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街上歪頭瞅攝像機,我在 100 年後隔著屏幕瞅你

2021-02-08 鈦媒體APP

鈦媒體註: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淺黑科技(ID: qianheikeji),作者為木子Yanni,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比「改編自真實事件」更震撼的,是直接站在真實面前。

前段時間,一位叫做大谷的 90 後北京小夥兒,無意中看到了一段拍攝於 1920 年左右的珍貴影像視頻,他靈光一閃,藉助科技的力量,用人工智慧對視頻進行了修復,讓我們有幸目睹了 100 年前北京城真實的煙火氣。

街道上,行人、車馬交錯而行,《駱駝祥子》裡的黃包車穿梭而過;如今要深入沙漠才尋得到的駱駝,正馱著貨物穩步走在大街上;小小的院兒門口,有催促孩童的動,也有挑擔賣貨的靜,甚至在 30 秒內,就上演了三種不同的問候方式;與現在不同,那時街上悠然閒逛的大多都是男性;一個轉頭,還能瞅見街邊興致盎然接力逗狗的老哥。

三種問候 ,截圖來源於YouTube:人民日報

沒想到,時隔月餘,大谷的「老北京 Vlog」第二彈又來了。

這一次修復的視頻,拍攝於 1928 年前後,與第一彈視頻僅相隔 10 年,卻能明顯看到變化:十年前,人們在街頭看到攝像機時,或盯住幾秒鐘後倉皇逃開,或原地看呆逐漸石化,或因好奇而一步三回頭,想看又不敢看。

眾人驚呆相,截圖來源於YouTube:人民日報

十年後,在小院兒裡剃頭的隨便一位路人小夥兒,都能神態自若的對著鏡頭,瀟灑的拍拍自己剛剃好的頭,用地道的老北京話反覆念叨著:「不錯、剃挺好,不錯、剃挺好...」

「不錯,剃挺好」,截圖來源於B站: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

街邊一擁而上打午飯的孩子們,眼睛盯著攝像頭,等著端飯的手卻絲毫沒受影響:吃飯最重要,害怕?不存在的。

「我也要、我也要」,截圖來源於B站: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

你再瞧這個舔碗的靚仔,是不是跟你小時候如出一轍?

「真香,還想要...」截圖來源於B站: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

此外,視頻中還有摩肩接踵的集市、街頭的民俗樂隊等場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年代,瞬間躍然於眼前。

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你站在街上歪頭瞅攝像機,我在 100 年後隔著屏幕看你。視頻中的他們,見證了歷史,而我們正在回望,如果要說遺憾,大概是模糊的畫面,遍布歷史劃痕;黑白的色調,失了時代本色。

於是,大谷利用人工智慧,從三個方面對視頻進行了修復。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彈視頻中的聲音,是用素材後期配的,而這一次的修復,全部都是時代原聲,有興趣的話,各位可以去看完整版視頻(比如 B 站搜索「大谷的遊戲創作小屋」)。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當你在看修復版視頻的時候,視頻到底修復了些什麼。

(一)頓頓頓頓頓

如果你看過早期的影視作品,比如 83 版射鵰、86 版西遊記、94 版三國,大概率會有這樣的感受:明顯看到畫面在跳動,仿佛攝影師得了帕金森一般。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需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當你在看視頻時,你看的到底是什麼?劇情、演技,還是中間插播的廣告?都不是。

其實是一連串圖片。

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絕大多數都是 24 幀,意思是每秒由 24 張圖片組成。電影在播放時,24 幀既能保證你看到的畫面是流暢的,也能恰到好處地繼承優良傳統:最初,電影拍攝離不開膠捲,雖然幀數越多,細節表現就越好,但每一幀都是錢啊,經過認(扣)真(門)對比,優秀的電影人發現,24 幀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既不會浪費膠捲,畫面的流暢度也能達標。儘管如今已經是數碼時代,但 24 幀的傳統依然保留了下來。

