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2020-07-15 鵬鵬說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題圖/《信條》片場

影院繼續關門,開張消息待定,萬眾期待可以救市的《信條》也再度延期。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諾蘭撰文:影院就是我的家

6月25日,華納發布消息稱,《信條》的上映時間,自7月17日首次延期至7月31日後,因疫情再次延期至8月31日,苦等了快一年的觀眾,內心迫不及待的火苗又被掐滅一次。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信條》海報:充滿正逆旋轉的效果

這部一直戴著面紗宣傳的影片,自去年發布神秘的2分鐘預告,經歷了媒體人給出的各種讓人瞠目結舌的猜測之後,熱度一直只增未減,而觀眾依舊不清楚影片到底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即便是諾蘭的黃金配角,參演過《蝙蝠俠》系列、《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致命魔術》的老搭檔麥可·凱恩都坦言沒拿到完整的劇本。

好在最終諾蘭還是稍稍透露了一下,這是一部關於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的硬核影片,還是那無比熟悉的母題:時間,但他本人否認了這是一部關於時間穿越的電影,即便它與時間息息相關。

自成名作《追隨》,到上一部《敦刻爾克》,諾蘭一直不遺餘力的進行著關於時間的影像實驗,非線性亂序、正敘與倒敘交織、多條時間線的聚合與分離,他總是試圖邀請觀眾一起,去感受一層又一層的夢境,並慢慢的揭開時間的謎底。《信條》自然也不會例外。

主演羅伯特·帕丁森本人甚至對《信條》給出了「這部電影是你見過的,最偉大的轉盤戲法...然而變得有點可怕,這部電影像是一個魔術,這是一部電影的壯舉」誇讚的話語。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諾蘭的兩隻蝙蝠俠翅膀一般的影子,讓他化身救市英雄

那麼這部號稱投資2億美元,炸毀一架波音747飛機,是諾蘭有史以來最野心勃勃的大作,在影迷的殷切期待之下,能肩負起拯救全球影院頹勢的大任?諾蘭會像他《蝙蝠俠》中的蝙蝠俠拯救哥譚市一樣成為全球影院的救星嗎

透過諾蘭三十多年的導演生涯,他那始終旺盛的創作力,以嚴謹的態度,拿出被票房與影迷認可的作品的背後,或許更能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

01、從業餘把玩到大師導演

同漫畫大師手塚治虫一樣,諾蘭的成功也離不開從小家庭環境的薰陶,以及持之以恆未曾消融的興趣愛好。

諾蘭很感謝父親,從他七歲開始就把昂貴的超級8mm微型攝像機給自己練手,當然小時候拍攝的內容也相對簡單,包括自己製作的一些小人偶,用定格動畫實現一部分,另外則用實景呈現。

我一直在進步,從超級八毫米到16毫米膠片,我一直在利用我儘可能得到的一切在拍攝電影。」諾蘭是這樣想,也是一直這樣做的。

11歲的時候,他開始意識到操控電影的人就是導演,而這也是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於是他開始暗下決心並堅定了以後的理想,那便是成為一個專業的電影製作者,並為之不懈的努力著。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追隨》臺詞

終於在28歲,在那個相對成熟的年紀,在經歷了幾次完整的創作嘗試之後,《追隨》誕生了。

對諾蘭而言,《追隨》算的上是他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電影中不僅充斥著簡單幹練的畫面,以及跳動的節奏,整體順暢富有張力,各種獨立切割的特寫與中景鏡頭結合,與充滿意味的情節結合的恰到好處。

你很難想像這是一部,投入僅6000美元,並且是由一班非專業演員加後期,打造出來的備受認可的作品

當時由於拍攝條件的限制,諾蘭讓所有的演員儘量站在窗邊,這樣便可以利用自然光與反光很好的完成布光,為了完成增強光照,達到表現力的目的,諾蘭自我專研出了一個獨到的拍攝技巧。並且在這部影片之後,諾蘭與當時的攝影師沃利·菲斯特一起沿用到了其他影片的製作與拍攝中,即便是資金與其他投入逐步增加,但這種獨特的自然主義布光方式依舊是他的一個獨門秘籍。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有些希區柯克韻味的《追隨》劇照

