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張國榮,那一年的愚人節你縱身一躍,似流星划過,魂魄飛向天外

2020-08-20 願做佛前蓮

一年一度的愚人節,能記住這個節日還是因為張國榮,就像許多歌迷一樣,到了這個特殊的日子,會由衷的想起來,這位曾經輝煌過的巨星,哪一天就像天空一顆耀眼的星,突然隕落,令人扼腕嘆息…

對我這個守舊的人來說,只要是外國的節日,都比較反感。每年愚人節也好,聖誕節也罷,都是泊來品,從不感興趣。我個人比較保守,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大多數都是有愛國主義情操的人,平時是不會去過洋人的節日的。

記得那一年的哪一天,和朋友在上海浦東一餐廳吃飯,我出去拿東西,卻看見吧檯服務員幾個人圍著電視機流淚,我好奇的湊過去是在看港臺新聞,說一個巨星隕落,張國榮不幸去世了。這消息讓人有點莫名的無法接受,或許覺得他會自殺太不可能,我一下子感覺好似是誰突然給了我重重的一拳,心裡壓悶著一口氣,疼得說不出的難受,眼淚不由自主的譁譁流下來,不知道為什麼莫名的悲傷感,一下子湧上心頭。

我腿有點發軟,頭感覺大得承受不起,似乎是接受不了這個突然的事實,我回到餐廳對朋友哭著說:張國榮去世了。大家一聽都不相信我的話,有朋友笑著說:今天愚人節啊!玩我們呢?見好就收啊!這種話不能開玩笑的,小心負法律責任哦。為了證明我沒有開玩笑,我跑過去牆邊打開電視機,電視機裡飄出張國榮的歌曲,伴著張國榮去世了的報導接二連三的畫面,朋友們一下子傻了眼,那一刻突然一切都靜止了,靜止了吃喝,安靜的看著新聞。哪一天那一桌子的飯菜都沒有誰再吃一口,大家默默的流淚,無聲唏噓,無限惋惜!都靜靜的看著電視機滾動的播出張國榮的藝術生涯,直到夜深人靜,才帶著失落的悲痛的心情離開,誰也不想說話,聚會變得不歡而散。

哪一天那一刻,我才知道是愚人節並捎帶走了張國榮,我記下了這個特殊的日子,並不是因為它是個節日,而是因為一個功成名就的人,在輝煌的巔峰上,耀眼的光環下,是什麼使他有勇氣選擇放棄所有一躍而下?內心深處是有多沉重讓他負荷不起?隨著那一聲落地的巨響,香港的天都變得無比的悽涼,無數個疑問劃破長空,靈魂飄蕩在風裡……

我不是誰的粉絲,從不追星,我竟然會如此難過,這麼多年我都沒有搞明白,多少年過去了,每次聽到他的歌聲或者忽然想起仍然會觸動淚點,無比感傷,是因為歌詞還是歌聲?傷了心的,自認為剛強的我不知道內心的脆弱,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大概因為一個太成功,太年輕而又前程似錦的人會選擇跳樓自殺,善良的心有點無法接受吧!

一個富可敵國的人,一個要什麼有什麼的人,親手扼殺了自己年輕旺盛的生命的人,向世界告別的方式特別的讓人匪夷所思,給人心裡畫一個大大的問號,這大概也是我特別悲傷的緣故,一個給親人給朋友親手給製造的,一個殘酷無情的事實,讓其他活著的人如何去想?讓還在艱難的努力跋涉的我們如何面對人生?追求人生夢想的人,正在拼搏前行還看不到目標的人咋想?難道遇到點問題就可以決絕的選擇,不用活了嗎?情何以堪啊!

