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天我們會飛》:18歲的年華總是美麗,總引人回憶

2021-01-09 文強最愛的媽媽

《哪一天我們會飛》是一部港式電影,在2015年上映,導演是黃修平。

電影主要講述了女主人公的對高中時代的回憶:餘鳳之和彭盛華結婚了數十年,婚姻生活開始歸於平淡,兩人聚少離多,漸漸出現了隔閡。

一次同學聚會時,餘鳳之(楊千嬅飾演)聽到了蘇博文的名字,喚起了她對高中時代的回憶。某天餘鳳之在網上偶然發現了舊同學蘇博文的博客,回憶起了他們三個人上學時陳年回憶的故事。

影片將現實生活與回憶故事互相交織,雖然故事平淡,但卻耐人尋味。

友情

「真正友誼的形成,並非雙方有意的拉攏,帶著些偶然,帶著些不知不覺。」

在那次的歌唱比賽後,餘鳳芝,彭盛華與蘇博文成為了好朋友。

他們開始帶鳳芝到他們的小天地,那裡有很多的小模型,都是他們親手製作的,很精緻。

他們會帶鳳芝到他們的秘密之地:廣闊無垠的大草坪,一起欣賞美麗風光,欣賞藍天,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他們會與鳳芝一起飼養拾回來的鸚鵡「飛飛」,為它建立一個新的家,下雨了也會照顧它以免淋雨。

後來,各自追逐各自的理想,蘇博文離開香港,前往英國進修,想讓自己成為一名飛機師;彭盛華與鳳芝繼續在香港,一個成為了室內設計師,一個在旅遊社當路線設計師。

他們分開了,並沒有再聯繫了。

「來年陌生的,是昨天最親的某某。」

再後來,在蘇博文離世後,蘇博文的英國女友帶著他的遺物給了他一生中最好的兩個朋友——餘鳳芝與彭盛華。

他們都哭了,不僅僅因為他的離開,也因為他永遠無法實現他的理想而感到痛惜。

最後,他兩人一起實現了他最後的夢想。

「雖不常在你左右,但永遠在你身後。」

寫到這裡,我很慶幸在中學時代認識到的朋友,即便各奔東西,無法時常相聚,但幸好,每次走散後仍會相遇。

夢想

一人有一個夢想,兩人熱愛漸迷惘,三人有三種愛找各自理想。

90年代,中學歌唱比賽上,彭盛華與蘇博文合唱,鳳芝被兩人的奇特的表演所吸引。盛華性格開朗活潑,夢想成為室內設計師,常把課室弄成遊樂園。

蘇博文性格安靜沉默,夢想成為一名飛機師,曾在「雞蛋飛行」比賽中奪得冠軍。

餘鳳芝嚮往自由,希望能夠環遊世界。

那時候他們有專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那裡很漂亮,有花有草,很小,但是很溫馨,就像夢想的地方,永遠都會那麼地吸引。

那時候的他們都很年輕,有夢想,有勇氣,有行動,會努力去追逐夢想。

「夢想,是一個目標,是讓自己活下去的原動力,是讓自己開心的原因。」

後來,大家都長大了。

蘇博文去了英國,去深造,去實現他飛機師的夢想。但是,在他英國女友的回憶中:他有色盲症,無法成為一名飛機師。後來,他偷了一輛小型飛機,最後飛向了美麗的天國。而他也永遠留在了他美麗的18歲。

彭盛華與餘鳳芝最終都在生活的「齒輪」下生活,彭盛華做了室內設計師,餘鳳之也當了旅遊導遊,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卻敗給了現實的生活,時常加班,感到生活壓迫。但是他們仍然很努力地生活。

那時我們有夢

關於文學,關於愛情

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 我們深夜飲酒

杯子碰到一起

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最終,餘鳳芝與彭盛華回到高中學校,繼續他們三人當年的夢想,與學生們一起策劃「飛行」活動,將蘇博文當年的那架自製的白色飛機飛起,實現了他未完成的夢想,緬懷了他們三個人的青春。

