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s真的不懂音樂嗎?

2021-02-25 愛否科技

今天從北京飛到珠海,本來準備路上和到達之後寫文章推送的。但是卡住了。

所以發一篇我的舊文吧。

(圖片為Beats耳機廣告)

你一定見過Beats耳機。

你或許曾是HTC或現在是蘋果的擁躉。

你或許在電視、雜誌上見到各路明星戴著一款,從科比、詹姆斯到內馬爾,從賈斯丁比伯、Lady Gaga 到陳奕迅,從鹿晗、張藝興到陳冠希。

甚至,你或許從某個地鐵站口、公交站旁或是天橋頂上見到它的山寨貨——俗稱「10元麵條耳機」。

它最典型的特徵是左右耳機上個有一個醒目的「b」字母。

然而就是這樣感覺「高大上」的東西,卻成為有些懂耳機或略懂耳機朋友口中的「垃圾」,他們根據耳機的特徵調侃的稱它為「逼側」或是「2b」耳機。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其中有一個基礎條件是這個圈子的主流意見是Beats耳機的音質不能和同價位的耳機相提並論,有一個很形象的說法是「兩千元的耳機,幾百元的音質」。

當然Beats官方是不會同意自己音質差這一點的,他們認為自己是放棄了高保真的音質取向,調教出擅長凸顯HipHop力量感和氛圍感的耳機。

對於「擅長凸顯HipHop力量感和氛圍感」這一點,主流意見還是同意的,但是他們並不會用這麼美化的詞藻的,並為這個特點總結了四個字「動次打次」。

這篇文章並不是分析Beats的音質是好是壞,而是在它的音質在兩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去探討為什麼Beats是這樣的。

Beats的創始人有兩個,一個是Jimmy Iovine,一個是Dr.Dre。前者是美國金牌音樂製作人,後者更是美國HipHop旗幟性的人物。如果你不熟悉Dr.Dre的話,他的徒弟Eminem(埃米納姆)你應該聽說過。(或者你聽過Eminem前幾年爆紅的歌——Love the Way You Lie)

創始人這樣的素質讓我給文章起了這樣一個題目,在我看有關Beats內容的時候,諷刺挖苦Beats用戶的內容佔了很大一部分,並且深受讀者的喜歡。但是在其創始人音樂素養毋庸置疑的情況下,我很少看到有去思考Beats為什麼做成這個樣子的內容,即便是有,也並不被人關注。

在Beats這個牌子被創造前,北美流行音樂消費的主要群體是青少年,而北美的青少年又比較偏愛HipHop,他們把音樂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大量的戶外時間都與音樂為伴。

於是Beats by Dr.Dre誕生了,它包裝精美,給人一種高檔的感覺;外形時尚活潑,方便青少年張揚個性,調音風格傾向「動次打次」,「擅長凸顯HipHop力量感和氛圍感」。

更高明的是,Jimmy Iovine和Dr.Dre還用自己的感召力以及廣大的明星資源不遺餘力的宣傳,進行各種偶像的轟炸。

所以我更傾向於他們太懂音樂了,他們知道當時北美的青少年聽的更是一種寂寞、一種認同感、一種自我的態度和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於是有了這樣的Beats。

我在最後結尾處花了很久,我希望倡導大家不要站在某個自己認為的制高點去嘲笑另一群人或是歸隊到人數多的一方來嘲笑另一群人。

但是最後都走向一條線,那就是大家肯定都知道這些,可是有些時候我們還是會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麼做,有些時候意識到這一點了仍然要這麼做,就連想倡導的我也是。

