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遊恩國教授考證,乳名的傳統「興於兩漢,盛於六朝」。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給小孩起乳名的傳統,親人之間叫起寶寶的乳名來,顯得十分親暱。
然而老一輩人因為孩子多,取乳名十分隨意,如今我們對寶寶都十分重視,為他取一個好聽的乳名,難度並不亞於取大名。
蘇蘇生了兒子後,老公的爺爺特意從老家趕來看望。聽說孩子的名字取好了,老爺子顯得有幾分失落,轉而說,要給孩子取個小名。
蘇蘇本以為這位曾讀過幾年私塾的爺爺會給寶寶取個文縐縐的乳名,沒想到老爺子脫口而出:「就叫『二狗』吧!」蘇蘇目瞪口呆。
老公向蘇蘇解釋,他們那裡的傳統就是取個賤名好養活,蘇蘇追問老公的小名,老公用蚊子似的聲音說:「栓柱。」蘇蘇「噗」地笑出聲來。
如今為小朋友起乳名已經成為一種潮流,簡單些的就叫孩子大名的最後一個字,比如軒軒、小奕等等,講究些的會另取一個。
若是突然喊一聲「二狗」,恐怕不僅孩子不好意思回答,被別人聽到,也會引來異樣的眼光。給寶寶起乳名,也是有些講究的。
1. 賤名好養活
如今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年代了,還給孩子取「醜妞」「狗剩」這類名字,雖然老一輩人叫著順口,如今卻不再合適。
寶寶長大了懂得了這些小名的含義,也會覺得十分害羞甚至羞恥。因此給寶寶取名,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叫得出口。
2. 過於從眾
曾經聽到過一位寶媽,在幼兒園門口呼喚她的「樂樂」,一時間有好幾個樂樂答應,弄的大家哭笑不得。
給寶寶起乳名,朗朗上口雖然重要,但也不要爛大街,「歡歡」「果果」這一類,如果一不小心和寵物重名,寶媽自己心裡也會覺得不舒服。
3. 過於幼稚
寶媽多是在寶寶小時候取乳名,此時寶寶比較可愛,取什麼名字都好聽。但是如果名字過於幼稚,孩子長大後可能就不會喜歡這個名字了。
我有一位好朋友老公姓楊,小孩的乳名叫「楊娃娃」,小時候大家都覺得有意思,但是寶寶自從上了小學,就禁止家人這麼叫她。
孩子長大以後,乳名過於異常或是幼稚,可能會引來同學們的指指點點,儘管這種評價不一定有惡意,還是容易傷害孩子自尊心,寶寶不願再答應。
1. 有特殊意義
比如文章與馬伊琍的女兒,小名就叫「愛馬」,相信所有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都會露出會心一笑。
參照這種形式,等孩子長大了,對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向別人解釋自己名字的由來,也是帶著驕傲的。
2. 有紀念意義
比如楊冪的女兒「小糯米」,是恰逢端午出生,吳君如女兒小名「小肥雞」,因為她得知懷孕時正在拍攝電影《金雞》。
這樣暗含親人情誼,或是與孩子出生日巧妙聯繫的乳名,在長大後的寶寶自己看來也更易接受,外人聽了也覺得十分貼切。
3. 與寶寶性格貼切
章子怡的寶寶很愛睡,因此取名「醒醒」,嗯哼大王小時候想吃奶時,不哭也不鬧,就會「嗯哼嗯哼」地叫,因此霍思燕叫他嗯哼。
這樣的名字叫起來趣味橫生,又有自己獨特的由來,將來和寶寶解釋起來,畫面也一定很有趣。
糖果媽媽叮囑:小名雖然不必像大名一樣嚴謹,取名時卻也要花費一番心思,不然等大家都叫習慣了,想改就來不及了。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