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消失的情人節》: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

2020-09-21 老葉點評

「脫軌的火車還是火車啊,不會變成飛機。」

陳玉勳《消失的情人節》,有著像是龜兔賽跑般的兩個主角,一快一慢,但不知道為什麼卻給人一種「向左走、向右走」的印象。劇情大略是,一個走太快的人、一個走太慢的人,兩個人生命時鐘轉得不同調,最後因為時差差了一天,終於碰在了一塊。這一天,是情人節。

但,這畢竟不是龜兔賽跑的故事。因為在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贏也得是雙贏,輸了肯定是兩敗俱傷。《2046》說過:「愛情講究的是時機,時機是很難拿捏的」。不斷錯過表白時機的烏龜,要怎麼讓兔子愛上她呢?陳導深知王家衛式「求敗」之美,所以對於兩個角色最終究竟怎麼愛上彼此的,就有些輕描淡寫了。畢竟,在「愛,無能」時,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慢了一點,又或者快了一點,時機是很難拿捏的。

所以我大膽一點地說,這部片,主角不是楊曉淇。即便飾演郵局櫃員楊曉淇的大霈演出功不可沒,就算整部片八成的畫面都有她,這個故事卻不太能說是她的故事。不論你是從劇情簡介、預告片,還是正片提供的細節,電影一開場我們就已經可以約略地推理出,有一個人像是她的隱形天使,在偷偷愛著女主角。原因不明,但也因為這個原因不明,我們得把電影的後半段看完。


我在看電影的時候就在想,為什麼這部片一定要把情人節前後的這幾天,細細地講兩次?難道只是因為有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物設定,我們就非得用兩個視角看同一個故事嗎?這又不是《羅生門》,沒有屍體、沒有找不到的兇器,故事的懸疑點在哪裡?兩個故事一快一慢,固然溫馨,但如果僅僅只是為了解開故事前半段鋪的謎底,如此才功能性地需要故事的第二段,這個原因恐怕是略為讓人失望的。

前半段故事鋪下的那個懸疑點,是女主角身世之謎。女主角曉淇的爸爸要離家出走時,被曉淇碰到,拿著湯杓的爸爸憨憨地跟女兒說:他要去買一碗綠豆豆花。電影的後半段,消失的情人節那天,女孩的爸爸,登上了守護天使開的公車,在情人節結束的魔幻時刻,串起了兩個有時差的世界。離開自己「前世情人」的老爸,和認定自己「今生情人」的慢郎中,因為都從世界拿回了平常存起來的,暫停的這一天,而有機會跟走得太快的女孩再相處一會兒。 

但,女主角失去了生命中的一個情人節。為了解開這消失的一天的謎團,她毅然踏上尋找父親/自我追尋的旅程。然後,一個省略,就回到了謎底解開完之後。女主角終於發現男主角放在「308 信箱」的照片,看完後明白了什麼。

然後,又是一個省略。找到了男主角留給女主角的「謎底」,找到了那個「308 信箱」,她為了等信箱的下一封信,她決定留在鄉下。



《消失情人節》,從「消失的人」(第一章標題)、「消失的情節」(第二章標題),對我來說,變成了「消失的情人」。這其實是一部三段式的電影,主角自始至終,都是這個「消失的男主角」。導演沒有好好地解釋,她看到了什麼、她為什麼、她在想什麼。踏上旅程的人,儘管是女主角,真正的主角卻是那個「消失的情人」,男主角阿泰。

或許,就像急驚風楊曉淇,說得越快,就能說得越多,卻不一定懂得越多。作為一位善於玩弄速度感的男性創作者,陳玉勳放棄了好幾次認真、深入地討論「大齡剩女」楊曉淇的心境轉折的機會。陳導演在這裡示範了,他招牌的生活化喜感、諧音諧趣的嘴皮子,還有一句句感人的廣告金句,都是原汁原味地放送著;幽默歸幽默,笑完之後,卻好像被笑點和金句轟炸,然後只記得最後感人的結局,「啊,他們還是在一起了。」突然醒來,對這是愛情電影。

所以,我以為,陳玉勳的老派美感躲在這個三段式故事的結構底下,但他邏輯還是清晰的,他畢竟是在拍愛情電影,他沒有放棄故事的本質。靈魂的「失落感」在推動著這個故事。畢竟你早知道了故事的結局,畢竟是愛情電影,帶點宿命論味道的,他們最終會在一起啊!這也不太讓人意外、不太懸疑。這個愛情故事的重點不是結局。也沒有人承諾女主角要給她幸福,這不是關於淑女養成的故事。



