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國工匠,拒絕外企月薪90萬,只想留在中國為國爭光

2020-12-28 文史記

莊子有言:「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後世因此用「鬼斧神工」之詞,極言那些能工巧匠的手藝十分精湛,仿佛其手中的建築與雕塑太過精細巧妙,而並非人為。

時至今日,現代社會的職業遠超三百六十行,同樣也有人潛心磨鍊技藝,逐漸成為一個行業的翹楚標杆,從而贏得世人尊敬。而在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中航工業工人洪家光就是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拒絕外企90萬的月薪,只想留在中國為國爭光。

2002年,眼見正要過春節,中航工業航空發動機公司突然接到一項十萬火急的任務:某型號的戰機發動機葉片的修正工具——金剛石滾輪,急需修磨。該滾輪是加工發動機葉片不可或缺的工具,這直接關乎發動機葉片最終品質,也是戰機安全上天而執行任務的核心。

金剛石滾輪本身的精度必須小於0.003毫米,換言之,這個誤差僅有頭髮絲直徑的1/20。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精度,那麼打磨加工出的發動機葉片必然也不合格。但不巧的是,此時唯一能擔此大任的師傅卻正在養病,再加上時間緊迫,所以眾人一時心急如焚。就在廠內一籌莫展之際,突然有一個年輕小夥鑽出人群:「交給我!」

眾人本是意外誰如此不諳世事,竟敢口出狂言,但看清此人的樣貌之後,大家卻都放下心了。全公司這麼多人,現在估計也就只有他才能完成這項任務。就像《論語》所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年輕工人直奔醫院,他一整天都在請教老師傅關於金剛石滾輪修磨的經驗,直到護士反覆催促他離開,他才滿懷信心地回到工具機邊開工。然而事與願違,第一次的滾輪檢測報告並不合格,若換成普通人肯定就放棄了,畢竟這項任務十分艱巨,全球也只二十餘人能勝任。

面對領導的寬慰,年輕工人心有不甘,只是篤定道:「請再給一點時間。」而在接下來的修理工作中,他夜以繼日,竟每天都要在工具機前至少站滿14個小時。到最終工期之時,眾人都在等待金剛石滾輪的檢驗結果,他卻沒有在意。

檢驗結果不出他所料,也如全廠所希望的一樣——達標。此時躺在醫院的老師傅聽聞該消息,自是欣喜若狂,大叫道「好他個洪家光!」此後,洪家光又在老師傅的基礎上再下苦功,將金剛石滾輪修磨技術的加工精度竟又提高五倍,也正是因此,他在中國航空發動機金剛石滾輪修磨技術打出赫赫威名,成為全國少有的尖端人才。

洪家光生於1979年,自幼其父就因病喪失勞動力,而全家的生活重擔,就此也全壓在母親一人的肩膀之上。從小就飽受的疾苦的洪家光,很少感受到童年的歡樂時光。與那時多數普通人一樣,洪家光讀完初中之後便投身技校,如此不但能儘快完成學業,也能早日找到工作而減輕母親的負擔。

黎明技術學校距離洪家光的住址很遠,大約要坐半天的火車,而每次回家,他卻不像其他同學那般無事可做。他總是趁著閒暇時間抓緊學習專業知識,在三年技校生活中,他就這樣在嘈雜的火車裡竟自學了4門專業課程,由此他不禁笑稱這趟火車正是他的「移動圖書館」。

付出總有回報。洪家光當時才19歲,就以專業成績第一名考入中航工業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公司。但進入車間之後,他才發現想像中那些精緻巧妙的飛機發動機並沒有出現,而陪伴著他的只有一個個需要反覆操作上千萬次的零件。

好在勤奮好學的洪家光並沒有氣餒,他慢慢總結出個人的學習經驗——"看、問、練、悟"。由此他的專業技術水平突飛猛進,而在努力的同時,他很快注意到全國勞模孟憲新的「高速切削內螺紋技術」。於是洪家光一有機會便為孟師傅工"打雜",在觀摩操作之際,他還積極與孟師傅交流。最終精誠所動,孟師傅便將自身所有技術全教給洪家光。

而就在才加入工作兩年裡,洪家光就寫下1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其中不乏改善提高工具機性能的想法,以及加工技術的新思路。經過十餘年的潛心研究,僅29歲的洪家光就已成為高級技師。

於此,他並沒有停下對極致生活的追求與嚮往,便逐漸盯上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技術之一的葉片打磨。當時中國並不具有生產金剛石滾輪的工業能力,但葉片打磨卻必須依賴金剛石滾輪進行加工,所以洪家光也只能使用進口金剛石滾輪。

不過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新型戰鬥機的廣泛開發與應用,進口金剛石滾輪日益不能滿足生產需求。但就在此時,外國不斷加緊對中國航空事業的封鎖——減少金剛石滾輪的進口。

然後洪家光為打破外國企業的技術壟斷,他積極組織起"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用滾輪精密製造技術"研究團隊,立志要造出居於中國自己的金剛石滾輪。歷經五年時光,洪家光逐漸步入中年,他與團隊最終不負眾望地研發出一套金剛石滾輪製造工藝,也最終讓中國航空發動機葉片逐漸走向獨立自主的道路。