最後,他們笑了,似乎在說:「夢想不曾離開,一直在心底裡,願我們都能夠找回初心,繼續追逐自己當初的夢想,哪一天我們都會飛起。」

「就算現實與平庸讓我們失望,但我們還要心存希望,這樣我們終究會在哪一天也會飛。」

愛情

在那次同學久違的聚會,讓餘鳳之想起了當時與她最為要好的另一個男孩蘇博文。現實中,她與老公結婚十年,生活早已歸於平淡,激情不在,兩人時常因為小事而鬧矛盾。

愛情在理想中生存、變幻的,而婚姻卻離不開瑣屑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在現實的落差和日益豐滿的回憶,讓她不免回憶起高中那青澀而又美好的時光。

她開始回想自己當初選擇了彭盛華,那麼,蘇博文去哪裡了?

帶著這樣的不甘和困惑,餘鳳之開始了在現實與記憶中的尋找。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找到了蘇博文的博客並發現了他的聯繫方式,她開始嘗試聯繫他。

第一次:她試探地問了他:我是餘鳳芝,你還記得我嗎?

在她回到高中後,回憶起當初——蘇博文原想約她到大草坪,看他自製的飛機,但是最終餘鳳芝沒有看到那封信,她不知道這事情,而是被朋友帶去了彭盛華的「玫瑰園」,最終餘鳳芝與蘇博文就這樣錯過了。

只差一點點,是緣分或命運?。

第二次:餘鳳芝問他:我們能不能見一面。

他回覆:好。

世上有兩種最珍貴的東西:一種是得不到,一種是已失去。

就像餘鳳芝因為從沒有與蘇博文一起,因此兩人的回憶總是美好,當初的萌動也讓她興喜,她期待著與他的見面。

最終,蘇博文的離世讓她感到痛心與難受。

在告知彭盛華蘇博文離世的消息後,她陪伴了他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她離開了,只留下一枚戒指與他們兩個最後的合照。結局很開放,是暫時離開,還是徹底放棄,我們都不知道。

從前慢—— 「從前的日色變得很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時代變化太快,誘惑變多,很多東西開始變得不夠純粹,比如愛情。

導演黃修平說:「人生如果忘記初衷,會犯錯甚至陷入萬劫不復。」

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又名《差一點我們會飛》。蘇博文因為色弱,差一點就能飛了;鳳芝因為同伴的催促,沒有來得及看飛機的內容,差一點就能與蘇博文一起飛了………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出現很多「差一點」,可正是這些「差一點」,這些小遺憾,才鑄造了我們不一樣但又獨一無二的人生。