因為在這個時代的風氣是通過秀優越來讓自己更愉快的活下去,為了達到此目的,常常需要踩著別人的肩膀。

只借著這個主題,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喜歡音樂的人身上。

因為我們常說「音樂是無國界的」。

所以喜歡音樂的人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解」。

願望我們彼此更好,並且都能成為喜歡音樂的人。

相關焦點

  • 你真的懂電子音樂嗎?
    相對於Electronic Dance Music(電子舞曲),我們更了解什麼是蹦迪,「蹦迪」是最近幾年特別流行的詞,譬如當我們去pub時,pub會播放很嗨的音樂,然而我們身體就會不自覺地隨著音樂搖擺乃至跳躍起來,這就是所謂的「蹦迪」。那麼今天我就帶領大家進入電音的世界。
  • 那英說刀郎不懂音樂 那誰真的不懂音樂?聽老梁說什麼
    原標題:那英說刀郎不懂音樂,那誰真的不懂音樂?聽老梁說什麼刀郎,原名羅琳。1971年6月22日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資中縣,歌手兼音樂家。他在2004年以單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開始他的職業生涯,在2005年以《衝動的懲罰》贏得國家「金唱片」獎,並在2006年發行專輯《謝謝你》和《披著羊皮的狼》。
  • 聊聊beats頭戴式耳機裡的老大哥----beats studio wireless錄音師藍牙頭戴式耳機
    這其實是從beats studio2.0插線版得來的,beats先是把經典型號beats studio1.0錄音師更新換代到beats studio2.0插線版之後,又順勢推出了beats studio2.0 wireless也就是錄音師藍牙版,所以,beats studio2.0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的大小尺寸,舒適度與beats studio2.0
  • 「that beats everything」別理解成「那勝過一切」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that beats everything,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那勝過一切」,其正確的含義是:that beats everything (表示非常驚訝)真是怪事啊You mean she
  • SONY MDR-100ABN與Beats studio wireless.
    響度上略遜色於Beats,表現歐美節奏型音樂不那麼爽快,但多數亞洲人聲音樂倒是聽感很好。低頻力度兩者接近。索尼的解析更好,所以這部分顯得有節制,不衝,Beats在前端播放器調好低音音效後,量感更強一些,是有影響聲場表現,細節也多少被幹擾到。人聲beats直接乾脆、不靠後,索尼相對收縮、婉轉一些。
  • Kenny Beats—「浪子」回頭的Hiphop producer
    可你一定想不到他曾因Hiphop養不活自己而做了幾年EDM DJ謀生。91年的Kenny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的格林威治並在那裡長大,原名為Kenneth Charles Blume III。他當時還會邀請本地的一些說唱歌手到他父親公寓的一個小房間裡錄音,一年後他在全國電子音樂比賽中拿到了第二名。此後,他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音樂。高中畢業後,他對說唱的熱愛將他帶到到了紐約,在那裡他獲得了一份電影配樂組的無薪實習工作。在他導師Jon Shapiro的指導下,他更加了解了音樂行業的獨立性,以及自我營銷和推廣的重要性。
  • A HOLIDAY WITH TASTY BEATS專訪|KOOL KLONE (beatmaker/臺灣)
    」趕在國慶假期最值得期待的兩個演出Budamunk(jazzy sport/JP)上海/北京專場和Simple days簡單生活節之前,Dr.E採訪了剛在Eating Music發行了beattape並且將在以上演出現場帶來tasty beats的臺灣beatmaker KOOL
  • 「可以是hip hop/boogie/house/broken beats...只要是有靈魂的音樂,總要試著打破風格的界限」
    「可以是 jazz / hip hop, boogie / disco, house / broken beats
  • 阿姆和狗爺的師父,beats和匪幫說唱的創始人,一生簡直堪稱傳奇
    阿姆和狗爺的師父,beats和匪幫說唱的創始人,他的一生簡直堪稱傳奇說起Dr.Dre這個名字,不熟悉嘻哈音樂的小夥伴你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提起阿姆和狗爺這兩個響噹噹的大號,但凡聽點歌的人都不陌生,小編要說阿姆和狗爺這種傳奇級別的巨星都是拜了同一個師父,那就是Dr.Dre,可以說要不是當年