即便如此,這部耗時一年多拍攝出的作品,一開始卻並非是定位為黑白色,而是諾蘭在拍攝中途發現照他那樣的拍攝進度與方法,去完成彩色影片實在是有些趕鴨子上架。於是毅然決然的,諾蘭選擇更有格調的黑白表現手法,那樣不僅可以去除更多的變量,也可以讓光線賦予影片更多變的風格

這種被無奈逼出來的創新,類似的情況也在手塚治虫身上發生過,當年為了節省製作《阿童木》的成本,手冢大膽的將動畫每秒移動的畫格數由8個降到3個以下,儘管被人吐槽,說他降低了整個動畫行業的製作水準,但不能否定他對那個時代的推動作用,諾蘭更是如此。

在1999年《追隨》拍攝完成以後,諾蘭將影片送去美國參展,輾轉了多個電影節後,最終被舊金山電影節接受了,而後便是多倫多和斯蘭丹斯。讓諾蘭更感到欣慰的是,時代精神(Zeitgeist)公司買斷該片後,《追隨》更順理成章的走進了美國電影院。同時在那一年,該片提名英國獨立電影獎,在聖丹斯電影節獲得了最佳黑白電影獎,這些都標誌著一個真正屬於諾蘭的時代來臨了。

《追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之後,諾蘭就開始緊鑼密鼓的思考的下一部影片的創作,以免被人問及時自己會表現的一臉茫然。幸好諾蘭的弟弟喬納森帶來了一個好點子,一個關於失憶的復仇者的故事,在溝通了許久之後,諾蘭終於決定拍攝《記憶碎片》,就是那部充斥著非線性敘事手法,奠定諾蘭特色的大名鼎鼎的作品。

如果說《追隨》是諾蘭的小試牛刀,那麼《記憶碎片》便是他真正挑戰觀眾智力與理解能力的敘事迷宮。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記憶碎片》中只能不停記錄的謝爾比

在這部影片中,男主謝爾比因為患了短時記憶症,如同金魚只有7s的記憶那般,他每隔十幾分鐘記憶就會重置一次,為了給被殺害的妻子報仇,他不停的用筆在身上以及紙上做記錄,只為再次清醒時依舊記得自己的任務與目標,同時也是自己活下去的意義。

《記憶碎片》中,諾蘭是第二次使用非線性敘事手法,因此也更加駕輕就熟。他通過將開始與結尾同時展現給觀眾,之後把故事的發展切割成十幾個片段,順序也被完全顛倒,並將整理邏輯的順序交給觀眾自己去完成。

事實證明,這部拍攝僅25天就完成的作品,在上映以後引起了觀眾們樂此不疲討論和研究故事情節的效應。那一年《記憶碎片》成了電影圈的一匹黑馬,拿下了3000多萬美元的票房,他也因此將自己帶向了大腕級導演之路。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阿爾·帕西諾與羅賓·威廉士的對手戲

「失憶」之後,諾蘭又拍攝了懸疑片《失眠症》,這一次他邀請阿爾·帕西諾與羅賓·威廉士一起講述了一個精彩絕倫的警匪故事,儘管有人評論與《記憶碎片》重複,但毋庸置疑,它仍舊是一部足夠成功的影片。

在《失眠症》症之後,諾蘭徹底打開了自己創作的源泉,並呈現不斷井噴的趨勢。

而後陸續上映了,暗黑風超級英雄特色的《蝙蝠俠前傳》三部曲;在倫敦隱居兩年後,帶來的匯集「黑寡婦」「金剛狼」「蝙蝠俠」的《致命魔術》;為了實現10年夢想的《盜夢空間》;講述父女情的末日影片《星際穿越》;講述敦刻爾克海灘戰役的《敦刻爾克》,還有繼續玩弄時間等待上映的《信條》....

