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情令》說起,人為什麼要萌同性CP?

2021-02-16 西門但丁

磕cp的根本動機是人對「親密關係」的嚮往,而各種形式的cp不過是在此基礎上的衍變異化。

——引言

2019年,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影視行業似乎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一時間「限古令」的說法甚囂塵上,而5、6月份一些電視劇突如其來的「撤檔」操作更是令劇迷人心惶惶。但時至今日,反觀在這個過去的夏天裡,吃瓜群眾們的娛樂生活似乎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而很多現象級的作品反倒在各領域紛紛開花,為今年的大眾文化生活寫下絢麗多彩的一筆。

在這其中,令筆者非常感興趣的是一部叫《陳情令》的網播劇:其豆瓣評分從開播之初的4.7,一路上漲到如今的8.1,不光分數的上揚前所未見,還伴隨著從原著粉和吃瓜路人的各種吐槽到紛紛打臉表示「真香」的奇妙現象——很多人覺得「後勁太大了」,甚至看完之後「若有所失」,「感覺和失戀了一樣」……

(飯圈用語「kswl」——磕死我了,表示磕cp到上頭的狀態,也常被路人用來反諷。)

更為誇張的是,播放平臺僅通過「付費提前看劇」和發行OST專輯就收割了粉絲1億+的軟妹幣。相比於一般只通過廣告投放和會員轉化盈利的網播劇,《陳情令》的這筆錢賺得簡直像大風颳來的一樣,開創了網播劇的先河。

除此之外,《陳情令》還收穫了驚人的國際影響力。該劇在泰國正式播出後,話題多次登頂泰國推特熱搜榜第一的位置。隨便點開一條Youtube的相關視頻,除了中文評論之外,還能看到很多的英文、泰文、韓文評論,此時你就能明顯地感受到劇迷們不分國界的喜愛之情(假裝看懂了除英文之外的其他文字)。

(「Murdered me in the best way」——等同於「awsl」的極好表達,學到了嗎?)

當然最重要的信號還是來自身邊朋友的反饋。從《陳情令》開播以來,筆者已經收到了多名女性友人的安利,對於我這個社交圈極為單薄的人來說,已經是前無古人的現象了,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真的「出圈」了。

稍微對同性文化有了解的讀者應該知道,《陳情令》,包括其原著小說《魔道祖師》都是耽美題材的作品。耽美出自日語(たんび),原意指沉溺於唯美、浪漫的事物,最早是一種唯美主義的文藝觀點。上世紀90年代,《絕愛》等一系列日本耽美漫畫開始流入中國,耽美的概念逐漸普及開來,並轉變為對「BL」題材的特指。因其受眾幾乎全部為女性,「腐女」成為了對這個圈子稱呼,「腐」文化也應運而生,並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一段時間以來,「腐」被認為是一種小眾的亞文化類型。早期的「腐」文化主要基於像耽美漫畫這樣的載體,但由於題材問題其傳播受到很大限制。隨後,「韓流」席捲亞洲,韓國偶像男團的形式又為廣大女粉提供了另一種追星的選擇——磕CP,一時間「腐」文化也在粉絲圈子中蔓延開來。

新世紀初,隨著網絡文學的興起,「腐」文化終於找到了其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大量的耽美作品開始在各種論壇網站湧現。自2006年後,耽美網文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在晉江和起點上,耽美文的數量位於第二位,僅次於言情,替代了武俠小說的江湖地位。時至今日,情況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下面這個表就很好地說明了問題:

(腐女書單拿走不謝)

當然,即便如此,耽美依舊處於一種「半地下」的狀態,最近仍屬於網文平臺上需要被重點整改的對象。但從「地下」轉入「地上」,「腐」文化所具有的強大滲透力意味著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重要的標誌就是耽美作品開始影視化。

據不完全統計,15年至今,國內已有40餘部耽美題材的影視作品問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5年的《太子妃升職記》還在打著「穿越性轉」的擦邊球,而到近幾年的《上癮》、《鎮魂》和最近的《陳情令》,已不乏出現「人因劇紅」,甚至成為頂級流量的現象。這種影響力的轉變,可以說明以耽美為代表的「腐」文化,早已走出小眾群體「圈地自萌」的狀態,而逐漸融入當代主流流行文化的範疇之內。

