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少孩子的爸爸媽媽來說,給孩子取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兒,這可以說是孩子出生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相信不少爸媽,在當時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差點兒把厚厚的字典都背下來了,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名字對於一個人來說,雖然只是一個稱號,但也是咱們在社會中的一張名片,給孩子取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可以更讓人有好感。這在孩子面試,考試和社交中,給大家一個好的印象,給孩子加分。
但是有的時候,名字太好聽了,太容易被人記住了,仿佛也是一種苦惱。為什麼好聽的名字,也會成為一種苦惱呢?這就要說到這位姓「龔」小孩兒了,這小孩兒的名字,就連班主任看到到了都不敢點名。小王就是這個學校的老師,班上有個孩子姓氏很特別,姓「龔」,在生活中比較少見,這姓氏取名字的難度也很高啊。但是這孩子的爸爸,卻腦洞很大,為了讓孩子的名字聽起來有文化,就給孩子取名為「龔躬」。
其實取這個名字的初衷,還是源於《詩經小雅》中的一句:「弗躬費親」,意思就是希望孩子,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做任何事兒都要認認真真的。其實這名字的寓意非常不錯,也充滿了對孩子未來的期待,但是壞就壞在了,這孩子的姓氏和名字的搭配,有不好寓意的諧音。看孩子們這麼一叫,是不是就變成「公公」了,怪不得這老師不敢給孩子點名,孩子們卻追著叫了。就因為這姓氏,和這名字連起來,非常的有意思啊。
因為班上的孩子,三天兩頭就追著他喊「公公」,孩子都要被他折磨壞了,哭了好幾次。好幾次回家的時候,都吵著說要改名字,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的大。所以咱們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一定要避開這些不好的「同音詞」,避免孩子莫名其妙多了些外號,讓孩子受到影響。其實在生活中,「同音詞」可以給我們很多的樂趣,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有趣,但是如果這種有趣,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就非常沒有必要了。
孩子的名字裡,很有「同音詞」,會讓孩子在整個上學生涯,都不斷地被人朝笑,取花名。在孩子進入社會之後,這個特別的名字,也會讓人感到很滑稽,經常會引來別人不一樣的眼光。家長們不要認為,給孩子取名字是兒戲,其實在孩子兩歲之後,就逐漸的開始有自我意識了。孩子會開始有自尊心,在受到別人嘲笑的時候,也會非常的難過和自閉。
咱們作為大人,很多時候面對別人的嘲笑,都會感到不愉快。更何況是心理素質沒那麼強大的孩子,如果受到別人的嘲笑,一定會難過上好久。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沒有好處的,容易讓孩子開始自卑,或者有怒弱的性格的產生。除了要避開中文的諧音,咱們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還要避開一些英文的梗,這是非常重要的。
有個孩子叫做艾格爾,其實是一個挺洋氣的名字,但是在上英語課的時候,老師教了一個單詞「EGG」。孩子們就發現了,這兩個詞還是同音詞,那這個叫做艾格爾的孩子,就從此多了一個外號,叫做雞蛋了。可能他的爸爸媽媽也沒有想到,孩子們的腦洞這麼大,這都能夠被聯繫起來。看來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真的要多用心啊。
除了同音字之外,咱們還要注意名字的重複率,雖然咱們中國的姓氏非常多,有將近兩萬個不同的姓氏。但是咱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姓氏,其實只有四百多個,甚至一些比較大的姓氏,能有千萬個人同時擁有。像是王、劉、陳、李、張這幾個姓氏,就佔到了四個億的人口。其中李姓氏高達九千多萬,將近一個億呢!
但咱們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別求特別,故意的去選擇一些生僻字。因為現在咱們的各種資料登記,都是信息化的,如果是非常少見的字,甚至在給孩子登記戶口本的時候,都會找不到這個字。這就只能先寫在紙上,再讓工作人員去錄入,耽誤的時間非常久。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咱們要多用點兒心,根據孩子的性別取名字。畢竟這名字,是要伴隨孩子一生的,咱們可不能馬馬虎虎的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