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04: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個人,一篇文,一份情愫,朗讀,用心吐字,為愛發聲,發出真摯的吶喊,喚醒內心的柔軟。我們願成為朗讀者,講一個故事,抒一段胸臆。
你,在聽嗎?
點擊收聽
北 川 梨 花
作 者:印 聰
朗 誦:印 聰
一進入汶川縣映秀鎮,眼帘四周便是青翠的綠色,近處的建築古色古香,若不是遠處綿延起伏的山川,我們一行人倒有置身於靈秀江南小鎮的感覺。
一路顛簸,加上沒有吃午飯,進入景區後,我們便衝進人氣最火的飯店,吃著地道的川菜。飯後,跟熱情的老闆娘閒聊著,朋友好奇當時的地震場景,便向老闆娘問及當時家中的情況,老闆娘眼神忽然有些閃爍,哽咽一下後又如常地說道「我們家還好,只去了一個人。」
朋友聽見這句,才恍然意識到自己問錯了話,急忙將話題一轉說想去漩口中學看看。老闆娘建議我們去山上看一看,不僅因為那裡有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館,更是她還覺得山坡上開滿了鮮花、充滿生機,很是好看。
沿著幾十級階梯就來到半山腰,眼前便是許多嵌在山面的石碑,上面「大愛無疆」「眾志成城」「多難興邦」的字樣將我們帶回十二年前的14點28分,那場舉國震驚的「5·12」汶川地震。
進入紀念館,體驗了模擬地震給人帶來的恐懼,望著從震址中找到的很許小學獎狀和沾滿灰塵書包,看著地震初期傳遞災情的「雞毛信」以及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援助的情景,感受著特殊黨費和援建工程帶來新的力量與希望,一路上我已熱淚盈眶。
隨後,我們又來到漩口中學舊址,聽講解員講述著當時發生地震的情形、驚心動魄的解救場景,以及那位叫方傑的老師在危機時刻撐住教室門,讓班上41名同學成功逃生的感人事跡。
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在漩口中學舊址大門稍作休息後,便去飯店跟老闆娘揮手告別,驅車返程。回望著離自己視線越來越遠的映秀小鎮,內心滿是感動,為四川人民的堅強而感動,為那場地震中無私奉獻的各行各業工作者而感動,為祖國的擔當與強大而感動。
映秀還是跟以前一樣,一樣的山青水秀,一樣的炊煙嫋嫋,但似乎又有哪裡不一樣了,山好像格外堅毅,水好像格外有韌勁,或許,北川那片梨花會記得。
往期回顧
►
► 春暖花開 「疫」路上感謝你們「朗讀者2020年第2期」
►
►
►
「樂媒工場」融媒體工作中心出品
原標題:《北川梨花「朗讀者2020年第6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