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我們可還稱職?

2020-12-20 閒小包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記,被評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優秀的家庭教育原作品」,據說還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傳開來。

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於家庭教育的被忽視和不得法,而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是一本有思想、有智慧的家教讀本,今日讀到「自己不帶孩子就是瀆職」這一節時,深感扎心。

在這一小節裡,作者用自己堅持帶孩子的經歷和其他父母「生而不養」的案例,揭露當今社會不容忽視的現象:我們為了個人事業而忽略家庭事業,因為工作忙碌就把孩子丟給家裡的老人或保姆照看。我們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為孩子付出時間和心思。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才後悔當初沒有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中國有6800萬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愛,長期寄養在老人身邊。很難想像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步入社會,會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和他們的下一代。

與孩子聚少離多的無奈

又到了要回xx市上班的時候,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我跟孩子說:「媽媽一會要回xx市上班,過幾天就回來,你可以乖乖聽奶奶的話嗎?」孩子很肯定地回答:「好的,沒問題,你要乖乖去上班!」到了下午,老媽發來視頻通話,孩子哭得撕心裂肺,重複著「媽媽回來,馬上回來」的哭喊,怎麼安慰都勸不好。最後還是用電視播放動畫片才轉移了他的注意力。

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孩子斷奶後,我和孩子就開始分居兩地,平時由父母幫忙照看孩子,我和老公只有休息才能回去帶孩子。

我們的工作和自己帶孩子會有多少衝突呢?一來,老公是做建築設計的,經常加班不由人。我是做教育培訓的,別人休息我上班。也就是說,我們的作息和孩子的作息很難同步。自己帶孩子首先在時間上就協調不過來。二來,我們雙方的父母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有屬於他們的房子和圈子,要他們搬到另一個地方,幫我們搭把手吧,對他們來說也不公平。於是,想在每天上班時讓父母幫忙看顧,下班就能自己帶孩子的想法,也沒能實現。

令我擔憂是,當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開始學會模仿,也開始不受控制,父母經常向我抱怨孩子沒法教的時候,我只能在視頻的一頭默默接受,心疼自責卻無能為力。

在讀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之後,更對比出我們在陪伴和教育孩子方面的種種缺失和不足,尤其是不能自己帶孩子這塊,直戳痛處。不過在作者的教誨和啟發中,我也找到了一些可以改進的方向。

辦法總比困難多

把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這種教養方式對兒童的損害不會立即呈現,但孩子不會白白做出犧牲和讓步,任何不良的成長過程都會在他的生命中留下痕跡,成為日後影響他生命質量的一個病灶,同時也給整個家庭帶來好多麻煩。

父母本該用心養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應該成為我們怠慢孩子的理由。如果我們能對孩子成長的每一天,每一種境遇的重要性有所覺悟,又帶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辦法自然就有了。

換工作有時候我在想,如果一份工作忙到不能兼顧家庭,是不是可以考慮換工作?雖說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辛苦,但找一份離家近,方便接送孩子的工作,是不是真的那麼難?

也許只需要改變一下我們以事業為重的觀念,轉而選擇以照顧孩子為重。那麼我們在擇業的時候就會更傾向,也更容易找到適合兼顧家庭的崗位。

提高陪伴質量如果因為工作忙,不能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那就需要儘可能在有限的相處時間裡,提高陪伴的質量。

我們可以在節假日帶孩子出門遊玩,可以利用周末帶孩子參加有組織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哪怕是在睡前花十分鐘和孩子一起閱讀。

儘量減少孩子失落感如果不得不長時間離開孩子,一定要提前讓孩子與爺爺奶奶或可信賴的看顧人培養感情基礎,不要讓孩子有被「遺棄」的感覺,避免孩子缺乏安全感。

在離開孩子期間,但凡有空,即便抽空,也要多跟孩子電話或視頻溝通,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牽掛和關心,減少孩子的失落感。

告誡自己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目送》

我的姨丈就時常感慨,在兒子小的時候沒有多些時間陪伴,等到有時間教育他的時候,已經隔了幾層「厚障壁」,管不住了。好在小夥子一直走在正途上,只是比較隨性。但童年那些沒有相處夠的親子時光著實補不回來了。

我有同學為了孩子自己創辦教育培訓機構,邊經營事業邊陪伴孩子,一舉兩得;也有二胎的同學,辭掉了公司的高薪工作,發揮所長做起了自媒體運營,事業和家庭都遊刃有餘;還有朋友正在自己研發課程體系,為企業員工提供高性價比的培訓服務,上班時間自己說了算……她們都是在做母親後,重新對自己的人生做了規劃。都說「為母則剛」,我很佩服她們的勇氣。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有的世界,他的成長,取決於父母為其營造的環境。儘量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吧,儘量用心和他們在一起吧。千萬別讓他們成了有父母的「孤兒」。

