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居民6年前自建的桌球場 為什麼前幾天鬧到警察都來了?

2021-01-11 杭州日報

杭州人老鄭,59歲,住鳳起苑,頭髮烏黑,中氣十足。像他這樣的年紀,一年一年呈現老態,慢性疾病開始慢慢上身,可老鄭卻驕傲地說,「三高不存在的,每天勁道來得個好。」

為啥?

「每天打桌球嘍,就算不打,看看也好的。」

「在哪裡打呢?」

「地下車庫嘍(停自行車電瓶車的)。我們這邊,每天來打的人蠻多,氛圍不要太好哦。」

6年前,幾十名小區愛好者向當時的業委會提出,是否可以買兩張桌球桌,給居民健身鍛鍊用。好事啊,業委會很快決定,買了兩張桌球桌,放在3幢地下車庫。

「當時是老業委會同意的,給我們這塊場地鍛鍊,社區也同意,授權備過案的。」老鄭說。

見習記者 朱家豪

兩張球桌往地下室一擺,吸引了幾十名小區的桌球愛好者,包括業主老金,那年他62歲。

「我小學就接觸桌球了。後來工作了時間少,周末打打。以前常去杭州市體育館,辦年卡,一周兩三次。」老金說。

大家自己拿來球拍和球。白天人少,一個人就練練發球,兩個人就男男、女女或男女單打,晚飯後來的人多,不是男雙就是女雙,更多是男女混合雙打,不管認不認識,來了就能上場,打過就是球友。 「乒桌球乓」的聲音,也讓原本陰沉沉的地下車庫,變得陽氣十足,人丁興旺。

時間長了,好像問題也蠻突出:地下室灰塵太多,每次打完,紅色球拍都被染成灰白色,沒能倖免的還有球桌和球。這些克服克服,總還能行。可水泥地面硬邦邦,很多打球的居民反映,連續跑動一兩個小時下來,腳踝膝蓋隱隱作痛,年紀大點的還容易崴腳。

但有得打總比沒有好吧,就這樣大家熱熱鬧鬧堅持了四年。

老鄭是兩年前退休後加入的,被小區這波「桌球」熱潮吸引,幾乎天天去。老鄭不太會打,開始只是圍觀、叫好。後來看別人玩得熱火朝天,也按捺不住,開始入行。聽到大家說場地差,熱心的老鄭就幫著想辦法。

「剛開始,場地旁邊還有條小水溝,很臭的。我和另一個業主一起到鋼材市場去買鋼板,60元一塊,買了將近50塊。拿到鋼板廠加工。廠裡工人蠻好的,聽我們說是給居民改造桌球場地,馬上就給我們弄好了。」

為解決水泥地生硬的問題,老鄭又特地買來紅色橡膠地毯鋪上,1平方米65元,一共花了8000多元,又叫裝修工刷牆壁,買椅子桌子,擋板,網,燈……整個下來花了1萬多,加上其他業主你一百我八十「眾籌」,買來新的桌球桌。場地搞得煥然一新有模有樣,跟正規訓練場也有一拼。每年打球的居民們交20塊錢會費,主要用於交電費,還有場地維護。

老鄭說,自從打了桌球,一年後他體重從185斤降到170斤。「我現在整個人精神多好啊。」

老金一般早上去買菜,下午來練球,去年還拿了杭州市中老年桌球比賽的第8名,知足弄社區冠軍。

「我能有這個水平,肯定和這個場地分不開的嘍,每天保持球感手感,很重要!我又不喜歡棋牌麻將的。」老金說他早幾年的強直性脊柱炎,現在也有了很大改觀。

老金感嘆,這個地方,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桃花源」,只要來到這裡,揮汗如雨,煩惱全消,大家有時是隊友有時是對手,但都是球友。

昨天下午,我去看了這個在地下車庫的桌球場。

雖在地下,一排射燈照得通明。場地長50米,寬3米,中間一張網隔成兩塊,各擺一張桌球桌。一排椅子幾個沙發,幾塊藍色擋板和前後兩張攔網,防止桌球蹦跳跑遠,牆上還貼了很多桌球海報。