如此看來,老舊視頻卡頓的問題就有答案了,因為幀數不夠。剛才有提到,要想畫面流暢,每秒就不能少於 24 幀,而老電影是低於這個數字的,比如大谷修復的那部 100 年前「老北京 Vlog」,幀數都在 10 以下,用我們已經嬌生慣養出的好萊塢大片觀感來審視,只能是囫圇吞水,「頓頓頓頓頓」。

幀數不夠,補幀來救。但要清楚一點:因為補出的幀,原本是不存在的,所以補幀需要依靠想像力。

傳統的補幀方法主要有三種:幀採樣、幀混合,以及光流法。看到這兒,有句話恐怕要應驗了:專有名詞一出現,吃瓜群眾走一半。其實,Duck 不必,我們逐一來看。

第一種,幀採樣。是指把前一幀複製到後一幀,簡單來說就是 112233。

第二種,幀混合。是指在前後兩幀中間合成一個新的幀,同時調整新合成幀的透明度,做出畫面過渡的感覺,也就是1、1.5、2、2.5、3。

第三種,光流法。什麼是光流呢?當一隻蝴蝶從你眼前飛過,蝴蝶的移動軌跡會在你的視網膜上形成一連串變化的圖像,仿佛光在流動,於是,你就看到了蝴蝶的飛舞路線。換句話說,光流有記錄物體位置移動信息的能力。光流法補幀,就可以簡單理解為,找到物體在相鄰兩幀之間的位移,在位移中補出中間幀。

舉個慄子,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假設物體在幀 1 中的位置是 1,在幀 2 中的位置是 3,在幀 3 中的位置是 5,那麼,根據光流確定相鄰兩幀中物體的位移情況,就能在 1 和 3 中補出 2,在 3 和 5 中補出 4,這樣一來,原本 3 幀的視頻就補成了 5 幀,看起來,物體的運動就會流暢很多。

運動物體的光流

以上這三種補幀方法,在物體處於平移狀態的時候,效果比較好,但是,如果物體處於旋轉跳躍不停歇的狀態下,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比如一隻正在跳旋轉舞的小熊,上一幀你還只能看到臀部,下一幀它的小短尾巴就出現了,像這種上一幀沒有、下一幀突然出現的情況,傳統的補幀方法就不太好用了。

另外,在補幀的時候,還有一種非常難處理、但又非常常見的情況,就是有其他物體亂入,導致目標物體被遮擋。

比如你在海邊想給女朋友拍一段衝浪的視頻,但海裡都是人,不停有人擋在你女朋友面前,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後期想把視頻從 24 幀補到 30 幀,就非常難,你想,軟體正在專心腦補你女朋友的衝浪動作,一位路人甲突然出現,把軟體的預測給打斷了,畫面就會出現一種情況:疊影。

疊影大概就是這樣,你感受一下

針對這種複雜場景下的補幀,AI 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在修復 100 年前的「老北京 Vlog」時,大谷用到的 AI 工具是 DAIN (Depth-Aware Video Frame Interpolation),中文名叫做「深度感知視頻幀插值」,這是一個開源的人工智慧補幀軟體。它的優秀之處在於兼顧了光流和深度,不但能準確追蹤物體的位置移動,還能檢測到物體遮擋。光流剛剛已經講過了,這裡再來說說物體遮擋檢測。

DAIN 的架構圖

你眼中的視頻是平面的沒錯,但視頻中的世界卻是立體的。DAIN 利用算法,可以猜測出每一幀中不同物體的深度信息,根據深度的不同,AI 就能知道是誰遮住了誰,接下來,根據「遮擋物近、被遮擋物遠」的原則,就能較為精準地確定畫面中物體的邊緣輪廓,避免出現疊影,從而產生更好的補幀效果。

深度圖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深度值

(二)糊糊糊糊糊

對於視頻來說,畫面流暢遠遠不夠,清晰也很重要。

如果畫面很朦朧,你連主演的表情都看不真切,就不能揪著 Ta 的演技口吐芬芳,從而失去一個閒談時的八卦談資,進而你會質疑當下的視頻製作水平,你的不信任就會阻礙視頻行業的健康發展,為了這一切不會發生,畫面必須要清楚。

