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ff
第一部分:導演部分作品介紹
第二部分:今日推薦科幻大劇
如想想跳過作品介紹請滑到中間推薦部分開始閱讀。
寫在前面:
有人說,做不了「天才」,那就做「地才」。
這句話,大家都是用來形容有才華,可是還非常勤勉,並且給人印象自律的人。
因為藝術家,天才,給人感覺都是孤傲、創造奇蹟、橫空出世的,天才們似乎輕輕鬆鬆,拿到獎盃就像是呼吸一般自如,在自身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個人藝術風格是極具特色,不容忽視。
華人電影裡,王家衛是很符合人們印象中的天才形象,有怪癖,風格獨特。樂於主動和他對比的大導裡,李安給人的感覺相當自謙,他不止一次在公開採訪裡表示他很想像墨鏡王一樣想拍什麼就拍什麼,誰都想當王家衛。不像他,想拿獎也要填飽肚子...
如果你覺得李安對王家衛的嚮往是為了電影宣傳場面話的「日白」,那...墨鏡王之所以給人B king 的感覺不僅僅是作品和晚上戴墨鏡了。
他的採訪內容經常是來自天才對白痴 「 何不食肉糜 」 的疑問:
梁朝偉給人感覺酷酷帥帥,很文藝,實際上私下被爆出來很接地氣,喜歡和同齡的老人交流,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老人,不管家務事,躲裝修去國外餵鴿子,據說GQ娛樂盛宴事後放了一篇吐槽,被內涵活動結束後低調離場放了採訪鴿子躲回套房喝酒的大牌明星,是他。
梁朝偉一雙憂鬱的眼睛完全就是被墨鏡王利用放大到極致,才給人梁朝偉高冷文藝的感覺。
戲裡梁朝偉那些迷人的男性角色,也是墨鏡王手把手教的如何當迷倒萬千少女的B king:
試問哪個老菸民看了王家衛的電影不想去買包火柴點菸試試憂傷的味道呢?
李安、王家衛,一個地才,一個天才。
王家衛桀驁不馴,偶爾一次拍爛片,大家也感嘆是環境糟糕,因為影評人和影迷都知道,天才不會道歉,人們只是希望天才能多多產出他真正想拍的作品。
而李安的兩次嘗試,面對的是諸多指責,許多人說江郎才盡,還開玩笑能不能把大導演的手綁起來,不讓他們亂拍。
細數李安的拍的片子,單從作品的水準上來評判,他的技術很穩,至少故事核心和敘事還是李安風格。
王家衛的片子,就更少了,因為他根本就... 沒拍好,沒有人知道王導手裡壓了多少項目,他剪輯沒了多少演員的「廢片」,更不用說王導欠了多少人情沒有還,就算有爛片在前,可是影視圈裡依然在期盼王家衛三個字的項目大餅!
王家衛和李安的藝術生命還很長,他們作為導演正值藝術創作的壯年,有沒有江郎才盡,現在評判都為之過早。
因為,
近日獲得9分的神劇導演本人今年已經83歲高齡。
雷德利·斯科特,這個拗口的名字,提起來可能不太熟悉,可是報上他的幾部作品,你便會詫異。
01
這都是一個人拍的??
先來兩部在內地播放榜點擊量不錯的。
《末路狂花》
Thelma & Louise
《末路狂花》是,超一流的公路電影,公路電影和海盜電影一樣,10部9部爛片,1部神作的超難拍類型片。
《末路狂花》是,90年代初的女性電影,放到現在都能給人鼓舞的力量,可見作品是劃時代的,如果不是如今有性別對立,這部電影在豆瓣應該屬於9分行列。
譯名中的「末」是點睛之筆,放到當時的社會情況女人是末尾,她們排隊總得在後面,為了場面好看安排幾個位置給女生的機會也沒有,女孩必須是讓步的,而劇情中兩個女性她們走到了窮途末路,最後的結局,即使你被劇透了,看完全片看到最後一幕依然是震撼。
一步步氣氛烘託,瀟灑離開,那瞬間的死亡居然是美好和解氣的。
《漢尼拔》
Hannibal
沒錯,就是那個吃人的漢尼拔。
如果是95後之前的人,在電視上看一些電影也都是不刪減的,可以看到很多漂亮姐姐沒錯,可是也能看到一些童年噩夢。。
自己腦子自己吃,也就算了,還開個「蓋子」,這...
