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二季·第8講】它叫小熊貓,不是小時候的大熊貓

2021-02-25 杭州西湖西溪景區

羅堅文

畜牧師

從事野生動物飼養管理20年

特別希望

每次都能從它們的眼神中

讀懂喜怒哀樂

並與之和諧相處

今天是最後一講。那麼,今天講哪一種神奇動物呢?

先做個猜一猜的小遊戲,謎底是種小動物,它的別名是火狐、是九節狼、是金狗,你能猜出它的名字嗎?

猜不出的話再給個提示:它的照片,常常和小浣熊放在一起,被問到:「你能分得清誰是乾脆麵君?」

見多識廣的你大概能猜出,它就是小熊貓。

在動物園裡,孩子們看到小熊貓的第一個問題常常是:「這個模樣的小熊貓,長大後居然變成黑白色的大熊貓,好神奇呀。」

NO,NO,NO,大熊貓和小熊貓可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而知道這一點,往往是我們認識小熊貓這種神奇動物的開始。

小熊貓的名字裡雖然帶個「熊」字,但其實就只有貓的大小。

小熊貓外形似貓非貓,成年體重在10-12斤。網上資料顯示,一隻中華田園貓的重量也就是12斤左右,大橘貓還要更重一些。

圓臉,圓眼睛,臉上有白色的斑紋,耳朵尖也是白色的,身上的毛基本是紅褐色,四肢為黑褐色,肚子上也是黑色的毛。時下流行「腹黑」人設,小熊貓天生自帶。

這隻「小貓」全身最突出的是大尾巴,長60釐米左右,幾乎和身體等長,尾巴上的毛又長又蓬鬆,而且是紅暗相間的彩色環紋,有些是9環,有些有十多環。

年幼時,小熊貓的毛偏灰色,就是個灰色的小毛球,嘴巴、耳朵、四肢腳底部位可以看到嫩嫩的粉色,看起來特別像大熊貓的親生孩子。對比最鮮明的是尾巴,成年小熊貓又粗又長的大尾巴,在小時候只有細細一根。

小熊貓是樹棲的野生動物,非常怕熱,17℃至25℃是它們活動的最適溫度,如果外界溫度超過25℃,它們的呼吸就會明顯加快。深林裡,清晨和傍晚是它們活躍的時間。小熊貓白天常常做的事情是用大尾巴蓋住臉,癱在樹頂的陰影中,四肢垂掛在樹枝上睡大覺。

小熊貓的名字裡雖然有個「貓」字,可是究其性格,「呆萌吃貨」才是本色。

呆萌看臉,長相放在這裡,就是呆萌的最好代言人。

吃,是小熊貓一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的主食竹葉的營養實在太少了,只有不停吃,才能吃夠營養。

平時,小熊貓也會按照季節尋覓竹筍、嫩枝,野果、漿果、苔蘚也是它們愛的,還會捕食小鳥或鳥卵和其它小動物、昆蟲等補充蛋白質,也和熊一樣愛偷蜂蜜吃。曾經有攝影師在高黎貢山上遇到過小熊貓從竹子上爬下來,用前爪從樹洞往外掏蜂蜜吃。野外的小熊貓非常喜歡吃帶甜味的食物,就是為了補充身體所需的糖分。

所有水果裡,蘋果是小熊貓不能抗拒的最愛。

在動物園裡,蘋果是飼養員和小熊貓聯絡感情的重要工具。比如杭州動物園裡會做引體向上的小熊貓「芒果」,鍛鍊其做前肢力量向上的「強化物」就是蘋果。

光榮媽媽小熊貓多多生育過多隻小熊貓幼崽,而她養育第三胎時,飼養員可以走進「產房」為幼崽拍照,這是非常難得的,因為就連孩子爸爸也常常被小熊貓媽媽拒之門外。能做到這一點,也有蘋果的功勞:飼養員平時就常常帶著蘋果和多多聯絡感情。2020年多多產下的雙胞胎寶寶現在已經長大了,雖然媽媽還帶著它們,但是面對飼養員帶來的蘋果,媽媽該吃就吃,絲毫沒有謙讓給寶貝們。

溫馨提示:雖然蘋果是小熊貓的最愛,但甜食吃多了也不利於健康哦,動物園裡小熊貓的蘋果都是每餐限量供應,所以也請大家去看小熊貓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帶的零食和水果投餵給它們。

