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裡30個姐姐,我就偏愛這3個「不紅」的人

2020-08-27 臨公子

作者| 臨公子


到目前為止,《乘風破浪的姐姐》恐怕要算今年最令人出乎意料的綜藝了。

原本吃瓜群眾期待的撕X大戰沒出現,倒是隨著賽程推進,每個人都展示出不同於以往屏幕上的色彩,同時還激起了諸多共鳴。

為什麼人們看了會感同身受?

30+的人,在職場上摸爬滾打,一方面多少有些焦慮「大局已定」的底色,另一方面,又有幾分不甘與隱隱的衝勁兒,想找準機會再搏一把。

這樣的境況被映射在舞臺中央,自然看得人滋味萬千。

隨著賽程推進,30位姐姐中有3個人特別戳中我:萬茜、藍盈瑩、黃齡。


01


萬茜實在特別,氣質清冷,沉默寡言,無論在什麼場合都讓人無法忽視她的存在。

節目裡,大家都想和她成團;節目外,不言不語地在微博上拿下選手中的各項指數No.1。

怎麼說呢,在一群貌美如花、裙擺飛揚的姐姐裡,她身上有酷酷的直男氣息。

選手們相見:彼此都要寒暄幾句,哎呀你又瘦啦~哎呀好久不見~哎呀見到你太好了~萬茜一如既往地禮貌點頭+左手背身後+真誠地看著+伸出右手:「你好,萬茜。」


個人初舞臺:自彈自唱許飛的《敬你》,兩次出錯中斷。通常來說,人在這種場面下會有些緊張或不好意思,萬茜呢,出錯後坦然地問:「我可以再來一遍嗎?」沒有尷尬,沒有窘迫,而是鬆弛地笑了笑繼續表演。


日常聊天:沈夢辰開心地和她說:&34;萬茜隨口問,哪一部呀。沈夢辰一下子想不起來了,她輕鬆地說:沒關係。瞬間化解了尷尬;吃飯時金莎撒嬌想要她剝小龍蝦餵她,她隨手剝完餵她:「給你」。


她不主動寒暄,也不刻意疏遠,不近不遠地存在著。但當人需要時,轉身就看到她在身邊。仿佛帶著桂花香的空氣一樣讓人有種恰到好處的舒服。

就像她一路走來那樣。


2004年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萬茜痴迷舞臺劇,於是沒有著急邁入演藝圈,而是選擇表演話劇,日復一日地磨鍊演技。

然而演話劇收入微薄,萬茜也沒過多糾結,她曾在採訪中坦言:為什麼離開舞臺去拍戲?因為窮啊。現在有經濟基礎了,就想重新回到話劇舞臺,追尋我之前的夢。


沒錢了,就想辦法去賺;

有錢了,再繼續去圓夢。

萬茜在一段採訪裡說:

我本來就沒有一顆紅的心,所以沒有紅也是很正常的。

我作為演員這個職業;

我只需要我自己的角色被人家肯定;

我交出的這份作業,人家是能肯定到的。

她在30歲左右演過一部電影,叫《柳如是》。坦白說電影製作得挺粗糙的,初上映票房還不到30萬,畢竟是小投資製作。

就是這樣不起眼的電影,萬茜自掏腰包學了崑曲又學了古琴,準備了半年。

哪怕機會平平,她始終用心地對待。

進入娛樂圈18年,卻仿佛是個局外人,一直低調內斂地在浮華之外,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02


藍盈瑩在第一場首秀拿到第一後,出人意料地,風評急轉直下。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她用力過度了嗎?」

「她太刻意了,感覺非贏不可的樣子」

「她不像個『人』,像AI。」

臨公子在豆瓣上看到個帖子,內容是建議藍盈瑩的團隊別再打造「努力」人設了,過於俗套又很難吸粉。

確實,藍盈瑩是那種把「想贏」掛在臉上的人。

可想贏有錯嗎?