昨天我去採訪,主要是因為場地遇到了大麻煩,前陣子還鬧到連警察都來了。

2018年4月,新業委會成立,成立時小區正被社區託管,經過投票,綠升物業入駐。對小區做了很多整改。

首先是消防安全問題。

「我們小區有兩幢高層,3幢和17幢,其餘都是多層。3幢和17幢地下室只有18個充電樁,卻有200多輛電瓶車。很多業主都是電瓶車進電梯,上樓充電,肯定隱患很大。我們打算在3幢和17幢地下室再裝180個充電樁,桌球場地佔用了100多個平方米,肯定妨礙改造。」物業公司閔主任說。「這是公共場地啊!」

「還有,打球的有些也不是小區居民,外來人員進進出出,給小區造成不安定因素,也需要清理。上周我們已經和派出所、街道、社區備過案,11月16日我們是要強制清掉的。」閔主任說。

今年9月,物業和新業委會找到老鄭他們溝通拆除事宜,老鄭不同意。這塊場地老鄭投入心血最多,也成了「堅守派」的主力之一。

「這個是當初業委會和社區同意過的!」昨天老鄭拍拍我的肩膀,「就像我和你是夫妻,我們是事實婚姻!怎麼能賴呢?」

「現在都說全民健身,這個對我們老百姓是好事啊!至於你說外來人員,其他小區人看看我們場地好,都過來了。我們是公益性的,不營利。再說,外來人員進小區,保安可以管啊。」

「當初業委會和社區同意,有書面的東西嗎?」

「沒有。」老鄭說。

溝通、無果,溝通,無果……溝通三次,次次無果。中間社區也參與好幾次,也沒奏效。

11月2日,物業索性貼出一張公告,說這裡是公共場合,希望他們把東西都搬走。否則,11月16日強制清理。

就像打桌球,一攻一守有來有往,才叫回合。第二天,11月3日,桌球愛好者們也列印了一份「嚴正聲明」:鳳起苑桌球活動室是中老年體育活動場所,受《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保護……老鄭他們幾個當時拿著聲明,打算貼到物業公司玻璃門上。閔主任不同意,「這個地方怎麼能貼?」

老鄭說,那就貼到玻璃門旁邊牆上。

「也不行,我們小區有宣傳欄。」

……

那天矛盾激化,雙方發生口角,動了手,驚動了警察。警察調解,閔主任說,我不追究了,只希望他們離開我的辦公場地……

知足弄社區李主任告訴我,這個事情,他不好說誰對誰錯,社區也一直在做雙方工作,希望他們坐下來,好好談談,但每次都有一方不願意。

「這塊場地肯定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至於物業說強制清掉,我也知道,他們也有這個權力。我們社區只能防患於未然,把隱患儘量消除。」李主任說。