「奶兇」這個詞,用來形容就算發脾氣甚至打架都很可愛的小熊貓,實在是太恰當了。

兩隻小熊貓爭吵、對峙時,常常會面對面站著,表情嚴肅,雙手舉過頭頂,似乎在告訴對方:「有本事你過來!」

把雙手舉過頭頂是小熊貓「威懾」對手的標準動作,展現自己的勇氣、力量恐嚇對手。就像貓打架之前要齜牙一樣,在它們眼中是非常有殺傷力的動作,在人的眼中卻像是兩隻小熊貓在打招呼,實在太萌了。不過,舉手過頭的「威懾」,是它們感覺對方威脅不重,或者「爭端」不大時的動作,如果對手讓它們感覺到了危險,小熊貓會立刻躥入難以進入的亂石或樹間,逃之夭夭。

但小熊貓也不是沒有自保能力的動物,兇起來也是能要命的,它的爪子和牙齒都非常鋒利,野貓和小熊貓打架絕對會屍骨無存。

小熊貓也是領地意識非常強的動物,除繁殖季節外,成年小熊貓一般以獨居方式生活,平時會在自己的領地上巡邏,並用微弱的香腺或尿做標記。你可能會看到它們用屁股在欄杆或者突起的物體上蹭一蹭,其實就是標記「這塊地盤有主了」。

在繁殖季節,狹路相逢的小熊貓也是會打架的。雄性小熊貓打架的原則是:同個種群的,我們不爭,友好相處,矛頭一致對外;但如果有外來種群的小熊貓入侵領地,就一定要和它們拼到底。

在動物園為什麼一定要給小熊貓做站立訓練,一個原因是鍛鍊後肢力量,另一個原因就是小熊貓打架也很猛,萬一肚子上有劃傷或者咬傷,毛色太深很難發現,需要它們站起來才方便檢查、治療。

既然說到了繁殖季節,順便來說說小熊貓特別有規律的繁殖時間——小熊貓一般在1月底2月初發情,孕期4-5個月,每胎一至三隻,6月中旬到7月初產仔。幼仔出生25天左右才睜開眼睛,一直到3個月左右開始吃一些輔食,1歲就可以獨立生活了。

這樣算算,多數小熊貓多數為巨蟹座的寶寶,星座物語是:非常溫和、真誠善良、親切和藹,缺點是比較敏感脆弱,缺乏安全感,好像小熊貓確實是這樣的呀。

腹黑美人、呆萌吃貨、奶兇毛糰子,三個「當紅」標籤同時上身,為什麼「小熊貓」依然攀不上動物界的頂流,甚至連「一流」也算不上?

不紅,恐怕和小熊貓不親人,有著絕對的關係。

小熊貓正式以「貓熊」為名出現在可查的記錄上,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名字來源於英國人。

再往前找,雖然在當地人口中,被稱為「山門蹲」的小熊貓已經存在很久,但是它和人之間的互動實在是太少了,我們去翻翻新出版的《中國古代妖怪故事》,古代的妖魔鬼怪裡,居然看不到小熊貓,「狸」倒是挺多見的。

所以,為了填補上這個「歷史空白」,網友們曾經給過一個說法,《山海經》中講的九尾狐就是小熊貓。

原因如下:九尾狐雖然表面上看,是有九條尾巴的狐狸,但是原文的描述是「其狀如狐而九尾」,那麼狀如狐,也可能是看起來像狐狸。我們的小熊貓還有個別名「火狐」,「九尾」也可以是說「九節尾」,小熊貓憑著毛絨絨的環狀大尾巴,贏得了「九節狼」的暱稱,那是不是也可以縮寫成「九尾」呢?而且,最最重要的是,九尾狐無論是正是邪,「美」是必須要做到100分的,要比美,小熊貓怎麼會輸?

乍一看,網友的邏輯通暢,結論仿佛能成立。

但是拜託,九尾狐的美妖嬈迷人,變幻出來的美女是妲己這樣的「禍國妖姬」,小熊貓這個珠圓玉潤的圓臉憨貨,氣質不像呀。

為什麼不紅,小熊貓迷們也總結過一些其他原因。

比如,有人說,是不是小熊貓和浣熊的相似度太高,以至於「分寵」了。

其實區別它們二者,最簡單的是兩種辦法,第一看毛色,紅色是小熊貓,黑白色是浣熊。

第二,看臉,有黑眼圈的浣熊,氣質也是賤賤的;沒有黑眼圈的是小熊貓,氣質以呆萌為主。

也有人說,小熊貓不紅,大概因為在「大熊貓」的陰影下,對小熊貓粉來說,常有的錐心之問是:為什麼同樣都吃竹子,只有大熊貓成了國寶?