(《陳情令》後,耽美改編劇已成為大趨勢)

「腐女」為何而「腐」

在國內,由於相對保守的環境,「腐」文化的主流轉型面臨著更多的困難。但為何目前為止一切看起來都如此的「水到渠成」呢?究其關鍵,其龐大的受眾群體——「腐女」功不可沒。

「腐女」群體到底有多大?這是一個很難說清楚的問題。一方面, 「腐女」可以作為一種文化屬性:要看多少耽美作品、了解圈內話題、有一定的文化認同……才可以被稱為「腐女」。但另一方面,「腐」仿佛是女生的一種「天性」:網上一直盛傳「十女九腐」的說法,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耽美的女性,看過《陳情令》後也給出了「很甜」的反饋。或者說,「腐」文化對於一般女生而言幾乎是沒有門檻的,喜歡耽美是女性的一種自然反應。如果這樣來判斷,「腐女」群體是非常巨大的。

「腐女」為什麼會「腐」?如果我們百度這個問題,得到的結果很多都是女生談自己「入坑」的初體驗:

「作為一個腐了10多年的腐女,我是因為一篇清水的文入的坑,因為喜歡那裡面的故事,故事裡的愛,或濃烈如酒,或者清淡如此茶,也許也有其他味道!喜歡彼此間那因為愛,愛是因為你,而你恰好是性別為男!……」

「被閨蜜帶腐的,辛酸淚。開始是聽廣播劇,後來是看小說,再後來是萌cp……從小腐到現在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腐的……可能是在無形之中不知道被什麼洗腦了吧……反正我是莫名其妙就腐了……一發不可收拾,穿梭在小說,漫畫,腐劇,yy的生活……」

……

很多回答仿佛都在印證「腐是一種天性」,身在其中的人也不明白因何開始。但這種心理如果僅僅解釋為對親密關係的渴求,又不能說明何為想像對象為男×男,而非更為主流的男×女。

有一種觀點認為,耽美作品反向描寫男性之間感情、甚至有很大多數是肉文,跟現代女性平權意識覺醒、正視自身欲望、開始消費男色和對抗傳統女性氣質有關。

但這無法解釋為什麼耽美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不僅不重要,反而經常成為「炮灰」或「絆腳石」般的存在。畢竟真正的女性主義作品應該更樂意塑造獨立、有尊嚴的女性形象。而耽美作品的受眾是絕對不能接受一個女主角的存在的。比如,據說改編耽美劇的第一要義就是「不能添加女主&不能性轉為Boy&girl」。未開播之前《陳情令》曾曝出路透,疑似為男主添加與女生的感情線,結果劇組官微被狂噴38萬條評論,被粉絲稱為「狗令」,更有人表示有女主就不會看劇,最終片方識趣地刪去了這些情節。

(《陳情令》開播前被原著粉懷疑加戲的女演員孟子義無奈回應)

正如王爾德說的:「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和性有關,而性本身只和權力有關。」還有一種從性別權利結構出發的觀點認為,耽美作品的泛濫,並不是一種女性意識的反抗,而恰恰說明了腐女承認男性與女性的地位不對等的現實。在天馬行空的藝術創作中,腐女用男性來代替理想的女性形象,因為她們意識到:

……只有消除自己身體所承載的意義,才能獲得真正的平等。……最終推導出一個異常矛盾的結論——在愛情中獲得對等地位的唯一方式是將女性排除在外。耽美文學和腐女,並沒有對傳統男性氣質構成威脅。腐女群體創造出的耽美文化與其說是在追求女性自我價值的提升,不如說是在意識到無力反抗現實之後做出的自我安慰。

這個解釋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也符合當下流行的女權主義解讀。但想像一下,對於很多低齡入坑的腐女,這樣未免有些「苦大仇深」。雖然男女不平等的現實客觀存在,但將「腐」文化流行歸納為某種兩性之間的「權力博弈」的副產品,好像也並不符合我們直觀感受中的「來自天性」。所以是否有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呢?

