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臺,都有幾個地方非常想去,每去即使只是看看坐坐,都會有些收穫。
一是松煙創意園區。
松煙文化創意園區建於1937年, 前身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菸草工廠」, 幾經更名,2010年正式轉型為文創園區。這裡集中著以誠品書店為首的很多創意店鋪。來這裡不是為購買,也不是為吃喝,最多的目的是學習,看看臺灣的細節文化。
當然也會買,吳寶春麵包店是我第一個想進去的店。對麵包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吳寶春的酒釀桂圓麵包我百吃不厭,以前到高雄都會排隊購買,現在開在臺北,購買更加方便,買了立刻就拿出一塊細細咀嚼,慢慢品嘗。
這次發現新地標:閱樂書店。在誠品書店對面的湖邊,也是老房改建,被巨大的樹木遮擋,不仔細看差點錯過。老闆是出版人, 店 內的書都是他親自挑選。手衝咖啡來自阿里山本地種植的咖啡豆。颱風天氣,室內音樂流動,四處瀰漫咖啡香氣,幾桌客人悠閒自在,如果不是窗戶處傳來室外的呼呼風聲,會忘記那天是颱風天。
二是富錦街
喜歡臺北的富錦街,這裡裡安靜、綠樹連天,隱藏著一些精緻小店:咖啡館、餐館、雜貨店、傢俱店⋯⋯很多店鋪12點才開始營業,如果來太早有傳統市場和古早味早餐舖。長長一條街,看得到從傳統到新派的變化,文藝氣息濃鬱,值得走一走。
fujin tree是之前公眾號推薦過的咖啡館,一對夫婦開辦,先生是臺灣人,太太是日本人,他們在富錦街上已經先後開了幾家店:352咖啡館,旁邊是服飾店,對面是雜貨店,再隔幾家是他們代理的日本品牌beans,每家店裡的服務員都很像日本人,和善的面孔,熱情的態度,自己也打扮得跟店內風格非常符合。
在咖啡館坐著喝一杯手衝,吃一款店內自製抹茶卷,再去旁邊的店裡逛逛,是很好的消磨時光的方式呢!
三 信義誠品書店
誠品書店在臺北有好幾家,其中最愛去的是信義店。幾層樓裡面什麼都有,衣服、文化用品、咖啡館、書籍、音樂。。。。。餓了渴了地下二層很多臺灣小吃輪換著吃,呆上一天都不嫌多。
單是買書也最愛來這一家,總覺得看的清楚,品種多一點。
書是我們最愛買的東西,有多少都不嫌多。也是每次回京時行李怕超重的最主要原因。可是仍然樂此不疲地 往回搬。很多書大陸沒有,很多書不同人翻譯讀的感覺大不一樣,很多書來源於最近的興趣。反正就是J一句話:書不怕多,喜歡就買!
四:爬山
五:就是吃啦!
臺灣的小吃著名不用多說,來 過的人都能 說出幾樣自己記憶最深刻的。愛健身的我們不會亂吃,夜市不去,但也還是會吃幾樣其他地方沒有的。
左圖:豆花。在 臺北,豆花是一種甜品,沒有豆子的味道,配料是熬煮 了很久的 各種豆類:紅豆、綠豆、薏米、花生、粉圓等,一碗可以任選2到3種。我最愛紅豆薏仁,甜甜的豆花配煮的很爛的紅豆薏仁,養生又美味。
右上:臭豆腐。油炸食品不健康,但這臭豆腐卻一定要吃。說是臭豆腐其實並不臭,炸的外皮酥脆,配自製甜酸口味的泡菜,加一點辣椒醬,非常美味。
右下: 這是我最愛的古早味排骨飯,配泡菜和一些小菜。平時吃的不多的我,一碗飯能吃的精光。不是臺北的店味道都一樣,我每次必吃的這家,排骨是選用臺灣黑山豬肉,先滷後炸,所以吃起來越嚼越香。
說起咖啡,臺北的好咖啡隨處可見,很多自家烘焙的小小咖啡館,也很多連鎖經營的咖啡館,即使是711便利店裡45臺幣的一杯咖啡也差不到哪裡去。
只要想喝,隨時都可以喝到好喝的咖啡。
出一次門,好像充一次電,回到自己的咖啡館,有很多想要嘗試的新事物。
想起一句話:其實旅行並不是離開,而是為了更好地找到回去的路,只因再遠的旅行,總會回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