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iPhone12當攝像頭創新有啥用,測身高嗎?

2020-12-25 小愛數碼圈

近日蘋果12發布,大陸預售官網一度宕機,數百萬人搶購,看樣子預計銷量有可能超過iPhone上一代。除了主要賣點5G,筆者也注意到了在iPhone12Pro和Pro MAX版本攝像頭上增加了一個LiDAR,即雷射雷達掃描儀,官方的介紹是「上得火星,入得客廳」。

iPhone12Pro攝像頭模組

雷射雷達掃描儀擁有發射端和接收端,根據發射和接收雷射的情況和時間差可以判斷前方物體的大小和距離,這個是蝙蝠吃蚊子的看家本領,常用在地圖測繪上,也用在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上,比如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近日開始在北京運營,汽車頭頂的裝置正是雷射雷達掃描儀。那麼iPhone12Pro的雷射拍照有什麼用?測身高嗎?

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頭頂的雷射雷達

筆者了解到,雷射雷達掃描儀在iPhone上的作用主要有3個,第一是可以提升人像模式拍照效果。使用時雷射發射器投射出9×64的矩陣光束,捕捉並繪製5米範圍內的位置深度圖。雷射的加入可以帶來更精準的深度信息,有了距離感,在通過多個攝像頭的配合和AI的計算,就能更容易拍出好的背景虛化效果的照片,從而拍出一張以假亂真的美麗的人像。

iPhone12人像,暫無Pro

第二個作用是夜拍對焦速度提升。利用雷射在黑暗中準確找到人像,從而提升對焦速度,iPhone12Pro稱夜拍將比之前提升6倍對焦速度。

iPhone12Pro夜景人像

第三是提升AR領域方面應用體驗。2017年開始,蘋果推出了AR軟體開發套件ARKit,開發者可以製作精良的AR應用,但是沒有LiDAR的景深信息輔助的話,其實有很多體驗並不美好,比如機器沒法判斷遊戲中運動的人前後距離,也就會有常見的一個人穿越另一個人的詭異場景。通過雷射雷達掃描儀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將會提升不少。

蘋果ARKit,圖源來自網絡

這應該是庫克的一盤大棋,火了一段時間又沉寂了的AR、VR市場再次火爆也不一定。有消息稱蘋果正秘密研發AR眼鏡,或於2022年推出,其設計「適合全天佩戴」。iPhone12的這項功能或許正是為了蘋果AR眼鏡的推出做準備。

蘋果AR眼鏡,來自荷蘭設計師

總結一下,雖然說了這麼多,但是加入了雷射雷達掃描儀的iPhone12Pro的真實拍照體驗是否有本質提升,能否超過小米、華為的旗艦手機還是個未知數,期待一下DXO分數了吧。