一個不相干的人的離開,竟然會深深的熾痛,像一道閃電擊到留下的烙印。第一次記住了這個愚人節,對我來說,愚人節就是意指一個生命的結束,人生是多麼的愚弄人啊!用一個生命的絕唱,詮釋了功成名就並不能代表快樂,名利雙收並不等於擁有一切,富可敵國買不到幸福,錢不是萬能的,可人們仍然拼死拼活的在賺錢。

人世如同汪洋大海,一眼望不到邊,猶如大海行舟,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達彼岸。想要看見彼岸花開,就得以生命為代價?非得到黃泉路上才看到彼岸花開嗎?人生總有遺憾,就算你拼盡全力。人生總有無奈,可望而不可及。張國榮走了,留下他的最愛唐鶴德,也留下了深深的痛惜,這輩子唐鶴德會在傷心痛苦中度過餘生。不明白既然什麼都不缺的人,既然是最愛,為什麼會啥得?愛,暖心,也會傷心,才使人刻骨銘心!

人為什麼面對生死會那麼決絕?難道人生奮鬥的結果就是為了如此嗎?轟轟烈烈的來一趟人世,再毅然決然的離開。我不知道是在悲自己這麼卑微的活著,還是在怨他,沒有珍惜寶貴的生命,站在人生巔峰了他,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絕唱,無名的悲涼漫過我的心頭。

關於張國榮的歌曲我也偶爾聽過幾首,好聽,但也說不上特別的喜歡。奇怪的是,打那一天起,我心裡難過的很,開始有意無意的選擇聽他的歌,總喜歡一個人安靜的聽,被歌詞沉醉,因為歌聲而傷感。

默默的遙問哥哥,你在那邊還好嗎?是否曾後悔不該當初一躍而下的離開?是否想念你的親人和你的最愛?

願你天堂沒有煩惱痛苦!

歌聲仍餘音繞梁,親已不再,

風繼續吹……

懷念-—張國榮!

