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華輿訊 據微雪梨報導 這一天,全澳發生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仿佛澳洲人在一夜之間翻倍了對中餐的喜愛,
他們有的人親臨現場、拿起筷子吃著「Special Lunch」,
一些中餐館的外賣電話就像交易市場般頻繁響起,
還有一些澳洲人拖家帶口來到中餐館用餐。
j這一幕與中餐館此去經年,不少中餐館老闆高興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而除了高興之外,有的更多的是感動。
在這個全澳中餐館的寒冬中,
澳大利亞的這一群人,送來了碳火。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澳大利亞流言風語如竄堂冷風無孔不入,
「Eastwood有患者四處逛街!」
「Hurstville有人發燒還去上班!」
「CBD一家指甲店店員吃退燒藥上崗!」
「David Jones有中國銷售吃退燒藥上班!」
在澳洲這樣一個生活節奏閒散的國度裡,人們得個感冒都可能請假半天,
一場疫情,卻砸出了這麼多「勞模」來。
無疑,這些都是毫無邏輯可言的,沒有可信度謠言,
但是人們總心系「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信念,
謠言雖破,但其引起的恐慌會蔓延很久。
Eastwood街道變得空無一人——
雪梨唐人街也空了,
「信履德通」的招牌下,
由於不為人信,而鞋履寥寥,曾經厚德載福,如今通前徹後空無一人。
墨爾本Box Hill中心人流寥若星辰,
這樣一來,本身以人流量為生的中餐館無疑遇到了寒冬。
據統計報導,
一些中餐館的營業額直降80%,
人們不敢來中餐館用餐,惶恐自己染上新冠病毒。
由此一來,餐館沒了客人,就像魚沒有了水,草沒有了陽光,
餐館利潤每日負數,幾乎日日虧損。
小的餐館就不說了,就連一些標誌性中餐館都撐不住了,
墨爾本「食為先」最先說了再見。
墨爾本的Grain Asian Cafe營業額也在以每日50%的速度下跌,
「我們過去所做的許多艱苦工作,現在都已經白費,顧客離開的速度令人吃驚...」
正是因為這樣,一些澳洲人看不下去了,
中餐館、印度餐館、澳洲餐館、義大利餐館、日本餐館都是澳洲的餐館,
為啥咱因為空穴來風的恐慌就不能吃中餐館了?
旋即,澳洲組織「Get it Up」發起活動,
名為#IWillEatWithYou。
該組織向全澳100多人發起號召,號召大家別想那麼多有的沒的,
中餐館裡的中國人也都是住在澳洲的,
中國回來的攜帶病毒的中國也同樣會去澳洲餐館,
大家不要慌,該怎麼吃就怎麼吃!
Get It Up表示,
在其他餐館和購物中心熱鬧非凡的同時,
唐人街的餐館和亞洲店鋪裡卻空蕩冷清,
如果我們再不採取行動,將會有更多人失去生意,
失去生計...
於是熱心腸的澳洲人,又行動起來了。
一名名叫Simmon的澳洲人,
現在幾乎每天晚上都點中餐館的外賣,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一名叫Aakheperure的網友表示,
現在每周都會到中餐館吃飯,從不會錯過中國美食。
一名叫Susie Cole的墨爾本媽媽更是帶著一家人前往中餐館用餐,
並表示中餐館很安全,
大家不必太過恐慌。
就連維州衛生部長Jenny Mikakos也行動了起來,
前往墨爾本家宴渝悅用餐。
家宴渝悅可是之前維州一名確診者在確診前用過餐的地方。
部長表示,這家菜味道不錯,用餐也很安全,
鼓勵澳洲人多走出家門,
前往中餐館用餐。
緊接著,澳洲總理莫裡森也「走出家門」了,
前往墨爾本Box Hill用餐,
順便做個考察…
澳洲人的熱心腸和暖意無處不在,
組團出去吃飯的活動怎麼能不帶我…
希望澳洲各大中國企業和餐館早日回血,
每天要我吃牛肉派,我會病危的。(原標題:最近,澳洲人紛紛走出家門,衝向中餐館!知道真相後,所有人都在鼓掌!)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來源:微雪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