所有的陰差陽錯都會是我們將來的開始,無論如何都應該堅守自己最初的夢想,在心中留其一個空間,相信有一天我們都能飛。

願所有人回憶其當初仍感到美好,願你們歸來時仍是少年,永留18歲的青春,18歲的時光,18歲的夢想。

影片是一種很私人的空間,但是我願意將它與你們共享,一起感受其中的韻味。

這部影片的色調與風格都很柔和,我很喜歡,希望能夠與你們分享。

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相關焦點

  • 《哪一天我們會飛》,一次追憶似水年華般的美麗遺憾
    我們又迎來了一部香港青春片《哪一天我們會飛》。影片去年香港上映第一周就力壓了《少女時代》,並成為去年香港口碑最好的電影之一。要知道,在青春片沒有多少市場的香港,做到這點是很難的。如果去掉與香港有關的細節元素,從獅子山到玫瑰園,從校園搖滾歌曲表演裡的郭富城,到生於9月12號、死於2003年4月1號的飛行員,《哪一天我們會飛》跟去年臺灣青春片《五月一號》(內地改名為《17歲》)大同小異,結尾都閃回出現了一次追憶似水年華般的美麗遺憾。
  • 哪一天我們會飛影評 爬得上獅子山飛不出香港
    《哪一天我們會飛》跟去年臺灣青春片《五月一號》(內地改名為《 17 歲》)大同小異,結尾都   青春是時間之殤。香港亦是。如果去掉與香港有關的細節元素,從獅子山到玫瑰園,從校園搖滾歌曲表演裡的郭富城,到生於 9 月 12 號、死於 2003 年 4 月 1 號的飛行員。
  • 影向標丨《哪一天我們會飛》
    影向標周末版-第三十一期:評《哪一天我們會飛》《哪一天我們會飛》得分5.3分
  • 《哪一天我們會飛》終於告別墮胎、車禍、難到老的梗!
    《哪一天我們會飛》——追夢的年代都想飛...
  • 黃修平:借《哪一天我們會飛》尋找"愛的根源"
    由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香港金像獎影后楊千嬅、香港著名演員林海峰主演的青春懷舊之作《哪一天我們會飛》確定將於2016年3月10日在內地與影迷們見面。    《哪一天我們會飛》是黃修平又一部與夢想有關的青春片,2015年在香港熱映時引發熱議,並憑藉超高人氣在香港本土收穫突破千萬港幣的票房。該片講述一個屬於香港兩代人共鳴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結婚十年,生活平淡如水,偶然在網上發現老同學訊息,並被喚起一段遺憾回憶。
  • 《哪一天我們會飛》觀影報告 楊千嬅林海峰憶青春初衷 "狂舞派"黃修平的香港寄語
    雖然故事背景都放在高中校園,在敘事上也濃墨重彩地呼喚青春回憶,但《哪一天》通過男女主人公(夫妻二人)兩段不同時期生活片段的交織呈現,其實是講述了一代人的青春遺失與迷惘、理想追尋與失落。       而在其青春外衣之下,也有導演黃修平對今時今日香港現狀的思考。
  • 《哪一天我們會飛》:用青春來治癒
    當然啦,導演們通常習慣在自己的電影中客串,習慣演繹一些小角色,一掃而過的,這也是對電影的一種喜愛;而說到對電影的喜愛,年輕的「黃修平」在片中這樣表達了自己的夢想,如是說:「現在香港的電影愈來愈粗俗,無釐頭文化荼毒青少年,我的長遠目標就是要成為一個電影導演,希望拍出來的電影不只有香港人會看,而是中國十億人都可以……。」。
  • 《哪一天我們會飛》首日票房慘澹:港味青春片試水大陸市場
    在這一點上,目前豆瓣評分為7.4分的《哪一天我們會飛》有望複製《我的少女時代》的成功路徑。  《哪一天我們會飛》採用雙線敘述的方式,在回憶和現實中不斷變換。現實中,楊千嬅與林海峰是一對相識於中學的中年夫婦,多年死水微瀾的生活,讓兩人開始進入婚姻的瓶頸。而隨著回憶線的展開,楊千嬅重回當年的中學,有關青春三人組的往事一幕幕被揭開。
  • 《哪一天我們會飛》3.10上映 港式青春片笑中帶淚
    《哪一天我們會飛》3.10上映 港式青春片笑中帶淚 《哪一天我們會飛》宣傳曲 楊千嬅主演陳奕迅作曲 時長:02:54 來源:電影網
  • 港版「少女時代」《哪一天我們會飛》3月10日將上映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湯薇)由黃修平執導,楊千嬅、林海峰、蘇麗珊、遊學修、吳肇軒等主演的校園青春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將於3月10日登陸全國院線。  《哪一天我們會飛》劇照    作為港產片中鮮有的校園青春電影代表作,《哪一天我們會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同題材的臺灣電影《我的少女時代》。
  • 《哪一天我們會飛》首映 楊千嬅蘇麗珊羊城放飛夢想