相關焦點

  • 張國榮是追求完美主義者,他在愚人節縱身一躍至今仍令人無法忘記
    在香港演藝圈人們無法忘記哥哥張國榮這位留下無盡思念的才華明星。那年那個愚人節,香港中環文華酒店19層,哥哥張國榮縱身一躍,在天空輕舞飛揚中作了人生的謝幕。 哥哥當年縱身的一躍,讓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是哥哥最終用完美的方式,解脫了人世間的一切煩憂。
  • 又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愚人節,圈中都在懷念張國榮,唐鶴德發文緬懷
    2020年的4月1日來臨了,今天是愚人節,也剛好在17年前的這天,這一天也一如往常是個人們經常互相開玩笑以及捉弄對方的搞怪的開心的一天,但是17年前的今天,張國榮卻開了個用生命做代價的大「玩笑」,可惜,這個玩笑並沒有給人們驚喜,只是把這原本開心搞怪的一天又蒙上了幾分陰霾。
  • 這個愚人節,你是不是白天紀念張國榮,晚上圍觀羅永浩?
    疫情中,我們熬過了春節、元宵節、情人節、婦女節,現在又度過了愚人節。17年前,哥哥張國榮的縱身一躍,使得這個日子有了分水嶺:一邊是幽默,一邊是緬懷。抖音一大早就播出,香港文華酒店前擺滿了鮮花照片,全是粉絲們為悼念偶像而放的。
  • 昔日巨星,張國榮抑鬱症的根源是什麼,是誰讓他縱身一躍?
    昔日巨星,張國榮抑鬱症的根源是什麼,是誰讓他縱身一躍?2003年張國榮先生從24樓一躍而下,年僅46歲的生命戛然而止。是什麼讓他走上這樣一條路?為何如此決絕的縱身一躍?媒體的惡意攻擊也接踵而來,開始故意炒作張國榮和譚詠麟之間不合,甚至在某一次張國榮的演唱會上,一群人就在舞臺下大聲的謾罵攻擊著張國榮先生,舞臺上的他假裝沒聽到,發顫的聲音掩蓋著失落的心情堅持完成了演唱會。不久之後,張國榮在他演唱事業最黃金的時期,毅然決然的選擇退出了歌壇,那一年是1989年。
  • 張國榮你離開了十三年,我們卻懷念了4745個日夜!
    忘了你太不容易,忘了痛或許還可以。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縱身一躍,和世人告別。至今,離開了十三年。 他的歌不斷被翻唱,他的電影不斷被翻拍,甚至圍繞他的話題亦從來沒有停歇。張國榮在十三年前愚人節的玩笑,永遠定格。我們喜歡Leslie,不一定讓他停留下。在我們記憶最美好的時光裡,俊朗、溫柔、不經意的一笑已經撥動每個人的心弦。
  • 天堂沒有抑鬱症|張國榮縱身一躍的背後
    ——《阿飛正傳》2003年4月1日18:41分香港中環籠罩在濛濛細雨中,張國榮(哥哥,Leslie)在這一刻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輝煌而波折的一生。他去找人家拿藥都會被人家(媒體記者)寫他去看一個精神病醫生,那你知道他自尊心很強嘛,他怎麼可以讓人家這樣寫,而且傳媒一寫就亂寫的,不會寫的很清楚,那個時候任何這些東西對他來講都是一個刺激。……大家都不知道,他去世前的一年是很痛苦的一年。……因為他想快點好,每一件事情一點點他都很敏感,想快點好,可是好像越來越差。」
  • 17年生死契闊,張國榮同性戀人再憶「當年情」
    愚人節,作為西方世界的非主流節日,曾幾何時,在中國,被許多年輕人當作了兒戲調侃的節日,然而,在十七年前的愚人節當天,卻因為一個人是離世而改變了這個節日固有的意義。冬去春來,四月的桃花還未盡收眼底,朦朧中的希望本應在愚人節中以一笑而過的方式綻放,而哥哥張國榮選擇在這樣的日子離世,巧合也好命運也罷,都賦予了這個節日太多的傷感元素,正如周星馳的電影,讓人笑著笑著便哭了。
  • 追憶張國榮:又到一年愚人節,那年「哥哥」給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
    導語:每年的4月1日,西方愚人節。比這個西方節日主題更沉重、更具有紀念意義的是追憶一位香港藝人——「哥哥」張國榮。時光荏苒,轉眼,他已經離開我們17年了。為什麼要紀念張國榮,因為他給一代人帶來深遠的影響無可替代。
  • 17年前,張國榮縱身一躍的背後,隱藏了太多秘密
    當時的觀眾大多只認可許冠傑那類的傳統男性形象和中規中矩的表演,張國榮的特立獨行形象和自由灑脫的表演風格遭到大眾詬病。《為你鍾情》、《倩女幽魂》系列、《阿飛正傳》等等,張國榮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光金馬獎,張國榮就有13次入圍名額,可一次都沒拿到。97年金像獎頒獎臺上,吳鎮宇等人用專題小品羞辱張國榮,媒體鏡頭還不斷給到張國榮臉上,用心險詐可見一斑。臺下的張國榮只好露出尷尬笑容,笑容之下只剩苦痛和沉默。
  • 同性戀巨星張國榮,有什麼值得紀念的?都已經過了17年