嚴格來說,諾蘭總共拍攝了10部大作,取得世界影壇都為之矚目的成績。他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業餘選手,到撬動巨額資本的成功商業片導演,在觀眾與好萊塢的期望之間,在自我的堅守與創新之間,諾蘭一直都在維持著一種難以形容的平衡

02、那些游離於真實與虛假的創新

我們深挖諾蘭帶給觀眾的震撼體驗,我們發現他一直在營造種種飄忽不定的不確定性,作為後現代主義電影的代表,諾蘭解構時間順序、因果關係,形成新的非線性敘事超文本結構,並配上難辨真假的情景,讓虛虛實實變得更加魅惑,直指人心後更加酣暢淋漓。

若要評價諾蘭在美國電影製片史以及藝術片史取得的成就,我們更傾向於圍繞他的這些創新而展開。

其一、打破時間的限制

我們常見到的線性敘事電影,基本是以嚴格按照時間發展來推動電影的進程的,即「開端→發展→高潮→結束」的直線行進套路。如果打破這種有序模式,便是非線性敘事。

而在電影圈,諾蘭雖不是第一個使用非線性敘事的導演,但論得心應手絕對是能排在前幾名的。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追隨》中游離的謝爾比

我們在《追隨》中見到主線被完全打碎,肆意拼接,故事變的撲朔迷離且充滿魅力,就在最後主人公比爾去自首,觀眾以為真相大白時,導演通過幾個鏡頭幾句臺詞就將觀眾之前認為的真相徹底顛覆,觀眾還未消化之際,最後一個鏡頭又將一切變的模糊不定,所有人徹底的被諾蘭「玩弄」了。

當然非線性敘事還有更多錯綜複雜的玩法,這其中就包括戲中戲、多重時空等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盜夢空間》中的無視物理規律的夢境

比如被譽為好萊塢十大難懂電影之一的《盜夢空間》就是典型的戲中戲,電影中有一群可以築夢的人,夢的設計者也可以藉此進入別人的夢境,夢中夢,夢中夢中夢...主人公在夢境與夢境,夢境與現實中來回穿梭,形成多線並行的效果。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致命魔術》中逗小孩的貝爾

多重時空的代表作就是諾蘭的《致命魔術》,在這部作品中,諾蘭匠心獨運的用兩本日記本來進行時空的轉化,一個完整的故事被切割成了三個敘事線,即影片正常的敘事線;波登所讀的安傑的日記的內容;波登自己筆記的內容。隨著時間的行進,這三個主線又被切割成了n個細小的交替片段,亂中有序,讓人無法移開視線。

以上這些在諾蘭作品中司空見慣的表現手法,逐漸讓時間失去了原本的含義,幻化成了一個獨特的時間觀——空間感的時間,時間的線性邏輯被打斷,只剩下純粹的現在,漂浮著各種孤立的符號的空間

其二、永遠不確定的答案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盜夢空間》中充滿爭議的陀螺

《盜夢空間》結尾處旋轉陀螺的曖昧不清,代表著柯布已經回到了現實?還是繼續被困於夢境?恐怕一千人有一千個漢姆雷特。

毫無疑問,諾蘭是設置懸念的高手,諸如此類的手法在他的電影中不勝枚舉。

正因為諾蘭不按照常規故事規則來構築故事,而用他那獨一無二的拼貼式風格將故事中的謎團懸上加懸,在故事更加飽滿的同時,也更加錯綜複雜,更具有勾人心魄的魅力。

究竟故事的真相要如何得知,諾蘭也通過人物自身的不確定性來給觀眾結局的不確定性,誠如《記憶碎片》中的謝爾比在被告知自己只不過是被利用,被殺死的妻子根本是子虛烏有,而這時候謝爾比依舊不願相信事實,仍舊去偽造了一個所謂的殺人真相去給自己繼續活下去的意義。

這時候觀眾就更加迷惑了,我們應該是相信他,還是不相信他?