努力的人只能敬而遠之嗎?

誰不想贏啊,只不過大家都不好意思承認而已。

真要說爭強好勝,章子怡簡直就是「想贏」界的扛把子。業務能力就不用說了,拍戲時捨得拿臉撞牆。參加活動拍大合照時不僅佔據C位,鏡頭一對準,馬上露出肩膀給出上鏡的pose。


卻讓大家覺得她把野心賦予了可愛的味道,而忘記了多年前,大家曾一邊倒地批評她把野心掛在臉上。

有人評價藍盈瑩不夠討喜、不夠有趣。

這話是有幾分道理,但對一位演員來說,綜藝節目上的有趣並不是唯一衡量標準,也不是根本立足之道。

娛樂圈裡其實有很多天賦資質不算太出眾、但極為拼命的的女藝人,李冰冰、趙麗穎、蔡依林等等,能摸爬滾打十幾二十年,靠的不是討喜,而是異於常人的高度自律

就像藍盈瑩在節目中說的那句話:「我希望展示給大家看幹一行,像一行。


這話她不是隨口說說的。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的興趣僅僅是停留在愛好的階段。而藍盈瑩的興趣愛好,幾乎都做得像模像樣。

學英語,就經常堅持打卡;

學器樂,就多發演奏彈唱視頻;

學唱跳,每天繫著沙袋練習;

定了計劃和清單,那就在社交平臺曬出來給大家看,她在採訪中說,希望藉助網友的監督把吹過的牛都實現。


想要什麼,就大方承認;明確目標,就竭力完成。

「努力」不是人設,它是普通人達到目標最可行的方法,即便有幾分笨拙


03


我對黃齡有種特別的偏愛,臺上的她媚而不妖,聲音裡的慵懶滋味悠長,讓人單曲循環欲罷不能。

「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風光」,我認真想了想,好像沒有誰比她更適合唱出這句歌詞。

她是懂得不和自己較勁的人。

媒體喜歡用「歌紅人不紅」形容他,被人問多了,她回覆說:「為什麼不火?因為我怕熱啊。」「為什麼不紅?我姓黃啊。」

果然,《乘風破浪的姐姐》採訪她時第一個問題又是這個:你怎麼看別人說你歌紅人不紅?

她鎮定自若地說: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總比人紅歌不紅好吧


或許在她看來,急什麼呢,人生還有大把時光。

喜歡打遊戲的萬茜與她組團時,曾用遊戲裡的布局給她定位,認為她不屬於衝鋒陷陣的領頭羊,而是與第一名打配合的二把手,黃齡對該定位表示滿意。

她對自己很了解。

「我就是唱歌挺好的,我有潛力有實力。但是這個舞臺並不是完全比唱功拼舞技,有時候還需要考慮流量和觀眾喜好程度等……所以我覺得觀眾投票多少並不是衡量我的唯一標準。」


她是懂得取悅自己的人

臺下的她,那個在浴室高唱《愛情的騙子》的她,更讓人覺得生動靈氣。哪怕一副喝假酒放飛自我的模樣。有時你完全想不到下一秒她會做什麼……


我在B站上關注黃齡有陣子了,疫情期間,她在家開了好幾場演唱會,穿著睡衣、絲毫沒有明星包袱地唱著自己喜歡的歌。


每次她都非常執著地推薦自己的DIY飲料、開場魔音繞耳地問候唱道「B站的小夥伴~你們有沒有吃過飯~」、介紹當固定觀眾的樹懶家族玩偶……為了烘託氣氛,還從淘寶買了顏色曖昧的燈,把浴室搞得2分溫暖+3分搞笑+5分魔幻。

她說自己最喜歡在浴室,讓人最大程度的放鬆。

而很多人也因此愛上在浴室裡舒服唱歌的黃齡,仿佛聽到她偷偷和你說:

別著急,享受過程也是件很美好的事情,不是麼?