相關焦點

  • 杭州來女士失蹤案真相大白,但對小區居民來說,是一次人生逃亡
    目前,杭州來女士失蹤案已經水落石出,但是,在案情大白於天下的時候,對於小區的居民來說,卻是人生的一次大逃亡。 保安: 這幾天小區的住戶在陸陸續續搬家,在這樣搬下去小區就要搬空了。 小區住戶: 小區環境挺好的,人們都喜歡在小區裡納涼,來女士碎屍案以後小區的人都不敢出來歇著了。
  • 小區來了「小客人」,每天在固定點徘徊,居民們都說背後肯定有故事...
    最近,賀家土電廠小區來了一隻白色小狗,每天數次在30棟2單元前徘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居民們都說,這背後肯定有故事。小狗留留 記者 廖智勇 攝它每天只在30棟附近活動「大概是12月初在小區裡看到這隻狗,每天就只在30棟附近活動,哪裡都不去。」小區居民賀阿姨就住在賀家土電廠小區30棟,第一次看到這隻狗的時候,她以為是誰家養的寵物犬,因為小狗的身上還穿著衣服。
  • 電影《目擊者》:小區居民冷漠的可怕,韓國警方很奇葩
    看了一部2018年的韓國劇情片《目擊者》,又被驚到了。冷漠的居民太可怕了劇中那個喜歡殺人的變態年輕人是很可怕,殺了好幾個人都埋在一個居民區旁邊的山上。他殺人沒有動機,就是因為他喜歡殺人,天生惡魔。甚至在現場發現那個惡魔了,他們還是不敢指認,哪怕警察就在面前!想想四面是人的居民小區裡面,寂靜的深夜,高呼救命,那聲音絕對劃透夜空,但是無人敢響應。
  • 龍門浩街道:提速老舊小區改造 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龍門浩老街上班的小文最近休息時迷上了到馬鞍山打卡,她說這上面新晉的很多網紅店和打卡點都藏著別樣的味道,隨手一拍就能在朋友圈火起來。馬鞍山片區位於龍門浩街道上新街社區,與渝中半島隔江相望。拾階而上,經過馬鞍山的狹長巷道,映入眼帘的每一處都是風景:一幅幅真實反映老山城特色的壁畫、一個個鮮花綠植點綴的庭院、一間間饒有特色的餐飲或文創店……經過改造後,這裡處處都變得鮮活又充滿新意。
  • 北京榜樣範怡婷:從「飛天小女警」到居民身邊的「警察閨女」
    範怡婷從小就想當警察,上大學時,她就在課本《法理學》上畫了一個萌萌的超人簡筆畫,旁邊寫著:「我是守護安寧的飛天小女警!」如今,她想到一線去,到最能接觸老百姓的地方去。初到大興公安分局團河派出所,範怡婷有點不適應。作為一名社區民警,她負責的首座御園一裡社區2600多戶將近10000人,半數以上是流動人口。
  • 羅湖對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全面提標改造
    遍訪小區泵房主動了解居民訴求 羅湖二次供水設施改造迫在眉睫 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把城市公共供水(自來水)通過自建儲水池或不鏽鋼水箱將市政自來水進行儲存,然後通過二次供水設備加壓或者通過自然落差流到小區的每家每戶。 「相比於市政直接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質更需要保護。
  • 六合小區《居民公約》來解決
    「前幾天下雨家裡沒漏雨,頂樓的違建拆了,垃圾也清理了,平臺上面清清爽爽,我們有時候還去頂樓吹吹風,整潔衛生的環境讓人心情舒暢。」站在剛完成整治的六合小區樓頂平臺,居民劉建壽感到分外欣慰。「我們願意帶頭踐行維護平臺整潔」、「建議社區制定居民公約,形成一定的約束,引導小區居民共同維護小區的衛生整潔」……六合小區的下沉黨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以居民公約帶動社區微治理。當天,大家便為該小區量身定做了居民公約,引導居民共同維護小區環境。
  • 小區一日內驚現三條蛇 居民憂心忡忡
    小區居民拍攝的視頻截圖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張萬軍)一天之內,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一小區出現3條蛇,小區居民憂心忡忡。社區工作人員稱,小區物業將噴撒驅蛇粉驅趕蛇類。昨日,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濱湖路新凱御景灣小區的彭女士反映,前日上午和下午,小區居民兩次在小區內發現了蛇的蹤跡。一共有3條蛇出沒,這讓他們頗為擔憂。彭女士介紹,前日上午11時許,小區一位居民在2棟1單元樓前看到一條1米多長的蛇在路邊爬行。該居民拍下蛇的視頻後發到小區群裡,提醒小區其他居民當心。
  • 女子離奇失蹤,網紅主播竟跑到事發小區猛拍視頻…保安居民怒了
    部分內容綜合自「小強熱線」小區保安:自媒體網紅主播蜂擁而至,攔都攔不住隨著來女士離奇失蹤一事持續發酵,事件本身撲朔迷離,加上網絡上持續熱議,有不少自媒體網紅博主跑到三堡北苑小區拍攝。這種蹭「流量」的做法,小區業主和保安十分反感。
  • 為什麼小區保安都是老大爺
    真叫盧俊團隊真叫盧俊小區保安這個職業在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一個逍遙快活的存在他們雖然沒有城市中的警察那般英姿颯爽,倒也沒有市井裡的城管那樣咄咄逼人他們往往是由一群社區老大爺組成的一個「老司機天團」為什麼說他們是老司機因為我發現無論是哪一個小區,保安的主要職責除了收停車費,剩下的時間基本都是在各種指揮業主停車感覺好像沒有個十年八年的駕齡
