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馮太后的兩次垂簾聽政奠定了北魏強大的根基

2020-12-25 騰訊網

說到中國古代的皇太后,人們熟悉漢代的呂后,她是我國實行皇帝制度以來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太后;熟悉唐代的武則天,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的女皇帝;熟悉慈禧,她是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在位時間僅次於康、乾……而北魏文明太后馮氏,則知之者甚少,她是鼎鼎大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真正策劃人,使這個由鮮卑族建立的國家空前強盛,而且加速了鮮卑族和漢族之間的融合,為後世的統一繁榮奠定了重要基礎。她本人從逆境中掙扎出來,走向權力巔峰的歷程,對今人來說也充滿了勵志色彩——

她是罪臣之女,自幼就經歷了滿門抄斬的慘劇,一輩子出生入死,歷盡苦難;她後來成為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皇后,但她的所作所為,卻遠遠超出了一個王朝的局限,鮮卑民族在她的影響下,整體性融入漢族,創造了中華大地上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的光輝範例,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作為一個王朝的皇后,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胸懷、視野和能力?她又有怎樣曲折的經歷?她的成功是個人奮鬥的奇蹟?還是時代催生的傳奇?。

北魏文成帝之妻馮皇后(約公元439~490)是中國古代史上一位值得大書一筆的卓越政治家,一個極富個性的女人。雖然熟悉古代史者都知道北魏有一位姓馮的「文明太后」,但她所經歷的複雜政治鬥爭和豐富的情感生活,除專門研究北朝史學者外,幾乎不為人知。

馮皇后在丈夫北魏第四帝文成帝拓跋濬去世後曾以太后身份兩次「臨朝稱制」,實際掌權前後長達二十餘年之久。她逝世後諡「文明」,故史稱「文明太后」。

據史籍記載:馮皇后,漢族,其伯祖馮跋本系鮮卑族慕容氏建立的後燕重臣,409年奪權自立為王,成為北燕(公元409~436)開國君主。後來馮跋被其弟即馮皇后祖父馮弘奪走王位。馮皇后之父馮朗後歸順北魏,曾任雍州、秦州刺史,因故被誅,她被籍沒為宮女。她姑母為太武帝左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后),親自對她撫養教育。452年太監中常侍宗愛先後謀殺了太武帝拓跋燾和剛被他立為皇帝的南安王拓跋餘及眾多王公大臣,太武帝之孫拓跋濬被一些大臣迎立為帝,十四歲的她被選為貴人。不久宗愛受誅。四年後經「手鑄金人」成功,她被立為皇后。465年二十六歲的文成帝拓跋濬病逝,馮皇后悲痛欲絕。十二歲的太子拓跋弘繼位為帝。鮮卑有「累犬護駕」習俗:「國有大喪,三日之後,御服器物一一燒毀,百官及中宮皆號泣而臨之。後悲叫自投火中,左右救之,良久乃蘇。」在帝幼、後傷的情況下朝廷大權落入侍中、太原王、車騎大將軍乙渾之手,乙渾矯詔誅殺多位朝廷重臣,「事無大小,皆決於渾」。時年二十八歲的馮太后「密定大策,誅渾,遂臨朝聽政」。467年,後來成為孝文帝的皇子拓跋宏誕生,兩年後被立為太子,馮太后親自撫養教育,還政於兒子獻文帝拓跋弘。

馮太后「內寵(安平侯)李弈」。470年十七歲的獻文帝誅殺李弈及其兄高平公中書監李敷、西兗州刺史李式以及在朝為官的十餘姻親,族滅至少數十人。次年獻文帝決定禪位於皇叔京兆王拓跋子推,因群臣和太后反對只好禪位於五歲的太子拓跋宏,為孝文帝,自任太上皇。476年六月甲子日突然降皇帝詔,宣布京師平城(今山西大同)內外,駐紮在京師及附近的三軍緊急分批撤出。六日後拓跋弘暴薨,時年二十三歲,死於「鴆毒之禍」,「時言太后為之也」。

