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媳婦!她不離不棄30年照顧婆婆,感動了所有上海人!

2021-02-07 上海微生活

她是位堅韌的少數民族女子

從外鄉嫁到上海30多年

面對病魔纏身的婆婆

她不離不棄的悉心照料

有過辛酸、有過淚水,但她無怨無悔

她就是上海奉賢的好媳婦

馬利軍




隨著馬利軍獲得2015年度奉賢區感動奉賢人物稱號,這位堅韌的外來媳婦「30年不離不棄照顧多病纏身的家人、風燭殘年的婆婆,用孝、賢、韌撐起了一片天」的故事被廣為流傳





1981年,奉賢區青村鎮姚家村村民馬翠娥為兒子李國軍娶了媳婦——廣西壯族姑娘馬利軍


馬翠娥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個身材嬌小的新娘,用她瘦小的肩頭,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





馬利軍的新家很貧困。這個家裡,公公早年去世了;大伯是殘疾人,沒有勞動能力,單身未成家;她的丈夫李國軍曾經坐過牢,又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很難找到工作


作為新媳婦的她,毅然決然地接過婆婆的擔子,照顧起這個家。她鼓勵丈夫外出找工作,家裡田頭的活,她一把抓,還把大伯的健康掛在心上,求醫問藥,四處奔波




過門第二年,馬利軍給這個家添了男丁。原有的5畝耕地也在馬利軍和丈夫的精心耕作下有了收成,日子好起來了。沒想到,一場場災厄正悄悄逼近
1998年,馬利軍突然查出甲狀腺癌。家裡賠上所有積蓄,還借了大筆外債,給馬利軍做了手術。此後,靠藥物維持的馬利軍一直憂心地生活著,生怕哪天舊病復發再讓這個家承受痛苦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2009年,丈夫李國軍查出了白血病,反覆的化療再次把這個家掏空。最難的時候,家裡欠了醫院3萬元治療費。眼看丈夫的藥就要斷供,婆婆都幾近放棄。可馬利軍還是毅然向村裡借了2萬元,又從兒子的工廠預支了1萬元工資,讓丈夫有了生的希望
醫院告訴她,「只要帳面上有100塊餘額,您丈夫的日常治療就還能維持一個星期。」於是,馬利軍把家裡的電視賣了100元;把往返醫院用的自行車賣了,100元。就這麼一點一點地,為丈夫攢下活著的機會
就在全家人為李國軍懸著一顆心的時候,馬利軍的婆婆馬翠娥被查出患有皮膚癌。這一次,千瘡百孔的家再也榨不出一分錢。可馬利軍不願放棄,「做不起手術,我們就保守治療」。在馬利軍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得以穩定馬利軍說,在她嫁到上海的35年裡,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活著」,一件是支撐她的家人「活著」




2004年,婆婆馬翠娥再嫁,然而不幸的是,兩年後其再嫁的丈夫過世了。夫家子女不願承擔贍養義務,馬翠娥被掃地出門。馬利軍說,婆婆是我的親婆婆,我來養。她親自去接回了婆婆


2014年5月,婆婆馬翠娥突發腦溢血住院治療,馬利軍又守在病床前照料婆婆。日日夜夜得撐著


婆婆出院後敬老院不肯接收,自己家裡房子碰到拆遷,因有行將就木的老人,鄉鄰忌諱著,不願意借房子給他們家住,為了妥善安置婆婆,她自己省吃儉用,借錢把老人送去了福利院


2015年,馬利軍的婆婆因病情嚴重而與世長辭。馬利軍一人將婆婆的後事安頓好,送好婆婆最後一程




回憶這些年最痛苦時刻,馬利軍講述了那個15天徘徊生死線的故事。

2011年春,由於家中常年有臥床的病人,導致年幼的孫子遭細菌感染,發燒不止,幾乎同一時間,婆婆和丈夫舊病復發,雙雙住進了醫院。

在婆婆住進醫院的當日,馬利軍幾乎一天一夜沒吃東西,也沒合眼,最終暈倒在了樓梯間,被路過的醫護人員攙扶回去。可遭遇病痛的婆婆卻一刻也離不開這個兒媳婦。一聽說馬利軍走開了,婆婆便拔掉針管不願配合治療。