關於故事的模稜兩可或是模糊性,諾蘭自己是這樣做解釋的:

「我覺得模糊性滿足觀眾的唯一途徑就是,你要非常清楚你在想什麼,並將模糊性建立在這個非常堅實的觀點之上,讓模糊性來自於人物自身的無力和觀眾與人物的校正之間。」

諾蘭通過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以及複雜人格的展現,不確定的答案展現,將電影導向更深層次的情感表達,給予了觀眾更多更深的哲學思考。

其三、情景的真實與虛擬

當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被數碼技術所顛覆,數碼技術通過複雜的成像技術以及處理過程去再現客觀世界,並運用虛擬的拍攝手法去完成傳統特技無法完成的鏡頭。比如我們常見到的汽車相撞、大樓爆炸等等。

當這些電腦特效被廣泛運用的同時,人們也不禁在思考,現在的電影究竟是對客觀現實的還原,還是再造的另外國度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星際穿越》中黑洞效果

在諾蘭的大電影中,如真如幻的大場面場景眾多,《盜夢空間》的絢麗至極隨自己心意的夢境世界;《敦刻爾克》中敦刻爾克的海灘上的背水一戰;《星際穿越》中的引起無邊遐想的黑洞與四維世界......

這些虛假讓我們相信它們是真實,並讓我們無法自拔的投入其中,這種時常混淆了歷史真實與虛擬真實的界限的操作,並非諾蘭一人的特色。只不過諾蘭在構築迷宮,更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後現代人的心態:他們拒絕焦慮、恐懼、迷茫,他們渴望在這些影片中躲避真實,又享受虛假的真實

其四、主題與形式的創新

諾蘭鍾情於超級英雄、科幻、心理犯罪和懸疑題材,在這些已經趨向大眾化的類型中,諾蘭做到的是在主題與形式的創新。

在他的電影中,我們時常關注關於主題維度的刻畫。例如對身份性的認同,以及一些心理學主題的呈現。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盜夢空間》中被困於夢境中的妻子

無論是《記憶碎片》中謝爾比的妻子,還是《盜夢空間》中柯布的妻子,亦或是《致命魔術》中的安吉爾的妻子以及離他而去的助手,迷失女人的意向賦予諾蘭電影一種浪漫主題:男人註定是充滿悲傷、不幸與孤獨的。蓋·皮爾斯、休·傑克曼、克裡斯蒂安·貝爾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表演又為這種圍繞身份認知與對痴迷情感的刻畫,在電影原本嚴謹的主題上增添了一絲情感性

或許這些心理學的呈現並非多麼標新立異,但你不能否認諾蘭的處理不落俗套,且達到一種鶴立雞群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在《蝙蝠俠》系列看到他的另外一些創新。

安伯託·艾柯曾經抱怨說,明明可以毀天滅地,一瞪眼就能推著地球走的超人,卻閒的跟普通警察一樣去抓捕罪犯。諾蘭則試圖將搶劫、暴亂、追逐、爆炸、綁架等慣常的犯罪行為融入到了社會政治的莊嚴氛圍中,有力的回應了艾柯的指控。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賦予超級英雄的人性一面

《黑暗騎士》喚起了關於恐怖主義、酷刑、監視的理念,以及讓公眾了解關於他們英雄真相的必要性。無疑,這種做法看上去雄心勃勃,但卻成功賦予這些虛構的超級英雄一種重要性,讓我們以新的角度與視野去看待那些超級英雄的人性一面。

諾蘭在時間與空間的海洋中穿梭遊行,用他構築的虛假的真實,喚醒我們的自我認知;用他設置懸念的技巧與手段,激發觀眾的極大興趣;還用他那精於設計的主題植入,煥發我們的情感共鳴。但即便如此,仍有一些人表示出不屑於談論諾蘭的電影。

03、在爭議與期待中拯救影院

對《信條》充滿期待的評論家會好奇是什麼造就了這樣的諾蘭,一部接一部的刷新票房紀錄,也有另外一些人指出諾蘭作品的技術瑕疵,好奇又是什麼讓諾蘭拍出這些毫無情感與藝術感,只會單純愉悅大眾,讓觀眾荷爾蒙上升的糟糕作品。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或許是最成功的《蝙蝠俠》系列了

