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一生寫了15部小說,給孩子看這一部最適合

2020-12-24 朗讀者

「凡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

這樣的評價毫不誇張,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金庸先生的小說都承載著很多人的青春回憶,被譽為「世界華人的共同語言」。

他一個人,就代表了一個武俠時代,代表了一代人的江湖。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泰鬥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

他所著的《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等武俠小說不斷的被改編翻拍成影視作品,給了無數人一個武俠夢,也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

馬雲也曾坦言,金庸武俠精神對自己及阿里企業文化影響深刻:「我覺得,男人一定要看金庸小說。」

而且近年來,金庸小說的文學價值獲得肯定,陸續成為各學校版本教科書內容、推薦閱讀和考試內容。

更是有不少高考狀元,坦言自己「愛讀金庸」。

金庸有十幾部作品,《射鵰英雄傳》被大多數網友評為最經典的作品。

它還入選了《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本好書》榜單。

而且隨著歷年來教育事業的發展,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受到越來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關注,多次被列入青少年必讀書單中。

更選入新加坡中學華文課本。

《射鵰英雄傳》編入新加坡中學課本

它還是中小學生最喜愛閱讀的十大圖書之一。

這次,朗讀君便要推薦一套最新獨家正版《射鵰英雄傳》(精裝四冊)給大家,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在閱讀中增長知識、不斷進步。

1、金庸作品深入人心,《射鵰》文學與趣味並存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義觀早已透過金庸筆下的一個個字深入人心,不僅彰顯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觀念,也契合當下的價值觀。

金庸先生也多次入選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最喜愛的作家」,他用一支筆,在很多人心裡,建起了一個武俠江湖。

香港科技大學陳繁昌校長曾說:「金庸先生的作品,對提升中文造詣、認識中國歷史,探討人性、傳統社會價值觀,以至於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帶來啟示。」香港小說學會副會長楊興安曾言:「金庸小說對華人社會影響深遠,小說用詞高雅,文字簡潔有力,深刻動人,充滿文學元素和藝術價值。」新加坡教育部助理署長宋春芳認為:「金庸小說的文學性強,也具有俠義精神,且內容通俗,學生一般會看得懂而且喜歡。」

在金庸先生的眾多作品中,《射鵰英雄傳》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有著武俠小說的共同特點:情節曲折,有著很強的趣味和可讀性,但它也有與很多武俠小說完全不同的特質。

首先選用真實歷史人物,並加以自身對歷史的思考,使本書有著厚重的歷史感。

其次這是金庸先生第一次以塑造人物為中心撰寫作品,郭靖的憨厚、黃蓉的古靈精怪……所有人物的形象都十分飽滿生動。

最後《射鵰英雄傳》裡充滿了對人性、對社會、對價值觀極為深刻的反思,這也難怪它就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了。

這些獨特的思想內涵,讓《射鵰英雄傳》成為我們一生必讀的經典。

2、金庸本人獨家授權版本權威

這套書是由朗聲圖書出版,它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一家擁有金庸作品版權的公司。

市面上金庸作品盜版猖獗,內容質量參差不齊,有很多低級失誤,對真正想讀書的人來說,無疑是誤人子弟。

而這套書經過金庸本人多次修改,由出版社遵循原版精心校對,才最終定稿出版,他更親自作序。

金庸自題序言

本人更是親自題字,可見此書在他心中的深遠意義。

3、吸收歷史、國學、價值觀養分,《射鵰》帶著我們一同成長

《射鵰》主要講述了南宋中葉,郭、楊兩家慘遭滅門,後人各散東西。郭家後人郭靖正直堅毅,得江南七怪傳授武藝,結識靈敏活潑的黃蓉後,更習得「降龍十八掌」及「九陰真經」。而楊家後人楊康認賊作父。「華山論劍」舉行在即,「九陰真經」和郭靖成為眾矢之的,一場武林浩劫即將爆發!

劇情曲折離奇,但看《射鵰》,除了趣味性之外,我們能學到的還有很多:

學歷史本書歷史背景為南宋時期,此時抗金名將嶽飛冤死在風波亭,金國對南宋的侵略也全面展開,朝廷不敢作聲,手無寸鐵的百姓毫無反抗之力。

但金庸並未止步於描寫南宋人的家國情懷,反而鋪展至金、蒙古兩國,通過描寫金國王爺完顏洪烈、蒙古明君成吉思汗的事跡,將真實歷史事件穿插於故事中,激發學生們對歷史的興趣,引導他們自行探尋更多的歷史。

悟文化傳統文化元素在書中可以說隨處可見。

例如桃花島的對聯「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又如脫胎於《周易》的降龍十八掌,以及適時而吟的眾多詩詞歌賦。在「三道試題」的情節中,又將深厚的傳統音樂、武學、哲學通過趣味橫生的「試題招婿」形式表現出來。

金庸把抽象的文化具體展現出來,不僅讓看起來難懂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容易入門,還會讓學生覺得趣味盎然。