或許,就是這種「我早就知道」的小確幸,讓陳玉勳式的民俗展演、水星逆行般繞道的故事,像一趟家族旅遊,早就知道終點,卻不影響我們一路上熙熙攘攘。或許,這本來就不是一個懸疑故事,靈魂之愛沒有懸疑的成份。

電影裡的金句雖多,我記得的卻是這一句:「脫軌的火車還是火車啊,不會變成飛機。」這句話是女主角厭世、離家出走的爸爸說的,也是解開他離家出走的原因,一句充滿中年男人失落感的發言。爸爸的這一席話,說得很通透,烏龜畢竟是烏龜,兔子就是兔子,龜兔來比賽,比賽完了,烏龜還是烏龜,兔子還是兔子,終究是跟尋常人比起來,太快或太慢了一點。而執著的、浪費的、彷徨的時間,就是在執著、浪費、彷徨中,給蹉跎掉了。消失的東西,壁虎會幫你找回來,蹉跎掉的光陰是不會再回來的。

在一部愛情電影裡,說這個是不是太不解風情了?不會的,這也是我們的消失的主角,阿泰的故事。阿泰是超級英雄!超級英雄總會有一個要守護的女人,他們必須像是隱形的天使,默默守護著她。在《消失的情人節》的世界觀中,儘管英雄是一種超越常人的生物,他們不論是太快或太慢,就算能稍稍改變別人的生命,卻改變不了自己的人生。阿泰是被手錶背叛的英雄,他想承諾女主角幸福,卻總是慢一步開口。他的超能力是儲蓄,他比別人多儲蓄了一天情人節。 

所以故事的懸念只剩,多了這一天,他有好好把握住嗎?這一天他改變了什麼?顯然,他還是他,烏龜還是烏龜。女孩呢?



這讓我想起卓別林的《城市之光》結局,復明的女孩,認出了幫助他的醜男,本以為只能走回兩條平行線的兩人,卻獲得了女孩的回眸一笑。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女孩的那抹微笑就是電影的魔法。

《消失的情人節》有個不得不提一下的設定:因為女主角小時候曾經跟男主角經歷同一場車禍,在醫院鼓勵了父母雙亡的男主角,讓身為孤兒的他永生難忘。男主角一生念念不忘,儘管慢,他這一生卻想報答這份恩情。這種老梗讓人俗不可耐,但想到這部片跟卓別林有點像,突然覺得合理了許多起來。 

說回男主角的情人節,到了最後,雖然多獲得了一天,卻徒勞地沒能改變任何事,因為他改變不了自己。眼看整部片即將變成一個王家衛式「求敗」的故事了,老男人的浪漫電影,就是無盡的錯過。但陳玉勳的邏輯是清晰的,他祭出了電影的魔法:最美的魔法就是女孩的回眸一笑了。他先讓女孩旅行,讓她回頭找,還讓她等了一年。龜兔賽跑的結局,如果是兔子跑回來帶著烏龜一起走向終點呢?這就是陳玉勳式的盲女復明之笑。兩個有時差的人,卻能在彼此人生最失落的時候接住彼此。最後的相遇,先不論之後會不會再錯過,都已經是在彷徨的時間、懸疑的情節、庸俗的生活中,能找到的最好的時機。