相關焦點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車雲報告】雷射雷達與自動駕駛,最佳CP初養成
    據Lux Research報告,到2030年,雷射雷達將在自動駕駛領域收穫近億美元的商業機會。並且按照車企從ADAS向全自動駕駛過渡的商用化計劃,雷射雷達已經開始在車輛局部發揮特長。用於自動駕駛的傳感器中,專業人士對雷射雷達的評價是「必不可少」。從最早的谷歌豆莢車到層出不窮的車企測試案例,雷射雷達已經逐漸發展為標配。
  • 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1、不管馬斯克怎麼看,雷射雷達前裝量產潮流不可逆業界對於自動駕駛到底要不要雷射雷達依然存在爭論。特斯拉 CEO 馬斯克就是雷射雷達的頭號唱空者。馬斯克對自家的攝像頭和視覺技術充滿信心,聲稱不依賴雷射雷達也能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他還曾揚言即使雷射雷達免費,特斯拉也不會用。
  • 雷射雷達與相機—哪種更適合自動駕駛?
    特斯拉Model S在相機系統上使用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功能(無LiDAR) 01.雷射雷達LiDAR使用光脈衝來檢測物體,就像雷達使用無線電波的方式一樣。這些脈衝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和範圍,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急需的數據。例如,為了避免碰撞,LiDAR可以檢測到物體的距離,並施加制動器以使車輛減速。LiDAR已成為測量距離的可靠技術,因此,工程師已將其用於包括自動駕駛汽車在內的各種應用中。
  • 華為雷射雷達參數解釋, 與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功能有什麼區別
    馬斯克否定雷射雷達狂吹低端的攝像頭(起了個機器視覺的酷炫名字),絕不是因為技術先進,只是為了特斯拉能繼續採用低端廉價的傳感器而辯護而已!至於客戶死活,那不重要。人類視覺本身就是有局限的,用攝像頭+晶片去模擬人眼,那不叫無人駕駛,那叫擬人駕駛。機器視覺在模擬人眼的同時,將完美的保留視覺識別的缺陷。
  • iphone12pro雷達掃描怎麼用 雷達掃描儀在哪裡打開
    很多小夥伴都入手了最新款的iphone12pro,不僅是出於對蘋果的信任,更有多種特色功能的開發,比如這次最新的雷射雷達功能,好多小夥伴都不是很了解,也不會用,今天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去使用這個功能!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張倩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 雷射雷達真的可以灼燒相機的影像感測器嗎?
    在2019CES上,我們曾經報導過一個小插曲,一位工程師拍自動駕駛車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L3以下稱之為輔助駕駛,L3以上稱之為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是實現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關鍵傳感器感知、決策與控制是自動駕駛的三個環節,感知環節用來採集周圍環境的基本信息,是自動駕駛的基礎。自動駕駛汽車依託傳感器實現對於周圍環境的感知。針對不同應用等級,對於傳感器的需求不同,常見的傳感器包括: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即將迎來大爆發,你看得懂它麼?科普雷射雷達指標參數
    小鵬P7尤其是新能源純電汽車,車企們在電池、電機和電控上很難拉開距離,所以自動駕駛註定是一個標榜技術實力的戰場,而雷射雷達,由於硬指標非常直觀,更是無人駕駛中的兵家必爭之地。接下來車企們必將揮舞著雷射雷達,在無人駕駛的戰場上廝殺!這一幕在智慧型手機上出現的更早:蘋果至今還用著1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而其他安卓廠家已經奔著1億像素狂奔而去。很多用戶拿著像素是iPhone好幾倍的千元機,卻從來沒有體驗過拍照的樂趣。
  • 雷射雷達:為什麼馬斯克不要我?_易車網
    被應用在車輛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顯然前景廣闊,要論企業的護城河夠不夠寬,還得從雷射雷達自身的特點說起。我們知道,自動駕駛由感知、決策、執行三部分組成;雷射雷達正是在感知環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加之未來雷射雷達對自動駕駛重要的促進作用,Luminar在上市初期受到民眾青睞自然無可厚非。縱然強悍,難敵肥臀男雷射雷達不僅具有構建清晰目標3D圖像的高超技藝,而且具有解析度高、穿透抗擾能力強和全天候工作的優良素質。可以說,雷射雷達相對其它雷達和攝像頭有著天生的優越感。
  • 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論壇
    演講議題:視覺感知技術在 Apollo 平臺的應用演講議題介紹:攝像頭作為無人車系統中最重要的傳感器之一,因為其信息豐富、觀測距離遠等特點,在障礙物檢測和紅綠燈檢測等方向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對雷射雷達感知結果的重要補充。
  • iPhone12雷射雷達掃描儀有什麼用 雷射雷達怎麼用
    iPhone12雷射雷達掃描儀有什麼用 雷射雷達怎麼用 蘋果iPhone12今年在高端型號iPhone12Pro
  • 華為、小鵬爭相入局,雷達概念美股大漲,雷射雷達成汽車行業下一風口?
    作者:時代財經 易揚 編輯:張澤車用雷射雷達正成為智能化汽車領域下一個熱點。12月22日,有外媒稱,美國雷射雷達製造商Ouster或將借殼上市,作為一家為自動駕駛汽車生產雷射雷達傳感器的科技企業,Ouster或將成為今年第五家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
  • 鮑君威離開百度,自立門戶做世界第一的雷射雷達 | 未來汽車開發者
    如今,一年過去了,他們的長距離圖像級雷射雷達在探測距離和解析度兩個方面都已經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指標,並且已經有一些訂單交付完畢了。這家矽谷的初創公司讓現有的自動駕駛核心技術雷射雷達全面革新,做到了堪稱世界第一的水準。為什麼這麼說呢?目前雷射雷達技術在全球最為知名的是百度曾投資的Velodyne,已佔據全球80%市場份額。
  • 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上汽通用五菱率先建成無人駕駛物流線路
    報告公布了2019年13家企業在京開展自動駕駛路測的情況。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有13家企業,涵蓋6家網際網路企業、6家主機廠、1家地圖廠商共計77輛車,參與了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一般性道路測試,路測裡程達104萬公裡,增長577%。申請企業數、車輛數、路測裡程均位居全國第一。
  • 佳光科技李鑫:智能汽車是雷射雷達發展的良機
    雷射雷達為自動駕駛的實現起到的極為重要的作用。北京佳光科技人工智慧研發總監李鑫在本次論壇上進行《智能汽車時代,雷射雷達的發展機會》演講時就強調,「在自動駕駛浪潮真正爆發之前,我們應該做好充分準備。」他提到,「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研究起草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並公開徵求意見。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將基本形成。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
  • 雷射雷達——從航天到平板都用它
    表1.所示為兩類雷射雷達產品的主要技術及應用差異說明。從表中可以看出,導航型LiDAR產品以探測距離、測距/測角量精度和探測成像灰度為代價,換取了設備尺寸重量降低和雷射掃描線數增加。另外,導航型LiDAR通過多條掃描線實現對目標三維輪廓測量。相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的輔助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是真正具備空間三維分辨能力的「智能車之眼」。
  • Waymo 設計主管 YooJung Ahn 公布:第五代自動駕駛平臺技術細節
    舉例來說,Waymo 自研的雷射雷達、攝像頭、雷達和計算機規格,她都不願說的太細,而對外界來說這些才是價值連城的關鍵信息。就拿 Waymo Driver 擁有的算力來說,眼下沒人知道 Waymo 到底用了什麼處理架構。就連 Strategy Analytics 車載電子服務部門主管 Ian Riches 都對此一頭霧水。
  • 「無人駕駛」:4D成像毫米波雷達將掀起「革命」?蘋果自動駕駛汽車...
    可以看到,傳統毫米波雷達巨頭、自動駕駛科技巨頭以及初創企業等都開始入局4D成像雷達這一領域。一直以來,傳統毫米波雷達存在無法高密度點雲成像,不能有效地解析目標的輪廓與類別、角解析度低、不能檢測靜止目標等技術局限。而面對雷射雷達成本居高不下,量產門檻高,業界也一直在探索更高性能的毫米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