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璃
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
說起演員倪虹潔,實在讓人唏噓。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場戲《誤殺》裡,倪虹潔和胡杏兒一起搭戲,導演是陳凱歌。
在排練過程中,她被陳凱歌導演指出了她的短板在於「情緒外放、撕心裂肺」,導演讓她嘗試下「收著演」,然而這種打破常規的演法,讓她很不適應。
陳凱歌導演說,她的表演太普通了,倪虹潔這樣的演法,10個母親10個都會這樣演,他希望倪虹潔能演出第11個母親來。
在點評階段,陳凱歌導演象徵性地誇了倪虹潔,但依然把入組的機會給了胡杏兒。
原想通過節目翻紅的倪虹潔,再次遭遇被淘汰和被大眾快速遺忘的結局。
想當年,倪虹潔也曾手握王牌,大紅大紫過。
因「婷美內衣」被觀眾熟知的倪虹潔,在2006年憑藉《武林外傳》的祝無雙一角走紅,當時的她不論風頭還是資源更是不言而喻——然而,擁有如此好資源和好機會的倪虹潔並沒有珍惜,而是選擇跑到雲南開客棧去了。
讓倪虹潔始料不及的是,開客棧的幾年讓她賠了不少錢,她也漸漸地開始厭倦了悠閒的生活,覺得自己還是應該重回演員隊伍裡——可幾年之後,在新人輩出的影視圈,她慢慢被遺忘了,既沒有戲約,也沒有話語權。
如今,她與同組演員的差距越來越大。
正如有句話說的那樣——
「沒想到不過是錯過了最應該努力的那短短三年,想要重新來過時,擺在她面前的已是千山萬水、物是人非。」
這才是最殘酷的真相,那就是——
「曉璃老師,我想知道,我該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親子教育的講師呢?」來訪者Vicky(化名)在諮詢的一開始,就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Vicky,8年前畢業於國內一所重點大學,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後的她經過先後3次跳槽,如今就職於一家事務所,擔任項目經理一職。
「哦?你是學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畢業後一直從事本專業工作,如今好不容易做到了項目經理的職位,怎麼突然想起來要轉行親子教育呢?」我問。
「唉,我覺得這份工作天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實在是太熬人了。」Vicky嘆了口氣。
「是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我問。
根據資料顯示,Vicky從事項目經理工作也有兩年多的時間了——也就是說,她早就知道這份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倘若真的無法適應,大概率上早就離開了,一般不會堅持到今天。
「曉璃老師,你有所不知,這個和我的直屬領導有關.」Vicky停頓了幾秒,像是陷入了回憶裡。
隨著Vicky的娓娓道來,我大約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Vicky有個直屬領導叫Amy(化名),Vicky進公司那會兒,最後一面就是Amy面試的——當時Vicky對自己的領導感覺很不錯,覺得Amy是一名特別能幹的女性,舉手投足之間都蘊含著濃厚的修養和底蘊。
更為巧合的是,領導Amy居然和Vicky是同一所大學畢業的,換句話說,Amy是大Vicky好幾屆的校友——得知這個消息後,Vicky更是欣喜不已,她覺得Amy在公司多少應該會「關照」自己。
一開始,Amy也對Vicky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並且也找Vicky交談過,希望她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成為獨當一面的業務能手。
儘管這份工作壓力大、任務重,但Vicky剛開始的幹勁十足,不到兩年的時間,鑑於她優秀的表現,公司開始給Vicky帶新人的任務,慢慢讓她負責一些不那麼重要的項目,好讓她儘快熟悉整體項目流程,並開始涉足管理工作。
對於新上任不久的項目管理者Vicky來說,這不啻於一次不小的打擊。
沒到兩天的時間,Vicky就接到了Amy的通知,讓她去公司新建的分公司接手另一個項目,並讓她將手頭的項目在一個月內進行交接。
Vicky接到這個通知後,內心五味雜陳,她覺得雖然自己有錯不假,但也不至於被「一棒子打死」,如今還要被分派到偏遠的分公司.一時間,委屈、不甘、沮喪等情緒將她包裹起來,她在Amy微信上留了言想找她談一談,但不知為何,這則留言就像是「石沉大海」一般,許久都沒有得到Amy的回應。
Vicky感覺糟糕透了。
為了排解工作的低迷及抑鬱,Vicky在交接的這個月內,利用周末時間去外面參加各種活動。
有一次,Vicky被同學Lily(化名)叫去參加一場親子教育講座,一開始Vicky很排斥:她覺得自己又沒有結婚,更不是寶媽,去參加那種講座幹嘛?
然而Lily後來說的一番話讓她有些動心,Lily說:「你知道嗎?現在親子教育可火了,我知道的這個老師,據說都是百萬年薪.你想啊,我們何必苦巴巴地在公司熬呢?不如了解了解,萬一能做個親子教育講師,不比打工舒服多了嗎?」
「原來是這樣,」我說:「你現在真的決定放棄8年的職場積累,轉行做親子教育是嗎?」
我看見Vicky的眼中閃現出一些猶疑不定。
事實上,Vicky經受的這種感覺我簡直太熟悉不過了,因為我自己就曾經親身經歷過這樣的迷茫和困惑。
那還是我做財務經理的第二年,那個時候公司開啟了新的項目,我這名財務經理更是接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段時間的壓力真的大啊,我發現自己做的越多,似乎錯的越多,也被老闆叫去談了好幾次話.有那麼幾次,我動了放棄的念頭,後來不知道聽誰說代帳比較自由,而且代多了也賺錢,我就開始動起了「大不了辭職代帳」的念頭。
巧的是,在一次活動中,我認識了某知名集團的HR總監,在我糾結到底要不要離職代帳的關鍵時刻,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聽聽專業人員的建議,好讓自己少走彎路。
這位總監倒也直接乾脆,他告訴我:
總監的一番話讓我如夢初醒,等我過了幾年往回看的時候,我非常感激他當時對我的提點。
回到文中Vicky的案例中來。
1、Vicky被調到分公司,從我的分析來看,轉機大於危機;
如果我沒判斷錯的話,上次Vicky領導的小組出了差錯之後,身為直屬領導的Amy所受到的壓力並不比Vicky少,這種情況下,與其呆在原來的環境背負外人的指責和鄙夷,倒不如換個環境重新發展——等有了成績之後,再考慮調回總部,說不定屆時還能再升一級。
2、Amy沒有回微信這件事,Vicky顯然有些過慮了;
也許是Amy忙就沒有回覆;也許是看到了想著回復,結果打個岔就忘記了;又或許是Amy覺得微信文字溝通說不清楚,想換個時間和她面談,等等。
Vicky大可以找個雙方都方便的時間,和Amy面談.
總之,對於Vicky來說,眼下最明智的做法還是應該以職業發展為重,抓住這次機會好好表現並成長起來——正如當年那位總監和我說的那樣,等自己的見識和能力上了一個臺階之後,再去重新審視今天的各種念頭,可能就會有新的發現了。
否則,如果你只是一時衝動卻缺乏相應的基礎和準備,你會發現,不論怎樣的選擇,對你而言,無非是從一個坑跳到了另外一個坑。
以上。
為了不錯過我們每次的見面,記得把我設為【星標】啊,步驟如下:
1.點藍色「璃語職美人」
2.點右上方「···」
3.點「設為星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