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帶你了解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

2020-12-24 澎湃新聞

原創 掌健識 上海市醫學會健康科普基地

做健康的傳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長

6歲的明明又「發熱、腹痛」了,爸爸和媽媽急急忙忙帶他到附近醫院去看兒科醫生。經過一番的問診和檢查,兒科林醫生懷疑這孩子得了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或急性闌尾炎。隨後,林醫生給明明做了腹部彩超,醫生說是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這時候,爸爸和媽媽總會一頭霧水,帶著不解和焦慮,急急地問林醫生: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當底是一種什麼疾病呀?有什麼危害嗎?怎麼治呀?

接下來的「八問八答」,林醫生讓明明爸爸媽媽全面認識了這個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廬山真面目」。

問題1:什麼是淋巴結?

大家都知道人體內有一套血液循環,其實還有一套淋巴循環,它是循環系統的重要補充。

淋巴系統分布全身,由淋巴組織、淋巴管道、淋巴液等組成。淋巴液在流動中會經過一系列的淋巴結,淋巴結就像一臺臺的淨化器將淋巴液過濾後產生淋巴細胞,而淋巴細胞可以識別並消滅細菌病毒等病原體。

在淋巴細胞與病原體戰鬥的過程中會發生炎症反應,表現為腫脹增生。於是位於淺表部位的淋巴結就會增大,當腫大到一定程度時就被我們摸到。頸部、頜下、鎖骨上窩、腋窩、腹股溝等處的淋巴結最容易摸到。

問題2:腸繫膜、腸繫膜淋巴結在哪裡?

腸繫膜是腹膜的一部分,包在小腸和大腸的外面,把腸連接在腹腔的後壁上。腸繫膜淋巴結沿腸繫膜動脈及其分支分布,以迴腸末端及回盲部的淋巴結最豐富。

問題3:為什麼兒童容易患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呢?

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多見於小兒,尤其是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這是因為:

1、小兒腸管及腸繫膜相對比成人長,腸繫膜淋巴結、腸壁血管豐富,但肌層薄弱,神經調節功能不穩定,因此在病理情況下容易引起腹痛。

2、小兒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屏障作用較差,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均可經淋巴管到達相應的局部淋巴結,導致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腫大。

3、小兒淋巴組織增生活躍,急性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後容易引起淋巴結腫大。這也是本病多見於兒童的重要原因。

問題4: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症狀有哪些?

當腸繫膜淋巴結髮生急性炎症時,由於炎性滲出物的吸收和刺激,可出現腹痛(右下腹痛多見)。還可以有發熱、噁心、嘔吐,有時還伴腹瀉或便秘。這種情況發病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

問題5: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臨床診斷標準是什麼?

國內兒科學界現在通行的常用臨床診斷標準如下: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史;

2、發熱、腹痛、嘔吐、腹瀉或便秘;

3、腹痛以右下腹多見,部位不固定;

4、腹痛一般不劇烈,發作間隙期多數一般情況良好,經解痙、驅蟲、保護胃黏膜等治療無效;

5、白細胞計數正常或輕度升高,腹部彩超提示腸繫膜淋巴結腫大。

問題6:急性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有超聲診斷標準麼?

通常認為在同一區域內,腸繫膜上有2個以上淋巴結顯像,長軸≥10mm或短軸≥5mm,即可考慮診斷為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

問題7: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與急性闌尾炎如何鑑別?

這兩者症狀十分相似,但治療和預後完全不同。

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是內科性疾病,急性闌尾炎屬於外科急腹症。兩者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結局與預後是完全不同的。

1、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孩子一般先有發熱、後有腹痛。往往在體溫上升時伴隨腹痛,但熱退後即緩解。

腹痛發作間歇期孩子一般情況良好。腹痛部位多在臍周或右下腹,但右下腹痛者往往無固定壓痛點。這種腹痛位於右下腹的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極易與急性闌尾炎混淆。

2、急性闌尾炎:孩子多有噁心和嘔吐,起病多為臍周或上腹部持續疼痛,6-12小時左右轉移至右下腹。腹痛往往較劇,孩子多無法忍受,腹痛一段時間之後才出現發熱症狀。

據報導,15-30%的兒童急性闌尾炎有誤診,其中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最為常見。這時,往往孩子白挨了一刀!