    眾所周知,每年的4月1 日是愚人節,它起源於19世紀西方國家的非法定節日。愚人節在中國的青少年群體中「流行了」十多年......直到2003年,張國榮的逝世。此後每年的4月1 日,中國的網民們都無比堅定地:把「愚人節」改為了「張國榮逝世紀念日」。這一天,張國榮的舊照、歌曲、電影、各大明星懷念張國榮的消息,總是遮天蔽日。張國榮從香港文化酒店頂樓的縱身一躍,被確認不是愚人節的玩笑之後,引發了全球青少年人的悲痛。
  • 細數張國榮最經典的五首歌
    2003年4月1日他在酒店頂樓縱身一躍,從此以後歌壇與影壇都少了一顆璀璨的星辰,與此相比更令人心痛的是,與我們告別的不僅僅是一位歌手或者演員,而是一位活生生真實的人。從此以後,他的一顰一笑我們都只能在影像中才能見到了。
  • 愚人節,聊聊哥哥張國榮,說說愚人與被愚
    突然意識到,愚人節過去兩天了,不免為在節日當天沒愚到人也沒被人愚到而略感遺憾。愚人節這個日子,始終是特別的。要說有什麼特別,無非就兩件事,一件是愚人或被愚,再一件,就是」哥哥」張國榮自殺。哥哥自殺,那是所有喜歡哥哥的人心頭的痛。我不追星,但對哥哥,始終印象深刻。
  • 陳凱歌追憶張國榮:講述張國榮自殺兩年前發生的靈異事件
    2003年4月1日晚18點43分,張國榮因不堪忍受抑鬱症的長期折磨,最終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縱身一躍,他的生命也被永遠的定格在了46歲。「你別逗我了,今天可是愚人節!「為什麼偏偏選在愚人節這天,多希望這是他跟我們開的一場玩笑!」談及張國榮自殺,陳凱歌幾度哽咽。陳凱歌和張國榮有過兩次合作,陳凱歌說,他在拍攝《霸王別姬》時,有一天晚上,也就是在張國榮自殺的兩年前,陳凱歌竟莫名其妙的夢到了張國榮身著一身戲服走上臺來,並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對他說:「就此別過了!」
  • 2003年,張國榮從24樓一躍而下,7年後向太一句話引人深思
    在這個全世界都在過愚人節的日子裡,哥哥卻選擇給我們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這天傍晚張國榮獨自在陽臺發了一會呆後,向酒店前臺要來了紙和筆,表情凝重地寫著人生最後一封信,寫之前還給經紀人陳淑芬打了一通電話,讓陳淑芬來接一下他。陳淑芬到了樓下後怎麼也找不到他,便打電話給張國榮,可張國榮只說了一句:「你等我一下」。
  • 17年後,我們為何依舊懷念張國榮?
    張國榮那麼多年的壓抑與病痛,最終還是聚沙成塔,壓垮了張國榮。6點41分,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一跳,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7歲。那一年發生了太多令人難忘的事,SARS病毒事件,伊拉克戰爭。這些原本才是應該佔據新聞頭條的事件,又因張國榮的離去,那一年讓香港演藝圈第一次蒙上一片黑暗。張國榮是我國流行文化的導向人之一,不僅在中國擁有非常高的人氣,在世界的舞臺上也擁有非常高的成績。他是一位全能型的藝人,他才華橫溢,是現今很多明星的榜樣。
  • 是否還記得曾經的愚人節 還有離開我們十七年的張國榮
    說到愚人節,小編只有在讀書期間與同學經歷過,最後一次應該是在國企吧,回望起讀書的時候,無論是聖誕節,平安夜,愚人節,Emmm還有六一兒童節都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包括每年的倒數…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被同學告知今天放假,嘿嘿,還好從來沒有當真過,不過也有被同學愚過,導致沒有完成作業。
  • 哥哥張國榮去世17年,為什麼「越來越火」
    二零零三年四月一日,他從高樓墜下,從此巨星隕落,銀幕失色,而哥哥張國榮的名字也化成了億萬聲嘆息,和那個並不幽默的愚人節永遠的綁定在了一起。自他離世後,中國的每一個愚人節都被賦予了特殊含義。每一天都有人聆聽他的歌聲,重溫他的角色,成為他的興奮。
  • 懷念張國榮:當他從24樓縱身躍下,留下的只有他那絕代芳華
    那天,她們看的電影是《紐約風雲》,因為這部電影太暴力,所以林青霞看得不太舒服,散場後走出戲院,張國榮便摟著她的肩膀問:"好看嗎?",就在張國榮的手臂搭在林青霞肩膀上的時候,林青霞被那雙劇烈顫抖著的手嚇得不敢作聲。
  • 張國榮離世16年!60歲唐鶴德曝光甜蜜舊合照:過去多少快樂記憶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愚人節,在這個原本充滿娛樂性的節日,卻因為16年前哥哥張國榮的縱身一躍,令每一年的4月1日都永遠蒙上了一層不可磨滅的烏雲。那一年,是2003年,張國榮離世時終年47歲。張國榮的離世,無疑是震驚了整個香港娛樂圈,又恰好當日是愚人節,很多人都不相信以為是一個玩笑。當年曾志偉受訪時曾說過,有人告訴他張國榮死了,他當即罵對方,指責就算愚人節都不可以開這樣的玩笑。