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認為,圖書管理員是一份與世無爭的職業,與書打交道,每天安靜地徜徉書海中,尤其是在「內卷」激烈的當下,圖書館管理員成了不少人憧憬的工作。
臨近中午,在北京通州區圖書館大門前,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為排隊進入圖書館的讀者測量體溫。一名志願者告訴界面職場,目前進入圖書館除了要出示北京健康寶外,還要提前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而他每天的工作則是指引讀者進行籤到。據悉,該名志願者的工作是臨時性的,而圖書館「查閱健康寶」的崗位也正在招聘中。
李梅梅是北京通州區圖書館的一名圖書管理員,和正在招聘的「查閱健康寶」崗位不同的是,李梅梅所在的崗位需要通過事業編制考試。據了解,在通州區圖書館,目前的工作崗位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編內崗,二是外包崗,即合同工,面試通過即可上崗。
和當下許多憧憬圖書館工作的人一樣,李梅梅也是因為喜歡看書而選擇從事圖書管理員。但據李梅梅透露,成為圖書管理員之後,能隨時隨地看書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上班時間,圖書館規定不允許看書的,哪怕做完手頭的工作也不允許。」
與書打交道不累,但與人打交道累
當前,在「996」和「007」的工作模式下,不少職場人都感到了身心疲倦。2021年初,「拼多多女孩猝死事件」、「拒絕996被申通辭退事件」等的發生,也讓「加班焦慮」、「健康焦慮」再一次被大眾所提及。
在微博上有這樣一個熱門話題:「如果不考慮收入最想從事的工作是什麼」,許多人都選擇了圖書管理員。他們認為,圖書管理員是一份與世無爭的職業,與書打交道,每天安靜地徜徉書海中,尤其是在「內卷」激烈的當下,圖書館管理員成了不少人憧憬的工作。
但在李梅梅看來,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並非如人們所想的那樣「整理整理書籍」而已。李梅梅直言,圖書管理員除了與書打交道之外,更多的要與人打交道,她認為,那些原本想逃離人群的人,只是不知道圖書管理員也是一份「經常被人打擾」的工作。
據李梅梅介紹,圖書館有多個部門,包括採編部、地方文獻、中心機房、流通部等,部門不同,崗位也不同,其負責的內容更不同,尤其是流通部,在日常工作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讀者,與人打交道多過與書打交道。
北京通州區圖書館;陳曉珍攝
雖然許多人都羨慕圖書管理員這個工作,但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圖書管理員。據界面職場了解,一些圖書館在招聘時,對於應聘人員的學歷、專業都會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公共圖書館的編內崗位大多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甚至有些崗位,競爭激烈度堪比公務員考試。
李梅梅所在的崗位又名「上書員」,其職責較為複雜,除了日常的上書,報修、圖書的剔舊、剔復之外,也包括排架正確率的統計、圖書定位的統計等。與此同時,李梅梅也透露,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並沒有所謂的「雙休」,周末最多只能休息一天,尤其是節假日,經常需要倒休,甚至春節也要在圖書館上班。而這一切對於李梅梅而言,已習以為常。
但令李梅梅感到疲倦的並不是繁瑣的工作,而是與人打交道。在李梅梅看來:「與書打交道不累,但與人打交道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圖書館是一個安靜且可以讓人短暫放鬆的地方,甚至有些人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會選擇來到圖書館進行學習和充電,但不乏一些讀者因為壓力大而帶著憤怒和暴躁的情緒來到圖書館。
北京通州區圖書館;陳曉珍攝
「好多圖書都被剪了,也是不太明白,當前人們都有手機啊,拍下來,回去列印就好了,但他們就會把需要的撕掉。撕掉之後,就只能剔除了,公共單位花的也是國家的錢,看到之後就挺生氣的。」李梅梅說。
據李梅梅透露,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少數,一些讀者除了撕掉書,也會在書籍上亂塗寫。由於遇到的情況多了,李梅梅說起時仍有些憤怒。