04


萬茜、藍盈瑩、黃齡,她們都談不上大紅大紫,沒太多博眼球的熱搜或話題,沒太多所謂「老天賞飯吃」的天賦異稟。

萬茜在2016年,還在知乎上回答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名不紅的演員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她很中二地說,偶爾有個人問你是不是演員啊,還能假模假樣地說:好多人都覺得我像個演員呢。

在她眼中,不紅的演員就是一般上班族,從事一份擅長的工作。把演戲當做普通的職業,好好幹而已。

娛樂圈講的是一命二運三風水, 有時你非常努力、條件非常好,也未必能紅。

正如導演李安所說,挑演員他只選「臉看起來有故事」的人,他們是祖師爺賞飯吃。至於努不努力、漂不漂亮,這些都不管。這是不公平,但自己片子拍多了就必須信這個邪。


為什麼她們特別讓我觸動?

任何一個行業,出類拔萃的「紅人」就那麼一戳戳,絕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

付出幾年後難免開始身心俱疲,開始敷衍了事,此時願意默默無聞用功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自我懷疑:我是不是真的不適合吃這碗飯?我是不是真的混不下去?我是不是一輩子紅不了?

另一方面面臨外界壓力:「這麼努力都紅不了,何必呢?」「好多新人沒多久就紅了呢」「拼命有什麼用,你還不是混成這樣?」

但,這就是常態吶。


機會這東西很玄乎,求而不得好幾年,哪天不經意就在拐角處和你偶遇了。你說這是雞湯也好,是雞血也罷,不紅就不紅吧,總之進一寸有一寸歡喜。

人生本就是驚喜之旅,有堅持,有付出,有期待,才可能得到隨機大禮包。

「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根。」

人生海海,願我們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也能享受碧波浩渺的平靜。


—END—

作者:臨公子。職場上,混過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現任500強企業高級產品經理;職場外,是職場/金融平臺籤約作者、是傳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內外房產投資者。歡迎關注頭條號