當然,卓越的科研成績也讓倍受矚目,外國某公司就曾許下90萬的月薪聘請他,但洪家光卻拒絕了。我國正在飛速發展,若想不被外國在高新技術之上「卡脖子」,需要的就不是一個洪家光,而是千千萬萬個有擔當、有技術、有魄力的「洪家光」。

參考資料:

《論語》

《莊子》

相關焦點

  • 大國工匠!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錄製的「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將於3月1日20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和4K超高清頻道首播
  • 大國工匠高鳳林:拒絕外企8倍年薪邀請,只為我國焊接火箭發動機
    高鳳林 平凡的崗位上,也能湧現出不凡的人物,那些幾十年如一日做著同一件事的人,無不傳達出一種"匠人精神",在一部名為《大國工匠 高鳳林,一名普普通通的焊接工,卻靠著精湛的手藝先後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等一系列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多次為我國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提供技術支持,助力多次火箭發射成功,堪稱"中國焊接第一人"。
  • 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十月一日開播丨用A7SII記錄中國的工匠精神
    國慶期間,由全國總工會與中宣部、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的八集新聞專題片《大國工匠》,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推出的《大國工匠》第四季新聞節目,將於十一期間在央視播出
  • 中國「最富裕」的城市,分分鐘「秒殺」國外,網友:為國爭光
    中國最富有的三個城市,分鐘「秒殺」外國,網民們稱讚為國爭光,了不起,說到富裕,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錢,毫無疑問,如果哪個國家最有錢,就會想起杜拜、美國等一線城市,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非常重視各方面的發展,上海作為繁華的城市,還有「魔都」的名稱,不僅經濟發展迅速,其他方面也發展良好,廣東作為我國一線城市
  • 【驕傲】為國爭光的鄒平姑娘——張舒婷
    中國的力量  臨池的驕傲10月20日,在中國昆明舉辦的十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上,代表中國出戰的鄒平縣臨池籍姑娘張舒婷取得兩金一銀的優異成績,為國爭光
  • 舉重冠軍唐功紅:為國爭光冒死舉起了中國奧運第一百金,今怎樣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出色的體育大國了, 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在許多體育項目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體育運動員。 其中舉重一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的傳統優勢項目,多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
  • 春節檔電影《中國女排》回歸,為國爭光的感人高光時刻來襲!
    而《中國女排》正是其中一部。不過現在官方發出聲明,已將原名《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也有人說,改完後的名字沒有之前的霸氣呢。這部電影是由鞏俐、黃渤等主演的,都是老戲骨了,期待它的上映呀。中華兒女是不會認輸的,2016年8月22日,時隔12年在裡約熱內盧,中國女排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什麼叫中國精神,何為中國女排。幾代人的熱血,多少年的刻苦拼搏,都在奪冠的那一刻有了一個美好的答卷。灑下的汗水為了這一刻都是值得的。中華兒女為國爭光,永不言棄,是英雄,是所有人的榜樣。
  • 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獲中國輕工「大國工匠」稱號
    近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評選名單出爐,珠江鋼琴集團高級調律師陳德然過五關斬六將,成為中國樂器行業唯一上榜「大國工匠」。▲「大國工匠」陳德然從事鋼琴製作27年的陳德然,曾榮獲「中國樂器行業工匠」、「南粵工匠」和「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 世界街舞大賽中國大勝日本!哪些明星舞者為國爭光?
    8月15日,刷爆朋友圈的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3周年,而街舞圈刷爆的是KOD世界街舞大賽,中國隊大比分3:1力克日本隊挺進決賽,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挺進KOD世界賽決賽!先給大家掃掃盲,KOD是由中國本土街舞文化公司舞佳舞於2004年創辦的街舞賽事,舞種涵蓋popping、breaking、locking、hiphop,KOD代表了中國街舞最高水平,是中國唯一與世界接軌的街舞比賽,目前KOD已經成為了亞洲最大的國際級街舞賽事,與德國BOTY和英國UK-BBOY被業內共稱為「國際三大街舞賽事」可惜的是中國作為創辦國家,在國家賽這一項目上沒有取得過一次冠軍
  • 她是中國第一位走向國際的模特,為國爭光,卻被網友嫌棄相貌醜陋