提到清晰度,你肯定會想到 480P、720P、1080P、2K、4K,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把 480P 的視頻提升到 720P 呢?重拍。

除了重拍呢?那就是超解析度重建。

超解析度,意思是用硬體或軟體提高原圖的解析度,這個處理過程,就叫做超解析度重建。

超解析度重建技術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多合一,多張低解析度圖片合成一張高解析度圖片,另一種是單重建,用單張低解析度圖片恢復一張高解析度圖片。大谷在修復 100 年前的「老北京 Vlog」 時,用的擴增解析度工具 ESRGAN,就屬於後者。

ESRGAN 全稱叫做「增強型超解析度生成對抗網絡」,是由 SRGAN (超解析度生成對抗網絡) 升級而來,它們都是基於生成對抗網絡的超解析度方案。

生成對抗網絡 (Gan) 可以看做是兩個小人在博弈,一個小人叫做生成模型,另一個小人叫做判別模型,生成模型小人的任務是以假亂真,用超解析度技術造出可媲美原圖的照片,而判別模型小人的任務則是明辨真假,判斷眼前的照片究竟是原圖還是對手生成的,兩個小人在長期的鬥智鬥勇中,水平越來越高,基於這個模型訓練出來的 AI,就能夠越來越精確的重建出高解析度圖片。

ESRGAN 不僅繼承了前身 SRGAN 優良的全局把控力,而且通過調整算法,彌補了之前的短板:容易丟失細節。如此重建出來的圖片,與原圖相差無幾。

從下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用 ESRGAN 重建的照片,細節 (鬍鬚) 呈現的更好。

SRGAN、ESRGAN 還原效果與實際畫面的對比

但不得不說,有時候,「畫至清、則有瑕」,畫質太過清晰,也難免會把「瑕疵」推到觀眾眼前,這一點在老電影修復的過程中,就常常會發生。比如在《亮劍》修復版中,就出現了無比醒目的穿幫鏡頭:

截圖來源於《亮劍》修復版

所以,在此友情提示:觀影重在沉浸感,你可以專注於看劇情、看演員、看特效,別的就算了,能過就過,千萬別較真,比如我就根本沒有注意到某部電影中精良的化妝技術。

截圖來自於某部忘了名字的電影

(三)給黑白加彩

1839 年,法國畫家達蓋爾成功做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人們驚奇的看著這個奇怪的木匣子,興奮又忐忑地圍觀著這門獨一無二的「新藝術」。然而,當照片呈現在眼前,人們的興奮卻變成了失望。

照片,記錄下了每一個精緻的細節,可是顏色去哪兒了呢?

本著「顧客就是上帝,上帝不能失望」的商業準則,一場聲勢浩大的色彩捕捉行動開始了。科學家、攝影師、藝術家都參與其中,拼命想找出能讓照片顯示出色彩的辦法,然而一圈下來,毫無進展。

情急之下,一個替代方案誕生了:上色。

值得一提的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攝影師和上色技師並不是同一個人,最後的呈現效果,極大依賴於技師的理解和審美。所以你瞧,照片上色這個事兒,從一開始就屬於二次主觀創作。

照片上色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首先是彩色膠捲問世之前,當時的照片上色純靠手工,也就是畫。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國門,讓攝影技術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也催熟了國內的照片上色行業,甚至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專門舉辦了上色技師評比大賽,大家說好,才是真的好。

上世紀30年代,明星周璇17歲時的手工上色照片

手工上色從工藝上來看,分為水色和油色兩種,水色就是水彩類顏料,優點是畫面通透,油色則是油性顏料,優點是保存持久。相比之下,油色更受歡迎。

上色不是直接用筆在照片上畫,需要先給照片褪色:先用鐵氰化鉀,把照片上的黑色變成白色;再用硫化鈉,把照片整體調成棕色;接下來,就可以在這張棕色的「畫布」上進行填色了。

1935 年,柯達克羅姆彩色膠捲問世,彩色攝影成了主旋律,照片上色也走進了第二個階段:數碼調色。工具就是各位熟知的 Photoshop (PS),可謂是「PS 在手,萬物皆可彩色」,不變的,依然是二次主觀創作的屬性。