相關焦點

  • 點評下30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們
    點評下乘風破浪姐姐:1.寧靜依然默佔C位且隨時叼節目組,太皇太后果然不是白演;2.伊能靜母愛泛濫且還是給人舒服感,她的兒子看起來很幸福;3.金莎居然39?記憶裡的藍菲琳怎麼不會老啊?海陸像極了上學班裡那種直的討人厭的女同學,沒惡意就是學不會聰明;8.阿朵的音樂好棒好想再聽,感覺是個很有故事的姐姐;9.鍾麗緹勇氣可嘉希望看她扮美人魚,但是感覺力氣有點使不上來;10.丁當可以選點那種更突顯實力的歌,小小鳥還不夠好聽;11.劉芸還是沒啥討喜的點不如回家隱退
  • 《乘風破浪的姐姐》決賽公演寧靜黃齡被偏愛?吳昕才是真正的寵兒
    28日《乘風破浪的姐姐》總決賽公演已經結束了,兩個七人團姐姐共進行了三人組、五人組和七人組三次對決。也就是說無論是三人組還是五人組和七人組的表演,她們都有參與。這對她們二人來說是挑戰是考驗,同時也是機遇是偏愛。
  • 乘風破浪的姐姐 | 30+的她們,太颯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偏偏找來一群成名多年的女明星們,讓她們同臺競演,爭奪出道位。《乘風破浪的姐姐》中,30位姐姐在各自領域都有著一定的成就,年齡不同且有著不同的人生狀態。有回歸家庭,鮮少露臉的陳松伶、伊能靜、鍾麗緹;有活躍於熒幕上的沈夢辰、藍盈瑩、金晨等;還有被限定在記憶裡,如05年《超級女聲》張含韻,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是「酸酸甜甜就是我」。
  • 成功翻紅的《浪姐》,是乘風破浪的姐姐?還是興風作浪的姐姐?
    疫情當下,《浪姐》成2020最火綜藝,這群30+的女明星,翻紅的翻紅,翻車的翻車,每一期都話題爆表…3個女人一臺戲,30個女人簡直好戲連臺,沒有劇本都看點十足…顯然,娛樂圈是流量小花的天下,30+的女明星演藝路越走越窄,連宋丹丹說35歲後就沒找她了…芒果臺反其道而行之,找一群30+的女明星,過氣的過氣,隱退的隱退… 30個組團的女明星,個個不是人精就是戲精,上可
  • 只有30個姐姐知道,乘風破浪意味著什麼
    姐姐們成團了。節目播出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作為一個觀眾,我期待的姐姐團是什麼樣的。這個標準和到底誰成功出道無關,和誰的唱跳實力更好好像也無關。最重要的,這個姐姐團不該是一組、二組已經有團魂的情況下,被打散再重組起來的團。這不是姐姐們的錯,是節目組的錯。
  • 30個女人一臺戲,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開播了!!
    我期待了好久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上線了,看完了兩期的我只想說:姐姐們真的太有梗了!無定檔、無宣傳,直接上,《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十分鐘就已經播放量破一千萬,如果有微博熱搜的話一定是這樣的別的女團選秀都是配合節目組,但在姐姐這不存在的,比如「讓我舒服地坐」的伊能靜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發現張雨綺伊能靜藍盈瑩等姐姐們紅的原因
    這30個姐姐裡,我發現姐姐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自信的姐姐,另外一種就是不自信的姐姐。不僅如此,我還發現,自信的姐姐比不自信的姐姐要紅,更招人喜歡,不管身在哪裡,都是妥妥的C位既視感啊!在第一期,咖位不夠的藍盈瑩和海陸的表現,真的是天壤之別。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人到中年,不懂這3個真相,只會老得更快
    而且,我還為了看這個節目,買了芒果臺的VIP卡,我這也算是突破自己了吧,哈哈哈。《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群30+的女性成團的節目。以前我們對女團的理解是一群年輕的女孩子又唱又跳,成團出道的選秀節目。而這個女團卻和以往的都不一樣。同樣是成團出道,但是她們已經不再年輕,而且早已在道上。
  • 《乘風破浪的姐姐》:30個女人10臺戲,"乘風破浪姑奶奶"更合適
    6月12日,在沒有任何事先預告宣傳的情況下,備受矚目的明星真人秀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這檔節目在計劃之初,就已經熱度不斷,最根本原因就是,此節目史無前例的將30位已經成名的女星聚到一起參加一檔節目,畫面感可想而知。