難怪著名學者、北大教授陳平原評價金庸說:「他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通俗了,所以金庸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

辨是非在本書中,郭靖面臨過很多抉擇,也曾經在心中有過掙扎,但是最終,每一次他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正邪、是非之中,從未動搖。

這些思索與心理描寫,對正處於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學生來說,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看著郭靖的心理活動,能夠讓人明白正義、勇敢、真誠、勤奮的可貴,從心底認同正確的價值觀。

共成長而本套書分為4冊,不僅便攜,更是在一本本的交替中,和郭靖、黃蓉一共成長。

從《大漠雙雄》中懵懂青澀的少年和黃蓉狼狽的相遇,到《九陰真經》中二人結伴而行經歷風雨彩虹,再到《武穆遺書》中一同走過楊康決裂和江南七怪之死的痛徹心扉,最後在《華山論劍》中二人邁入武學的巔峰殿堂卻還堅守初心。

讀完後我們也仿佛在那個廣闊草原上遊了一遭,心智、文化素養、歷史知識、民族精神都有所學習。

4、精選金庸「御用」插畫師 ,貼合劇情更顯東方情懷

本書封面和插畫都是從香港著名畫家李志清創作的《射鵰英雄傳》漫畫版中選摘。

書中插畫

李志清,曾獲中國動漫傑出貢獻獎,是第一位在日本發表漫畫作品的香港漫畫家,也是目前香港漫畫界中歷史與武俠類作品的首席大家。

上世紀九十年代,李志清就擔任了日本版《金庸小說全集》的封面及插圖繪畫師,之後更成為金庸「御用」漫畫家。

他注重表達人物關係與故事的深層意境,也會加入中國畫的元素,洋溢著濃厚的東方情懷。

書中選取貼切劇情的畫作為插畫,極富視覺衝擊力。

書中插畫實拍圖

願你因一本書、一首歌、一段影片拉開記憶之匣時,還有一個角落留存了江湖夢。

現在下單,開春優惠價118元!點擊下方橫條進入購買

相關焦點

  • 金庸一生寫了15部長篇小說,哪部小說寫得最好,最具有代表性呢?
    金庸是當代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一生寫過了15部武俠小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果你還讀過其它的作品,說明那是別人的偽作,並不是金庸的原著。在這15部武俠小說中,人們最好奇的是到底哪一部寫得最好?
  • 最適合學生閱讀的金庸小說,我認為是這三部
    金庸早期的小說,如《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都屬於延續梁羽生的路線,後來的作品中,則加入了更深刻的思想和多元化的中西結合表現手法。金庸15部小說的創作順序是:《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連城訣》、 《天龍八部》、《俠客行》、 《笑傲江湖》 、《越女劍》、《鹿鼎記》。
  • 金庸共有15部小說,這3部被改過書名,只有一部成為經典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聊一聊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相信各位小夥伴們也都知道金庸先生的一生心血一共創作了一十五部武俠小說,可以說是非常多了,自從上個世紀55年開始,金庸先生就一直筆墨不停在報紙上連續登載自己所寫的武俠小說。
  • 投票:金庸的15部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
    10月30日,一代武學小說泰鬥金庸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4歲。其生前創作了15部經典的武俠小說相信一定會有你喜歡的,那你最喜歡哪一部呢?一起來投票吧!排名以年代順序為依據:1:《書劍恩仇錄》(1955年)這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小說,該小說以清朝乾隆年間漢人反滿為背景,圍繞乾隆皇帝和陳家洛兩人之間奇特的矛盾而展開。2:《碧血劍》(1956年)這部小說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
  •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其中有3部被改了書名,可惜只有一部被人熟知
    話說金庸一生作品很多,除了寫武俠小說,他還曾經給報社寫過文章。金庸可以說是一個「高產」作家了,他寫的武俠小說有很多部,而為人熟知的經典呢總共有15部。這些小說中,大部分書籍出版的名字都是按原著的名字出的,而其中有三部小說卻被改了名字,三部小說裡面又只有一部成為了人們熟知的經典,要知道那三部小說被改了名字,且等小編繼續講下去。
  • 金庸最經典的14部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
    眾所周知,金庸先生是中國現代最傑出的武俠小說家之一,話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創作了30多部小說,其中,尤以1955年至1972年間創作的14部小說最為著名,也最受歡迎!有人將這14部小說名字第一個字串連在一起,組成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這就是著名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金庸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
    這些積累的爆發在金庸寫《笑傲江湖》時達到了頂峰。不論從人物刻畫還是故事情節,結構的鋪排,總體的把握,這部武俠小說都達到了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金庸在寫《笑傲江湖》時,正值內地發生重大變革,作為一名對政治異常關注與敏感的人,內地所發生的事正是他創業靈感的源泉。
  • 金庸共有15部小說 有3部被改了書名 只有一部成為經典
    (思品時間、武俠時間侃金庸第1860期)文/江湖百小聖大俠們好,本文我們來侃侃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一生一共創作了一十五部武俠小說,從上個世紀55年開始,金庸先生筆耕不輟,一直在報紙上連載自己的武俠小說。
  • 金庸:他的一生,便是一部武俠小說