其實就連「Panda」這個詞,最早指的也是小熊貓,在尼泊爾當地的詞語中,意思是「紅色的貓、狗」,如今「Giant Panda」就是指大熊貓,而小熊貓的英文名是「Red Panda」

大熊貓和小熊貓同在食肉目,屬於不同的科,二者「分家」已有4000多萬年。

但小熊貓一直都和大熊貓「滾滾」捆綁在一起。

它們棲息地幾乎相同,在漫長的進化歲月中,都是從肉食動物變成了以吃竹子為主的「素食」動物,以適應大自然的變化。

而為了更好地吃竹子,小熊貓和大熊貓一樣,都進化出了「偽拇指」,類似人的大拇指,就是為了更好地「抓緊」竹子。

甚至那張討人喜歡的滿月型的圓臉,也和吃竹子有關,竹子裡的營養太少了,需要不停地吃吃吃,得有個超級有力的下頜骨,於是在「面相」上,才呈現出超級萌的圓臉。

在動物園,我們也常常發現,大熊貓和小熊貓總是挨著飼養,為什麼呢?在網上有個非常有趣的回答:「方便它們用四川話聊天,個別說雲南話或陝西話的,也能聽得懂。」

其實,真實的原因是:它們食譜太相近,都是竹子,廚房和運餐路徑可以共享。

近年來,小熊貓的研究保護越來越被重視,它們和大熊貓細微的不同也被深究。

比如,小熊貓和大熊貓的「生境」選擇還是有著比較顯著的不同。大熊貓生活的區域多是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而小熊貓喜歡在坡度比較大、有比較高的樹木灌木的密林生活,地面有樹樁、倒木等等,不僅因為小熊貓喜歡躲在樹上陰涼處睡覺,需要地面有可以躲避獵手的樹洞,它們還需要倒木和樹樁支撐身體,一片片採集竹子中、上部的鮮嫩竹葉,留下竹柄,很容易與大熊貓區分開來。

杭州動物園的熊貓館一直有展示小熊貓,從2016年開始,每年都有小熊貓繁殖存活,現在共有18隻小熊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種群。看著隊伍越來越龐大,動物園也在小動物樂園擴建了小熊貓館,依山而建的外活動場裡設置了棲架、繩梯,拓展了空中活動通道。夏日炎炎時開啟霧森降溫,一片仙氣繚繞,小熊貓們在這裡生活得更加舒適。

小熊貓還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9月15日,是國際小熊貓日,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30多個小熊貓保護區。 

但是小熊貓的生存環境還是在不斷惡化。小熊貓共有兩個種——中華小熊貓與喜馬拉雅小熊貓,在我國多地均有分布,但近幾十年來,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幹擾、森林過度採伐、亂捕濫獵等影響,中國小熊貓野生資源急劇下降,棲息地片斷和破碎化,原來陝西、甘肅、青海和貴州能看到小熊貓的地方,都已無小熊貓分布,現行分布區退縮到我國西南和西藏。

2016年9月,IUCN發表報告將大熊貓瀕危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而此前一年,IUCN宣布將小熊貓瀕危等級由「易危」調為「瀕危」。