    說起走向國際的「中國超模」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孫菲菲、劉雯、何穗等人吧,不過要說到第一位走向國際的「中國模特」那就非呂燕莫屬了。說到呂燕大家對這個名字可能會有點陌生,但是她是第一位走向國際的「中國模特」這是不可否認的,她是中國首席名模,也是獲得中國國際國內榮譽最多、知名度最高的一位模特,也是中國第一個走向國際的名模,同樣是模特生涯迄今為止最長的模特,還第一屆第二屆模特大典"國際風尚模特"獲得者,並且在09年時更是被獲封60年中國十大風尚影響力女性,新中國60年10大時尚人物(唯一入選的女模特)。
  • 紀錄片《大國儀仗》——生動詮釋中國儀仗隊的精神風採
    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大國儀仗》深度展示了中國儀仗隊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將儀仗隊官兵的時代風採生動地呈現出來,讓觀眾近距離地了解這支國之象徵、軍之榮耀的「軍旅標兵」。中國儀仗隊成立於1946年,見證了新中國歷史上的眾多重大事件和難忘瞬間。最初,中國儀仗隊只是一支在短時間內組建的臨時儀仗隊。
  • 紀錄片《大國儀仗》:生動詮釋中國儀仗隊的精神風採
    此外,中國儀仗隊還簡化了內容繁瑣的報告詞、創造了被稱為「小正步」的中式禮步等特色做法,體現出中國儀仗隊在具體實踐中的守正和創新,給觀眾以啟示和思考。紀錄片《大國儀仗》運用大量歷史影像資料和極具感染力的紀實素材,深入淺出地闡釋了中國儀仗兵的精神傳承和不變初心。
  • 觀《大國工匠》有感
    觀《大國工匠》有感今天,我看了《大國工匠》這部紀錄片,有感而發,寫下了這篇觀後感。
  • 孫楊張琳並不是「瑜亮情結」 雙劍合璧為國爭光
    今天,某門戶網站用「逢高踩低」式的標題,刊登分析文章說孫楊「已經全面超越張琳,成為中國男泳當之無愧的一哥」。相應的新聞的背景是,張琳的主管教練陳映紅透露弟子尚未確定世錦賽參賽項目;孫楊本人明確將1500米自由式列為世錦賽衝金點。  一個調整 一個上升  張琳畢竟是一位中國遊泳裡程碑式的人物。
  • 不疾不徐,看大國工匠怎樣「煉成」
    很多年前,中國有位女作家寫了一句傳至今日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很多年後,中國又有一位女作家寫了一本書叫《孩子,你慢慢來》。於是,究竟要「快點功成名就,贏在起跑線上」,還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成了當今時代裡激烈的價值觀碰撞。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趙留安:炸八塊、霜打饃...這位「豫菜...
    去年獲得「中原大工匠」稱號的趙留安,便是其中一位本土名廚。「工匠精神」在他身上有哪些體現呢?12月2日,大河網記者跟隨「中國夢·大國工匠篇」活動採訪團見到了這位「豫菜名匠」。趙留安說,改良後炸出來的雞肉外焦裡嫩,顏色金黃,好吃又好看,這道菜後來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中國名菜」。提起做菜,趙留安總有說不完的話。「小時候家裡窮,考上高中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了學,一直跟著父親學打火燒,別人一天打200個,我一上午就能打400個。」趙留安說,那時候,他上午完成工作量,下午閒下來就開始學做菜,慢慢完成了打火燒的手藝人向炒菜廚藝人的轉變。
  • 舉重冠軍唐功紅:為國爭光冒死舉起中國奧運第一百金,今怎樣了?
    中國體壇為國爭光的運動員數不勝數,這些運動員為了中國的體育事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跟汗水,舉重女運動員更是如此,他們付出的努力和辛勞,遠超你的想像,並且為了榮譽而刻苦鍛鍊,放棄了顏值和身材,比如唐功紅。唐功紅小時候長的高高大大,非常有力氣,11歲時就62公斤,到14歲那年,福山業餘體校老師看中了唐功紅,想讓她去練舉重。因為當時沒有錢上體校,但還想讓孩子有出息,母親只好到村裡挨家挨戶的借了500元,還賣惡劣姐姐剛買的一雙皮鞋,才把她送到了體校。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一顆匠人心 「酒」「久」永流傳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一顆匠人心 「酒」「久」永流傳 原標題:   編前語:「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開展,中央新聞網站、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及主要商業網站共同參與。
  • 國際觀,世界觀,這個事業小則光宗耀祖,大則為國爭光
    現在因為疫情,我們不能聚在一起開大會,我們的老師急我們所急,想我們之所想,每個月都有一次超凡大會,每個月的9日都是我們超凡兒女最盼望的日子。 我們就盼著這一天,就像吃飯一樣,我們這一天吃飽了,用上一個月。我想當年金日鬥請老師去韓國,如果當年老師沒有去韓國,怎麼會有金鑫呢?
  • 崑山市制筆工匠金兆聯當選輕工「大國工匠」
    12月18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財貿輕紡菸草工會公布第二屆輕工「大國工匠」名單,來自我市千燈鎮、破解了「原子筆困境」的制筆工匠金兆聯入選,成為本屆60位輕工「大國工匠」中的一員。  金兆聯1994年在千燈鎮創辦崑山市大市天龍制筆零件廠,1999年自主研製可擦原子筆並進入批量生產,斬獲多項國家專利,2016年研發製造黃銅筆頭收口機,填補了我國原子筆筆芯製造空白,中國制筆檢測中心認定「該套設備生產出的筆頭,抗腐蝕性、出墨量、頂出力、凸珠高度等均領先於中國行業標準,有幾項已接近或超過國際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