    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查良鏞被派到香港工作,這也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那時在香港工作並不是一個好差事。跟現在的國際化大都市來比,那時的香港比上海要差得多。但香港在發展,查良鏞作為報人、作為金庸的人生也在一步步走上正軌。
  • 這部小說是唯一一部金庸和古龍合作的,也是最成功武俠小說之一
    這部小說是唯一一部金庸和古龍合作的,也是最成功武俠小說之一都說金庸博大,古龍新奇。從文學素養上看看兩位都是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而且都是寫武俠小說為主,都知道金庸先生寫了十五部小說,另外還有一篇較短的《越女劍》,這些作品如今全部都改編成影視作品,裡面的人物加起來總和將近1500位,其中《射鵰英雄傳》是改編最多的作品。古龍先生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高達七十多部,《絕代雙驕》、《英雄無淚》《小李飛刀》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據說「古龍」這個筆名來源於他以前一位女朋友叫「古鳳」。
  • 最全金庸書單:15部武俠小說,道盡江湖恩怨情仇!
    」這聯中的14個字,對應金庸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有1部《越女劍》不在其中。10餘年間,他寫下15部武俠小說,道盡江湖情仇。他的15部經典作品,讓江湖俠義夢流芳百世。作者 : 金庸豆瓣評分:7.7 分《飛狐外傳》作者是現代著名作家金庸,著於1960年,是《雪山飛狐》的前傳。
  • 回顧金庸一生,看盡一片江湖 | 附金庸著作書單
    一部百年武俠小說史,自還珠樓主以下,名家輩出,惟金庸名頭最盛、享譽最長,橫掃華人世界。他以汪洋恣肆的想像力,十餘年間寫下15部作品。「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聯中的14個字,正是他14部武俠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還一部不在其中的,便是《越女劍》。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
  • 金庸知名度不高的一部作品,卻是十五部小說中最暗黑的一部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短篇《越女劍》,金庸為讀者奉獻了十五部小說。這些小說,有的知名度很高,有的知名度一般。但無論知名度高低與否,金庸都在一字一句中表達著自己的觀點。表面上是武俠作品,其實寫的還是人性。
  • 94歲金庸逝世,一生著書15部,最多一部被翻拍了12次……
    導語:94歲金庸逝世,一生著書15部,最多一部被翻拍了12次...金庸應該是幾代人的集體回憶,金庸先生覺得可以稱得上武俠小說界響噹噹的人物。因為古龍的英年早逝,幾乎沒有人能撼動他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金庸先生的心態很好,雖然成名立傳,但面對金錢和地位的超然態度很值得我們大家學習。
  • 金庸15部小說的閱讀順序
    金庸的15部小說,應該按照什麼順序讀呢?是按照金老的創作年份,還是按照「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呢?這是四部長篇,是大餐,好吃你就多吃點3,《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這幾部都是清朝的(雖然《鴛鴦刀》也是清朝的,但是人物上沒什麼聯繫,單獨出去)。《碧血劍》裡面李自成、阿九、歸辛樹一家、馮難敵、何鐵手,在《鹿鼎記》都有再出現。《書劍恩仇錄》到《飛狐外傳》,陳家洛、趙半山這些也有出現。
  • 金庸最受歡迎的作品是哪部?
    其實,上世紀80年代,金庸作品就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傳入內地,並掀起「金庸熱」。在這些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流傳最廣、最受讀者歡迎的一部。《射鵰英雄傳》創作於1957—1959年,是金庸的中期代表作,也是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武俠小說之一。
  • 金庸15部經典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呢?
    相信,各位喜歡江湖文化的少俠都對金庸先生的小說有所了解對放置君來說「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簡直就是讀書時期的青春回憶以下十五部金庸小說你最喜歡哪一部呢?述清乾隆年間紅花會群雄在年輕總舵主陳家洛的率領下,反清復明的故事。
  • 金庸小說全集各個版本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享譽全球的武俠小說作家,一生所著作品都被搬上了熒幕,廣受好評,與古龍、梁羽生並稱「武俠三劍客」,被人評價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但是非常可惜在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 淺談:金庸小說創作的時間?時代背景?你最愛哪一部?
    淺談:金庸的作品創作時間?時代背景?你最愛哪一部?藝術水平最高是哪一部?最喜歡小說中哪位主角?金庸大俠駕鶴西去,從此江湖再無大俠。上世紀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有金庸,梁羽生,古龍。影視劇拍攝最多,影響最廣的還是金庸的作品。
  •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紀錄、影視歌曲哪一首是最愛
    15部武俠小說著作,先生已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而他的作品長留人間。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15部小說,以資對他的懷念。1、《飛狐外傳》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誌,1960年—1961年。》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1957-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