    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影視歌三棲天后楊千嬅主演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以下簡稱《哪一天》)內地正式定檔
  • 十個:《哪一天我們會飛》愛的根源
    這部電影是楊千嬅產後復出的第一部電影,雖然身材已大致恢復至產前,但楊千嬅還是選擇了寬鬆休閒的裝扮遮掩身形。同時獻唱了推廣曲《那一天還未到》,歌曲由楊千嬅主唱陳奕迅作曲。《哪一天我們會飛》劇本遞給楊千嬅時,還叫做《愛的根源》,黃修平兜兜轉轉四年才終於等來楊千嬅的出演。
  • 「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差一點',也都曾想過《哪一天我們會飛》」.
    《哪一天我們會飛》,3月10日正式上映。這部獲得今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最佳新演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和音樂四項提名的香港青春電影,2015年在香港熱映時引發熱議,並憑藉超高人氣在香港本土收穫突破千萬港幣的票房。
  • 資訊丨《哪一天我們會飛》首映 楊千嬅蘇麗珊羊城放飛夢想
    由金像獎新晉導演黃修平執導,黃修平、陳心遙編劇,影視歌三棲天后楊千嬅主演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以下簡稱《哪一天》)內地正式定檔3月10日上映。3月5日正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電影《哪一天我們會飛》選擇驚蟄這天在花城廣州舉辦內地首映發布會,有其特別的意義。希望藉此節日告訴大家《哪一天我們會飛》這部很好看的青春片,會給你帶來春天的感覺。
  • 18歲,最難以忘懷的青春年華!
    18歲,是每個人最難忘記的花樣年華,娉娉嫋嫋的少女,雄姿英發的少年,書聲琅琅的課堂,歡聲笑語的校園,如同與世隔絕的桃花源, 當我們成年離開這裡之後,便再也尋找不到回去的路了,但是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
  • 回憶時光,阿佳妮65歲到18歲的美麗!
    很久沒有人提起阿佳妮了,也許是阿佳妮的年齡大了,不美麗了,不氣質了,也不再被人提及了。但阿佳妮曾經的美麗了不可替代,也令很多女星望塵莫及。昔日之美可貴,曾經之美令人嚮往。而我今天,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法,回首她的美麗。回憶時光,阿佳妮65歲到18歲的美麗!
  • 大陸臺灣的青春片火熱,香港的《王家欣》和《哪一天》為何飛不起來?
    但分別於3月10日和18日上映的《哪一天我們會飛》以及《尋找心中的你》(又名《王家欣》),正試圖倚靠一股清流打開內地市場。由寰亞製作、黃修平導演、楊千嬅主演的《哪一天我們會飛》講述餘鳳芝面對平淡無趣的夫妻生活追憶中學年華的故事;而《尋找心中的你》則改編自一見鍾情而尋人的真實故事,由香港天馬電影出品,黃又南、吳千語領銜主演。
  • 差一點我們就會飛
    是不是我們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曾經飛過這樣一雙機翼,載著搖搖欲墜的夢想。它飛的那麼低,那麼低。夢想仿佛觸手可及,卻永遠無法衝上雲霄。故事的結尾,沒有人知道他最後有沒有實現了夢想,也沒人交代他為何離開了這個世界,只知道,他開著一架小飛機,飛遠了,飛的好遠好遠...
  • 臺灣有「小幸運」,香港有「差一點我們會飛」
    每天一首粵語歌黃淑蔓&英仁合唱團《差一點我們會飛》臺灣青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 、港產愛情片 《王家欣》和《哪一天我們會飛》在去年底上映時都成為熱話,而在《我的少女時代》於香港流行之下,網絡上開始有本土主義的提升,網民提醒另外兩齣本地青春電影亦應該支持
  • 差一點忘了我們會飛
    本來以為《我們的十年》會喚起我很多的記憶,還想好好地矯情一把。結果看完根本無感。沒想到到感觸的閥門卻被《哪一天我們會飛》給打開。劇情很簡單,無非是關於三個朋友之間的友情、愛情以及夢想。 我們少年時總是很多的夢想,想著我們一定會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高中的時候我其實想成為一名同聲翻譯。直到有一天,我愛上了電影,加上一直喜歡亂寫,我又立志成為一名編劇。於是在離藝考僅有三個月的時候踏上了這條不歸路。現在回頭來看,那段時間最困難的不是時間的緊迫,而是被自己所謂的夢想壓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