在一篇視頻論文中,批評家吉姆·愛默生甚至一幀一幀的將《黑暗騎士》中鏡頭序列所存在的問題羅列出來,並認為這是影片中「最明顯的、最令人頭痛的缺點」之一。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盜夢空間》中翻轉著的大樓

甚至最負盛名的《盜夢空間》,其開場白也被評論家A.D.詹姆遜指出其剪輯手法的笨拙,詹姆遜毫無遮掩的指出,它的13個鏡頭完全可以減少為7個,甚至更少,這樣觀眾更能參與其中。

中國電影學者戴錦華在點評第90屆奧斯卡影片時,也直接的說過自己最不喜歡《敦刻爾克》,並稱自己是「諾蘭一生黑」。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評論兩極化的《敦刻爾克》

的確《敦刻爾克》受到了很多詬病,諸如純靠漢斯·季默的配樂烘託氛圍,「謝巴德音調」的運用,會造成高潮即將到來的感覺,但這種通篇給人高潮感又無實在高潮的感覺,卻有些視聽疲勞。此外還有平行剪輯的三條時間線,實則是有時間差的,交匯在一起會讓人產生錯覺。

如今的導演是很難禁得起嚴厲、細緻、毫無不留的手術刀般的剖析,不能否認愛默生等一些批評家對諾蘭影片的剖析是不失偏薄的,尤其是視聽體驗上面的策略與嚴謹性。

但筆者依舊覺得用平淡無奇的句子也能寫出驚心動魄的故事,諾蘭的部分場景的運作是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效果的,你依舊是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一些電影創作的道理的。比如說他認為,與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經歷事情的發生,比起展現角色的背景、性格和情緒,更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在其過往的十部長片有7部進入IMDb前250位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星際穿越》中時間旅行的代價:父女的分別

毫無疑問,諾蘭對待電影的態度又是極其嚴謹的,諸如《星際穿越》中那引人入勝的以最先進的方式探索時間旅行的實現方式——當他們遠離或靠近黑洞時,時間效應引發差異導致的時間變化,也是在其拜訪眾多業內頂尖專家後作出的設定。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諾蘭做客記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諾蘭的腦海中總是充斥著各種讓人嘖嘖稱奇的創意,尤其是有關類似《星際穿越》中時間概念的開發,在他2018年做客記錄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時,諾蘭分享了諾貝爾將獲得者,理論物理學家基普·索恩傳授的讓靈感迸發的心得:「當你把理論物理學當做天體物理學概念來掌握時,它們會為你提供許多關於相對論,以及其他科學理論的故事靈感。」

他會是全球影院的大救星?

▲《信條》預告截圖

於是在《信條》中,諾蘭又為我們創造了一種被外媒猜測為時間反轉,但被諾蘭本人否認是時間穿越的新奇概念。具體何種涵義,我們現在不得而知。拍攝期間,主演羅伯特·帕丁森表示對它的獨創性感到驚訝,甚至覺得看似是不可能實現的的,怎麼能拍成故事呢。這無疑又加強了我們對《信條》的期待性。