漢尼拔西裝革履精心準備的一場家宴和血腥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臺詞上,用最簡單的直白的話語,就讓觀眾體會什麼叫黑色幽默。
漢尼拔在影視殺人魔形象中的特殊性由「詩人」和「美食家」構成。
在雷德利·斯科特之後的漢尼拔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相信都受到了這個版本的極大影響。
雷德利漢尼拔雖然對漢尼拔做出了許多當時影視劇少有的文明人特性的描摹,可是在觀影中這種藝術手法的「美化」反而讓觀眾更加毛骨悚然,想要遠離漢尼拔這種食人魔。
一面讓觀眾厭惡,在道德上斥責食人魔的殘忍,一面又讓觀眾覺得有些佩服,在共情上對漢尼拔和女性之間的關係進展想入非非。
比如,有人形容漢尼拔抱著昏倒的女人是細嗅薔薇,挺浪漫的。
害,我看到他和女人接吻,我都怕他把女人臉咬下來。
《漢尼拔》可以當恐怖片看,可以當懸疑片看,也可以當文藝片、劇情片。一部並不悶,時間控制的也剛好,看完讓人回味甚至成為一種形容指代的作品,你怎麼敢評價說,這是商業片,這不內涵。
所以,《異形》和《火星救援》以及在中國被文藝青年封神的《銀翼殺手》,它們屬於科幻,但又隱藏了大量的哲學思考。
硬科幻的影視化,給後來的創作者在童年埋下了科幻夢種子。
雷導擅長在科幻電影裡放入人性,製造合理的角色衝突,哲學思想衝撞...
讓觀眾在矛盾中,不斷推翻自己的原本的看法,刷新對世界的認知,如此一層一層的將情緒遞進。
科幻片的綺麗震撼場景,文藝片的直擊人心,主角從主體變成一個線索,串聯起所有的故事,明明是主次分明的安排,演員們卻漸漸面目模糊失去了自己的名字,觀眾記的是角色,計較的是劇情,大明星在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中被用作搭建成時代群像。
因為鮮活和美好,人類角色的離去,令觀眾觸動,所以當鏡頭切至科幻設定中人類所處的環境,宏大、疏離。
人們從來沒有如此深刻且震撼的意識到,原來這個世界的偉大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
雷德利·斯科特在作品裡佔著絕對主導性,別說演員在他的作品中脫胎換骨,熠熠生輝,就連動物演員在其作品中也是智慧的樣子。是的,科幻片導演不做特效,用真貓拍的。
貓咪在片子裡擔任了「 撞破姦情的女僕 」的角色,這就是1937年生人的大導演的實力嗎?
貓都這麼會演戲??
在寫下這篇推送的時候,我同樣也算復盤了一遍雷德利·斯科特。
他是廣告大亨,廣告人起家的天才電影人。他是導演,手裡抓著起碼三部封神作的偉大藝術家,硬科幻先鋒。他也是優秀製片人,電視劇、紀錄片、電影,數不勝數的成功案例。
對他來說,創作沒有跨界,沒有類型限制。
瑞思拜的電影人(值得10篇拉片子推送~~)
80多歲的年紀依然在呈現新作品給觀眾,今年帶來的新作品依然是他鍾情的硬科幻。
下面就是今天要推薦的神劇《異星災變》
《異星災變》
Raised by Wolves Season 1
02
不會吧,不會吧,
80多歲的白人精英男搞女權?