於是三十八歲的她再次臨朝稱制,為太皇太后,但時人與史家習慣上仍稱其為太后或文明太后。馮太后差一點將十歲的孝文帝廢掉,因群臣反對未果。後來她不但放棄此念,且祖孫情感甚篤。馮太后有較高的文化修養,為教育幼帝她自編教材,「乃作《勸誡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史稱其「性聰達」,「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殺賞罰,決之俄頃」。她至少從466年誅殺乙渾起就實際上牢牢地控制朝政,直到490年去世,長達二十四年,其中兩次臨朝稱制,直接掌權十七年之久。她對北魏政權的鞏固和國力達到鼎盛起了關鍵性作用。

北魏自開國皇帝道武帝以來到明元帝、太武帝一直提倡學習漢文化,推行漢制,這是北魏能夠國力強盛剪滅各國統一北方的根本原因。馮皇后的丈夫文成帝拓跋濬、兒子獻文帝拓跋弘繼續了這一基本國策。而孝文帝拓跋宏大大加快了漢化進程並顯著加大了深入改革的力度,進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根本性改革,是中國古代史上少數民族皇帝帶領本族主動融入漢族從而逐漸形成中華民族的偉大代表,而古今史家一致公認孝文帝大力進行改革的主要推動者是其祖母馮太后。因為孝文帝自幼由她親自教育,且親政後「事無巨細,一稟於太后」。馮太后整頓吏治,「變法改度」,曾發布著名的「太后十八條令」。後來又指導孝文帝廢除晉代以來的「宗主督護制」,實行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三長制、俸祿制、均田制等,大大增強了北魏國力,有力地促進了北方各少數民族與漢族的融合,使燦爛的中華文化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和充滿活力,有效地鞏固了中國北方的統一,為後來隋朝統一全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中國古代史上太后臨朝稱制者不乏其人,僅漢末就有四位,但對中華民族的貢獻而言,無人能望文明太后項背!

馮太后不像武則天那樣正式改朝稱帝且處於唐太宗「貞觀之治」和唐玄宗「開元盛世」之間,所以不大引人注目。歷史學家通常只從政治與社會改革角度對她介紹並高度評價,不大注意那些非常具有戲劇性的細節的藝術潛在價值。而一般文藝家不大會去費勁地讀二十四史的《魏書》眾多「紀、傳、志」及其他相關史籍,所以不可能發現她由貴人立為皇后必須經過危機四伏的「手鑄金人」儀式,失敗則不得立;她在「累犬護駕」大典上撲火自焚的感人場面;她在拓跋氏幾乎喪失政權的危急情況下「密定大策」,誅殺權臣乙渾,奪回皇權的果斷決策;她「內寵李弈」以及李弈兄弟等數十人被獻文帝拓跋弘誅殺引發的多年帝後鬥爭;她後來又有情人等等許多精彩的故事。更不可能知道北魏太子之母必須賜死的制度以及鮮卑、敕勒等族「蒙氈祈神」等眾多有趣的習俗……。