愛它,請你保護自然,保護小熊貓的家。

最後,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小熊貓萌萌的笑臉↓↓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杭州動物園 & 杭州少兒公園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保護動物,憑啥大熊貓是國寶小熊貓不是?理由很無奈
    在中國如果提起大熊貓的話,大家的第一想法都是國寶。沒錯,熊貓是中國代表動物的,這一說法已經流傳遍了整個世界,哪怕功夫熊貓的形象是外國人做的,提起功夫和熊貓這兩個詞,大家想到的依舊是中國。然而你知道嗎,國寶大熊貓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黑白色熊貓,其實他的名字最早應該叫做貓熊,是和另一種熊貓混淆之後,才被人們稱為大熊貓的。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小熊貓,小熊貓和大熊貓一樣都屬於是國家的保護動物,甚至於小熊貓的生活環境比大熊貓還要惡劣很多。那麼同樣都是保護動物,憑啥大熊貓就能當國寶,小熊貓卻不是呢?
  • 大熊貓.小熊貓.小的大熊貓.大的小熊貓!你暈沒?
    繼G20杭州峰會之後,來至《瘋狂動物城》、《冰河世紀》、《功夫熊貓》、《迪斯尼》、《熊出沒》……的動物們在綠映都江堰召開動物界峰會這是又一聲音發出:我是大熊貓的孩子,我叫小熊貓。♫♫♫  ♪♪♪  ☎☎☎  ☘☘☘這時,整個峰會開始嘈雜起來
  • 百科大熊貓,小熊貓,小浣熊,你還傻傻分不清楚嗎?
    近日,一條杭州動物園尋找「出走」小熊貓的新聞佔據了不小微博、微信版面。據說,看見「失蹤者」的照片後,以下兩種反應佔了很大的比例: 反應1:啥?蒙我呢……小時候的熊貓怎麼會這樣。 反應2:這不是乾脆麵君(小浣熊)嗎?
  • 因為名字活得最尷尬的動物,小熊貓,不是熊貓寶寶也不是小浣熊
    首先我們來想一下大熊貓長什麼樣子,白白的的腦袋有一對黑眼圈,頭上還長著黑黑的耳朵。身體是黑白相間的,當然不是像斑馬那麼黑白相間,是胳膊和腿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但是它不叫小浣熊,它叫小熊貓。是不是這個時候又在暗戳戳地想原來大熊貓小時候長這樣,果然是從小萌到大的動物啊!其實大熊貓小時候長這樣:小熊貓其實和大熊貓沒什麼血緣上的關係。
  • 小熊貓其實不是熊貓,你知道嗎?
    說起動物園裡動物被認錯的概率,外表呆萌可愛的小熊貓絕對能排進前三。很多人以為小熊貓就是年幼的大熊貓,或者認為小浣熊就是小熊貓,但是這些想法統統都是不對的!大熊貓的寶寶就叫大熊貓幼仔,而不是叫小熊貓,小浣熊和小熊貓也不是同一個科的物種。
  • 大熊貓、小熊貓、大小熊貓、小大熊貓,確定你能分得清?丨動物蝌學
    北京動物園有一個小熊貓展區,推薦大家去看看~小熊貓展區位於北京動物園東區的大熊貓館、犬科動物區、熊山和獅虎山之間,這也意味著它是一個與這幾類動物都有一些聯繫,又十分獨特的物種。倘若有人問你:「大熊貓的孩子叫什麼?」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小大熊貓」。為什麼不能說「小熊貓」呢?因為有另外一種動物就叫這個名字,所以要避免混淆。
  • 大熊貓吃肉嗎,小熊貓和大熊貓有什麼關係(不是一個物種)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十分珍稀,截至2019年,全世界圈養大熊貓只有600隻左右。大熊貓吃肉嗎在很多人心目中,大熊貓只吃竹子,是素食愛好者。其實,大熊貓是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大熊貓的食性非常奇特,它百分之九十九的食物都是竹子,但是剩下的百分之一,可能性卻十分多樣有趣。比如,大熊貓非常喜愛一種叫作「竹鼠」的動物。這是一種專門偷吃箭竹根部的害鼠,但是它肉質十分鮮美,是一種很出名的野味。
  • 小熊貓和大熊貓的區別
    單從字面上理解,確實容易把小熊貓和大熊貓當成是一家人。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小熊貓是大熊貓的寶寶!小熊貓和大熊貓的名字相似,也都吃竹子,都特別的可愛。但實際上,小熊貓和大熊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物種。中國人如果只說「熊貓」兩個字,通常指的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
  • 【大熊貓】【大貓熊】【熊貓】【貓熊】、【小熊貓】【小貓熊】
    1993年我國學者黃萬波通過骨骼、牙齒研究,認為它應獨立為大熊貓科。本公眾號認為,既然「大熊貓」「小熊貓」這兩個名稱已經約定俗成,就沒有必要刻意去改變,更何況它們到底是熊是貓至今尚無定論。是我國特有的珍貴動物。也叫熊貓、貓熊、大貓熊。【大貓熊】dàmāoxióng  [名] 大熊貓。【熊貓】xióngmāo  [名] 大熊貓。【貓熊】māoxióng  [名] 大熊貓。【小熊貓】xiǎoxióngmāo  [名] 哺乳動物,身體長60釐米左右,頭部棕色白色相間,背部棕紅色,尾巴長而粗,黃白色相間。