於是,在奉賢區中心醫院的住院部出現了這樣的一幕——一大早,馬利軍跑到內科住院部的血液科給老公餵飯;緊接著,再趕到外科大樓幫婆婆擦洗身子;完事後,又火急火燎地去兒科住院部看望孫子……

為支付婆婆、丈夫和小孫子的治療費用,馬利軍只能狠心讓兒子在鞋廠加班加點地幹活兒。那15天裡,為了能拿到每日40元的辛苦錢,兒子未曾休息過一天





30多年來,嫁到上海來的馬利軍幾乎沒有回老家探過親


隨著年事已高,儘快幫她圓一圓「回家夢」一直掛在姚家村村委會主任季玉英的心上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南橋做生意的賈春雷從朋友口中聽說了馬利軍的感人事跡,他非常感動,與妻子商量後,一致決定幫助馬利軍圓夢


賈春雷說:「買幾張飛機票,盡綿薄之力,卻可以讓馬利軍一家團圓,非常有意義。」




當飛機緩緩在廣西落地之時,迎接她的,不只是父母和兄弟姐妹,還有家鄉的父老鄉親


鄉親們說:「馬利軍的事跡不僅感動了奉賢人民,事跡還傳到家鄉,也感動了家鄉的人民。得知『奉賢姑娘』回來了,我們都要來迎接。」




如今,在政府的幫助下,馬利軍和家人住上了新建的房子,還享受到了鎮保待遇,給晚年生活添上了一份基本保障


雖然她自己時常還要與病痛鬥爭,更有體弱的丈夫需要照料,但馬利軍坦然地向記者表示:「我相信,好人一定有好報。我會繼續把孝賢的精神傳下去。」



希望馬利軍的精神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讓這個冬天因為愛而更加溫暖





相關焦點

  • 陳敏之產子 老公不離不棄的照顧讓她非常感動
    陳敏之產子 老公不離不棄的照顧讓她非常感動時間:2016-12-22 21:51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敏之產子 老公不離不棄的照顧讓她非常感動 現年37歲的TVB女星陳敏之在微博曬出兒子的小腳丫,稱:各位Uncle, Auntie, 我已經出生啦!
  • 為什麼電視劇都愛「黑」上海婆婆?
    打開百度搜索「上海婆婆」,前幾頁幾乎清一色的都是對上海婆婆的diss。其中,「上海婆婆很排外」成為大多數人的心聲,有媳婦甚至發帖稱,儘管她的工資比男方高,家裡條件比男方好,但自己的上海婆婆還是看不上她。
  • 兩位央視主持人,對愛情的不離不棄|綜藝|倪琳|上海東方電視臺_網易...
    她在23歲時與41歲的丈夫結婚。在29歲時,她與生病的丈夫不離不棄。無論是綜藝節目還是新聞節目,節目中都有很好的主持人。他一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她是上海東方電視臺的主持人。當您提到主持人這三個詞時,大家都會想到她嗎?
  • 不離不棄十餘載 與君牽手共前行
    他們原本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卻被突如其來的疾病打破了平靜;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卻用十餘載不離不棄的堅守,為我們演繹了兩段愛的傳奇;他們都是貧困戶,卻堅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帶著丈夫從醫院回來後,江海霞每天不僅要負責照顧丈夫、兒女的生活起居,還要打零工補貼家用,並且丈夫需要用藥物來延緩病情惡化,兒女的學費和藥品支出也成了一大難題。每到茶季,連續陰雨天氣,丈夫的病情就會加重,發病的時候不讓江海霞進家門,她就在旁邊的茶房裡睡下,但她卻從不抱怨。2014年,隨著全國脫貧攻堅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經過精準識別,江海霞一家被評為了貧困戶。
  • 上海知青與朝鮮族婆家的幸福生活,令人羨慕又感動