此外,圖書館也會不時舉辦圖書活動,包括新書推薦、讀者會等,而李梅梅所在崗位的職責本就包括了解答讀者諮詢,幫助讀者能更有效率查找圖書等,期間,李梅梅遇到不少情緒暴躁的讀者。對此,李梅梅認為,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輕鬆自在」、「與書為伴」,反而是一份經常需要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圖書管理員薪資並不具備競爭力,支撐選擇的還是基於「喜歡」
「掙多少錢倒是無所謂,關鍵是最想從這個工作中得到什麼。」徐傑坦然地分享了從事圖書管理員的初衷。
徐傑上大學時的專業是計算機,而當時報考該專業則是為了未來能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徐傑畢業後,曾在一家網絡公司從事開發工作。雖然薪資待遇還不錯,但加班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項目多的時候,經常加班到凌晨。
除了厭倦經常性的加班外,徐傑也不喜歡當時的工作氛圍,他直言:「每天對著電腦,壓力無人訴說。」甚至徐傑透露,「那時一回到家,電腦、手機基本都懶得打開。」在堅持了一年之後,徐傑選擇了辭職。
徐傑離職後成了北京一家書店的圖書管理員。徐傑說,從程式設計師轉變為圖書管理員,更多是基於一份喜歡。徐傑上高中時就喜歡看懸疑類小說,書於他而言有著不一樣的意義。
「每天主要是整理書籍,當有出版社的書來了之後,就要去取書,辦完入庫之後進行上架,後面就可以巡場了。」徐傑認為,書店的工作氛圍較為輕鬆,由於書店的書籍主要按照出版社來分類,相比圖書館,上架、擺放也相對簡單些。
徐傑的工作除了圖書上架之外,也要負責讀者的諮詢,尤其當讀者要查找圖書時,徐傑要快速地幫助讀者找到圖書的位置。雖然當前的書店一般都有電腦輔助讀者查閱,但徐傑向界面職場透露,一些讀者在翻閱書籍之後,可能會錯位擺放,在此情況下,僅憑電腦上的信息很難找到需要的圖書。
為了能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好地回答讀者的諮詢,徐傑私下看了不少書,包括詩歌、短篇小說等。在談及許多人也想從事圖書管理員工作時,徐傑認為,圖書管理員的薪資並不高,如果不是特別喜歡,就很難長久地堅持下去。
據界面職場查閱,當前一些招聘平臺在發布圖書管理員的招聘信息時,每月薪資多在4000-6000元之間。而通州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告訴界面職場,圖書館編外的圖書管理員月薪資也多在3000-4000元之間。那麼,對於一些既需要生存又需要生活的人來說,這樣的薪資待遇並不具有競爭力。
某公共圖書館招聘圖書管理員啟事;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人工智慧時代,圖書管理員未來或將淘汰?
此前,BBC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 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其中圖書管理員被淘汰的概率為51.9%。
以往,讀者在圖書館借閱或者歸還圖書時大多經過前臺服務人員,而今,借還的流程更多是通過自助機。同時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引入機器人,幫助圖書管理員更有效率地對圖書進行盤點。
據媒體報導,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圖書館都曾引入機器人,報導稱,這些機器人可以穿梭於一排排書架間,在查閱書籍、盤點書籍上都更有效率,甚至能快速的識別書架上錯放的書籍。
盤點圖書機器人;圖片來源:南京大學官方微博截圖
因此,網上有觀點認為,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未來,圖書管理員這個職業或將面臨淘汰。但從實際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如機器人的引入,確實讓圖書管理員原本的複雜繁瑣的工作量有所減少。在此情況下,一些從業多年的圖書管理員則會用「清閒」來形容這份工作,並將其工作稱為「假性退休」。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以及獲取信息的渠道都與以往有所不同,對於圖書管理員而言,無論是基於圖書館還是立足借閱者,其工作內容也會發生新的變化。李梅梅在接受界面職場採訪時也表示,當前圖書管理員的工作範圍更廣,包括線上解答讀者諮詢、幫助讀者進行線上訂閱等。
學者譚美玲曾這樣描述「相較於傳統圖書管理方法,以網際網路為載體、IT技術為基礎,辦公軟體為出發點的『網際網路+圖書管理』模式,需圖書管理員優化職業規劃,轉變職業發展理念,積極學習科學、先進、智能的圖書管理方法。」
這也意味著,數位化時代,圖書管理員的角色將迎來新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