這部劇一開頭就用半分鐘的行星爆炸畫面加聖潔吟誦bgm,確認了末世時代的設定。
一對人造人,降臨神秘星球。
人造人的名字言簡意賅。A叫:爸爸 B叫:媽媽
開場不到10分鐘,爸爸在給媽媽「接生」。
這個圖沒有ghs。有趣的事,和最近的脫口秀段子撞了,特別有態度的女性,男人越喜歡什麼,就越不「長」什麼。(沒有歐派和pussy)
人造人(母親)僅是轉換器,在營養液裡孩子就泡大了。
人造人除了臉和程序設定讓他們的行為舉止符合其性別,人造人的身體是不具備人類的生理功能的。
吃喝拉撒睡,人造人不需要。
取締掉母親的子宮生育功能,去除了女性身體的性徵。
兩個人造人,便是純粹的合作養育孩子的關係。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保證人類的健康繁衍
父親、母親分工明確,一家人相處融洽,直到母親的戰鬥功能覺醒。
母親是被改寫程序的武器型人造人,程序讓她做個母親,「母愛是偉大的」這種人類輸入進去的指令,讓母親瘋狂。
大開殺戒,不僅將搶孩子的敵人團滅,還殺到了方舟上。
方舟撞毀,劇裡設定的僅存的人類飛船文明存留地就被人造人(母親)這麼毀了。
不僅如此,母親的失控,還讓她直接殺死(關閉)了父親。
母親(人造人)的行為指令早就超出了人類創作者的初始設定。
畢竟按照計劃,兩個人造人對標的是幸福的多口之家。
爸爸和媽媽,還有一群孩子。
殺夫,這不是人造人應有的情緒,這是人類女性的情緒。
而後續,母親又將父親重新啟動,二人居然開始爭吵,就像人類夫妻一樣。
2020,我沒有想到,居然能從科幻劇裡的人造人身上獲得家庭劇的笑點。
母親不愧是人造人,她之所以能主導育兒計劃,是因為她開啟了父親不具備的功能,並且可以隨時殺死父親。
意識不是主要的,力量才是重點。
在父親眼裡反常的力量是失控,在母親眼裡,力量可以保護他們的家庭。
母親藏起了她的武器功能開啟道具,眼球。
強X文化與宗教信仰
人造人育兒是一條故事線,人造人繼承了較為全面的地球的知識,在神秘星球努力開拓農耕文明。
而由人類組成的密拉特教徒,除了擁有著人類科技文明資源、產物,他們的思想十分迂腐,首領就是一個神棍。
在密拉特教的管理下,教徒們手上使用著科技成果,在心裡卻把萬物當成神跡,自己的下一步不是自己主導,是索爾神的旨意。
有關人類末世文明必定出現宗教主導,可以參考《哥斯拉》動畫三部曲,其中對人類末世三大發展方向都做了詳細的思考。
末世宗教主導是顯而易見會出問題的選項,《異星災變》中也是如此,密拉特教徒一部分人擁有純潔信仰,將首領的神的代言人,嚴格執行命令。自己的孩子也不顧,整日想著禱告。
所以劇中的假面夫婦,在人類無信仰者和有信仰者的戰爭中偷偷整容,殺死了一個孩子的親生父母,扮演其父母,孩子也欣然接受了。
而另一部分人,表面信仰,他們和首領一樣學會了如何「傳達」神的旨意滿足自己的私慾。
末世宗教強X犯。振振有詞,虔誠懺悔。強X,是因為神的旨意讓其接下繁衍任務。
強X犯對索爾神的讚美,巧舌如簧的辯白,偷換概念的本事其實和密拉特教首領洗腦教徒的邏輯一摸一樣。
發生好事要讚美,發生壞事要禱告,如意了,便愈加讚美,不如意便愈加虔誠。如果虔誠,也不行,那就是註定。
宗教:包裝美麗的強盜邏輯。
其實,即使到這裡,全劇的女權味兒也不是太濃,畢竟母親只是人造人,並不是真正的女人。
但新更新的兩集,讓追劇大家再次爽到了。
密拉特教掌握的科技文明裡有虛擬實境:
於是,母親便甩開父親,進入虛擬實境。
母親在虛擬實境中體驗了一把人類的射擊運動。
而她的代餐,不是父親,是她的人類創造者。
極具性暗示的科幻船戲,視角效果奇妙,性張力十足。
女權元素總結:
1.生理弱點消除。人造人不存在被強X。
2.絕對力量,打破男女設定。
3.性權的覺醒。人造人無羞恥感。
雷德利·斯科特會拍女權不奇怪,因為他不僅因為《末路狂花》成為當時女權運動的啟蒙之一,他之後做製作人,最受歡迎的一部電視劇《傲骨賢妻》同樣也是喚醒女性獨立、堅強、有力量。