要進一步分析這個問題,也許可以利用「腐女」的性別鏡像——「百合男」進行對比,這樣可以避免女性社會心態弱勢的問題。相比於腐女,男生萌百合的比例就顯得很少了,且主要集中於二次元領域,還有一些女團的cp粉。

(《那些瞞著老婆追女偶像的中年男人》中報導了一位37歲的「傅宣」叔粉,源自464期《Vista看天下》)

「百合男」這種狀態乍看起來十分的奇妙,因為這樣的男生對所萌的女女cp往往抱有一種「去異性化」(Desexualized)的態度,他們不會表示「我全都要.jpg」,並將這種感情與一般直男對異性的熱愛區分開來。其關注點主要是女生之間的某種「羈絆」,而排斥「不純」的想法。雖然性取向是異性戀,但比較偏執的「百合男」會認為妹子跟妹子在一起才是正義的,從而因自身的存在產生矛盾,甚至願意直接放棄與異性的交往。

為什麼一些男生會產生聽起來如此「擰巴」的心理呢?整體來說,這折射出很大一部分男生對異性的無力感、甚至上升至逃避和排斥,還有他們心目中對「親密關係」投射的轉變。其實,這種情況對女生也一樣。

絕大多數人都有與異性建立「親密關係」的本能,這在人們小時候就會有體現。但社會環境因循「男女有別」的基本規範,會為兩性之間劃出一道意識上的鴻溝,就好比男孩更容易與陌生的男孩玩到一起,而與女孩之間會有某種隔閡,反之亦然。

能夠與異性建立良好互動並不是一種天賦,而是需要所有人後天練習的一種社交技能,且這種能力需要根據年齡的增長而更新變化(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大部分人在成長過程中,與異性建立關係時往往會受到挫折,這是完全正常的現象。

那近來的年青人為何會失去對異性的信心?在筆者看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代的網絡環境對個人的情感挫折有放大器的作用。本來一場失戀只是一個人的痛苦,但只要放在網絡上,便會形成一大片迴響,即使別人不是感同身受,也很容易產生「現在男生/女生怎麼都這樣?」的想法。

更主要的是,我們容易用網絡上的片面說理代替自己的獨立反思和切身體驗:本來是某些個人的失敗案例,經過網絡的傳播,形成了一種社會結構性的反思——於是相信「女生只會愛高富帥」的一般男生,他主動追求異性的動力減少了;相信「十男九渣」的女生,她對異性的信任度也下降了;而篤信「婚姻就是愛情墳墓」的絕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結婚的經驗。

筆者曾長期在一個女生為主的論壇生活區滑水,發現一邊有很多「希望有一段甜甜的戀愛」的祈願貼,另一邊又有很多「這都不分留著過年嗎」的吐槽貼,長期觀察下來的感覺就是「戀愛是沒法談的」,而在此期間我並沒有遭遇任何實際的感情挫折。

日常調侃自己「注孤生」的人越來越常見,可以說「不談戀愛,逼事兒沒有」已經成為了一部分當代年青人的集體潛意識,從而影響到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態度和行為。

當認為很難和異性建立親密關係,或對現實中的親密關係不滿時,人就容易迴避或否定自己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像之前提到的某些「百合男」在認識上會完全放主動棄追求異性。但是,人本能中對親密關係的強烈渴求是不會消失的。

為解決這種「供小於求」的情況,心理上對一般男×女的親密關係的想像,就會自然轉變為其他形式的投射。對男生而言,常見為萌蘿莉(幼態、易於掌握、壓迫感較小的二次元女性代替品)、上述的「百合男」,和另一種更為複雜的轉變——萌偽娘、「扶她」;女生則常見為追星和「腐化」。

(扶她——ACG文化中特指具有女性外表的兩性同體,是一種架空屬性,區別於「偽娘」和Transsexual)

既然情感投射可以發生轉移的方向有很多,為什麼萌異性的同性cp(說著有點繞,你明白就好)變得如此受歡迎?