  • 一被嚇唬就舉手投降的小熊貓:我才不是在賣萌呢!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熊貓"最開始是小熊貓的名字。1825年,法國動物學家弗列德利克·居維葉(Frédéric Cuvier)首次描述並命名小熊貓為"Panda",表示:它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動物。
  • 小熊貓這麼可愛,為什麼總有人認錯它?
    是它是它就是它圖:網絡驚詫之餘,西方的探險者向尼泊爾人打聽,這是個神馬神奇寶貝。當地人回答道:nigalya ponya!於是,法國的生物學家們給了大熊貓一個很正式的拉丁文名字:Ailuropoda melanoleucus David,但這個學名實在是太長了,人們就把小熊貓的暱稱「panda」借用過來,叫它「giant panda」。只不過由於後來,「大熊貓」出現在公眾輿論中的次數明顯更多,人們就索性將「panda」這個單詞正式移交給了大熊貓了。
  • 小熊貓是熊還是貓?因為大熊貓的原因,他們差點兒滅絕了
    大熊貓是非常受人歡迎的動物,它們的地位也很高,日子過得也不錯。在四川的一些熊貓基地中,還有一種小動物和它們在一個院子生活,只不過沒在一個柵欄裡邊。它們的名字叫小熊貓,聽到這個名字你會很激動,這應該是大熊貓的小寶寶吧,看起來肯定很呆萌。這裡有專門的指引,你迫不及待地去尋找它。
  • 小熊貓究竟是熊是貓?據說它們瀕臨滅絕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大熊貓?
    小熊貓究竟是熊還是貓?據說它們瀕臨滅絕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大熊貓?小熊貓是一種可愛呆萌的動物。在中國四川西部差不多有3000隻小熊貓左右,這個數據不是特別準確的,因為沒有人準確知道具體有多少熊貓。小熊貓通常在中午睡在樹洞或洞裡,因為他們只有在早晚的時候會出來尋找食物,主要食物是美味的竹葉和新鮮的竹筍,但是這種憨態可掬的小動物,因為大熊貓的關係,已經快要瀕臨絕種了。小熊貓種類不是貓也不是熊。它們曾經被人們劃分為狸貓或鼬類,但事實上它們不屬於其他任何類。所以人們必須建立一個新的屬於小熊貓的種類,小熊貓科,在這類裡面只有小熊貓這一種生物,再加上小熊貓是一種喜歡獨居動物。
  • 小熊貓,可不是小小的熊貓
    同學們注意,這裡寫的是「小夥伴們」,而不是「親戚們」。要知道,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浣熊和大熊貓其實與小熊貓沒有親緣關係。浣熊是浣熊科的,小熊貓是小熊貓科的,大熊貓是熊科的。如果一定要說它們有什麼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屬於食肉目。也就是說,它們都不是心甘情願吃素的。
  • 千萬不要嚇唬小熊貓,否則它會舉手投降
    提到小熊貓,有些人會把它們當作是大熊貓小時候,也有人會把它們當作是「乾脆麵」小浣熊。但其實小熊貓是一個物種,它的親緣關係和大熊貓以及小浣熊都不近。這是因為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小浣熊則屬於食肉目浣熊科,而小熊貓屬於食肉目鼬超科中的小熊貓科。小熊貓不僅經常會被認錯,而且連名字都會被奪走。
  • 大熊貓怎麼成為國寶的?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
  •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
    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曾被嚇到四腳朝天的網紅,其實它不叫乾脆麵而是小熊貓你見過嗎
    曾被嚇到四腳朝天的網紅,其實它不叫乾脆麵而是小熊貓你見過嗎國寶大熊貓是以說是除了身邊養的貓貓狗狗以外最廣為國人所知的一種動物了吧,他們萌到黑白分明,萌到天天纏著飼養員打滾,萌到每個國人乃至外國佬都非常喜歡。
  • 大熊貓和小熊貓來咯!「荔直播」雲科普帶你逛南京紅山動物園
    大熊貓和小熊貓來咯!「荔直播」雲科普帶你逛南京紅山動物園在家宅了那麼久不少大朋友小朋友都在呼喚啥時候開學啊!我想上學!國寶檔案姓名:和和性別:女生生日:2015年8月10日星座:獅子座體重:100+ kg個性:女漢子技能:吃播博主姓名:九九性別:女生生日:2015年8月10日星座:獅子座體重:95+ kg
  • 「熊貓夫人」2次將大熊貓盜回美國,盼望生下小熊貓,後來怎樣了
    這幅漫畫於1981年首映,情節令人悲痛:原本住在四川岷山的無憂無慮的小熊貓濤濤,被一群外國盜獵者帶到歐洲,關進動物園,要求他們舉辦各種展覽和表演,以使動物園賺錢。波濤的媽媽,就是死在了盜獵者的槍下。海濤獨自一人,只有幾個動物朋友陪伴,海濤病倒了,病情嚴重,即使身處黑暗的牢籠,海濤仍然時時刻刻想念著故鄉的鳥鳴蟲鳴,以及鮮美的竹子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