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漳州6月7日電 (張金川 龔雯)「大家點亮『小心心』,我和南高村在這裡等你來『撩』哦。」視頻中,「95後」女孩張燕珠熟練使用網絡熱詞,用甜美聲音推介著家鄉的一草一木、鄉風鄉情、特色產業,幫村民「帶貨」。
海拔600多米的南高村,保留著古村落特色。 張金川 攝 張燕珠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南坑鎮南高村村委會主任。擔任村委會主任一年多來,她充分利用「抖音」等網絡平臺賣蘭花搞旅遊,被當地人稱為「網紅」女村長。
1996年出生於南高村的張燕珠,畢業於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父母都是農民。2018年村級換屆選舉中,未滿22周歲的她作為返鄉大學生回村參選,最終當選南高村村委會主任,成為南靖縣最年輕的村官。
有別於許多同齡人,很喜歡自己家鄉的張燕珠告別繁華都市,回到農村,「會有些不適應,但更感受到濃濃鄉情、淳樸和寧靜,也很有成就感。」
山道蜿蜒,南高村位於海拔600多米的山間。村中民房的褐瓦青磚白牆,與青翠山林相掩映,寬敞村道旁的自行車越野標誌格外醒目。張燕珠告訴記者,南高村是革命老區村、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全村1400餘人,村民以種植香蕉、蘭花等農作物為主。
海拔600多米的南高村,保留著古村落特色。 張金川 攝 張燕珠坦言,當上村裡「大家長」之初,對村委會主任崗位和基層治理的認識淺薄,「遇到具體問題,才發現與設想完全不一樣。」
村裡需要徵用村民香蕉地改成水田,與村民溝通數次卻毫無進展,令這位初出茅廬的女孩印象深刻。溝通協調屢屢碰壁;缺乏經驗,計劃、想法不切實際……這些讓她時常委屈得流淚,想要退卻。
「村民、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前輩的關照,父親的疏導、鼓勵,讓我堅持走下來。」就這樣越挫越勇,張燕珠終於明白,要「從村民角度想問題」,為村民解決後顧之憂。
走村入戶了解村民生產生活,圍桌議事至深夜,冒雨走訪貧困戶,帶領村民防控疫情……張燕珠以她對村民的真誠、尊重,終於換來村民的信任、支持與配合。
南高村寬敞的村道旁自行車越野標誌奪目。 張金川 攝 村民們忘不了,張燕珠在實踐中推動鄉村的發展:整治村容村貌,保留古村落特色;推廣發展高優農業,開展電商知識培訓,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實現蘭花銷售增收近百萬元人民幣。
對張燕珠來說,除了村裡的農業產業外,發展旅遊也是一件「要緊事」:利用臨近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南靖景區的優勢,結合村中廷雲樓、慈濟宮、官印石等旅遊資源,吸引遊人前來觀光、休閒。
對接全域旅遊戰略和南坑鎮特色體育小鎮建設,南高村開始了發展休閒體育文化旅遊的嘗試。去年以來,南高村舉辦海峽兩岸鄉村半程馬拉松賽、南高村民俗文化節等活動,吸引國內外遊客和體育愛好者紛至沓來。
張燕珠也向記者描繪了南高村的發展新「藍圖」,就是建成集休閒生態、體育文化、蘭花文化、朝聖文化、鄉賢文化於一體的「自行車越野小鎮」。
南高村村主任張燕珠介紹當地蘭花產業。 張金川 攝 近年來,鄉賢捐資助學,回鄉建設休閒旅遊觀光園;年輕人、大學生紛紛回村,以電商形式助力家鄉蘭花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一個嶄新的南高村,正在越來越多鄉賢和年輕人的凝心聚力中崛起。
「鄉村發展,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人回鄉支持。」張燕珠說,在鄉村振興中,青年要紮根基層,投身鄉村治理、產業發展,致力保留鄉貌、留住鄉愁。
作為基層治理的「新生代」,張燕珠以年輕人的思維為古老鄉村注入新活力。她經常手持自拍杆,走在鄉間地頭拍攝,用直播助力農產品銷售。
「你真的是村長嗎?想聽關於你的故事。」她常被網友這樣追問。她說:「來諮詢蘭花的網友都對我很好奇,那我就用實際行動,將青春與鄉村振興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完)
【編輯: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