時間再往後走,照片上色來到了第三個階段:AI 填色。

人工智慧本不認識顏色,看的多了,也就會猜了。修復 100 年前的「老北京 Vlog」時,大谷用的 AI 上色工具叫做 DeOldify,是由一位美國小哥首發在 Twitter 上的開源軟體,我們先來看幾個它過往的作品。

DeOldify 的工作步驟大概是這樣:對照片進行圖像分割,識別出圖像中的所有元素,接下來,學習大量包含這些元素的數據集,填鴨式記憶物體的常規顏色,比如海洋藍、樹木綠,最後,學以致用,給黑白照片填充上合理的顏色。

如果給人工智慧一個完美的數據集,它恐怕能給靈魂塗上顏色。

起初,DeOldify 只被用來做照片上色,鑑於它出色的表現,才開始讓它為老電影上色,從效果來看,依然驚豔,正如在「老北京 Vlog」中的表現一樣,DeOldify 帶我們穿越歷史,跳出曾經無數次背誦過的歷史考點,隔著百年時光,感受屬於小人物的平凡和精彩。

Jason Antic藉助DeOldify 為1936年的老電影上色

而在第二彈視頻中,大谷使用了 AI 新技術 DeepRemaster,在全局表現效果來看,更加優於 DeOldify,這就是 AI 後浪的力量。

不過,從實際效果來看,驚豔中仍有遺憾,比如視頻中的上色不是 100% 精確的,因為人工智慧學習使用的數據集,還不能涵蓋這一歷史時期的所有色彩樣本,所以只能說,這種上色效果是合乎常理的,是人工智慧基於現實所帶來的浪漫復現:給不了你真實,只能給你一種真實的可能性。

突然想起一句話:我們所謂的故鄉,不過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

回望視頻中的這些人,他們一生經歷了些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在 AI 的修復下,時光突然被摺疊,我們有幸得以瞥見他們人生中的一瞬真實,已經是科技最好的饋贈了。