超聲診斷這兩種疾病的準確度為90.3%,能夠仔細辨別是否有發炎腫大的闌尾和腸繫膜淋巴結。所以腹痛(尤其是右下腹痛)的孩子一定要做腹部彩超!

問題8: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治療和預後如何?

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的治療以原發病即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抗感染治療為主,當然還根據需要給予對症處理、補液等,預後大多良好。

但是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就是以手術切除為主了。如果沒有及時正確診斷和手術切除,闌尾穿孔轉變為急性腹膜炎是非常常見的。

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是兒科常見疾病,發熱、腹痛是主要症狀,但需要與兒童其它腹痛疾病相鑑別,尤其是急性闌尾炎。故兒童一旦有發熱、腹痛等症狀且不明原因時,應及時就醫,積極完善血常規、腹部彩超等相關檢查,爭取早日明確病因,積極治療。

聽了林醫生的一番敘述,明明爸爸媽媽不住的點頭,慶幸自己的孩子只是得的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要是急性闌尾炎,那就麻煩了。吃了林醫生開的藥,晚上明明的燒就退了,腹痛自然也神奇得好了。

(圖片源於網絡)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兒科分會區縣協作組

作者:林 渝 張妍涵 (住院醫師 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浦醫院兒科)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7歲女孩右下腹痛以為是闌尾炎 原來是腸繫膜淋巴結炎
    媽媽懷疑她得了闌尾炎,趕緊帶她看急診。醫生說,珍珍腹痛不是闌尾的問題,而是痛感不亞於闌尾炎的腸繫膜淋巴結炎所致。  日前一天晚上10點多,珍珍突然帶著哭腔,告訴媽媽自己肚子痛。媽媽急忙帶珍珍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孩子是不是得了闌尾炎啊?要不要開刀?」媽媽問急診科的醫生。珍珍一聽要開刀,嚇得大哭起來。
  • 李兵鎖中西醫結合灌腸治療小兒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經驗
    腸繫膜淋巴結炎表現為反覆腹痛、有時伴有發熱、嘔吐等症狀。腸繫膜淋巴結炎多見於學齡期小兒,常繼發於上感或腸道炎症。有腹痛、發熱、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病變常累及迴腸末端的一組淋巴結,故腹痛發生於臍周或右下腹,並有固定壓痛點,無反跳痛及腹肌緊張。但偶可於右下腹捫及小結節樣壓痛腫塊,為腫大的腸繫膜淋巴結。應與急性闌尾炎鑑別,無需手術,保守治療後病情緩解可治癒。
  • 【健康科普】有一種小兒腹痛叫「腸繫膜淋巴結腫大」,中醫早有研究...
    還是……醫生提醒:這可能是腸繫膜淋巴結腫大!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時常令家長和患兒苦不堪言這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它的危害性有多大?01先看個病例9歲的小麗時常腹痛,經檢查,小麗患有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最大的淋巴結直徑超過3cm,雖然治療了許多次,腹痛依舊反覆,這也一直困擾著他們一家。來嘉定區中醫醫院後,醫生仔細檢查了小麗的病情,辨證論治,運用軟堅散結內外結合的方法予以治療。
  • 孩子肚臍周圍經常疼痛,小心腸繫膜淋巴結炎!
    請別輕易質疑孩子哦,腸繫膜淋巴結炎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毫無徵兆的肚子疼,幾分鐘後又自行緩解。一、腸繫膜淋巴結炎的症狀通常好發於14周歲以下的兒童,一般來說發病前一周左右會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大多數時間為原因不明的頻繁腹痛,右邊的腹部疼痛多見,一般通過B超檢查,提示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有的伴有嘔吐、消化不良以及感冒導致的發熱等。
  • 闌尾炎「找」上2歲寶寶,濰坊市中醫院醫生藉助3個「鑰匙孔...
    十一假期剛過,2歲的寶寶木木(化名)就因為急性闌尾炎被送進了醫院。患兒2歲女寶寶,因腹痛伴發熱3天入院,在家時體溫最高38.5度,應用退熱栓後患兒仍有發熱,並且腹痛加重,精神不振,就診濰坊市中醫院兒科,兒科急診醫師看過後考慮急性闌尾炎並行闌尾彩超證實,經小兒外科會診後入住小兒外科病房。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陳曉、王子文帶你走進兒科醫生的辛苦生活