首先,如果你取向為「直」的話,喜歡一對同性cp得到的「異性相吸」的體驗是最大化的;其次,就像權力結構的觀點提到的,如此可以消除性別不平等的因素,得到的結果在觀察者看來有某種「柏拉圖式」的情感升華;最後,更為關鍵的一點是「代入感」已不再重要了,一方面如上述,可能該個體對自我與異性之間聯繫的期望已經被輿論環境造成的兩性對立削弱了;另一方面,建立代入感在當下越發困難了——網絡時代拉近的是資訊的距離,而不是你與偶像之間實際的距離,我們庸碌的現實和愈發高標的理想之間反差過大,不如用一個能夠與偶像平等互動的「替身」代替自己的位置,達到某種心靈上的自處。

此外,還有一種心理學層面的解釋。榮格在分析人的集體無意識時,發現無論男女於無意識中,都好像有另一個異性的性格潛藏在背後(異性潛傾)。男人的女性化一面稱為阿尼瑪(anima),而女人的男性化一面稱為阿尼姆斯(animus)。異性潛傾來自於內心對異性的想像集合,人會對心中異性潛傾的特點感到喜愛,並在遇到與自己異性人格相似的異性時,體驗到極強烈的吸引力。

就好比你所喜愛的對象,無論是藝術形象還是真人愛豆,其對你的吸引力可能一方面來自於最直接的性吸引力,而另一方面就來自於你的異性潛傾投射所產生的自我認同。所以說,對於磕cp的人而言,看似你在萌著兩個與你無瓜的異性,但你依然可以將自身的阿尼瑪或阿尼姆斯進行心理投射,從而完成某種程度的自我代入。此時你所喜愛的cp,既包含了你對理想伴侶的期望,也包含了對理想自我的想像,一石二鳥,豈不美哉?

(卡爾·榮格,瑞士心理學家,早年師從於弗洛伊德,後因觀念不和分道揚鑣,開創了分析心理學,至今對心理學領域仍具有深遠影響)

從《陳情令》的火爆到「腐」文化的泛濫,都說明人內心對情感的廣泛需求和其複雜性、多樣性。說到底,為什麼要萌同性cp,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應該還有更多不同的動機和解釋。你為什麼萌Ta們呢?可能就像歌裡唱的那樣——

以上是易小轍的的流行觀察及思考。因為微信讚賞用戶的設置易小轍嫌麻煩沒有開通,所以顯示的作者還是張更弦。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你對「腐」文化的態度和看法。歡迎關注此公眾號、轉發此文章給你同樣熱愛「腐」文化的朋友以及點擊右下角的「在看」。
感謝閱讀。本周公眾號明天將會更新第一期美學討論,後續將會陸續更新大家關心的公考、減肥護膚、脫髮失眠等煩人問題。

