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呢,是我們內部會員免費模式系統課程上講到的產品設計內容。
做生意想賺大錢,產品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因為不管你說得有多好,產品都是最終的價值載體,只有你的產品,在功能上或者情感上,讓顧客感覺到了滿足,那麼掏錢買,就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了。
相信我們很多讀者都見過那些走街串巷賣生活用品的,比如賣水桶。很多人賣水桶,是標個價,顧客來了之後就說我這水桶質量多好多好,能裝多少水,能用多少年比如說10年不壞。
但是呢,儘管說得這個天花亂墜,但是顧客就是不信任不買單。
另外一個就不同了,他是把水桶擺出來,然後說我這個水桶質量好,怎麼摔都摔不爛,大家買之前就可以盡情摔,摔爛了不僅我把這個破水桶用刀劈碎,還不要錢送摔的人10個桶。
至於哪個賣得好我不用說了吧?當然是後面這個。相同的質量,但是就是產品設計上的定位差別,也就是在功能和情感上摔不爛這一點,就導致了銷量的巨大區別。
還有腦白金,這種保健品怎麼凸顯它的價值呢?畢竟吃再多,變化也不是那麼明顯的。這個創始人用的方法就是在廣告語中加入了「潤腸道、抗衰老」這一句,很多人感覺上潤腸道,對他的價值就會認可。
其實,總結來說,就是給產品做了一個產品以外的直觀的價值載體,比如桶摔不爛,腦白金潤腸道。其他生意,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你能讓你的顧客感受到你產品的價值,那麼顧客掏錢買單,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我下面要分享的兩個案例呢,也是運用了這樣的原理。
【案例1】跆拳道教練不教跆拳道,家長卻好評連連,爭著交錢報名下一年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報名幾個興趣班,比如鋼琴,吉他,拉丁舞等等。
像這些呢,你可以通過孩子表演現場評判價值,但是像跆拳道這樣的,你不可能說讓孩子跟人打一架,看看他功夫有沒有長進。
而且就跆拳道館來說,如果天天讓小孩踢木板,功夫是長進了,但是這個疼痛,怕是過不了兩周,小孩就不來了。
聰明的跆拳道館怎麼做的呢?這家80後大叔開跆拳道館,利用「一雙襪子」一年收20萬,秘訣在於不全部教孩子跆拳道,而是在其他方面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