是路人,也該好好路過。

相關焦點

  • 「你瞅啥?」「 瞅你咋地!」
    「你瞅啥?」「瞅你咋地!」昨天在瀋陽地鐵裡,一對20多歲的小情侶多瞅了旁邊乘客兩眼,嘀咕了兩句,引發對方不滿。結果雙方赤膊上陣,導致整車廂人到站後都蹽了……昨天下午,一名身材高挑、打扮時髦的重慶妹紙,逛街時「順」走了一件男士襯衣,後因尺碼不對,竟兩次到該品牌的其他店更換,結果被人發現。
  • 俗話說:「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遠瞅姑娘近瞅牛,下看鞋襪上看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遠瞅姑娘意思是在遠處看,女人個個都是很美,只因為距離遠了,你看不清她的缺點而已,但是美女這東西,也只可遠觀不能近看,如果放到眼前仔細看,總會有很多缺點,畢竟人無完人嗎。
  • 「你瞅啥?瞅你咋地!」東北80-90年代街頭打架頻發原因
    A:你瞅啥? B:瞅你咋地?這是一個十分經典的橋段,對於東北人來講,都可以隨口而出。打架嘛挑釁嘛,東北很常見。外地人需要熟記,萬一到東北有人問你,可別傻在那兒半天不知道說啥,那該多尷尬。這兩句話相當有氣勢,不斷質問,推動事件快速升級,不給對方任何喘息機會,大戰一觸即發。
  • 英雄爆料站丨你瞅啥?瞅你咋地-哼砂鍋大的拳頭我怕過誰!
    「你瞅啥」「瞅你咋地」「哼!砂鍋大的拳頭我怕過誰!」
  • 一句「你瞅啥?瞅你咋了!」引發的命案……
    後王某持刀刺向四人,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傷、兩人輕微傷。王某被判無期徒刑後,死者小萬的父親將其就讀的通州某音樂學院告上法庭,索賠30萬元。昨天下午,此案在北京通州法院臺湖法庭開庭。法庭上,學校稱王某事發前已自動退學。多看一眼引發命案  2014年9月20日晚上11點,小萬與小波等幾個朋友在被告學校附近的燒烤店吃飯,邊喝邊聊。
  • 因一句你瞅啥 男子餐館用磚頭傷人被拘留
    東北網4月25日訊(記者 趙紅星)「豪橫」男子來到餐館吃飯因一句「你瞅啥」與食客發生爭執,使用磚頭打傷他人,結果被警方依法拘留。民警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後,將打人者崔某,被打者張某、翟某等人帶回派出所內詢問調查。  經調查得知,當晚青岡縣居民崔某與朋友一同去縣內某餐廳吃飯,當經過餐廳一樓時,食客吳某和張某不小心將菜湯濺到崔某身上,引起了崔某的不滿,並向吳某、張某二人說了一句:「你瞅啥。」當食客張某回答:「瞅你咋地」時,雙方開始相互謾罵,並進行毆打。
  • 我最大的遺憾:隔著屏幕認識你,隔著屏幕失去你,瞞著所有人愛你
    有這麼一種關係,隔著屏幕認識,隔著屏幕失去,最後自己慢慢治癒。或許當初就要收起自己的好奇心,或許當初就不要去通過好友申請,或許當初就不要點開對方的朋友圈去了解這個人。但,事情已發生,凡事沒有或許,這就是註定的。美好幸福稍縱即逝,留下的是自己的黯淡神傷。
  • 妹子,你穿這件衣服出門,後面大哥瞅你一路,不懂你啥意思啊笑死仙人,笑趴一村人,假牙笑掉,笑爆一群人,
    妹子,你穿這件衣服出門,後面大哥瞅你一路,不懂你啥意思啊笑死仙人,笑趴一村人,假牙笑掉,笑爆一群人,妹子,你穿這件衣服出門,後面大哥瞅你一路,不懂你啥意思啊笑死仙人,笑趴一村人,假牙笑掉,笑爆一群人,妹子,你穿這件衣服出門,後面大哥瞅你一路,不懂你啥意思啊笑死仙人,笑趴一村人,假牙笑掉,笑爆一群人,1、小時候我媽不讓我出去玩,我就藏在門後。
  • 妹子你這裙子開得叉夠高的啊,難道這是最新的穿搭方法?我都不好意思瞅你了
    妹子你這裙子開得叉夠高的啊,難道這是最新的穿搭方法?我都不好意思瞅你了。姑娘,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你該不會是為了露出你的紋身,所以才穿了這樣一件有特色的衣服吧?這樣的穿搭還真是有心機呀!媳婦出差,晚上非要和我視頻,說想要看看自己的家。我按指令將手機攝像頭對著各處掃了一遍,心裡暗自慶幸今天沒出去亂來。看到亂糟糟的家媳婦不怒反笑,說:"有人告訴我,說你帶女人回家鬼混。這就亂得像狗窩的樣子,也就懶母狗醜八怪能呆得住!"
  • 漢武帝臨終前,瞅了一眼愛妃,嘆氣道:太美了,交給廷尉賜死
    殊不知他除了打仗還有很多事做的也非常的出其不意,漢武帝去世前,曾瞅了一眼自己最寵愛的妃子,嘆氣道:你太美麗了,交給廷尉賜死。 可見漢武帝對這個女人有多麼的寵幸與重視了,但是就在漢武帝立立劉弗陵為太子後,就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感到極為意外的事情
  • 琿春野生東北虎和司機上演你瞅啥,瞅你咋地!