相關焦點

  • 陳情令又要來了?
    要說起去年最火的夏日網劇,相信大家一定忘不了《陳情令》。這部雙男主電視劇不僅在國內爆火,也先後走出國門,在泰國,韓國,日本等多地播出,並收穫了一大批海外粉絲,也讓中華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宣傳。,紛紛表示《陳情令》不說再見,要讓陳情令上熱搜,重新再火一次。
  • 韓劇男男cp後流行女女cp,徐賢李清娥新劇演同性戀人,不需要男主
    韓劇之所以受人喜愛,是因為它總能引領潮流!當國產劇還墨守成規的走少男少女唯美純戀路線的時候,韓劇已經領先一步,開始流行同性cp的搭配。果然,韓劇就是沒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啊!最近幾年韓國的影視劇非常流行男男組cp,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雙男主劇。
  • 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草案通過,我磕的cp能不能民政局見呢
    7月8日,泰國內閣通過了一項法案,允許同性伴侶進行婚姻登記,並通過《民商法典》修正案,以確保同性配偶享有與異性夫妻同樣的權利。該法案將民事配偶定義為出生性別相同的伴侶,年齡在17歲以上的同性伴侶可以進行婚姻登記,必須有一人或二人均是泰國人。
  • 陳情令變尋情令?內容涉及侵權王一博角色被換,肖戰楊紫再組cp
    《陳情令》這部劇確實非常優秀,除了大家都認可的兩大主演的顏值和演技之外,劇組中的一眾配角,以及劇中的各個細節,甚至服飾場景,都備受稱讚。而《陳情令》最厲害的地方,不僅僅是在於這部劇拍得好,還有它後面所延伸出來的一系列活動。
  • 《陳情令》演思追的童星,換上現代裝有多萌?
    《陳情令》演小藍思追的童星名字叫做姜奕廷!他換上現代裝的樣子和古裝時一樣,都是那麼可愛,個子小小的,臉蛋圓圓,笑起來簡直萌呆了。說起夷陵亂葬崗,可以說這是很多人心疼魏無羨的地方吧,魏無羨為了大義選擇幫助溫寧一族,很讓人值得敬佩,而且魏無羨和溫苑,算是劇裡的一個淚點吧。
  • 陳情令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在原著中魏無羨和藍忘機是官配cp
    陳情令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在原著中魏無羨和藍忘機是官配cp時間:2019-07-01 10:5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陳情令小說的結局是什麼 在原著中魏無羨和藍忘機是官配cp 很多人可能都很期待陳情令這部電視劇,小編也是如此看過動漫之後,再看電視劇版,劇情方面雖然是按照大致的路線講述的
  • 《陳情令》特別版才是「親兒子」!
    《陳情令》特別版才是「親兒子」!說起最近這一段時間大火的網劇,《陳情令》必須擁有一席之地。眾所周知,這是一部由小說改編而成的網劇,不僅一下子捧火了肖戰和王一博兩位主演,就連配角們,也是名氣大增。甚至都成為一個偶像團體,來出席活動了。
  • 博肖,最大流量的cp?
    要問cp哪家強?博肖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這個莫名其妙的現象,誰都解釋不通,錯綜複雜,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誰也說服不了誰,全民吃瓜,比追劇更上頭。編劇都不敢這麼編,每天現場直播,但凡二人有一點兒風吹草動,都逃不過粉絲破案的眼睛,《陳情令》的戲裡戲外,連個微表情都沒有放過,花絮更是滿天飛,真假難辨,腦補各種大戲,同框即發糖,互動即過年,互相不理睬,那一定是避嫌,誰也擋不住嗑cp的熱情。
  • 走不出的《陳情令》,這部劇為什麼讓人上頭……
    》,這部劇為什麼讓人上頭……文/阿辭最早聽說《陳情令》,是在一個群裡,大家在談論《魔道祖師》作者的一個八卦。藍忘機這麼完美又深情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他承載了女孩子對完全愛情的幻想。魏無羨也不是斷袖,他明確的喜歡女人,喜歡撩美女。只是碰巧他喜歡的人是同性。藍忘機實在是太難了,既要吃男人的醋,又要吃女人的醋,連鬼的醋都要吃,得了個雅號,姑蘇醋王。而電視劇還不能表明這是愛情,只能是兄弟情,他們硬是在夾縫中演出了隱藏的深情,暗搓搓地撒了很多糖。
  • 陳情令公開大量未播花絮,魏無羨和溫情搞曖昧引cp粉吐槽
    文/薛丁格的猹天了嚕,《陳情令》傳聞中的300G花絮,有200G都是魏無羨和溫情的?之前網上爆出了越來越多《陳情令》的花絮,但大多卻並非粉絲所期待的「博君一肖」,而是魏無羨和溫情的,這也引得cp們紛紛吐槽!