相關焦點

  • 北魏馮太后,改革除弊創造強大北魏,卻也喜愛男寵
    正所謂「女性能頂千萬家」,古時候也是有女性可以擔起整治國家的重擔,並且並並不一定的女性掌權者,都像慈禧太后那般荒誕;也並不一定女性掌權者都像武側天那般慘忍,幾近暴虐。魏晉南北朝,北魏政黨就出現了一個賢明的優秀女思想家,她不但牢固了北魏政黨,還實施各項改革,選賢任能,促進了社會進步和生產主力發展趨勢,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女性執政者。
  • 錦繡未央劇中女主原型千古一後北魏馮太后,為什麼她是千古一後
    她歷經 3 帝,垂簾聽政 20 多年,助孝文帝打造北魏鼎盛時期。中國歷史上,臨朝聽政掌握中樞大權的太后有不少,不過沒有一位的歷史功績比得上北魏的馮太后。影視劇《錦繡未央》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為歷史原型塑造的。
  • 千古第一後北魏馮太后
    隨著電視劇「錦繡未央」的熱播,人們對北魏歷史產生了一些興趣,特別是馮太后與李未央的關係,到底馮太后是不是就是李未央,成為許多人心頭的一個謎題。
  • 北魏馮太后:為男寵殺兒子的傳奇太后
    北魏馮太后,河北冀州人,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皇后。她曾是前朝北燕的亡國公主,北燕滅亡後,被充入宮中為婢女,幸得姑姑馮昭儀多方照應,12歲那年被13歲的文成帝拓跋浚選中,封為貴人,15歲被皇帝立為中宮皇后。
  • 【看歷史】李未央的真實原型:北魏馮太后
    然而,歷史上北魏真有一個叫做李未央的皇后嗎?依據《錦繡未央》中的故事背景設置,李未央是北魏皇后。只是,她的角色應該是綜合了歷史上不同的原型併集於一身。 依史料記載中北魏有名的馮太后,既是李未央的最主要原型。
  • 是非功過,北魏馮太后,從沒落貴族,成就「千古一後」
    多少女人執政或是垂簾聽政之時,被貫以禍國殃民的惡名。歷史上留有芳名絕無僅有的是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除她之外,還有些協政的女人,也是值得歷史記載。今天說一下「千古一後」馮太后。馮太后生於南北朝時期,這一歷史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兩大亂世之一。
  • 北魏馮太后:一個很黃很暴力的女人
    北魏太后馮氏是一個傳奇的女人。馮氏早先是北燕皇族,祖父馮弘是北燕國君。北燕被北魏打敗後,馮氏的父親馮朗向北魏投降。馮朗投降北魏後,任西城郡公。但馮朗最後還是因罪被殺,具體原因沒有記載。馮朗死後,馮氏受其牽連被充入宮中為奴。成為奴婢的馮氏並沒有很可憐,得姑母馮昭儀幫助,長成一個大家閨秀。拓跋濬即位後,為文成帝,封十一歲的馮氏為貴人。
  • 北魏馮太后:為了男寵,不惜毒死皇帝!
    文/晚風暮雨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后先後扶立兩位皇帝,兩輔朝政,獨攬大權長達20餘年。馮太后掌權期間,勵精圖治,大刀闊斧改革,使北魏再次強大起來,史稱為「太和新制」。馮太后是北燕皇族,爺爺是北燕昭成皇帝馮弘,父親是秦雍二州刺史馮郎。
  • 北魏馮太后:歷史,你不懂我!
    如同晴天霹靂,馮皇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第二天,年僅12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史稱獻文帝,馮氏被尊為皇太后。3天以後,按照北魏的傳統,拓跋濬生前穿過的衣服、用過的器物都要焚燒,百官、嬪妃一起在現場哀弔。火光升騰中,馮太后嚎啕不止,突然撲向熊熊的大火。
  • 好色的北魏馮太后,更是一個執政的女強人啊
    拓跋鮮卑的拓跋珪建立北魏,北魏出了一個了得的女人,女中豪傑,就是被稱之為「文明太后」的馮氏。 馮氏是北燕主馮弘的孫女,但她出生時,北燕已經被北魏所滅好幾年了。 她的父親馮朗在北燕沒滅國前,由於受到繼母慕容氏的迫害投奔了北魏。
  • 歷史上最風流的太后:北魏馮太后的房事錄
    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千古第一後馮太后。馮太后執掌北魏二十餘年,期間實行了大量社會改革,使得國力達到鼎盛,可以說,北魏的繁榮是由她一手打造的。 文成帝死後,第一個撲進馮太后懷裡的男人是李弈。這個男人俊秀偉岸,面容姣好,讓馮太后甚是喜愛,他們整日在一起,寸步不離。
  • 女人不狠,地位不穩,北魏馮太后為穩定地位都做過什麼?
    北魏馮太后是北魏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兩度臨朝聽政,執掌北魏政權近二十五年。 馮太后出身北燕皇族,其父馮朗是北燕皇子,公元436年,北魏太武帝攻打北燕,馮氏的祖父——北燕皇帝馮弘倉皇而逃,馮朗投降北魏才得以保住全家性命。