在片方、院線以及觀眾,都在迫切希望影院開門之際,即便《信條》幾經改檔,都無疑是整個下半年全球影院最受期待的提振市場的一大強心劑。

相關焦點

  • 全球影院求生日記
    而從目前全球各國的相關政策信息,全球電影工作者表態就可以清晰看出,影院復工還在面臨巨大挑戰,全球電影產業仍處於悲觀情緒。根據資料整理,全球大部分國家針對電影院還未形成有效政策扶持計劃,更多是各國電影人、影院協會的呼籲和自救活動。此時,在全球影院中,只有露天汽車電影院的「逆生長」是一抹亮色。
  • 《信條》曝特輯 諾蘭最「大」作品引爆全球影院
    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內地上映的諾蘭「時空三部曲」的最新作,《信條》一脈相承地貫徹前兩部的實拍原則,拍攝過程實炸飛機、演員親自上陣逆演動作戲,使得影片充滿真實感的魅力引爆全球銀幕,斬獲遠超預期的傲人首周票房成績。這場震撼非凡的銀幕之旅,值得每位觀眾到影院親身感受!
  • 拯救藝術影院,全球在行動
    雖說開門是整個行業恢復元氣的第一步,但是在開門之後相應上漲的各類運營成本,也有可能讓很多影院凍死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和中國相比,很多國家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放了電影院(有些國家甚至沒有強制影院關門),而他們應對疫情導致的客流量降低、片源減少、運營成本提高等問題所做出的反應,也可以在我們的電影院正式開門之後給我們的影院人和相關部門一些參考。
  • 全球第一大影院虧損21億:盼《花木蘭》救命 仍拒絕環球電影
    AMC連鎖影院即將恢復營業 作為全球最大的連鎖影院,北美連鎖院線AMC雖然因疫情導致第一季度虧損21~24億美元,但是在一些原則性問題面前,他們依然拒絕低頭,比如放映環球公司的電影
  • 全球第二大連鎖影院正竭盡全力在疫情中生存下來
    騰訊證券9月25日訊,皇家影院的母公司Cineworld Group可能需要籌集更多資金,以便在新一輪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的情況下生存下來。這家全球第二大電影公司周四表示,目前手頭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運營。此前,由於收入下滑67%,該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16億美元。
  • 在全球買買買影院的不只有萬達院線,CJ CGV也在四處掃貨大公司說明書
    提及韓國影業,國內影迷們更多是對其上遊製作的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韓國電影有了解,但對下遊的影院難免有些陌生。這次CJ CGV登榜前十,令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感到些許好奇:這家韓國影院到底有何來頭?其實這家在中國數量有限、行事低調的韓國CJ CGV,竟然是全球級別的影院服務商。
  • 破·榮格·救星
    回到現實,每個人都期待著救星,每個人都渴望被別人拯救。這是不能否認的。作為個人,你的救星可能是一封信、一筆匯款、情人的一通電話、老闆的一個決定、政府的一條法令。當你得到了,你便獲救了。絕望會破罐子破摔,反而給了一無所有的人勇氣,大不了還是一無所有;希望會敝帚自珍,反而成為一種負擔,不想失去。
  • 「他是我的救星!」 - 中國郵政報
    境內最高海拔4162米,最低海拔919米,山高谷深落差大。32年櫛風沐雨,桑南才踏遍了稱杆鄉的村村寨寨,行程長達32萬公裡,累計投遞郵件100餘萬份,沒有誤過一趟班、出過一次錯。     1988年1月,桑南才正式成為稱杆鄉郵電所的一名員工。他既是所長,又是營業員兼投遞員,郵政所的工作一肩挑了32年。稱杆鄉共有5個鄉郵投遞段,郵路總長486公裡。
  • 《信條》曝「超級巨製」版特輯 諾蘭最「大」作品引爆全球影院
    作為繼《星際穿越》與《盜夢空間》後內地上映的諾蘭「時空三部曲」的最新作,《信條》一脈相承地貫徹前兩部的實拍原則,拍攝過程實炸飛機、演員親自上陣逆演動作戲,使得影片充滿真實感的魅力引爆全球銀幕,斬獲遠超預期的傲人首周票房成績。這場震撼非凡的銀幕之旅,值得每位觀眾到影院親身感受!
  • 全球最值得去的21家影院(下)
    影院位於澳大利亞中心海岸地區,雪梨附近,離太平洋只有100米,外觀看起來像個衝浪棚屋或者海灘酒吧。雖然只有一塊銀幕,但是在六十多年裡,無論是商業大片還是藝術電影,這裡都有放映,也經常會舉辦各類電影節以及電影首映禮,有時還會在漂亮的露臺上伴著海浪聲舉行映後交流會。
  • 「最大影院」瀕臨破產!全球富豪大縮水,有人血虧2000億!
    要知道,AMC不僅是美國,甚至是世界最大的影院之一。其旗下擁有346家影院,共計5028塊屏幕。其中IMAX屏幕120塊,3D屏幕2170塊,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運營公司。除了美國以外,AMC在英國、法國和中國香港各有據點。美國郵政也走在了崩潰邊緣,他的救援請求還遭到了川普路的無情拒絕!