她錯過了情人節,但這回她沒有再錯過阿泰給她的那碗綠豆豆花。

相關焦點

  • 淺談《消失的情人節》:一場有關愛情的「龜兔賽跑」
    掉了耐性的女孩《消失的情人節》如同片名所述,劇情主軸放在消失,消失的人,消失的情節,但是消失不是不存在,只是掉了,就像是人們在生活中掉了鑰匙、手機與錢包一樣,遺落的物品,還是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不過,《消失的情人節》所掉落的不是物品,而是記憶的片段,搭配遺落的則還有一段橫跨數十年的情感。就像是張惠妹那首《掉了》,故事情節掉了,主角對白掉了,該屬於劇中的對角戲也掉了。
  • 愛情裡的權力問題:誰先道歉誰就輸了?
    最近,我和女朋友已經冷戰了兩天,當我開始猶豫要不要向她低頭認個錯的時候,朋友攔住了我:「誰先道歉誰就輸了!你就跟她耗著,等她先和你服軟,不然以後每次吵架你都會輸!」聽完朋友的一席話,(我還是去和女朋友道歉了),畢竟冷戰當下更不好受。
  •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不,是情人節真不見了!——《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是由陳玉勳執導,劉冠廷、李霈瑜、黑嘉嘉、周群達主演的奇幻愛情電影,該片於2020年9月18日在中國臺灣上映。公交車司機阿泰(劉冠廷 飾),是一個動作慢吞吞、連手錶的時間、地震的感應都比別人慢的奇葩。他每天都會去郵局,找櫃員楊曉淇(李霈瑜 飾)寄一封不知道給誰的平信。
  • 當對方不愛你的時候,並不代表誰對誰錯,誰不輸誰贏,但應該做到
    在緣分的天空中,總有來來去去命運,不說誰對誰錯,也不說誰輸誰贏。然而愛情是非常美妙的,如果感覺消失了,愛也就消失了。因此當一段愛情沒有希望時,請做以下幾點:1、先學會變聰明。當人們不再愛你時,我們可以從一些細節中感受到微妙的變化。
  • 愛情世界裡,沒有誰對誰錯
    在愛情的世界裡,從來都沒有誰對誰錯,在一起就是緣分,不在一起了,就是緣分走到了盡頭。也不必過於埋怨誰付出多少,因為愛情最美好的是相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有些事情也是你無法去左右的。感情的事,沒有對錯,愛是相互的,包容也是。
  • 消失的情人節,愛情不過慢一點降臨,綠豆花不過晚一點送到
    消失的情人節,愛情不過慢一點降臨,綠豆花不過晚一點送到「有一天太陽會升起,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在這裡。」 One day the sun will come out and you'll realize that this is where your life is.
  • 張碧晨和華晨宇,誰輸誰贏一清二楚.
    最誇張的是,那邊張碧晨在長文裡表示,兩人為了孩子正在重新磨合,希望能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這邊在承認有孩子之後,男方又火速強調,兩人目前沒有婚姻關係,華晨宇目前仍是單身。這場博弈,誰輸誰贏,一清二楚。張碧晨用這段經歷再一次告訴我們,愛會消失,但事業永遠是你的,為了愛情犧牲事業,是最得不償失的行為。
  • 在愛情中誰先認真誰就輸了,你又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說:「在愛情世界裡誰先認真,誰就輸了,沒錯,但是在真正的愛情中哪怕是輸,我也要認真,這才是真正的愛情。」在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會去詢問,是不是在愛情裡面,誰先認真誰就輸了,你又是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吶!
  • 哈利波特:如果鄧布利多的福克斯與伏地魔的納吉尼PK,誰輸誰贏?
    雖然他們的主人鄧布利多和伏地魔曾正面PK過,但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機會看到這兩隻神級寵物來次「針鋒相對」。試想一下,如同它們倆打起來,那場面一定是「驚心動魄」,畢竟它倆不論怎麼打都不會死,毫無防守地攻擊,那才是最震撼的嘛。不過,在思考它們打起來誰輸誰贏之前,我們不妨先來分析一下兩隻寵物的淵源。
  • 認真你就輸了?在愛情的世界裡究竟有沒有輸贏?
    在見面隨時隨地 實時視頻相親的珍愛APP聯合贊助的《新相親大會》最新一期中,一個俗套又實在的問題再次回歸大眾視野,「在愛情裡認真就輸了嗎?」在三號女嘉賓的短片中,女嘉賓表示在過往幾段感情中,自己總是弱者,因為很認真,所以每段感情裡都是輸了的那個。