  • 李未央原型大同北魏馮太后
    不過也有網友透露,該劇套用的是北魏歷史,因為架空重生這類的現在廣電不過審,李未央歷史原型其實是北魏歷史上的馮太后,劇中叫馮心兒,男主是北魏文成帝,劇中叫拓跋浚。在馮氏的指導和輔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公元465年(和平六年)獻文帝即位,尊為皇太后。太后執政,定策誅殺丞相乙渾。獻文帝非太后所生,聽政後誅除太后內寵。公元471年(皇興五年)獻文帝禪位於五歲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過問大政。公元476年(承明元年)馮太后毒死獻文帝,再度臨朝稱制達十四年。她聰明果決,猜忌而長於權術,以重管﹑重罰駕御群臣,為其所用。
  • 為北魏徹底改革創新的是馮太后,「出名」的為何卻是孝文帝?
    女強人是我們現在的說法,然而,當我們追索歷史上的女強人也是應有盡有的,像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還有慈禧太后也是史上當之無愧的「復古版」女強人。然而,我們今天先來說說同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版女強人——北魏的馮太后。
  • 從亡國奴奮鬥到太皇太后,北魏馮太后的開掛人生
    馮太后,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政治家,按照現在的說法,她是妥妥的女強人。馮太后,本身出生高貴,她是北燕的公主,可是她出生不久後,就經歷了亡國之痛,當時的北燕被北魏幹掉了。按照北魏皇室的規矩,年幼的馮太后可以免於一死,但是要去皇室後宮充當奴婢,從一個高貴的公主到一個卑賤的奴婢,當時的馮太后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打擊。不過還好馮太后內心堅強,一直堅持自己。她有著明確的目標,雖然在奴隸堆中隱忍著,等待著。馮太后長相美麗,而且加上馮太后一直不斷的學習,自然是和普通的婢女氣質是不一樣的。
  • 千古一後——北魏馮太后:24歲守寡,登上權利巔峰,豢養男寵,卻各個優秀...
    還真的舉不出來幾個例子,但是北魏馮太后就是那其中之一!歷史上的馮太后出自長樂漢人,先祖北燕皇族,因為北魏攻滅被淹,她的父親就投降北魏,她出生時候,自己國家已經滅亡五年多。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馮朗因禍處死,她因為年幼就沒入宮奴,成為太武帝拓跋燾的宮人。在十一歲那一年,當時新即位的文成帝拓跋濬選妃子。
  • 馮太后與她一手培養長大的孝文帝,拉開北魏改革大幕
    文成帝的皇后馮氏(442-490),因死後諡為文明太皇太后,又稱文明太后,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女政治家。文成帝死後,她實際掌握政權達20年,對北魏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有很大影響。 01、馮太后廢帝 天安二年(467),文成帝拓跋濬長子、獻文帝拓跋弘,生子拓跋宏(467-499),即後來的孝文帝。兩年後立為太子。
  • 北魏馮太后24歲守寡,南朝皇帝:派壯男當使節,兩國果然實現和平
    北魏和平六年,24歲的女主馮太后上臺執政。而這個馮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奇女子。馮氏出身北魏官宦之家,其叔叔馮邈在朝廷裡當將軍。一方面,他們陪伴在太后的床幃;另一方面,他們又是太后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讓馮太后對北魏的統治穩如磐石。由於馮太后在私生活方面的肆無忌憚,導致宮廷中屢有醜聞傳出。甚至有傳聞,馮太后又懷孕了。為了治療她的「隱疾」,太后曾連續召見三個太醫。第一個太醫直截了當地說:「太后有喜了!」馮太后二話不說,直接將太醫處死。
  • 北魏馮太后:為了情人害死兒子,為了江山培養孫子,真是個奇女子
    北魏馮太后,就是這樣的一個女人!15歲當皇后馮氏出身顯赫,其祖父是北燕國君,但是到了她這一代,北燕已經滅亡了,馮氏一族成了北魏的臣子。寄人籬下的日子沒過多久,父親馮朗就被北魏朝廷隨便找個理由處死了,誰叫他是曾經的北燕王子呢,北魏朝廷是不會放心讓他安穩地活著的。
  • 北魏馮太后到底有多牛?廢殺皇帝亂權不亂政,後宮男寵各司其職
    北魏能從一個習慣掠奪的野蠻國度變成一個文明國度,就是受馮太后的影響。馮太后單名一個「有」字,她是北燕君主馮弘的二子馮朗之女,由於國家被北魏滅亡,她從小就在宮中做奴僕,11歲時被文成帝看上,成了貴人,之後他們便開始美滿幸福的生活。可是,這個文成帝是個短命鬼,年僅26歲就駕崩了,北魏王朝的統治權力自然就落到了馮太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