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方所重慶唯一門店(位於新世紀百貨奧特萊斯)掛出了關門公告。同期,其卻在300公裡之外的成都開出首家自營社區書店。
這家社區店取名「方庭書店」,以「有聲,共鳴」為主題,圍繞音樂打造了更「定製化」的閱讀空間,在運營上則更加個性化、更隨性。
據了解,在方庭書店,讀者可借閱2萬冊圖書、雜誌,以及購買上萬種商品。可以說該店集圖書館、咖啡廳、黑膠店、文創產品、主題活動室於一體。
與購物中心的書店不同,方庭書店更具有「小眾腔調「,圍繞社區文化,瞄準70萬周邊人群。
事實上,方所並非唯一轉戰社區的書店品牌。一場書店「遷徙」正在醞釀。
以音樂為媒介,凸顯小眾腔調
方庭書店落地成都,位於金牛區西華大道華僑城歡樂裡公園廣場內。
門店為獨棟兩層的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呈現白色至透明的漸變層次。少有的全白色外景,也讓方庭透露出一股優雅浪漫。
音樂主題,在空間設計中隨處可見。進門處,萊昂納德·科恩的詩集《渴望之書》被嵌入牆縫中,寓意打開音樂與閱讀之門。
萊昂納德·科恩是傳奇音樂人和詩人,方庭主理人慾借其作品揭示書店的主題——有聲、共鳴。
▲ 萊昂納德·科恩的詩集《渴望之書》
一樓頂部的天花吊頂結合圓柱型態,由不同尺寸的同心圓構成,同時用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音樂家、歌手及專輯名做裝飾。黑膠唱片、唱片機以及與音樂相關的書籍、詩歌和散文元素在每一處的細節中。
在布局上,一層的4個可移動馬蹄形平臺桌形成視覺中心,在主題規劃上,則分為音樂、時尚、咖啡、室外休憩等區域。
選品以小主題分類,音樂、時尚、攝影、個性推薦等切中年輕讀者的喜好。音樂主題區還出售唱片機、藍牙音箱、無線耳機、文創周邊等產品。
另外,現場也可見少量香氛、家居飾品。
本土化閱讀選品分類趣味十足,包括「地鐵上讀哲學系」、「好好睡覺」、「黑拱門套餐」、「成都·成都」等。
一、二層的樓梯轉角處,木質結構的大片空間擺放著休閒沙發,是讀者最常打卡拍照的地方。
進入二樓,頂部空間採用磁場雲的線條,勾勒出不同層次的異形磁場雲。環顧整體設計,方庭書店既優雅大氣,也注重利用小場景打造休閒感、舒適感。
該層選書以人文、哲學、社科三大類為主,並根據時下年輕人的喜好,精選成「喝慢茶」、「成都文化」等主題圖書。書店還有很多口袋書,也是考慮到了年輕人的閱讀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方庭書店的一層和二層,都有獨立的咖啡區,配合室外美景,休閒感十足。相比之下,其少了購物中心書店的「商業氣息」。
社區書店,給予讀者更強的「定製感」
偏離購物中心,方庭恰當拿捏社區書店的「自我修養」。
在空間設計、選品、陳列上,方庭都特別善用「小主題」,充滿了小眾腔調,也顯得更有親近感,更有趣一些。
這也反應出,從以往的讀者推動書店選品,到書店主動探索走另類選品路線,如今的書店也在不斷演變。
社區場景,是時下正流行的「圈子文化」的載體,更注重與周圍事物及人物的互動。方庭更像是通過所處的一個「點」,攏聚周圍志同道合的人,形成獨特的「閱讀交友圈」。
為了給予社區讀者「定製感」,方庭在運營上十分注重凝聚周邊的社群。
方庭的主理人對外表示,方庭所在的成都歡樂裡輻射周邊約70萬人,藉助音樂和文學,方庭希望能做凝聚年輕讀者的橋梁,因此在選書上更年輕化。
據了解,方庭今後還將舉辦更多音樂演出、閱讀分享、文創市集等活動,以及符合周邊社區人群特點的藝術沙龍。周邊社區的居民不僅可以近距離接觸作家、音樂家、藝術家,也可以參與活動成為主角。
例如,4月10日至5月10日期間,方庭書店便舉辦了結合焦點話題的攝影展。攝影展覽名為「疫情中的孩子」,重點展現疫情下的家庭溫馨瞬間。
承接社區商業紅利,未來可期
過去幾年,因為商業地產大爆發等原因,購物中心書店引領著閱讀潮流。而隨著城市化的全面發展,社區商業逐漸繁榮。承接社區消費氛圍的紅利,社區書店也似乎悄悄破局。
相比購物中心書店,社區書店少了幾分商業氣息,更貼近讀者,其座椅數量、活動空間的大小等都可依據周邊居民的數量進行定製。
此外,開展更多文化活動,打造獨特的社區文化圈,也是社區書店的重要優勢之一。在方庭之前,國內不少書店品牌已布局社區店。
據悉,新華書店北京永安路店便位於社區內。其於2018年8月重裝開業後,社區閱讀體驗感提升,年客流可達11萬人次。
而新華書店旗下的子品牌之一紅T書店,也是社區店。這家書店紅創新性地開展了「店長負責制和一長三員」管理制度,並搭建了「品紅讀書分享會」社群。另一子品牌新華·愛書客為豐富社區活動還打造了「周五讀書會」。
2019年6月,以精品社區書店為主的樊登書店在西安開出了中國旗艦店,面積與方庭書店一樣,為700平方米。該店除了閱讀區,還包含親子館、紅酒品鑑、茶藝、花藝等當地書店鮮少設置的區域。
目前,樊登書店已成功升級至4.0版本。據樊登本人透露,樊登書店廈門社區店面積僅為60平米,一個月盈利額約為16萬元。
此外,以下的書店創新舉措,或可為社區書店模式的探索,提供更多可借鑑的經營思路。
1、通過大數據監測,悅書房城市閱讀空間掌握了周邊居民的需求,並量身定做開展中華傳統文化培訓、非遺小課堂等活動,受到了社區家庭型讀者的歡迎。
2、無人技術、外賣等也助力社區書店升級。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由於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也開始進行外賣嘗試。言幾又、鍾書閣等頭部品牌率先開啟外賣模式,以「一杯咖啡+一個甜品+一本小說」的套餐開售。
綜上可見,書店社區化已然成為一種趨勢。書店從購物中心朝著社區、城郊蔓延的同時,也從單一閱讀空間,變成綜合型文化娛樂空間。
可以預知的是,社區書店的運營模式還有很大的開發空間,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