  • 新冠正在殺死電影院:全球第二大院線或將無限期關閉美國所有影院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美第二大院線,也是全球第二大院線,也傳出消息準備在明後天宣布關閉在美國的所有電影院。 這一回重新開放之後的重新關閉,沒有限期…… 新冠病毒在美國大開殺戮之餘,也正在殺死電影院。
  • 江泰全球救援聯盟秘書長陳潔:全球救援工作有三個「沒有變」
    江泰全球救援聯盟秘書長陳潔在現場發表了演講,她認為,全球化疫情常態化趨勢非常明顯,疫情常態化對中國公民出行以及全球市場造成巨大影響。「中國出境市場陷入歸零的狀態,目前疫情在中國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全球範圍內有效的遏制還尚待時日,相對國內遊的市場,預計出境遊的恢復時間會更長。」
  • 全球影院現狀:美國七月大規模復工迎《花木蘭》
    截止目前,國內影院還沒有確切的復工消息,而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很多都已經重啟影院一兩個月,包括韓國、日本、美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澳洲、德國、挪威、冰島、捷克、西班牙等。不管疫情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電影行業的復工復產在全球範圍內已成大勢。但整體來看,兩個月過去了,全球影市的復甦還是比較緩慢。
  • 全球超COOL露天影院
    今年準備的是吉勒勒魯什的《大貝恩》,16 x 9米的大屏幕讓人大呼過癮。不過船隻數量有限,必須以抽籤的方式決定是否能夠入場。河岸還設置了約150張躺椅,提供給沒有中籤,無法上船的民眾一起感受河邊看電影的樂趣。
  • 疫情催生全球家庭影院需求,堅果U2 PRO三色雷射電視打造你的家庭影院
    816年被稱作無夏之年,因為前一年印尼 Tambora 火山爆發的火山灰形成巨大雲層遮蔽陽光,造成了持續一年多的全球氣候異常。2020年電影行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最大困境,本就雪上加霜的全球電影行業,經歷了短暫的恢復階段,如今又面向反覆的疫情,毫無疑問是致命打擊。疫情之下,全球影視行業跳檔選擇流媒體上線早在去年春節,受疫情影響電影院關閉,《囧媽》就宣布放棄影院,直接走 「網大」模式,這一方面使《囧媽》片方獲得了6.9億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幫助字節跳動在3天時間內,收穫了超6億的流量,堪稱雙贏。
  • 信條的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只有4500萬美元來自美國
    《信條》的全球票房突破了3億美元大關,但其中只有4500萬美元來自美國票房,因為各大製片公司都在清空2020年的檔期。該片上映之路坎坷不平,被多次推遲,直到9月初終於在多地影院上映。雖然這部電影在國際上反響不錯,但信條在國內的票房成績並不理想。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票房市場,但目前,由於與流行病相關的限制,美國各地的許多影院仍處於關閉或容量非常有限的狀態。在某一時刻,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這部電影被期望成為拯救票房的電影。約翰·大衛·華盛頓主演的《星戰》如果能夠重新開演的話,肯定會取得成功。
  • 全球影院陸續復工,這些經驗值得借鑑
    國內影院復工仍在待機狀態,但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正在陸續重啟。
  • 最終救星莉蓮娜初印象
    之一:最終救星?在吐槽翻譯之前先確認一件事,如果按last hope字面去翻譯成「最終希望」,多少有點引發歧義,人家會以為你其實是「遺囑莉蓮娜」,所以「最終救星」這個帶點黨史色彩的譯名,其實體現了譯者儘量貼合故事的誠意,但牌手們似乎並不賣帳。
  • 2020全球影院票房不足去年1/5 中國成為全球票房第一
    導讀:根據《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年至2025年全球影院票房將以複合年增長率30%左右逐步復甦,五年後有望恢復至2019年的市場規模。  還有10天就要過完2020年了,對電影行業來說這一年真的是太難了,根據北京電影學院發布的《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全球電影票房今年只有去年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