    近日,由知名演員陳曉、王子文等人主演的熱播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順利收官。這部旨在關注我國廣大的兒科醫生工作和生活的劇集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對於增強大眾對兒科醫生們的了解、緩解醫患糾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這群靚麗的年輕演員們的演繹下,重壓之下的兒科醫生們的生活也多了些風趣和幽默。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國產醫療劇,帶你了解這個行業的艱難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是由陳曉、王子文、賈青、張沐兮、張淞、李歡等主演的都市醫療劇。該劇講述了一群兒科醫生,為了守護兒童的生命防線竭盡所能,全心全意地救治、服務兒童的故事。醫生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只為救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為什麼「了不起」?
    最近由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員會支持的,一部深切關照中國兒科醫生行業,展示青年兒科醫生成長,溫暖刻畫兒科醫生與「寶貝」患者及其家庭關係的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開播。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了不起,電視劇卻不行!
    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幹小兒科。」假如身邊有當醫生的,你應該聽過這句話,這是中國200多萬執業醫生面臨的就業困境。為什麼?為什麼小兒科這麼不受待見?這不僅讓大人們抓瞎,兒科醫生也冒冷汗,因為「望聞問切」之中很重要的「問」,沒有「答」。這還不算,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疙瘩,醫治不好、或者處理不當,首先家長不願意,本來我國的隱患關係就挺緊張的,誰還願意往前衝?長此以往,醫生不願當兒科醫生,使兒科醫生的壓力更大。
  • 二胎時代,陳曉王子文新劇帶你走近超負荷運轉的兒科醫生
    這些現實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與困境也在《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裡有所展現,這引發了廣大觀眾對兒科醫生行業現狀的思考。隨著二胎時代的來臨,常年處於超負荷運轉的兒科醫生其資源短缺的情況也愈加緊張。與此同時,職業題材中有關兒科醫生的劇集也處於空白狀態,為了填補兒科醫療劇的市場空白,進一步關注兒童衛生健康文化傳播,這部劇也應運而生。
  • 兒科醫生夜班12小時:醫生很忙,兒科很「荒」
    在醫療圈,這句俗語經常被兒科醫生拿出來調侃自己。近年來,「兒科醫生荒」經常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醫生馬不停蹄,家長大排長龍,已成為不少兒科門診的常態。近日,中新網記者走訪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兒研所」),記錄了一位夜班急診醫生的12小時。8月9日凌晨,兒研所急診室內,不少患兒及家長正在候診。
  • 太原、石家莊30位優秀兒科醫生
    你知道石家莊、太原有哪些優秀的兒科醫生嗎?為了讓大家更全面詳細地了解各城市各專科領域的醫療人才,我們會定期發布各地不同科室的專家榜單。 接下來一起看看石家莊、太原這兩大城市的優秀兒科醫生榜單吧!
  • 「寶貝」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聚焦兒科醫生行業守護未來希望
    該劇講述了一群性格迥異的兒科醫生,為了守護「未來的希望」,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全心全意挽救生命的故事。值得關注的是,該劇細膩、動人地描寫了兒科醫生充滿感動、歡樂、淚水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在關注社會話題的同時,刻畫了一批有故事、有溫度、有成長的兒科醫生形象,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
  • 豬鏈球菌化膿性淋巴結炎怎麼治療,豬鏈球菌關節炎型怎麼治療!
    可引起豬的急性敗血症、腦膜炎、關節炎、心內膜炎、肺炎等疾病。豬在各種動物中易感性較高。各種年齡的豬均可發病。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多見於中豬。潛伏期1~3天或稍長,哺乳仔豬發病率和病死率較高,中豬次之,大豬較少。 豬鏈球菌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傷口感染、病豬、臨床康復豬和健康豬均可帶菌,當健康豬群引入帶菌豬後,由於互相接觸,病菌可通過口、鼻、皮膚傷口而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