  • 別人家的小區!蕭山一小區建起專業健身房,本社區居民免費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瞿夢丹社區裡剛建起一個百姓健身房的事情,蕭山湖山社區的居民金丹陽聽說了。健身房試運營幾天後,今天(1月6日)中午,金丹陽準時來到湖山春曉小區南區5號樓。上到2樓就是社區新建的300平米健身房,內部陳設堪比專業級。
  • 紹興一小區居民快被這群傢伙整崩潰了
    但紹興越城區皋埠街道銀墅灣小區的居民卻對鴿子有點意見。 從外面看,銀墅灣小區乾淨整潔,但走進小區,地面和樓房外牆上隨處可見成片的白色點狀汙漬。小區居民告訴記者,這些全是鴿子糞,不只公共區域是這樣,就連居民家裡的陽臺,窗臺和晾衣杆上也到處都是鳥糞。
  • 大連一小區剛安的健身器材和晾衣架被人推倒 小區居民氣憤不已
    近日,家住遼寧大連西崗區連平街的居民反映樓前新安的公共設施遭到破壞,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樓前健身器材和晾衣架被推倒王先生家住西崗區連平街,今年夏天小區進行「暖房子」工程,不但房子外牆做了保溫,而且樓前小院也新鋪設了方磚,還進行了綠化,眼瞅著居住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們打心眼兒裡感到高興。
  • 濟寧吉祥小區居民佔用公共空地私自搭建簡易車棚
    原標題:小區自建車棚=自己車棚!?  昨日,家住濟寧吉祥小區的程先生向記者反映,小區不少居民亂搭亂建車棚,讓原本緊張的車位變得更加供不應求了。  昨日,記者來到程先生所在的小區看到,小區裡只有居民樓正前方有一塊面積不大的空地,但近一半面積都被一些鐵架、廢酒瓶、生鏽的爐灶以及廢棄的冰櫃佔據。「這裡放的東西,大多都沒什麼用,也不知道是誰的。還有前面饅頭房丟棄的饅頭,現在天這麼熱,容易招蚊蟲老鼠。」程先生抱怨道。
  • 奉賢居民自己設計的健身步道 成為小區「人氣王」
    炎炎高溫中,健身步道是小區裡難得的清涼地。最近,奉浦苑小區裡漂亮整潔的健身步道,不僅成為居民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也是大家每天早晚鍛鍊納涼的人氣場所。「這裡建設好了以後,我天天晚上到這裡來走,每天走一個小時,感覺很好的。到了開花的時候,樹上開的花也很好看的。」
  • 合肥這個小區居民真幸福,小區裡就有居民活動中心
    12月16日下午,合肥市瑤海區和平路街道當塗路社區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揭牌,這是瑤海區打造的首批小區居民活動中心之一。市民政局副局長楊鹹春,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統戰部部長金飛燕,副區長鍾仁勤,區政協副主席李焰紅參加揭牌儀式。
  • 小區緊挨高速路居民飽受噪音折磨 記者實地走訪調查
    御景城小區一位居民說。市民吐槽:入住新房幾天就搬出吳先生說,他的房子因為在13 樓,「可以說是每天24小時,都受到繞城高速的噪音影響。」吳先生介紹,他們一家是在去年下半年,到御景城小區看的房子。吳先生說,「今年6 月份,我入住了,房子的窗戶是朝向高速的,不開時噪音就很大,一開時噪音就特別的大。」「我還想著,可能需要幾天適應,因為我還算睡眠比較深的。如果睡著了,不就聽不到噪音了嗎?」吳先生說,當晚,一家人勉強熄燈入睡。「哪裡知道,晚上高速上的貨車聲音太大,傳到房子裡就特別響,導致我完全無法入睡。才入住幾天,我的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 小區「微治理」 居民「笑開顏」
    金沙路街道恆安路社區黨支部書記薛文杰說,「通過小區『微治理』項目,拉進了社區黨組織與小區居民之間的距離,辦成了一批群眾認可的惠民實事好事,給『三無』小區安裝了門禁系統、完善了門房配套附屬設施、化解了小區鄰裡糾紛、清理了生活垃圾等,實現了『三無』小區從『無人管到有人管』、從『粗放管理到精細服務』的良好局面,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小區自治』的社區『微治理』新路子。」
  • 小區飯店太多,居民都不敢出門開窗
    但一些靠近居民小區的餐飲店產生的油煙卻讓不少市民愛不起來,這不家在泰城樂園小區的居民反映說,小區一號樓到三號樓,樓前有很多飯店,油煙擾民不說,汙水也直接排到小區內,居民意見很大。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樂園小區東區,看到在小區門口有許多飯店,而走進小區後發現幾個排煙管連續擺放在小區居民樓前,也就是飯店的正後方。
  • 這個小區居民的娛樂生活又升級了
    「安裝照明、粉刷牆面、擦拭球桌……」近日,柯橋街道梅隴社區金色水岸的居民繼鄰裡節後,又迎來了一件喜事。原來,「水岸人」又多了一個健身娛樂的好場地,不僅增加了公共活動空間,而且有效破除了「城市冷漠症」,增進了鄰裡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