  • 紅包七日變:到底誰輸?到底誰贏?
    除夕當天,好戲正式上演。阿里加微博,微信加手Q,他們各自帶著一幫企業和明星小弟們,開始了楚漢爭霸大戰。阿里系重點打出了粉絲紅包、整點紅包和馬雲紅包三張王牌,開發了打地鼠贏紅包、紅包接龍、個人紅包、群紅包、面對面紅包等玩法。
  • 在愛的世界裡,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真正屬於你的愛情不會叫你痛苦,愛你的人不會叫你患得患失,有人一票就中了頭獎,更有人寫一本書就成了名。凡覺得辛苦,即是強求。真正的愛情叫人歡愉,如果你覺得痛苦,一定出了錯,需即時結束,重頭再來。如果愛情是需要不顧一切的去付出,那麼很顯然,對方並不會太在乎你的感受。因為一個在乎你的人,是不捨得你受到任何傷害的。所以說,當你為愛情而犧牲越多時,對方愛你就愛的越少。
  • 一龍播求二番戰 到底是誰贏了?誰輸了?
    僅從結果而言,一龍贏了。那麼,這場比賽誰還是贏家?誰是輸家?播求是輸家嗎?僅從比賽結果而言,播求輸了。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以播求的實力,在自由搏擊規則下,中國選手能戰勝他的幾無可能。但在中國搏擊市場,贏得比賽有時又不僅僅只是拳腿功夫。筆者無意去揣測一龍播求之戰有無黑幕,但只是認為播求絕不是這場比賽的輸家那麼簡單。
  • 214情人節,淺談愛情的塞貝克效應
    引言我曾答應學生,有空時再寫一篇關於愛情的文章。今天情人節,就應景寫一篇吧。  愛情塞貝克效應的關鍵點,還是在接觸上。沒有接觸,塞貝克效應會很快消失不見。所以男女兩地分居,聚少離多的情況,是對塞貝克效應的致命打擊。雙方都有可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另外匹配的愛情塞貝克效應,從而進一步瓦解你們最初的愛情塞貝克效應。亮劍電視劇中李雲龍,那麼愛他妻子,也會在外出學習的時候跟他妻子的閨蜜產生了愛情塞貝克效應。
  • 張馨予和範冰冰:到頭來,誰輸誰贏
    (語錄來自網友)有這樣的劇情作為支撐,張馨予和何捷公開婚訊的那一刻,也許他們自己都沒有想到,會引發山呼海嘯的全網贊。先是「嫁給愛情」的美麗童話讓人感覺很爽。早年晉江上有一部蠻火的小說叫《他從火光中來》,講的就是一個有黑歷史的女明星與一位消防員的愛情故事,跟張馨予何捷的經歷簡直不要太像。讀者們自動帶入了小說的劇情,給這段戀情加上了最浪漫的註腳。
  • 董小姐和雷軍的10億賭約誰輸誰贏?
    所以雷軍就和董小姐打賭說要是五年內小米的營業額大于格力哦的營業額,董小姐就輸個他一塊錢。(額,確定不是聚眾賭博嘛 。警察叔叔呢 我要舉報)董小姐當然不相信了 所以說 第一不可能 第二要賭就賭十個億 (所以這十個億的賭約也就由此而來)提前預測一下結局?
  • 趙麗穎「錦覓」定妝照一出,有人表示和楊紫誰輸誰贏一眼可以看出
    趙麗穎「錦覓」定妝照一出,有人表示和楊紫誰輸誰贏一眼可以看出《香蜜沉沉燼如霜》是年度熱劇一點都不誇張。這部劇讓楊紫的演技被大家所看見,是楊紫成為當紅花旦的代表性作品,讓飾演男主「鳳凰」的鄧倫走進更多人的視野之中,收穫一大波粉絲,甚至捧火了飾演男二潤玉的羅雲熙。大家在社交平臺瘋狂的討論這部劇的細節、劇情、走向,話題度熱度都是爆劇的標準。
  • 5項金馬獎浪漫喜劇 消失的情人節
    《消失的情人節》在今年的金馬獎上勇奪5項大獎。導演陳玉勳說:「希望觀眾隨時隨地都可以體驗這趟奇幻旅程,不論是瞬間消失的那一天或是感受阿泰與楊曉淇的浪漫,都可以無限回看,請觀眾一定要來電影裡感受又甜又酸的溫暖情懷。」
  • 關曉彤迪麗熱巴同框,清純與美豔的對決,誰輸誰贏一目了然
    不過她們的同框,還是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很多人都在爭到底誰更美~兩個人同款,誰贏誰輸小編覺得真的不重要,因為她們各代表不同的美,只要都美,都養眼,就夠了~
  • 影評《消失的情人節》:浪漫或恐怖的情人節
    兩人平常鮮少交集,直到情人節當天,一場奇幻事件讓他們「走」在一起…。陳玉勳導演的新作《消失的情人節》,用快一步與慢半拍的速度差來談愛情。電影前半場以曉淇作為主角,影片節奏也配合她的急驚風性格,非常地明快流暢。電影後半段改以阿泰為主角,速度才慢了下來。《消失的情人節》片中出現「消失的人」字卡。生活中消失的人(或事物或記憶),應該是對我們不重要的人或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