    琿春野生東北虎和司機上演你瞅啥,瞅你咋地!趴臥的視頻火爆朋友圈還上了微博的熱搜視頻中的東北虎旁若無人視而不見,只管自己"享受"不管路人是否受到驚嚇網友們還風趣地稱它為「攔路虎」拍攝視頻的目擊者之一——琿春市計程車司機郎利劍,在談到當日與東北虎邂逅的經歷仍心有餘悸:「當時真的給我嚇壞了
  • 致給異地戀的你:「不要隔著屏幕說愛我」
    我特別能體會這種感覺,其中的心酸和煎熬,全部體驗了一遍,是真的苦。那個時候把我們分手的原因歸結為彼此不夠愛,不夠堅持,不夠吃苦,現在卻完全不這麼看了,我現在覺得,隔著屏幕談的戀愛,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產生不確定。在那麼多不確定裡,也總有一個令你動搖,令你畏懼,令你退縮。所以,異地戀的存活率才這麼低吧。
  • 有種「實在」叫徐崢一家,當鏡頭往下移後,網友:我這是瞅到了啥
    不過當鏡頭往下移的時候,有很多網友也是忍不住的感慨,我這是瞅到了些啥對於這一次徐崢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所穿的衣服,你又有何感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 手機短片好是好,回家再瞅
    手機短片好是好,回家再瞅 2020-07-17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蔡少芬小兒子9個月大了,扶窗站立與老爸張晉對望:就瞅你咋地
    蔡少芬小兒子9個月大了張晉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一張自己和小兒子的照片,照片中是蔡少芬9個月大的兒子正在和爸爸對望,並配文寫道他問孩子瞅啥,孩子答瞅你咋地孩子小小一個,肉嘟嘟的,穿著紙尿褲,扶著玻璃門站著,側臉看著爸爸,十分可愛,爸爸和孩子對視一笑,畫面不要太溫馨了。
  • 話題|你會隔著屏幕愛上一個人嗎
    如果你問我「你會隔著屏幕愛上一個人嗎」,答案是會的。以自己親身經歷來說,在假期的時候,我就開始了網上交友,在一個群聊裡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直到現在我們的感情也很好。這種緣分很特殊,最初也是在一個群聊裡,兩人從慢慢的拘謹,到最後漸漸敞開心扉,再到後來我纏著他給我講故事,他督促著我讓我早睡早起,就這樣有了後來的一系列故事。這種感覺很奇妙,我們沒有見過面,但卻認識了很久。我們沒有在彼此的身邊,隔著屏幕,卻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他的陪伴。
  • 代入感超強的好劇,隔著屏幕都會感動你,獻給韓劇老司機
    代入感超強的好劇,隔著屏幕都會感動你,獻給韓劇老司機!惟有她沒有為自己,說實話,我為她難過。但我非常喜歡她,因為她是如此。發帖說媽媽很忙,卻沒有上班,卻出現在街上,這讓敏隱隱感到不安,他懷疑媽媽出軌了!
  • 男人隔著屏幕給你這些,說明他很想念你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男人很想念你時,隔著屏幕,他會有怎樣的表現呢?真正的喜歡,真正的想念,完全可以穿透屏幕,給予對方一份真誠,不需要表達愛意,也能傳遞一份情意。屏幕是冷的,信息是無意的,但是心中有愛的人賦予了它們一些靈動,很多東西都將變得不尋常。男人隔著屏幕給你這些,說明他非常想念你,第一,流眼淚的照片,把自己的軟肋呈送給你,不為別的,只想讓你知道他此時此刻的心情,就是非常想你。
  • 《世奇》邊看邊瞅進度條 下一秒就可能反轉
    於是一天窩在宿舍 看完了20集 停不下來又下載了10集 為第二天存餘糧 可能是有重複看的習慣 最後緩存佔了幾個G也不捨得刪在世奇的世界裡 這句話後來經常見到不是存在即合理 沒有看開頭就能猜結尾 拒絕相似的老套情節和催淚情懷 很多人認同的三觀也會被顛覆 墨鏡老人的開場白是一段似乎摸不著頭腦的話 而劇情總是異想天開甚至無釐頭 這樣的片子很合口味啊但世奇從1990年到現在
  • B站「能量加油站」:隔著屏幕也要找到你溫暖你
    ■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B站月均活躍用戶達1.72億,18至35歲用戶佔比達78%,在B站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情緒已成為95後、00後的常規操作「我無法穿越屏幕把你緊緊擁抱,但我能聽到你內心的聲音……」凌晨時分,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的客服聊天埠,客服正試圖安撫那些被各種情緒所困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