相關焦點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多年臨床經驗,堪比哈佛家訓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一個教育專家十六年的教子手記。多年臨床經驗,堪比哈佛家訓。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你合格了,孩子就合格了
    我們一直希望孩子做得足夠好,但我們卻根本沒有做好。任何時候都要知道,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當你做好了,那麼孩子基本上都特別優秀,當你做不好,那麼也不要怪孩子,因為這個結果是正常的。01前兩天看了一本書,對這個觀點更加贊同了,這本書就是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讀書 關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一位讀者在郵件中給我講了一件有趣的事。一天,她7歲的兒子在樓下玩,忽然急衝衝地跑回家,「媽媽,快點,快點把那本書給我!」說話間拿起我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就往外跑。媽媽拉住他問幹什麼,孩子說:「佳佳他媽媽又打他呢,我趕快讓他媽媽看看這本書,以後就不打佳佳了!」這位讀者告訴我,她一直以來自信自己是個好媽媽,對孩子非常關心,管教嚴格,可孩子卻越來越不如意。
  •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懂得這些,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媽媽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那麼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一、不要做個悲觀消極的媽媽作為媽媽,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孩子,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裡。因此,我們不能做一個悲觀消極的媽媽。
  • 「好書推薦」《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和煦的春風中,我們走進了四月「閱讀季」。今天向全區婦女姐妹推薦的書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mp302:46來自遼寧大連旅順婦聯推薦書目:《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 者:尹建莉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6年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再版
  • 推薦好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一對常年在外對孩子缺乏關心照顧的父母,在老師家訪時候,孩子不得不請保潔公司清潔工來臨時扮演家長,結果不小心遇到了真家長。該作品不僅引得大家頻頻爆笑,也呼籲了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社會應該多關愛留守兒童、關注此類社會現象的問題,從而引發學生家長們好好反思。故事雖然是新故事,道理卻是老道理,所有的道理我們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下文稱《好媽媽》)中都可以找得到相應的篇章。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待孩子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影響孩子一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第一章的內容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就有專門的篇幅寫到「不要捉弄孩子」: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臨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讓孩子犯錯誤、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興,給孩子帶來的是羞辱、擔憂和失落。
  • 孩子在商場打翻了粥,媽媽的回應獲路人點讚,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孩子在商場打翻了粥,媽媽的回應獲路人點讚,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孩子最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性格怎麼樣,他的情商高低,甚至他的人生事業的發展最終怎麼樣,很大程度上決定他來自什麼樣的家庭,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特別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極大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怎樣帶孩子避開教育中的「坑」?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很多學校追求升學率,老師追求分數。大考小考總在考,作業試卷滿天飛,讓學生和家長叫苦不迭。有一本勇敢的書,它無情地揭露了教育的弊端,並給出了應對辦法。這本書就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本書作者尹建莉是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總匯導航篇---值得收藏
    總匯導航篇---《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值得收藏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的品質決定孩子的一生
    母親的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家庭,哪怕窮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休憩的港灣和樂觀向上的源泉。一位母親為社會所貢獻的最主要的產品就是自己的孩子。然而並不是每一位母親都擁有美好的品質,會愛自己的孩子。
  • 黃磊10年養娃心得首次披露,只有一個「絕招」: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文/胡胡育兒日記說到黃磊大家都不陌生吧,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情商非常高,而且有著非常令人羨慕的家庭,可愛懂事的孩子,溫柔知性的妻子,簡直就是「人生贏家」!爸爸要全力支持媽媽的工作在很多家庭裡面,媽媽都必須要了解孩子的一切,孩子無論是學校還是生活,都是在媽媽的精心打理之下進行的。據說有一次多多非常喜歡一條狗,央求黃磊帶回家,一般這種情況下,要麼是帶回家,要麼直接拒絕。而黃磊的做法則是給孫莉打電話,徵求媽媽的意見。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送給天下快做母親的人
    該書是教育專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記,相比許多家教圖書,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以下特點:第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一個各方面做得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媽媽是這個教育單位裡的老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孩子的消防員。無數事例證明,孩子最初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媽媽身上學來的。因此,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媽媽要特別重視榜樣對孩子的巨大影響作用,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幹警隨筆|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感 2020-07-03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教育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原標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作者|尹建莉
  • 想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做好這4點就夠了
    可是爸媽發現她寫作業時效率很低,拿起語文書還沒念完一篇課文就去找吃的,吃完東西又打開書包掏出作業本開始寫字,沒寫幾個又開始在屋裡瞎溜達。從下午到晚上作業寫的非常慢還被檢查出不少問題,令爸媽非常頭疼。以上幾種情況在我周圍人和自己的家庭中也有發生,這也是我這個階段開始閱讀育兒書籍的原因,第一本就翻開了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讀書筆記|《好媽媽勝過好老師1》(純乾貨)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是被稱為家教女王的尹建莉。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者至少聽過這本書的名字。我對這本書也慕名已久,不過真正仔細閱讀這本書,是在我成為一名孩子的母親之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的特色在於,作者是從一個母親的角色進入問題,卻始終以專業的學識和態度來看待問題和分析問題。
  • 1個好媽媽勝過100個好老師!做到這5點,孩子不會差!
    1.進門前,忘記自己的不愉快在進屋之前,媽媽應該提醒自己,你應該忘記所有在單位的不快樂。現在你開始扮演母親的角色。3.承認自己的不夠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我不是完美的。我為什麼要讓我的孩子變得完美?沒有別人的孩子考試成績高,個子不夠高,膽子沒有別人大,連走路的姿勢都不好看。孩子們百般挑剔的時候,父母總是能挑出孩子的缺點。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但下面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能教給孩子
    許多父母都度過尹建莉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於媽媽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但其實,爸爸在兒童教育中同樣重要,以下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才能教給孩子哦。有些品質媽媽教不來。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爸爸可以通過玩遊戲、做家務來突出規則意識,讓孩子了解真相。 學會做一個會示弱的「笨爸爸」。好爸爸有時需要表現出軟弱,假裝什麼都不知道。例如,當孩子剛學會某項技能或技巧時,父親可以假裝自己不如孩子,或者故意犯錯,讓孩子展示自己的技能。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二章節讀後感
    原創:一儒語文講師團成員紀慧燕老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相聚於此。今天藉助一儒老師提供的平臺,同大家分享一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第二章節相關內容,結合自身實際淺談自己的感悟: 第二章節「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其實重點圍繞兩個字,就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