  • 這是乘風破浪的塑料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開始,一群30+的女藝人唱著,風雪點過妝,歲月方留香。《乘風破浪的姐姐》結尾,最終勝出成團的7位姐姐,鏡頭前貌合神離,各懷心事。寧靜說,我拿第一,不想成團。姐姐們乘風破浪,充滿激情地為30+女人打一場雞血,不過是引子。後面真正的內核仍然是,拼盡力氣和謀略走到最後,贏得勝利,爭取最大程度曝光,提升人氣,為事業添磚加瓦,從而收穫更多的利益——這一場綜藝下來,姐姐們的身價漲了,代言也多了。
  • 雖然沒有從《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金晨卻是浪姐之後最紅的姐姐
    【雖然沒有從《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金晨卻是浪姐之後最紅的姐姐】 雖然因為有無數的爭議話題,甚至充滿爭議的導師嘉賓,連續的兩個演員競演綜藝,《演員請就位2》和《我就是演員3》相繼在年末霸佔了無數的熱搜,但2020年度第一爆款綜藝還得是《乘風破浪的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我可以!
    順便科普一下,《乘風破浪的姐姐》,官方簡稱其實是「驪姐」(沒想到吧?)因為節目裡找的都是「30+姐姐」,在「三十而立」進化出了「三十而勵」、「三十而驪」。「不喜歡我的人也可多,上面說我性格有問題的人多得是了,你怎麼不看評論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才播3期就淘汰6個?這幾個姐姐我真的意難平!
    上期《乘風破浪的姐姐》你們都看了嗎?我看完之後真的整個人都意難平啊!明明節目才到第三期,就淘汰了6位姐姐,要知道節目總共才30個姐姐啊,一下子1/5沒了,節目組到底想幹嘛???不過被淘汰的這六個姐姐真的很可惜,所以這期我真的忍不住要來跟姐妹們分享這些寶藏女孩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那些「不紅」的女明星一次翻紅的機會嗎?
    看著這些名單,不免會讓不少人忍不住猜疑,30位姐姐的淘汰名單,很明顯在人氣和名氣上,她們是屬於下遊的,說白了,就是墊底的。那麼,首輪淘汰的,都是些不紅的女明星嗎?結果不言而喻,退去了開播時每一位的吹捧待遇,等到人走茶涼時,不得不說,其中那些不紅的姐姐們,並沒有借著這次乘風破浪短暫的舞臺,得到期望的縹緲的翻紅機會。現實且殘酷,尤其是在這個時代的娛樂圈。
  • 《乘風破浪的姐姐》落幕:節目不夠完美,但30+姐姐已燦若星河
    這個夏天,因為《乘風破浪的姐姐》,因為《三十而已》,讓社會重新審視「女人30+」概念,讓30+的女人重新認識了自己,找到了自信,看到了希望。姐姐邊秀,邊努力;大眾邊樂,邊思考。這正是社會娛樂應該有的樣子,應該傳遞的正能量。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是個名利場,誰不紅誰尷尬
    當湖南臺策劃這個姐姐們選秀節目的時候,有多少人和我一樣覺得不可能,心想,瘋了,成名已久的藝人,誰會去???就像張萌說的,她是製片人,她來就能認識29個姐姐,以後就會有機會合作,對自己製片人的身份有益無害。其他人也會或多或少會考慮其中的利害得失後,決定來不來。
  • 乘風破浪的姐姐?不,分明是「興風作浪」!
    這氣勢,誰看了不說一句姐姐slay!實話說,看慣了選秀節目的選手在節目裡總是鞠躬和唯唯諾諾的樣子,當我看到姐姐們這樣自信的狀態,感覺還真的蠻「爽」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讓已經超過30歲的姐姐站在舞臺的中央,把話筒交給每個姐姐,讓她們自己來發聲。
  • 乘風破浪的姐姐爆紅:為什麼30歲+的女人越來越令人著迷?
    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徹底火了!即使你沒看過,你也一定聽說過。這檔由一群30——52歲的姐姐們,共同組成的女團選秀節目。社會對她們的定義就是教育孩子、照顧老公、孝敬父母;明星們也不例外,過了30歲,就被要求退守二線、相夫教子。但《乘風破浪》這檔節目,卻讓我們看到了突破年齡壁壘後,女性展現的獨特光彩。
  • 乘風破浪的姐姐 | 萬茜:我的人生有千百種可能
    《乘風破浪的姐姐》夾在《青春有你》和《創造營2020》裡播出。豆瓣評分8.5分,順帶著芒果臺的股票都飆升7個點。20歲小姑娘的青春洋溢,偏愛的是30+的姐姐們的自信。,眼神犀利自信,在娛樂圈多年也沒能磨滅姐姐們眼睛裡的光芒。
  • 我為什麼不喜歡乘風破浪的姐姐?
    既然大家都知道最後成團大約只能是一種象徵性的榮譽,那麼這個秀就有點像打「不賭真金白銀」的健康麻將。我相信姐姐們打得很敬業,也很漂亮,但終究只是場面熱鬧。沒有目的地,所謂乘風破浪只是辛苦地玩水。選手能在節目裡復活,節目能在觀眾心裡復活嗎?至少在我心裡,沒有。 大約七八年前,女團在國內還算一個新生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