  • 耽改劇《山河令》激情開播,賣腐超過《陳情令》,劇情讓人臉紅
    2月22日,由張哲瀚、龔俊等人主演的耽改大劇《山河令》突然空降開播,打得cp女孩兒們措手不及,這年頭不宣傳也就算了,你們一個個都空降算怎麼回事兒?空降就是為了不給對手截胡的機會啊,你們都去過夏天吧,我要來開年了,《山河令》劇組有自己的想法。
  • 陳情令:劇中反套路情節很多,總讓人迷惑,特別是忘羨情感走向
    看過《陳情令》的人都知道,它很特別,可以用神劇來形容。說它是神劇,不僅僅是因為,劇情拍攝和演員顏值,還包括了其一些反套路的情節。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初看《陳情令》,以為又是過往那種傑克蘇攜手好基友熱血闖天下的情節。會邊看邊一臉嫌棄,並吐槽編劇老套,結果被真香打臉的經歷。
  • 陳情令:劇中反套路情節很多,總讓人迷惑,特別是忘羨情感走向
    看過《陳情令》的人都知道,它很特別,可以用神劇來形容。說它是神劇,不僅僅是因為,劇情拍攝和演員顏值,還包括了其一些反套路的情節。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初看《陳情令》,以為又是過往那種傑克蘇攜手好基友熱血闖天下的情節。會邊看邊一臉嫌棄,並吐槽編劇老套,結果被真香打臉的經歷。說真的,自從認識了《陳情令》,我就一直走在真香的第一線。
  • 《妖貓傳》告訴我們,真情實感地萌cp都是要造報應的
    雖然他不過是個小官,可是志存高遠,一心想為萌的cp創造出被後人世代傳頌的同人文。 「我萌的cp一定是幾千年來最可歌可泣的,整個大唐只不過是他們愛情的小小註腳。」他這樣想著。 彼時,安史之亂結束已有四十餘年,楊貴妃殞身之地馬嵬驛草木青青,李隆基也早已駕鶴西去。
  • 同性CP不敵七年之癢,高調帶小三回家,結局竟變三宿三棲?
    同性cp一方出軌把新歡帶回家,最終3人「三宿三棲」!耽美劇都不敢這麼演!泰國一直是個神奇的國度捏~(泰語腔)所有咱們能理解或不能理解的奇葩事,都有可能在這裡發生比如,在泰國如果有人鬥毆,最後雙方必須以「比心」作為和解▼*哪怕心裡不服氣,表面上還是要做做樣子呢,真氣人泰國的男性只要到了服兵役的年齡,一定要強制性參與,哪怕已經做了變性手術...
  • 耽改劇cp的標籤到底要不要強拆
    耽改劇要流量、要關注度、要話題度那通通都不是問題。凡是演耽改劇的主角都能迅速走紅,並且還能深入人心。可是在一片繁花似錦裡,也有一些後續的煩惱。比如,如何撕掉耽改劇的雙男主的標籤,這不僅正主著急,更著急的是粉絲。處理不好,那就是飯圈的雞飛狗跳的撕扯日常。
  • 同是耽改劇,為什麼《鬢邊》難複製《陳情令》的成績,CP無人磕?
    02 《陳情令》爆紅背後是時機正巧,配合得當《陳情令》是根據墨香銅臭小說《魔道祖師》改編成網劇的,同樣是耽改劇,同樣正式開播前遭受抵制,開播後得到認可。唯一不同的是,《陳情令》直至收官幾個月後,都熱度不減,兩位主演肖戰、王一博微博漲粉上千萬。為什麼《鬢邊不是海棠紅》難以複製《陳情令》的成績呢?
  • 自古紅藍出CP!陳情令絕美,錦衣之下甜到上頭,你最愛的哪一個?
    陳情令絕美,錦衣之下甜到上頭,你最愛的是哪一個?不管是影視劇還是漫畫,似乎主角們只要穿上紅藍搭配就一定會甜的發齁或者虐的肝疼。盤點一下這幾部火到上頭的紅藍cp,沒看過你就太虧了!那當仁不讓的就是2019年夏日限定的《陳情令》了,王一博飾演的藍忘機以藍衣造型為主,肖戰飾演的魏無羨前期是藍白校服造型,滿身的少年氣撲面而來。
  • 《名偵探柯南》五組同性cp,你看好快新黨還是赤安黨?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名偵探柯南》五組同性cp,雖然他們當不成情侶,不過卻很默契,這就是大家口中的好基友、好閨蜜,你最看好哪一組cp呢。第一組:赤井秀一和安室透赤井秀一是FBI的成員,是一位帥氣又高冷的人物,現在以衝矢昴的身份出場,安室透是公安的成員,是一位很優秀的人物,在劇場版《零之執行人》裡,安室透更是收穫了大量粉絲。
  • 為什麼鼠貓(白玉堂x展昭)的cp經久不衰?
    這對也算是國產cp的鼻祖了,現在已經不只只是國內腐女們有鼠貓情結了。韓國鼠貓圈也是萌的一塌糊塗。我是萌9475以及原著。當然9475的人設各方面我更喜歡一些。那麼如果問我為什麼萌這一對的話,我覺得,原因還是在於一種很有趣的反差吧。明明性格溫文儒雅對誰都彬彬有禮的南俠,在他面前偶而也會炸毛像個孩子;明明自己就很孩子氣動不動就鬧情緒的白五爺,在他面前就可以榮辱一肩扛。大概就是那種【你守著青天,偶而對我炸毛,我誰都不在乎,我就守著你。】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