  • 【評測】beats solo3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比solo2 wireless升級了哪些
    萬眾期待與矚目的beats solo3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已震撼上市,這次Beats by Dr. Dre (Beats) 榮幸宣布正式攜手超人氣歌手及演員陳偉霆,共同為beats solo3 wireless無線藍牙頭戴式耳機造勢。
  • 《天使的心跳》關於angel beats問題總匯解答和小結
    AB自去年完結以來,得到的讚譽很多,非議也不少...國內一般是讚譽多於噴,迅雷給的評分太誇張,豆瓣給的評論更誇張,兩者都不能完全的認同以下是一個外國網站對angel beats的評分,8.53,不低,但也不會很高Clannad after~story達到了9.03分左右的好成績,在這個全世界的阿宅們的評論中,的確見識到了Cl的力量....
  • 我真的懂,《我不難過》
    我不難過,要說幾次,才真的能懂……這首歌由李偲菘作曲,楊明學作詞,收錄在孫燕姿的專輯《未完成》裡,2003年,楊明學身患重病,孫燕姿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特地選了他的作品《我不難過》,作為整張專輯的主打歌,雖然很遺憾,創作才子在癌症的折磨下還是離開了,但他留下的作品,卻能夠被久久傳唱……「未完成」翻譯成英語是to be continued,也明示了整張專輯的概念
  • 耳朵好忙,真想聽完他硬碟裡的400首beats!
    說起Hip-Hop製作人,Code Kunst絕對成為我最近深入研究的對象,有看過他訪談的話,他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就是到處玩,音樂對他來說只是興趣,沒想過要拿音樂來賺錢這件事。知道24歲那年忽然驚覺,再不認真起來,就真的太遲了。於是花了兩年時間泡在家裡,開始瘋狂地做音樂。
  • 懂音樂的楊坤,卻不懂網友為什麼捧紅了《驚雷》
    說起音樂水平,咱這些吃瓜的普通群眾自然是沒有楊坤的水平高,而且這麼多年的音樂路,楊坤膾炙人口的歌曲可真的不少,各種類型也都有所涉及。不過懂音樂的楊坤卻不明白這樣一首自己覺得噁心的歌曲,怎麼就被網友給捧紅了?(小八認真聽了幾遍,雖然洗腦,但有種腳趾抓地的感覺)。
  • 楊坤:刀郎做的不是音樂,他根本不懂音樂,如今時間證明了一切
    ,原本的一些歌手都是唱流行音樂,對於真正所謂的一些好歌曲基本上是創作不出來的,但是不管在什麼行業都將會有人才出現,刀郎就是樂壇的才子。於是楊坤說了一句毀了自己職業生涯的一句話,楊坤:刀郎做的不是音樂,他根本不懂音樂
  • 《如何假裝懂音樂》:樂迷不可錯過的簡明音樂百科
    藍調、鄉村、民謠、搖滾、朋克、嘻哈、放克、迷幻舞曲……流行音樂誕生百年,音樂風格種類繁多。你知道這些風格之間有什麼關係嗎?現代流行音樂脫胎於基督教福音音樂、20世紀60年代之後搖滾已死、今天所有的流行音樂都可以算電子音樂嗎?
  • 學音樂,將來真的可以有一份特別賺錢的工作嗎?
    一個好的音樂學位可以找到什麼工作?從事音樂事業可以養活自己嗎?我想這些問題是很多學生甚至家長都很困惑的問題。學音樂真的可以掙錢嗎?這樣對孩子以後的人生有幫助嗎?音樂真的可以當做一項事業嗎?其實,學音樂真的可以掙錢。今天給大家總結了一下音樂學位在美國可以從事的5大高薪職業,希望能夠幫助你規劃好自己的職業道路。
  • 麻枝準的《Charlotte》,讓人想起天國的《Angel beats!》
    這次還是麻枝準編劇,幸好導演換成了淺井義之,這也是他第一次做監督,上一次曾在《地球隊長》做監督輔助。P.A製作依舊是不用擔心畫面的,只是麻枝準依舊像製作遊戲一樣來個前期大鋪排,最後再一個個大結局,這種手法在《Angel beats!》已經失敗一次,這次看麻枝準是將招牌再砸一次還是重新洗刷。故事現在看上去還是很有趣的,不完全的超能力青少年聚集在一起,再尋找其他擁有超能力的思春期少年。
  • 對於Supper Moment的音樂來說,音樂要用什麼語言來唱,真的那麼重要嗎?
    對於Supper Moment的音樂來說,音樂要用什麼語言來唱,真的那麼重要嗎?
  • 男生真的懂女生的cup嗎?
    一起看演出、混跡於各大音樂節.對於男生們嘗試彈女生bra肩帶的舉動,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青春期的懵懂和惡搞,畢竟,真正了解女生cup問題的男生真的不多。不過,胸部小了真的更好看了呢所以當我看到最近躥紅的泡菜國巨乳女孩,就有點兒不懂了,每天頂著籃球上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