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作品取材於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美麗的奧菲莉婭由於的父親被自己的所愛之人哈姆雷特所殺,深受打擊而精神失常,整天唱著歌四處遊蕩。有一天,她編好了一個花環,正想將它掛上樹枝,還沒來得及卻已經躍落水中。「她的衣服四散展開,她像人魚一樣漂浮在水上,嘴裡還斷斷續續地唱著古老的歌謠,好像一點兒也不感覺身處險境,就好像她本就來自水中一般。」。
米萊斯以這幅畫中精彩的繪畫技巧和奇妙的畫面意境震驚了當時的英國畫壇。畫中的花堪稱可以作植物學研究。為了完成這一幅畫作,畫家可謂費盡了心思。為了繪製畫面背景的花草樹木,米萊斯在這一場景的真實地點英國薩裡郡整整繪製了四個月。作品中環繞四周的花朵都具有象徵意義,紅色的玫瑰象徵著青春,紫羅蘭象徵著忠誠和早逝,罌粟花象徵著死亡,雛菊象徵著天真純潔,圓三色堇花象徵著無望的愛情。每一朵花都訴說著奧菲莉婭這個溺水的殉情女孩的悲劇。
據說米萊斯為了創作煞費苦心地讓模特躺在注滿水的浴缸裡以實現畫作的真實。為此模特伊莉莎白·西德爾感冒得病,最終早逝。伊莉莎白·西德爾的離世導致拉斐爾前派解體,也使模特伊莉莎白的男友,拉斐爾前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羅塞蒂在自責和懺悔中度過餘生。
畫家簡介:
約翰·埃弗裡特·米萊斯(John Everett Millais,1829~1896)英國19世紀著名畫家,拉斐爾前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ps:關注公眾號,轉發本文至朋友圈並截圖,可獲取高清大圖~
1851年 76.2*111.8cm 布面油畫 泰特美術館藏。註:視頻資源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