    小妹告訴我,自己特別幸運,有一個好婆婆,小孫家在汪清縣城近郊,離工廠不遠,由於小孫父親去世得早,全部生活的擔子壓在了婆婆身上。小妹生孩子後,八十歲的婆婆為了不耽誤小妹上班,每天背著孩子,一邊幹家務,一邊幫小妹全家做飯洗衣服。婆婆毫無怨言,從來都沒有和小妹紅過臉。
  • 悉心照顧99歲婆婆 80歲的她連續5年獲評「好媳婦」
    在東山縣西埔鎮石埔村,農家媳婦謝茶鳳連續5年被評為石埔村「好媳婦」。她1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身患重病和腿腳殘疾的婆婆,感動村民。謝茶鳳的家是36年前建的一幢二層石頭樓房,與周圍三四層新樓房相比,顯得有些老舊,但屋裡屋外打掃得很乾淨。剛從婆婆房裡忙完走到廳堂的謝茶鳳笑著說:「近段天氣特別熱,我一天要幾次用溫水為婆婆擦身、按摩,她才能睡好覺。」
  • 景縣一婦女照顧重傷丈夫8年不離不棄
    河北新聞網11月14日衡水電(郎海江、史豔澤)今日上午,愛心人士一行8人來到衡水景縣王瞳鎮,為不離不棄照顧車禍重傷後遺症丈夫8年的「王瞳好媳婦」韓紅領帶去了愛心冬衣和善款。    據了解,2008年,韓紅領的丈夫在騎摩託車回家途中出了車禍,車禍重傷後遺症讓他成了像植物人一樣的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丈夫出事後,好多人都勸韓紅領離開,重新生活,丈夫也不止一次讓韓紅領帶著孩子離開,但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邊。韓紅領說,她明白丈夫的苦心,但作為人妻,她深愛著自己的丈夫;作為人母,孩子需要一個完整的家。
  • 十大奇葩婆婆排行,尤其是最後一種!上海婆婆中了幾條?
    這是中國式婆婆才有的奇怪心理,也是心理學家一直致力於攻克解決並探究的心理學難題,為啥就是有一些變態的人看不得別人高興呢,尤其,看不得自己兒子和另外一個女人的幸福呢,難道這些人想不明白,她也是這個家裡的女主人。
  • 溫暖故事:傾家蕩產,不離不棄,只為兩個字:團圓!
    後來兒子上幼兒園,公公婆婆在家含飴弄孫,小兩口憑著勤勞的雙手,積攢了一點錢,在揚州按揭了一套商品房,眼看著日子有奔頭了,哪曉得就在2012年的10月份,一個晴天霹靂,把所有的夢都打碎了,孫亞紅得了白血病!
  • 愛,在不離不棄時(完結)
    Jeff在大學上課那兩年半,Minna肩膀的問題一直復發,嚴重時連杯子都端不起來。教會的人知道後,輪流接送他上下學,陪他上課,讓她休息一個月,進行復健。        2018年 Minna必須獨自回深圳看望高齡的父母。教會每天都有人來探望 Jeff,即使那時他已能照顧自己了。
  • 西吉好媳婦!34年不離不棄照顧癱瘓丈夫,只為…
    她堅信丈夫會再站起來,和原先一樣,再續陽光燦爛的日子。  3年過去了,蘇明玉卻再也沒站起來。  丈夫摔斷腰那年,黃進蘭才23歲。  如花似玉的年紀,丈夫已殘疾,往後的日子咋過呢?  有人勸她,「人已經沒指望好了,再找個好人家過日子吧,不要虧了自己。」  蘇明江13歲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已年老,無力照看。
  • 【關注】黃驊七旬老漢照料癱瘓妻30年不離不棄,老伴繡下「甜蜜蜜」表達愛意
    可他越對我好,我就越覺得這一輩子對不起他!」張建民聽到老伴說這些話,他也把眼淚咽進肚子裡說:「人心換人心,從她癱瘓那天起,我就發誓不壞良心、不壞腸子、盡心盡力把她服侍好,讓她快快樂樂度過每一天!」 突來變故 身高馬大的妻子一下站不起來了張建民、杜寶華是1968年農曆臘月二十六結婚的,婚後他們育有二子,一家人非常幸福。
  • 閨蜜坐月子她婆婆拒絕照顧她,那婆婆到底該不該照顧媳婦坐月子呢
    整個孕期她老公都很細心的照顧她,夫妻倆夫妻每天都懷著期待的心情,迎接孩子的到來,好不容易熬到孕晚期,離預產期還有幾天,他們把住在附近的婆婆叫過來照顧小麗,順便讓她婆婆照顧她做月子。一開始她婆婆並沒有表示反對,她們夫妻倆就默認為她婆婆是同意了的,所以小麗老公也就沒有請假了。
