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嘴沙子、一臉塵土、一口方言,最近一部看起來「土得掉渣」的電視劇展現了驚人的「吸粉力」,豆瓣評分從9.1分一路上漲至9.4分,成為2021年開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作品。
這就是《山海情》。
片名中的「山」指的是寧夏,「海」指的是福建。電視劇講述了寧夏西海固地區在國家扶貧政策引導和福建對口幫扶下,貧困群眾移民搬遷,歷經艱辛、克服萬難,把「幹沙灘」建成「金沙灘」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這裡是賀蘭山東麓洪積扇上的一片戈壁灘,雖說距首府銀川市僅百十裡路,但自然環境卻有天壤之別。從空中俯瞰,黃河從此處穿境而過,在帶來充沛灌溉用水的同時,也裹挾著沙石於此淤積。當時的閩寧,風吹沙石跑,乾旱不長草。
初來乍到的移民試著耕種,但在沙地上種田,讓他們倍感拓荒之難。這裡土壤沙礫層厚,連鋼鍬都插不下去,別說種莊稼了。開好一片地,得用篩子把沙礫一點點篩揀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種,「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就是閩寧當時的真實寫照。
對於當時艱難的耕作環境,作為閩寧鎮第一代拓荒者的福寧村老支書謝興昌感慨頗深,「當時的戈壁灘從來都是一眼望不到邊,春天裡整天刮沙塵暴,颳得伸手不見五指,夏天曬得能看見蒸騰的熱浪,冬天乾冷乾冷的。」 搬遷之初,移民們的思路都還很保守,習慣性的種植玉米和小麥,一年下來收成很少,只夠勉強維持自家的口糧。到了1997年,搬遷數年後,閩寧地區的農民人均純收入也只有500多元。
片中,郭京飛飾演的陳金山,是從福建到寧夏掛職的幹部,在閩寧村的扶貧工作中,推進了勞務輸出、發展經濟等政策,
郭京飛出場的開始,是在到寧夏的火車上,包被人偷了開始的。
(2018福州3月質檢)為了扶持寧夏發展,精準扶貧,福建以當地閩寧鎮為示範點,成功在沙漠戈壁推廣種植巨菌草,並利用巨菌草飼養畜禽、培育菌(菇),發展菌草生態農業。目前,閩寧鎮大棚菌(菇)生產已初具規模,特別是在夏季南方因高溫高溼菌(菇)產量下降時,銷量喜人。
巨菌草原產於北非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根系發達,生長快速,植株高大;溫帶地區栽培多不抽穗結籽,種籽發芽率僅千分之二;低於0 ℃時需採取保護措施;栽種一年,可連續收割10年以上。
(1)與福建相比,分析寧夏發展菌(菇)生產有利的溫度、溼度條件。(4分)
(2)傳統菌(菇)生產需要消耗大量雜木屑用作栽培原料。從成本角度分析閩寧鎮利用乾草屑代替雜木屑生產菌(菇)的好處。(6分)
(3)說明在閩寧鎮發展菌草生態農業中巨菌草產生的有益作用。(6分)
(4)有觀點認為在閩寧鎮推廣巨菌草會造成生物入侵危害,請從自然條件角度說出反駁的理由。(6分)
【答案】(1)與福建相比:寧夏緯度較高,海拔較高,夏季氣溫較低,有利菌(菇)生長;寧夏氣候乾燥,鮮菇產品水分含量少,品質好。(4分,每點2分)
(2)閩寧鎮氣候乾旱,植被稀疏,雜木屑生產成本高,與雜木相比,巨菌草生長更快、產量大;巨菌草種植一年,可連續收割,大大降低巨菌草屑生產的成本;乾燥巨菌草屑加工難度更低,生產效率更高,成本低。(6分,每點2分)
(3)巨菌草的種植可以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巨菌草鮮草為畜禽養殖提供飼料,巨菌草乾草屑為菌(菇)培育提供栽培原料;巨菌草可以消耗畜禽養殖產生的糞便、菌(菇)培育產生的菌糟,既減少汙染物的排放,又可以促進自身生長。(6分,每點2分)
(4)閩寧鎮緯度高、海拔高、受冬季風影響大,冬季氣溫低於0 ℃,不採取保護措施,巨菌草無法越冬;地處沙漠戈壁,乾旱使巨菌草種籽不易成活;巨菌草種籽產量低,發芽率低。(6分,每點2分)
如果有地理問題,請找萬能楚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