活之美,還在身邊。這種美除了在生活中時有體現,在他的日記裡也有永遠的留存。雷鋒的書法字跡不纏軟,不萎靡,筆筆有力道,字字有精神。雷鋒日記中的字體,都是青春的姿態,張揚活潑,把形態寫出情景感,把精神寫到深刻處。書法精神氣質盎然,源於雷鋒熱情活潑的心境。
  • 穿越時空的雷鋒精神 歷久彌新
    今天是雷鋒誕辰80周年紀念日從課本裡你一定讀過他的故事可是這樣的雷鋒弄潮er在鞍鋼時工友們時常邀請雷鋒一同參加舞會可平時油漬斑斑、打滿補丁的工裝與舞會氛圍格格不入,怎麼辦?精神小夥精神小夥泛指收拾得十分利落看起來充滿活力、很有精神的小夥子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人們心中雷鋒始終是那個「
  • 王雨: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
    ,長大後,她進一步懂得,雷鋒精神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擔任列車長的5年中,她把發揚雷鋒精神體現在崗位上,始終視旅客為親人,把旅客的操心事、煩心事、難心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先後為旅客做好事近1300件,累計收到旅客來電、來信表揚690次,歸還失物累計價值180餘萬元。有一次,王雨值乘G730次瀋陽北站開車後對講機裡傳來了一陣緊急呼叫:「車長,3車有旅客暈倒了!」王雨趕緊提著急救藥箱跑到3車,看到一名中年男子癱坐在座椅上,胸前都是嘔吐物。
  • 2021年學習雷鋒精神演講比賽稿優秀範文
    雷鋒精神之所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根本上說,就在於雷鋒精神產生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符合時代進步的潮流。
  • 時代的歌 永恆的歌--雷鋒精神的當代迴響(全文)
    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隋笑飛)懸掛著雷鋒的圖片、標語,播放著悠揚的雷鋒歌曲,鄭州市公交二公司8路車近日被裝扮成雷鋒主題公交車。車長王俊傑表示,希望讓乘客受到車內雷鋒圖片和歌曲的感染,文明乘車。這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仿佛在提醒人們,雷鋒精神是一個與時俱進的精神標杆,人們對雷鋒的呼喚從未停止。
  • 從小學雷鋒,長大做雷鋒
    隨後,楊勝秦校長作國旗下講話,向我們講述了雷鋒的故事,並告訴隊員們,作為小學生,要有雷鋒精神,時時想著別人,處處幫助別人,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從我們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爭做一個雷鋒式的好少年。隊員們在活動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振奮精神,讓全體少先隊員們共同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少先隊建隊日。此次活動傳承了少先隊的優良傳統,展示了我校少先隊員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將促使我校少先隊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 [浦東]新世界實驗小學:3.5學雷鋒-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他就是雷鋒。 從一九六一年開始,雷鋒經常應邀去外地作報告,他出差機會多了,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就多了,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裡,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雖然已離去,但是雷鋒精神卻依然在我們心中。當突如其來的新冠肆虐,抗疫一線湧現了無數的「雷鋒」。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讓「世界星們」明白了什麼叫「雷鋒精神」!
  • 人民網|湖南望城:傳雷鋒精神 塑名望之城
    >]字體:【大 中 小】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是雷鋒的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的發源地。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是雷鋒的故鄉,也是雷鋒精神的發源地。半個多世紀以來,望城始終堅持以雷鋒精神作為信仰來追求、一份情感來守護、一份責任來擔當。 學雷鋒、做好人、當模範,在望城已蔚然成風,八十雷鋒正青春! 在這片孕育雷鋒精神的熱土上,名望之城正蓬勃生長,這顆孕育雷鋒精神的小種子,已經在這塊沃土上滋生出一整片傳承雷鋒精神的大森林。
  • 雷鋒筆跡,筆筆衝鋒陷陣!
    其實,進入新時代,雷鋒精神依舊觸動人心,依舊那麼美好。這種美好,在他的日記裡也有永遠的留存。偶爾讀雷鋒日記,不但會被他樸實的文字所感動,也會被他樸實而富有激情的字跡所觸動。雷鋒在幫戰友縫補被子(張峻攝於1961年1月)
  • 傳承雷鋒精神 唱好四季歌
    在準格爾經濟開發區,無論三伏酷暑還是數九嚴寒,都能看到志願者們為居民服務的身影,他們用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 趙欣是準格爾義工協會沙圪堵分會的副會長,從自己一個人扶貧助困,到帶領一群人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