  • 「大圍腰」的母親孤身照顧智障女38年,不離不棄!感動很多大方人!
    ,一直牽著智障女兒,走著,不離不棄……小琴(左)和她的母親今年6月,這位母親成了大方縣第二屆道德模範候選人,在大方論壇投票欄,以高票位列第二。「如果推倒之後起不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謝光英說。在她們的日常生活裡,冬天凝凍的時候最難過,母女倆出一趟門都要找人牽。「牽一次人家收30元,一個冬天還是要花不少錢,在這一塊上。」前年,謝光英心臟不好,去貴陽住院做手術,把小琴給人照看,花了幾千元錢。
  • 點讚 | 尋找最美家庭——真愛呵護 不離不棄 構建和美之家
    在鶴慶縣人民檢察院,有這樣的一個家庭,夫妻17年來,歷盡風雨,堅忍不拔,面對挫折,不離不棄,真愛呵護生活無法自理的孩子。他們互相恩愛、相濡以沫、樂觀向上;他們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勤儉持家、禮讓鄰裡。他們是平凡的人,卻憑著真愛、執著、付出、奉獻,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用愛的音符,彈出不平凡的樂章,用美的元素構建和美之家,他們就是鶴慶縣人民檢察院鄧宗柏一家。
  • 和婆婆相互恨了15年,照顧老年痴呆的她3年,最後她的遺囑感動我
    整村的人都擠了在門口看熱鬧,當著全村的人,我說以後她要是老了病了,我不會去照顧和養老,我也不去看一眼。婆婆衝著我指著我的鼻子說:「我有兩個兒子,用不著你。」自從那次大吵之後,我和婆婆兩人相互不交往,即使是我搬新房子,這麼大的事,她也不來。當然我心裡也恨她,我想她也一樣恨我。
  • 知名美女主持,24歲嫁42歲丈夫,丈夫身患重病不離不棄
    曾是央視最美女主持,24歲嫁42歲丈夫,丈夫身患重病不離不棄主持人尋找伴侶時,很多人找的都是同行,因為同處一個行業有很多共同語言,曾是央視最美女主持的王萌萌與丈夫程雷就是其中一對。王萌萌在24歲那年嫁給了42歲的丈夫程雷,兩人雖然有著18歲的年齡差距,但彼此間非常恩愛,丈夫程雷身患重病時,王萌萌依然不離不棄的照顧他更是感動了很多人
  • 先有好婆婆,才有好媳婦!說的太有道理了!
    兒媳不是親女兒,但是勝似親女兒,為了不讓孫子成為孤兒,兩位老人將兒子帶回家中自己照顧,兒媳繼續留在醫院治療。兩位明事理、懂大愛的老人,感動了無數網友,短短一天內,超過2萬人捐款給這個不幸的家庭,捐款總額為30萬元。
  • 【幸福伊濱】30年不分家!好媳婦倪欣桃告訴你持家秘訣……
    【幸福伊濱】30年不分家!她30年如一日,不辭辛勞,照顧年邁的婆婆,不僅承擔起了作為兒女的責任和擔當,更用榜樣的力量讓孝道在司馬社區生根發芽。倪欣桃家有42口人,是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家族成員相處和睦,對待長輩孝順體貼,很是讓大家羨慕。倪欣桃的婆婆已經96歲,去年不小心摔傷,只能臥床休養,照顧老人的任務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 《夢想秀》追夢人與患癌妻子不離不棄今夜完婚
    《夢想秀》追夢人與患癌妻子不離不棄今夜完婚 2015-04-30 08:49浙江衛視官網 這些故事在為觀眾們帶去了無數感動與正能量的同時,也會引發許多思考。夢想的魅力與逐夢的堅持,也在這樣理性與感性的碰撞與衝擊下愈發明晰。本周,追夢人丁養俊在《夢想秀》的舞臺上,為患癌妻子策劃了一場浪漫特殊的婚禮。兩人甜蜜卻坎坷的愛情之路,令無數人欽羨的同時痛心。他們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態度,也讓觀眾們對愛情產生了新的認識和思考。今晚《中國夢想秀》將繼續講述這對愛人的故事,他們還將為我們帶來哪些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