和近年《使女的故事》、《美國夫人》這類明顯有女權標籤的作品不同的是,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是剔除人的缺陷,像木雕一般,雕出一個成功者。只要足夠成功就無所謂性別。
一種逆向思維的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只有活著笑到最後的人才有資格制定規則。男性還是女性都是一種代號而已。
比如劇中,幾個孩子的臨陣倒戈,小群體裡隨時變動的食物鏈地位,是人類社會地位發展的縮影。
這般成功者對弱者的嘲弄,如果說《異星災變》裡是母親(人造人)的大開殺戒,將父親從夥伴當工具人。
2020的女人搞女權是呼籲能不能讓女人活下去,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而90年代的雷導搞女權是傳達掌控生育權的女人明智的讓劣等基因無法傳承
雷導哪裡是搞女權,純粹自己境界高升,超出普通男性的範疇,所以作為硬科幻飛船派,為了人類的未來做了「人類男性清道夫」啊。
不是成功者的男人,不配繁衍後代。
雷導作品裡的男人經常擔任這種挑揀胚胎的工作。在其作品中的男男女女都需要被「審視」。
硬科幻的魅力也在於此,人類不論男女都在被審視,末世的背景下,人類的愛恨是渺小的。原有的社會規則被打破,人類企圖重建,在建設中,總有人會跳出來尋找真理。在醜惡裡尋找光,也是科幻片裡,必備的節目之一。
03
宇宙不滅,浪漫不止,
智熄,也不妨礙真理和愛呢。
《異星災變》是好看的,它不悶,每一集結尾都是一個 punch line ,要麼很妙,要麼扣人心弦,想看下一集。
雙時間線的剪輯,人造人和密拉特教的衝突自然交匯,人造人有育兒問題,像家有兒女裡劉梅和夏東海的搭配,嚴母慈父,母親在抓狂,父親在撫慰全家的情緒。
人造人的孩子,也是異星災變的旁白視角,故事的講述人。他就像是家有兒女裡的劉星,很叛逆,有愛家庭長大,勇於質疑父母,質疑權威。
人造人並不制止這一點,因為他們是無神論者。
事實證明,人造人的無神論育兒法無錯,這個孩子在父親遭遇危險時,他選擇的是勇敢和善良,他是凸顯了人類優秀品質的成功胚胎。符合人造人程序設計者的理念。
沒有血緣的人間父子情,除了人造人家庭,還有密拉特假面夫婦家庭,假面夫婦白撿一兒子,日久生情。雙方似乎都忘了真相是啥,不想追究,只想享受當下。
不過,假面夫婦來自無神論者陣營,娃娃兵出身,這種生長環境導致一種傳承。
這個人類父親傳承了「索取」,現在養孩子的付出是為了將來的得到。
《異星災變》更新七集,最讓我驚豔的還是母親(人造人)對設計者的愛慕,居然是雙向。
設計者本身是密拉特教的貴人後代,但他卻叛教,將科技成果帶到了無神論者的地盤,他設計出將武器人造人變成最佳母親的程序。讓人造人去神秘星球創造人類新的可能。
他細心的調試著母親,作為設計者應該最能明白人造人是人造的。
可是當母親表達愛意時,他也意亂情迷了。
設計者想要刪除母親有關他的記憶。
母親說身體疼。
設計者馬上心軟了,勸慰那就存檔。必要的時候母親再想起他。
這一段便是母親進入虛擬實境裡因為界面同人造人不匹配意外造成的存檔記憶讀取,這段戲份的剪輯順序,看完後再回想就會覺得很妙。導演敘事邏輯清楚,對情感與理智的交織抓的也精準。
神秘星球上除了密拉特教徒與人造人家庭進行博弈,還有第三方勢力。
奇怪的生物和超自然力量,死去的人回來,以及假面夫婦真的聽到了索爾神的聲音。
《異星災變》9分當之無愧,有厚度,有廣度,末世悲哀氛圍營造的絕佳,人造人的愛情線喪甜喪甜的,旁白聲音是人造人家庭的孩子坎皮恩的話,有關他們一家的懸念不知道接下來的發展要如何圓。
身為人類,在這部劇中,站隊位置反覆橫跳,原地起飛,很有趣。
2020會加入遇見片單的一部劇。今天已更新到09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