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是最美的文化符號
杏花是中國最美的文化符號之一,杏花、春雨、江南,引來無數文人墨客低回吟詠,又勾起多少異鄉人的鄉愁,讓他們夢繞魂牽。杏音同「興」,有興盛之意,又成了一個吉祥的文化符號。杏的文化意義不止這些,杏壇是教育界的雅稱,杏林是醫學界的雅稱,杏苑是人才匯聚之地的雅稱,杏梁是華屋美宅的雅稱,杏花村成了美酒的雅稱。當然杏的文化意義也有被歪曲的情況,因為葉紹翁的一句「一枝紅杏出牆來」,本來很美的畫面,後來被附會上了淫邪之意,未免令人遺憾。
杏花那靈性的嘆息
杏花是有靈氣的,唐代開元年間,揚州太平園中有幾株杏花風姿神秀,每到杏花盛開的時候,揚州刺史就會在此大宴賓客,品酒賞花,並在每株花下安排一名美麗的歌女,讓她們歌舞助興。人面杏花交相輝映,堪稱人間勝景。而每到夜闌宴罷,有人會聽到杏花的嘆息之聲。杏花究竟嘆息什麼呢?無人領會,倒也引人遐思。
杏花成了詩人取之不盡的詩材
因為杏花的靈氣和美好的寓意,所以她成了文人墨客取之不盡的詩材。古詩詞中寫到杏花的詩句多不勝數,其中最著名的有「紅杏枝頭春意鬧」、「日邊紅杏倚雲栽」、「深巷明朝買杏花」等等。相比之下,專門以杏花為題,吟詠杏花的詩歌就少了很多。這裡選了十首最美的杏花詩,並不揣簡陋,做了一個排行,期就教於方家。
吟詠杏花詩排行榜
TOP1: 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饒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
王安石,詩歌上自成一體,號稱「王荊公體」,其用詞講究,對仗工穩。本詩詠杏花而抒懷。以杏花的遺世獨立而自況,物與意切,堪稱詠杏花詩第一。他的另外一首《杏花》詩寫的非常好,特抄錄如下:
垂楊一徑紫苔封,人語蕭蕭院落中。獨有杏花如喚客,倚牆斜日數枝紅。
TOP2: 杏花詩
春色方盈野。枝枝綻翠英。依稀暎村塢。爛熳開山城。好折待賓客。金盤襯紅瓊。
庾信的是南北朝時代著名詩人,杜甫稱「清新庾開府」 說的就是他。他是南北朝後期的詩歌集大成者。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庾信的這首《杏花詩》是以杏花為題的開山之作。但是其詩歌的傳頌度和藝術成就不及王安石的詠杏詩,所以只能屈居第二。
TOP3: 郡圃杏花二首之一
小樹嫣然一兩枝,晴醇雨醉忽相宜。 絕憐欲白仍紅處, 政是微開半吐時。
楊萬裡,南宋著名詩人,中興四大家之一。他的詠物詩,狀其形,描其態,曲盡其妙。所以他的詩歌注重描寫事物的細節和瞬間的姿態。本詩真是如此,詩人捕捉到的是杏花半開半放時的優美姿態。就描寫細節而言,楊萬裡當屬第一。
TOP4: 王禹偁 杏花
暖映垂楊曲檻邊,一堆紅雪罩輕煙。 春來自得風流伴, 榆莢休拋買笑錢。
王禹偁是北宋初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學白居易,追求平易流暢,古雅簡淡。他的這首詩筆調清麗,饒有趣味。「一堆紅雪罩輕煙」,極盡狀物之能事,非一般功力所能為。尾句「榆莢休拋買笑錢。」很有意味。。
TOP5: 杏花
春物競相妒,杏花應最嬌。紅輕欲愁殺,粉薄似啼銷。願作南華蝶,翩翩繞此條。
吳融,晚唐詩人,他雖然才華出眾,但是仕途坎坷,幾經沉浮。所以體現作品上,就會出現歸隱之意。借詠杏花來表達自己「願作南華蝶」的歸隱之意。「紅輕欲愁殺「為」言用不言體「的標準範式。
TOP6: 杏花
淺注胭脂剪絳綃,獨將妖豔冠花曹。春心自得東君意,遠勝玄都觀裡桃。
朱淑真,宋代著名的才女,可以比肩李清照的人物。這首詩應是她寓居汴梁時所作,此時的她沉浸在愛情之中,所以才會有「春心自得東君意」之語。「玄都觀裡桃」乃是化用唐代劉禹錫的「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詩意。
TOP7: 雲露堂前杏花
蠟紅枝上粉紅雲,日麗煙濃看不真。浩蕩光風無畔岸, 如何鎖得杏園春。
範成大,南宋著名詩人。這首詩沒有生澀的詞語,沒有深隱的含義,整首詩平易淺近,自然清新,讀起來十分順暢,毫無掛礙。
TOP8: 杏
殷紅鄙桃豔,淡白笑梨花。落處飄微霰,繁時疊碎霞。苑宜開帝裡,壇稱在儒家。麗日明珠箔,清香襲絳紗。
孫何,北宋名稱,詩人。其才華很受當時的文學領袖王禹偁推重。這首詩極力鋪排杏花之美。其中「苑宜開帝裡,壇稱在儒家。」,用到了「杏苑」、「杏壇」兩個典故。
TOP9: 杏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半開半落閒園裡,何異榮枯世上人。
羅隱。晚唐著名詩人。這首詩是他借梅花謝杏花開,引出他對世事的感慨。花園中一半花在開,而另一半花朵,就如同這世界上的人,有的榮華富貴,有的潦倒落魄。
TOP10: 杏花
活色生香第一流,手中移得近青樓。誰知豔性終相負,亂向春風笑不休。
薛能,晚唐著名詩人。此詩有借物喻人之意。但是也活畫出杏花天性活潑,不被束縛的一面。活色生香一詞,當最早見於此詩。
結語:
宋代詩人在吟詠杏花的興趣上,遠遠大於唐代詩人。其中王安石、王禹偁、楊萬裡三位著名詩人,都有多首吟詠杏花的詩歌。其中不乏佳構,另外,元稹、白居易、溫庭筠、陸遊都有吟詠杏花的詩。所以此排名出於個人喜好,未免掛一漏萬,歡迎詩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