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人評價李碧華的文字,說,俗。
百思不得其解,居然有一天李碧華的文字會被人說俗。
清冷又犀利、視角也很獨特,應該是開了先河、不落窠臼,哪裡就成落了俗套。她的小說很多拍成了電影,廣為人知。
你知不知道《霸王別姬》靈感原型是姜大衛和狄龍,其實是同人文。
你知不知道那部《胭脂扣》。
這兩部不用誇了,口碑極好,褒獎無數。還有很多作品。
但其實還有一部不可思議的,《古今大戰秦俑情》,主演張藝謀、鞏俐。
總是覺得,打動人心的,就是好的。無論大白話還是華麗辭藻。
那麼,今天來分享一部在當年票房口碑都極差的,《青蛇》。
徐克導演、黃霑寫歌、王祖賢白素貞、張曼玉小青、趙文卓法海,美人美景每一幀、國語配音還加了戲腔,跟那個銅錢頭相得益彰,黃霑在電影裡的音樂也都恰到好處。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首詩,許仙出場時教學生背誦,像是定場詩。那時白素貞就在河裡看著他,對「老實人」一見鍾情。
其實,就是白蛇傳的故事,小說從小青的視角去認識觀察解讀這個人世間,電影也是一樣,所以名字未改,就叫《青蛇》。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緣生緣死誰知誰知?情終情始情真情痴 何許?何處?情之至!」——插曲《人生如此》歌詞。
電影上映時很多人不理解不喜歡,覺得景太假、人(蛇)太妖、許仙太硬朗、演得太浮誇。票房特別糟,待遇就像當年《大話西遊》。
九幾年香港的電影都有點「過」,用力過猛,著急而浮誇,想表達的太多,即使現在都有些影子。但是,瑕不掩瑜,何況只有一點點。
這裡許仙不是郎中大夫,而是迂腐刻板的教書先生,直到遇見喜歡讀書人的白娘子。改得合情合理,原本許仙就是醫術平平,疑難雜症從來都是白素貞出手,善心、善行,只為修行,或者只為更像個人,而非妖怪本性。
當然,主要描述的還是感情,小青和姐姐,白蛇跟相公,許仙跟小青,小青跟法海,人、動物、神佛的代表之間各種情感、欲望交織,最終闡述的的是道,此道非彼道,是人間道、道道道裡的道。
法海是命定的大神,年紀輕輕有無上法力,但是不分善惡,眾生皆苦,然而人一定善,妖一定惡。所謂偏執,亦是歷練,可能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渡劫。收了白須蜘蛛精,但是他輸給自己不分善惡的雙眼;跟小青鬥定力,他輸給自己尚存的人性;不信白蛇產子,不信人間有情有愛,他輸給自己僵化的思維,從來只是輸給自己。
小青,小說裡的女主,一切故事從她的視角展開,跟著姐姐積德行善擋雨救人,修行,最後修的是怎麼做一個人。她勾引許仙、勾引法海,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感情的人。但是她不知道她的姐姐尚且對人性一知半解,如何能教給她?天真、率性、純情,妖性未泯卻有如純良少年,沒有心機,沒有勾心鬥角,只是跟著姐姐去體驗人生。最後那一滴淚,終於有了人的感情,但是人是妖都已不再重要。
白娘子,電影的實際女主,王祖賢著實蓋過了張曼玉的風頭,那一顰一笑一嬌嗔。美麗而堅韌,嫵媚而妖惑,原本應該去顛倒眾生的她選了個她以為好相處的老實人,色相、美食、家宅、資產,用所有去讓這個老實人去喜歡她,這樣換來的到底真不真?她自以為愛著,為了愛這個人,可以豁出自己的性命、小青的性命,什麼都可以付出。值得嗎?不必回答,但是,她一定從沒有後悔過。
許仙,電影裡每個主演都讓人印象深刻,這個許仙是差了一點顏值,因為其他三人太美貌。雖然外形不佔優勢,但是他演技了得。許仙的迂腐、善良、軟弱、不堅定、自私、貪婪、不專一,各式各樣的缺點,但是小缺點。他願意出家只求放過他娘子,他被封了五感才會對面不相識不相認,他想過帶青白二妖逃走,最後死在小青劍下。
人、妖,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不同的是,妖更簡單直接,更加不曾掩飾。人又想得又怕被說,克己、禁慾,相對虛偽,不那麼真實。遑論是非,如斯而已。
煙波渺渺,綠荷菡萏,徐老怪老早就玩特效,一看就不是實景,卻正是想像中住著妖怪的江南宅院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